企业伦理文化

目录

  • 1 什么是企业伦理文化[1]
  • 2 企业伦理文化的内涵[2]
  • 3 企业伦理文化的本质[2]
  • 4 企业伦理文化的特征[2]
  • 5 企业伦理文化的相关理论[2]
  • 6 企业伦理文化的主要内容[2]
  • 7 参考文献

什么是企业伦理文化

  企业伦理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注意与员工供应商消费者投资者、社会、环境等一系列利益相关者之间保持一种和谐互动的共生关系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伦理责任价值观,包括生产伦理文化、营销伦理文化、竞争伦理文化和管理伦理文化。

企业伦理文化的内涵

  企业伦理文化属于企业文化的范畴,既是企业的客观存在,也是企业的主观选择。因为企业的任何决策、任何行为都受到其价值观念的影响。同时企业伦理文化的进步也是追求卓越、追求企业品质发展的动力和目标。企业伦理文化是随着市场的成长、成熟而不断发展的;而市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这一点的实现又依赖与通过企业伦理的发展来实现。对企业伦理文化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理解,综合来看企业伦理文化是指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基于内外部因素影响下,所逐渐形成并贯彻执行于企业整体及其内部各构成要素之中的价值标准、行为方式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并通过提供善恶价值尺度,给企业行为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企业文化正确与否的律尺。作为规范企业员工行为的要求和准则,企业伦理文化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受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影响的,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始终,对企业文化的其他因素以及整个企业活动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伦理与道德

  “伦”是指人、群体、社会、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包括人与他人、群体、社会、自然的关系,群体与群体、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社会与社会、自然的关系等。“理”即道理、规则和原则。二者结合就是处理人、社会、群体、自然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

  “道”与“德”这两个概念早在中国古代就有了,“道”指道路,引申为支配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的规范、准则及运行规律。从伦理学意义上说“道”是指处世为人的根本原则。“德”通“得”,指人们对所谓最高原则有所得,在伦理学意义上,“德”指人们在坚持行为准则的“道”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和一贯的品质行为或境界。“道”是“德”的前提;“德”是“道”的归宿,认识了“道”,内“得”于心,才能外施于人,其途径与方法就是评价、教育、修养。

  “伦理”与“道德”二者经常可以交换使用,特别是作为“规范”讲时,“道德规范”与“伦理规范”是等同的。但是二者还是有些许差异的。前者更具客观、客体、社会的意思;后者多用于人,更含主观、主体、个人意思。

  (二)企业伦理与企业道德

  1.企业伦理与企业道德的联系

  企业道德和企业伦理都是关于企业行为的规范,企业伦理主要侧重于企业在处理内部、部人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伦理原则、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总和,强调的是所应该遵守的规范,企业道德则是指企业内在奉行的价值观,但这种区别常常不被重视,因此,企业伦理与企业道德常常互用而不加区分。

  2.企业伦理与企业道德的区别

  企业伦理是处理相互关系应有的规范,强调的是“应该”怎样,它是道德行为客体如社会、政府、其他企业、公众及个人对行为主体如企业、个人提出的道德要求和进行道德评价的标尺。而企业道德则是企业内心感悟的行为规范,是企业内在的、自觉的认识和要求。这些规范是企业真正信奉的并在经营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规范。这一区别能表明,企业伦理更多是外部对企业的行为规范要求,而道德是企业所奉行的行为规范,企业伦理文化的建设其目的就是要让企业道德符合企业伦理的要求。

企业伦理文化的本质

  企业伦理受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具有历史性和具体性,但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企业伦理具有认识、调节、激励、导向、评价等功能。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的社会政治条件,会有不同的伦理道德水平和具体的道德标准。就我国企业的伦理道德内容而言,根源于不够发达的生产力水平,但同时受到我国以儒家思想为主的民族文化、先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现代市场经济伦理的多重影响。作为规范企业员工行为的要求和准则,企业伦理道德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始终,对企业文化的其他因素以及整个企业活动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企业伦理文化是有层次的,既有符合现实的一般道德,也有滞后于现实的落后道德,还有超越现实、与先进文化同步的高尚道德。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由是企业最基本的伦理规范,公平竞争与追求效率是企业伦理文化的根本特征,诚信是企业伦理文化的关键,强烈的规则意识是企业伦理文化的社会态度。

企业伦理文化的特征

  企业伦理文化根源于企业社会属性的伦理方面。用社会学的观点看,企业是构成现代社会的细胞,具有政治、法律、文化等多方面的社会作用和属性。经济属性和伦理属性是企业社会属性的两个特殊方面,企业的伦理属性是通过企业的伦理关系、伦理品性和伦理义务等伦理文化表现出来的。用伦理学的观点看,企业是处于多种伦理关系之中,并具有伦理品性和伦理义务的社会组织形式。企业的伦理属性是客观存在的,是由企业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而不是由个人随意附加的。正因为企业在客观上具有伦理属性,“企业伦理”概念的提出才具有了坚实的基础。

  1.企业伦理文化与社会伦理文化既有一致性,也有独特性。

  一致性,是指企业伦理文化反映了社会伦理文化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即从企业伦理文化原则、规范和要求看,企业伦理文化是社会伦理文化的具体体现。但企业伦理文化作为针对企业这种特定行业、特定企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又有自己鲜明的独特性。

  2.企业伦理文化与规章制度紧密相连,又具有独立性。

  企业伦理文化与规章制度都是企业中调节人们行为的力量。二者紧密联系是指企业伦理文化大量渗透在企业规章制度中,通过有关的制度及其他规章形式表现出来,实现伦理文化内容与规章制度形式的统一。但二者存在职能上的区别。前者要求企业员工“应该怎样做”,后者的要求是“必须这样做”,是靠强制力量实现的。企业需要强制的只是与生产经营正常秩序相联系的行为,而对于倡导的行为,一般要通过倡导某种先进的伦理风尚来实现,这就是道德的独立性。

  3.企业伦理文化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

  企业伦理文化是同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活以及职业要求相结合的。由于企业员工的工作岗位保持相对稳定性,就会形成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习惯和职业道德评价。这些会成为员工稳定的道德品质,进而决定了企业伦理文化的连续性。企业伦理文化与社会伦理文化的一致性也决定了企业伦理文化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

企业伦理文化的相关理论

  (一)功利论

  功利论也被称为“功利主义”、“功用主义”,是以实际功效或者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从狭义上说,主要是指以穆勒为代表的西方功利主义,从广义上说它还包括中国古代的功利主义。功利论强调企业目标的实现,以成本效益为分析的基础,通过比较投入的总成本和所产生的总效益,来判断某一决策或行为是否合乎伦理道德。在功利模式中,企业的目标、效率和利益冲突这三项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功利主义论证了企业经济动机在道德上的正当性问题。在经济活动中,实践清晰地揭示了一个重复千万遍的事实,即人们的经济动机是建立在谋利的基础之上的,离开了利益,经济活动就难以想象。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他还认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使自己出丑。”

  其次,功利主义提出了企业经济行为的道德规范问题。在企业的经济动机之中有各种倾向,而这些“倾向”必须要用伦理来规范,这样就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如在经济活动中讲究信用,尊重当事人的权益等。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指出:“任何一种经济制度需要一套规则,需要一套意识形态来为它辩护,并且需要一种个人的良知促使他们去努力实行这一规则”。功利主义将“效率”作为一种经济体制,并且论证了它在伦理上的合理性。但是,效率至上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和指责,集中于一点就是:漠视甚至取消了公正原则。

  (二)道义论

  道义论又称“义务论”,主要指人的行为必须参照某种道德原则或正当性去行动的伦理学说。它强调道德义务和责任的神圣性和履行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强调人们的道德动机和义务在道德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对义务的不同解释,较有影响的道义论伦理学主要有基于权利的义务论和基于正义的义务论

  基于权利的义务论的行为评价原则是,一个人只有当他的道德出于对个人的正当权利的尊重或者说是出于义务时,才是正确的或正当的。所谓正当权利,是指经过哲学论证或人们公认的一些道德权利。例如生命、财产、平等、自由等人权。基于权利的义务论是由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的,他从两个方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的本质不在于幸福或需要的满足,而在于义务;所谓出于义务,是指仅仅为了遵循先验理性制定的道德规律而遵循着道德规律,此外别无其他的目的。于是,道德行为的标准就是目的的善与行为的善是统一为一体的。

  基于正义的义务论是基于权利的义务论的一种升华或发展。权利所表示的是一种应当予以满足、他人不得加以干涉的要求,一个人的权利即意味着另一个人的义务,权利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则。正义的主要含义是公平,表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正当的关系。基于正义的行为评价原则是,当一个人在道德上符合正义或公平的原则,才是正当或正确的。现代哲学家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认为,公平或正义的分配应该是平等或平均的分配,“所有社会价值一自由和机会、收入财富、自尊的基础一都要平等地分配,除非对其中的一种价值或所有价值的一种不平等分配合乎每一个人的利益”。所有社会价值可以分为人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和社会、经济利益两大类。义务在罗尔斯那里主要是指“自然义务”,即为他人做好事的义务和不做坏事的义务。这些义务在任何制度下都有效,有约束力,人没有选择余地。

  (三)美德论

  功利论、道义论解决应该做什么的问题,而美德论解决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性质的人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智的美德,以知识、智慧的形式表现出来;另一类是道德的美德,以制约情感和欲望的习惯表现出来。两者之间必须要有实际的训练,通过道德的践行让人达到至善。美国著名哲学家麦金太尔在其《德性之后》中,面对当代的道德危机,站在亚里士多德的德性立场上对西方以功利和权利为中心的现代西方道德生活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并在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基础之上,提出了他的德性论。首先,麦金太尔从“实践”的概念人手,阐述其德性的内涵,他把人们在实践中所获得的利益分为内在利益和外在利益。同时,麦金太尔以内在利益为关键词,将德性界定为“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从获得这些利益”,在他那里,德性是实践的主要成分,没有德性就没有实践的真正含义。

  只不过是外在利益的“诡计”而已。他否定资本主义制度下企业职工的劳动的异化。企业生产把人作为工具,劳动者无法获得内在利益。美德论的主要意义在于,首先,强调道德践行,把主体对善的追求与具体经济工作联系在一起,使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美德论对于激发企业员工的敬业精神,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都有重要意义。其次,美德论追求卓越,是激励经济发展的伦理动力。如果激励单纯从“外在利益”来进行,其弊端终将要暴露出来,只有与“内在利益”相结合,才能提供卓越的伦理动力。最后,美德论对于提高当代中国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有重要意义。

  (四)社会公正论

  社会公正论由哈佛大学伦理哲学家罗尔斯于1971年提出。该理论从一种叫做“起始位置”的状态出发,构建一个理想的社会公正系统,这一系统所适用的伦理准则是力图使弱者利益得到增进,或至少不会因强者的剥夺而使弱者变得越来越弱。

  社会公正论的核心概念是“起始位置”。所谓“起始位置”,犹如游戏之前的状态,参加者并不知道自己要扮演的角色,也不知道输赢的概率。具体到一个社会,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将来在社会中的地位,也不知道受教育的机会怎样,体能和智能如何,将来会处于社会的哪一社会阶层。一句话,自己可能成为富有者,也可能成为贫民。罗尔斯认为,只有在这样的一种假设状态下,人们才可以描绘出一幅纯粹公正的理想社会图景。那么,如何在起始状态下规范社会成员的权利与义务呢?罗尔斯认为,理性的人们将会运用“最小最大法”做出权利与义务的安排,即选择这样一个社会以便将发生在各成员身上的极端损害减少到最小。比如,最大限度地避免饥饿、贫困和使社会成员免受奴役。

  根据以上理论,罗尔斯得出了两条基本的公正原则,即“自由原则”和“差异原则”。自由原则是指在不影响他人行使同等权利的前提下,让社会每一个成员尽可能多地享受自由。这一原则不仅要求社会保证机会均等,言论自由,财产权、选举权人身权等基本权利,同时也意味着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让人们自己决定命运。差异原则是指社会、经济的不平等应一方面普遍适合社会每一成员,另一方面使社会最低层获得最大的利益。差异性原则的核心是使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安排最大限度地有利弱者阶层,而不允许强者剥夺弱者或使后者处于日益恶化的社会境地。

  社会公正论对企业经营者进行道德判断具有多方面的启发意义。首先,自由原则强调每一社会成员都有权决定自己的命运,有权享受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的平等待遇。这意味着每一个消费者有权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产品和服务,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和维护消费者的这些权利。其次,差异性原则要求企业不能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换取自身利益,尤其是不能以强欺弱,对弱者进行剥夺。最后,社会公正论再一次从道德公正角度肯定了树立伦理观念,将处于弱者地位的人的权利纳入企业经营计划与决策中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五)社会责任论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是20世纪以来凸现于西方诸多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个词汇在法学界、经济学界、伦理学界、政界及管理学界出现的频率都极其高,备受各学科领域的关注,90年代也开始传人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如同企业界所认识到的,企业社会责任意味着一个企业要为自己影响人们、社会和环境的任何行为承担责任。它意味着对人们和社会有害的行为应该被认识到,并尽可能予以纠正。

企业伦理文化的主要内容

  一、以诚为本的市场伦理文化

  长期以来,古今中外企业在经营中都追求以诚为本。诚信被认为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企业最内在、最基础、最本质的力量。“诚”一般指内心,指一种真实的内心态度和内在品质;“信”则涉及自己外在的言行涉及与他人的关系,重心在他人,关心自己的言行对他人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视阈中的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实就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实事求是、表里如一;守信就是信守契约信用、不弄虚作假、投机取巧。这就要求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做到“诚以待人,信以律己”。诚信是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的必备的品格,也是企业伦理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现代市场营销的伦理文化内涵

  市场营销是企业的核心职能之一,企业以质量求生存,以市场求发展。现代市场营销蕴涵着丰富的伦理道德关系,它以顾客为中心,以满足顾客的多种需要来实现企业目标的商务活动。企业要提供能满足顾客需要的、安全的、物有所值的产品,实事求是地向顾客传递产品信息,提供热忱的销售服务,维护顾客的利益,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赢得信任,维持长期合作关系。

  第一,以消费者为中心,贯彻“顾客至上”的经营原则,反映了尊重人的伦理精神。市场营销与传统经营观念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它不是以“”(产品)而是以“人”为企业活动的出发点。不单看到经济活动中“物”的流转,更看到了产品的最终归宿——消费者需要的满足。因此,市场营销使得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全部围绕着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而展开,消费者和用户既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着眼点,也是其落脚点。不但企业的产品开发、设计、生产要根据顾客的品味及消费心理和习惯而定,就是产品的生产、推销方法也要自觉地统一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上来。

  第二,最大限度满足顾客需求,体现了成人之美、与人为善的伦理精神。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利益完全立足于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上,时刻关注顾客需求和喜好的变化,全力以赴地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特定产品或服务,这是一种“双赢”的伦理行为,一方面,它符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市场营销要求企业利润的获得必须以消费者需要的满足为前提,就是把“不损人利己”的最低道德标准作为企业谋取利益的底线;另一方面,它符合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的道德原则,是一种在公平原则指导下的剩人利己的行为。总之,企业的市场活动不但要做到利己不损人,而且要做到利己又利人。

  第三,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包含勤俭节约的伦理精神。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要求合理配置资源,企业如果以消费者需求来安排生产经营活动,使产品符合市场的需要,就能更好地避免盲目投资和生产。反之就会造成产品滞销堆积,不但可能面临破产倒闭的危险,还会造成有限资源的巨大损耗。市场营销要求企业为获取长远利益而注重满足消费者需要,强调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不合理环节和不科学的工艺,使生产经济化,就是一种合乎勤俭、节约原则的道德行为。

  (二)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市场伦理文化的要求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倡导的为人处世的伦理观范。现代市场经济不但是法制经济,更应该是讲信用的道德经耪。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是企业品格的力量;诚信是企业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准则;诚信是企业获得良好企业形象的重要基础。因此,现代企业发展离不开诚实守信的市场伦理规范作指导,建构以诚信为核心的市场伦理文化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恪守诚实。诚实无欺历来是企业信誉的基础、发展自孽保证。一般的说,企业的成本是否能够收回并赢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品交换成功与否。而商品交换是受等价交换原则支配的,它要求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要给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产品。企业要获得顾客的信任,提高企业的市场能力,就要树立诚实观念。在市场交易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断培育诚实无欺的品质,切切不可做欺骗蒙混顾客的事情愚弄顾客,必须确保商品宣传的真实性,不隐瞒重要的事实以哄骗消费者,这是企业对顾客的义务。

  其次,严守信用。守信是人类相处的一种传统道德准则,在伦理学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所谓“言必信”强调的就是与他人在交往中信守自己的诺言;真诚无欺地与他人相处和交往。企业作为人格化的“法人”组织,其社会作用、社会地位,比单个人要重要得多。因此企业坚持严守信用的道德规范具有更为显著的社会作用。企业与其他相关企业交往的过程中,要严格信守合同,遵守口头的或书面的协议或合同。合同一经签订,必须信守,应把它视为相互督促、相互促进的有力手段,而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把它变成加大筹码、谋取私利的工具。

  最后,讲究信誉。讲究信誉,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企业的伦理形象,使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或其他活动中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另外,还能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并由此影响相关行业或企业,从而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一个企业在它生产经营活动中,要自觉履行合同义务,这是取得企业信誉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更能体现出企业的道德形象,更能赢得市场。此外,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所有信贷都应按时兑现,所有税费都应按时缴纳,不推不拖,这样才能保持企业的良好形象。

  二、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伦理文化

  企业的一切经济行为,并不仅仅在于获取多少利润,还有更高级的目标——人的发展。正如科学发展观所揭示的那样,以人为本的管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企业价值观应该吸纳科学发展观所揭示的代表人类终极目标的企业伦理关怀:人们的期望寿命、员工的受教育程度、人均收入、民主度,以及全面反映人的处境和综合状况、以自由看待发展的理念。

  (一)企业人本管理的伦理文化内涵

  以人为本的管理在本质上是以促进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概念和管理模式,个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个性的完善。

  第一,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基本需要。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出,人有多种需要,其未满足的需要产生他们工作的动机,也是激励他们不断进步的因素。人类基本需要按优势或力量的强弱排列成五个等级,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当上述所有需要都获得满足之后,动机的发展就会进入最高的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人需要把自己的潜在才能充分表现发挥出来,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第二,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制约人的行为因素很多,除了人的知觉、需要、动机及情绪、情感等心理活动,人的个性也是影响人的行为的主要因素。组织成员由于经历、智力、体力、成长环境、工作性质、价值观的不同,从而形成一种客观存在的差异,它不仅表现在经验和能力上,还表现在某种情绪因素上,如态度气质、理想等。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激励方法。对组织来讲,个性差异,有利也有弊:一方面,个人差异能够突出了个人的特长和优点,充分利用每个人的特点是解决问题和组织获得成功的动力;另一方面,这种差异也反映出个人的缺点和不足,是分歧、矛盾的起因,影响组织的成就,造成办事效率低、拖延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以人为本注重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指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人都具有一个基本的积极向上的态度,它是一切生物都具备的基本倾向,是最能体现生命本质的生物特性,是一种求生存、求强大的趋势。自我实现被看做完满人性的实现,其表现是对社会事业的忘我献身,因此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自我实现者通常是最有创造性的,他们朝着心理健康或人性充分发展的方向每前进一步,都会使他们在生活的各方面更有创造性。所以,创造性发挥的关键,是人的自我实现的增进或者健康人格的形成。以人为本就是要促使人的自我实现的发展。

  (二)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伦理文化的要求

  在国内,虽然“以人为本”、“人本管理”经常可见,但大多数管理者通过威胁或报酬来影响员工行为的改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雇员实现自身需要的能力。管理者们应该以积极的方式使用他们的控制增强其雇员满足自身需要的愿望,使员工能够表现其才智与创造力的机会,成为更加有用、更加有价值的人。

  1.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

  第一,人性化是企业人本管理伦理文化的核心。人是整个管理活动中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因其特有的客观性和能动性,必然导致其知识、技能、价值倾向、思维定式等因素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因势而变。因此,企业人本管理务必凸显人性化,以促进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进而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活力创造力

  第二,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新观念、新机制、新体制。首先,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企业管理者在强化人本管理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因为现代企业间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建立起培养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有效机制,使人力资源潜能释放出来。其次,建立一支能和企业同甘苦共患难的基本队伍。企业职工中的基本队伍是企业的核心力量,也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和难点。拥有一支稳定的“核心称职的正式队伍”利于加强企业在人力资源培养、使用,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效益。

  2.企业领导必须转变思想、提高素质、改革管理方法第一,转变思想观念。

  由于传统经济影响,企业领导在管理过程中往往忽视员工在企业中应有的地位,忽视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味把员工当作工具或企业的附属品。因此,现代企业领导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①从把人看做是“经济人”转变为人是有精神需要的“社会人”;②从认为劳动者是被管理的对象转变为认为劳动者既是被管理者同时又是管理的参与者上来;③从认为劳动者是机器的附属物转变为认为劳动者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第二,加强学习,提高领导者的素质。首先领导者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加强世界观改造、加强民主法制学习、道德修养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其次,领导者应认真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努力掌握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原理,并将理论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第三,实施“以人为本”的目标管理。以人为本的目标管理强调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上的协调,强调全体员工或员工代表参与企业重大的决策。当管理者为员工提供使他们的个人目的得以与企业的商业目的一致的机会时,组织就会更为有力和有效。以人为本的目标管理应突出:①强调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②让员工参与管理;③强调以自我管理代替“压制性管理”;④注重绩效。

  三、以效率为核心的企业制度伦理文化

  企业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制度的构建,甚至可以说,企业是制度的产物,没有制度就不会有企业。企业制度能力主要表现为企业组织管理能力,因为任何制度都是一种管理活动,管理构成制度的核心,是制度与伦理相互联结的中介。制度与伦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制度的建立需要伦理作指导。企业制度作为企业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契约,影响着企业制度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企业制度伦理一方面体现了企业整体思想观念、道德水平,另一方面也决定了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协调方式,进而影响企业的绩效。

  (一)企业制度的伦理文化内涵

  广义的制度是指由社会、国家、阶级、集团制定的,管理人们的行为活动,调节人们的社会交往关系的准则体系。在这里企业制度是指现代企业制度,主要包括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组织制度。作为人们的行动依据和行为指南,企业制度一经形成便具有独特的引导、约束和规范功能。企业制度具有群体性、确定性和强制性等特征,企业制度的伦理就内涵在其特性之中。

  第一,企业制度具有群体性,其所产生的善是群体善。企业制度不仅是参与该组织的个体必须遵守的,也是参与该组织的群体所共同遵守的。当发源于个体的善沉积于社会行为结构和规则体系中以后,就成为社会共同体一致同意并遵循的规范,进而成为外化在行为中的普遍现象。由此可知,企业制度是个体善向群体善转化的途径,是个体行为在群体中的升华,是道德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界标。

  第二,企业制度具有确定性,有助于道德规范、伦理目标的认识、把握和养成。道德规范和伦理目标具有抽象性的特点,要落实于具体行动需要有具体的方式、方法和措施,而企业制度的可操作性、现实性与道德规范、伦理目标的一般抽象性可以产生互补效应。因此,从企业制度着手进行道德建设既有助于避免道德说教,防止道德号召和道德教化流于空泛。

  第三,企业制度具有强制性,有助于道德的实施。制度的突出特点是限制性。建立制度的目的在于告诉人们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该怎样做或不该怎样做。在企业里,由于员工在各个不同方面难免存在差异,若不用一定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约束,势必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企业的经营效益。因此,建立企业制度的目的在于强制性地规范企业员工行为,把员工的行为引导到有利于企业整体效益发挥的轨道上。

  (二)以效率为核心的企业制度伦理文化的要求

  企业的特性决定企业制度建设必须以效率为目标,以效率为核心规范。效率既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也是一个重要的伦理学概念,其主要指资源的有效使用与有效配置。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效率是一种比率,体现着经济活动的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关系。效率是企业管理制度发展所追求的自然法则,其具体内容是指企业以尽可能少的投人与成本产生尽可能多的效益,它也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单位产品生产中时间的节约。

  在提高企业制度能力和建立企业制度伦理规范时,为什么要以效率为核心呢?这是因为:企业的存在就在于它能节省市场交易费用,节约企业内部管理成本,即提高效率,它的目的就是为了社会创造出更大的财富,而利润只不过是社会对企业贡献的回报而已。为应付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提高效率,必须以最小的产出为社会提供最大的福利

  第一,重视对员工的精神鼓励。企业制度的效率不仅取决于生产力要素的合理配置,而且取决于生产力首要因旁即人的素质、积极性、创造性和奉献精神的发挥。能否充分调动奠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常常成为决定企业制度效率的关键问题。物质奖励的作用对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不可低估的,但也不能因此忽视精神鼓励的作用,不能忽视理想、信念、人格等高层次的精神因素的积极意义。所以,尊重人,发挥人的聪明智慧和才能、满足人的心理和情感需要、追求主体的自我实现等等都是对员工进行精神鼓励所不可缺少的。

  第二,创造一个和谐竞争的制度环境。坚持培养和谐、亲密、坦诚的人际关系,让员工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竞争,因为和谐竞争有助于效率的提高,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大多数生产劳动中,单是社会接触就会引起竞争心和特有的精力振奋,从而提高每个人的个人工作效率。”休谟也认为,“高尚的竞争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充分利用竞争机制,变压力为动力,是提高企业制度效率的重要途径。企业员工在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中和谐竞争,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可以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第三,建立扁平化企业组织形式。减少管理层次,尤其是减少中间层,做到人人职责明确,事事管理到位。采取较宽的管理幅度,就是要迫使每级管理人员向下级授予更多的权力,让下级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同时有利于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沟通,特别是基层人员的意见能很快反映到公司的决策层,便于领导者快速、准确做出决策,提高办事效率。组织扁平化的直接效果是有效地控制了管理成本,沟通的速度明显加快。

  在建构以效率为核心的企业制度伦理规范的同时,我们还必须重视以下几种制度伦理规范:其一,强化法人意识。企业的发展需要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改革,呼唤高度自律的企业法人意识。这势必要求企业在处理与政府的关系时,应自觉维护自己的法人财产权和法人实体地位,遵纪守法:在处理与出资者的关系时,应自觉维护自己依法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权利,承担对出资者的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在处理与员工、顾客的关系时,既要保证企业保持必要的积累和不断扩大再生产,又必须重视和维护员工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二,兼顾公平。公平主要包括基本权利的公平、机会的公平、分配规则的公平、结果的公平。在企业里不管是谁,不管什么岗位,不论学历程度的高低,只要自己全心投入,创造效益、业绩突出、贡献卓著,就能得到提拔重用和奖励。企业要为员工营造一种公正、公平、公开的道德氛围,做到大公无私、任人唯贤、各尽所能、人尽其才。

  四、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技术伦理文化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其核心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谁把科技开发、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谁就把握住了竞争的主动权,抢占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企业技术能力(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指具有技术特性或依附于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和知识的集合)是获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企业核心能力系统中占据非常明确和突出的地位。技术进步是企业在市场上竞争获胜的终极保证,给企业带来的无法估量的利益。因此,企业必须以技术进步为依托,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不断地创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技术创新也可能为社会带来灾难,如空调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制冷剂——氟利昂却给地球臭氧层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操作者,企业有责任关注伦理,用伦理智慧守护技术创新。

  (一)企业技术的伦理文化内涵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赋予了人类前所未有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新的理论问题,如生态道德、网络道德及克隆人研究的伦理问题等。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被认为是导致一些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人们一方面期望技术能为人类带来福利,另一方面又害怕技术会最终成为人类的敌人。实际上,科技是负载了伦理价值的,真正的科技是真与善的统一,而且科技是促进道德进步的主要动力。

  第一,科学技术是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的有机统一。当科学技术及其成果成为人类需要的对象和依靠的力量时,它就表现出价值性。一般而言,科学技术的价值包括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两部分,科学技术的伦理内涵是通过科学技术的目的价值即内在精神之善和工具价值即物质功利之善来体现的。科学技术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就在于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类,并将人类带人光明的未来。只强调科学技术的工具价值而忽视它的目的性价值,科学技术便会在功利的立场上越走越远,从而失去了它的目的性内涵,因缺乏服务于人类的理想目标而失去发展的动力。总之,科学技术伦理内涵的完美实现就在于科学技术的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的有机统一。

  第二,科学技术有利于促进人类道德的发展。科学技术作用于生产过程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也为道德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为人类精神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提升人类的精神境界的同时,引导人们向更善更美的境界进化。正是科学技术具有实践特性,其求索过程是一个求真、至善和达美的理性的实践过程,列宁指出:“科学技术的不朽的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因为,一切道德、科学技术、宗教和艺术“都是同一株树的各个分枝。所有这些都是为着使人类的生活趋于高尚,把人类从单纯的生理上的生存境界提高,并且把个人导向自由”。

  第三,科学技术是人的目的性的体现。技术是由人类创造的,因而它体现着人类活动的主体性,也必然承载人类的价值追求。技术并不是客观上给定的某种东西,它是人的能动性创造和发展的过程,技术活动是一种人类的有预期目的的活动过程,正是人类的创造力和多向度的价值追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技术世界,技术负载了人的价值追求。马尔库塞也指出,技术始终是一种历史的和社会的设计,一个社会和在这个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的利益,总是要用技术来设计它企图借助于人和物而做的事情。所以,在制造原子弹的技术方法里,就已经融进了人的价值选择,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人们把这种知识用于制造武器和军事目的,而不用于和平的目的。

  (二)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技术伦理文化的要求

  企业技术能力最终体现为企业绩效,还依赖于企业推出高效率的技术创新。1912年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到了创新概念,他认为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创新认识的发展是指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一种突破而产生新的规律、知识和学识。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须有一个自己的动态开放的核心能力,这就要求企业要不断地创新,以达到企业目的。只有不断创新,企业的“技术”才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才能成为企业的“核心”。技术,尤其是独有的、核心的、关键的技术,是企业高速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推进器”,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技术创新永远是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企业竞争力的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技术创新能力高的企业更容易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更稳地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最终通过核心技术的扩散来提高经济效益和产品的竞争力。没有伦理优势的技术能力,是无法得到公众的支持和喜爱的。技术应该是“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企业技术创新不仅只是一种探索科学的活动,也是在一定的伦理理念和规范指导下的创新活动。因此,必须建立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技术伦理规范。

  第一,更新传统的技术伦理观念。由于高技术与高风险、高不确定性相伴,技术创新若失败,对企业发展将产生很大的副作用,所以很多企业认为搞技术创新是“自寻死路”,技术创新是一部分高科技企业的事,一般企业不需要技术创新,也不愿意在技术上进行投资。实际上,企业已经进入高科技时代,技术越来越成为制约企业核心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忽视技术创新,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才能在市场上立足。

  第二,尊重科学知识和技术人才。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首要前提是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知识是依附于人的,所以必须尊重知识和技术人才,为技术人才才能的发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完善富有高效的激励机制,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达到最大限度发挥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目的。譬如,许多企业都在企业内部开发部门试行自由时间和弹性工作时间制,这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创造潜能。显然,改革传统的工作制度能使人们主动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这种发挥往往能达到最佳境地和最大限度。

  第三,引进先进技术、更新传统工艺。“站在传统与未来之间”,既立足于传统,去粗取精;又面对未来,勇于技术创新,加快高注意自身的吸收能力和技术结合能力,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

  总之,技术是企业有效率地进行一切价值活动的基础。“发展高技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还有限,追求所有的高、精、尖技术是不现实的,应该量力而行,突出重点,有所赶有所不赶。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品研发周期日益缩短,以原有技术为基础的核心能力可能很快被弱化,所以,企业必须重视技术创新活动,本着责任意识和合作意识建立自己的核心技术伦理体系,这才是企业核心能力的根基。

参考文献

  1. 刘朝臣,鲍步云著.创新文化论.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12.
  2. 2.0 2.1 2.2 2.3 2.4 林军,杨齐著.企业公民理论与我国企业管理变革.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06.
阅读数: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