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Personality)
目录
|
个性一词是从英文“personality”翻译过来的。最初来源于拉丁语Person,开始是指希腊罗马时代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所戴的面具,它代表剧中人的身份,后来指演员——一个具有特殊性格的人。一般来说,个性不仅指一个人的外在表现,而且指一个人的真实的自我。由于个性的复杂性,我国心理学界对个性的概念和定义尚未有一致的看法。
我国第一部大型心理学词典——《心理学大词典》中的个性定义反映了多数学者的看法,即:“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这些层次有:第一,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第二,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第三,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特征,即性格;第四,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这些特征不是孤立的存在的,是错综复杂、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的。”
而在西方,从内容和形式分类方面来看,主要有下面五种定义: 第一,列举个人特征的定义,认为个性是个人品格的各个方面,如智慧、气质、技能和德行。 第二,强调个性总体性的定义,认为个性可以解释为“一个特殊个体对其所做所为的总和”。 第三,强调对社会适应、保持平衡的定义,认为个性是“个体与环境发生关系时身心属性的紧急综合”。 第四,强调个人独特性的定义,认为个性是“个人所以有别于他人的行为”。 第五,对个人行为系列的整个机能的定义,这个定义是由美国著名的个性心理学家阿尔波特(G.W.Allport)提出来的,认为“个性是决定人的独特的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
总之,简单的说,个性就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个性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的整体结构,其主要成分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1、个性心理倾向性
个性心理倾向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和对客观事物的稳定态度。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其中世界观在个性倾向性的诸成分中居于最高层次,决定着人的总意识倾向。个性倾向性体现了一个人需要什么、追求什么,信仰什么,故又称个性倾向。个性倾向是人从事各项活动的基本动力,它决定着一个人的态度、行为的积极性与选择性,它对个性的变化和发展起推动与定向的作用,是整个个性结构的核心。
个性倾向性的各个成分是互相联系,彼此影响的,但其中总有一个成分居于主导地位,并随一个人的成熟与发展的阶段而不同。在儿童期,支配心理活动与行动的主要是兴趣;在青少年期,理想上升到主导地位;到青年晚期和成年期时,人生观和世界观支配着人的整个心理与行动,成为其主导的心理倾向。
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这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性心理倾向性稳固化和概括化的结果。
个性心理特征的每种特性都和其他特性处于不可分割的有规律的联系之中。能力、气质、性格各有特点,但又相互关联。例如,性格可以改变气质类型;气质又可以使性格带有特殊色彩并影响其形成和发展的速度。
一个人的个性心理倾向性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反映了一个人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一个人特殊的生活环境和特殊经历。当一个人的个性心理倾向成为一种稳定而概括的倾向时,就成为自己对他人、对自我、对某事的一贯态度并采取相应的行为方式,从而构成一个人具有独特特点的性格特征。因此,个性特征与个性倾向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1、整体性
个性的整体性是指构成个性的各种心理成份和特质,如能力、气质、性格、情感、动机、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在一个现实的个人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功能系统。正常人的行动并不是某一特定成分(如能力或情感)运作的结果,而是各个成分密切联系、协调一致所进行的活动。正像汽车那样,它要顺利运行,各部分必须协调一致朝着一定的目标,作为一个整体而运作。
心理的完整性是心理健康的表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如果一个人得了精神分裂症,他就丧失了心理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患者的感觉、记忆、思维和心理机能虽没有丧失,但已经乱七八糟的了。由此可见,正常人的心理是多样性的统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独特性与共同性的辨证统一
个性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各不相同的。由于个性组合结构的多样性,使每个人的个性都有其自己的特点。比如同是沉默寡言的特征,有的人冷眼看世界,不是知音不与谈;有的是胸无点墨,故作高深。
强调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除个性的共同性。个性的共同性是指由于受共同的社会文化影响,同一民族、同一地区、同一阶层、同一群体的个体之间具有的共同的典型心理特点。例如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全世界的华人都有不少相同的个性特征。因此,个性是差异性和共同性的统一。
3、稳定性和可变性的辨证统一
个性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个性特征经常地、一贯地表现在心理和行为之中,例如,一个人经常地、一贯地表现得冷静、理智、处事有分寸,我们才能说这个人具有“自制”的性格特征。至于他偶尔表现出的冒失、轻率,则不是他的人格特征。由于个性的稳定性,因而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儿童时期的个性特征推测其成人的人格特征。
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即形象的说明了个性的稳定性。个性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改变,个性也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如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重大改变、丧偶、迁居异地等,往往会使一个人的个性发生较大的甚至彻底的改变。
4、社会性和生物性的辨证统一
个性从其形成和表现的形式上看,既受社会历史的制约,又受个人生理特征的影响。如需要、理想、信念、价值观、性格都受社会影响而形成的,使个性带有明显的社会性。例如,在一定的社会中,同一民族、同一阶级的人们在某些共同的生活条件下生活,逐渐掌握了这个社会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就会形成某些共同的人格特点。
但是人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个体的遗传和生物特性是个性形成的自然基础,影响着个性发展的道路和方式,也决定个性特点形成的难易。例如,一个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强而不平衡型的人,就比较容易形成勇敢、刚毅的人格特点;而要形成细致、体贴的人格特点就比较困难。相反,一个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弱型的人,就比较形成细致、体贴的人格特点;而要形成勇敢、刚毅的人格特点就比较困难。所以个性是在先天自然素质和社会环境的相互选择、相互渗透的积淀物。
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但从先天与后天,主观与客观诸方面分析,不外乎遗传素质、社会生活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努力。
1、遗传素质为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
遗传素质是指个体的那些生来俱有的解剖生理特点。例如,个体的身体构造、形态以及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结构和机能特点。
遗传素质在个性形成发展中的作用,一是它为个性的形成发展提供了物质的生理基础。一个人不具有相应的物质生理基础,有关的个性特点就不能形成。天生的盲人不能成为画家,生来聋哑的人绝不能成为歌唱家。二是它为个性的形成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因而在一定条件下,凡是生理发育正常的人都可以成为具有某种才能、某种品德行为的人。另外,人与人的遗传素质存在一定差异性。例如,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是各不相同的,这些差异特点,正是他们的个性的不同心理因素的物质生理基础。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个性模式,而只是个性形成的潜在可能性,并没有规定个性的现实性。要想使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还要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凭借社会环境的作用才能实现。所以,在个性形成的问题上,否认遗传素质作用的理论是不对的,但过分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主张“遗传决定论”也是错误的。
2、社会生活条件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遗传素质在个性形成中仅仅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是否能转变为现实性,主要决定于后天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作用。社会生活条件,主要指社会经济、国家制度、生产关系以及由它决定的生活方式等。在个性形成发展中,社会生活条件的作用有两层含义,从广义说,整个社会生活环境对个性形成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任何个性都打着社会的烙印,任何个性发展都受着社会的制约。例如,封建社会几千年,很多人的聪明才智被埋没。“四人帮”横行时,不少人个性被压抑。从狭义说,局部的社会生活环境包括家庭、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影响等等,对个性的形成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社会物质生活条件,首先通过家庭去影响儿童的个性,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是儿童最早的老师,他们的教育观点、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等等对儿童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儿童在家庭的地位也会在他的个性中打下深刻的烙印。儿童由于受家庭的溺爱,会养成任性、娇气、执拗等不良性格。若家庭民主和睦,管理得法,则儿童易形成独立、坚强、乐观助人、有创造精神的性格。所以不能忽视局部环境对个性形成发展的作用。但我们也不能过分夸大环境的作用,过分了则是“环境决定论”。我们不能脱离先天素质这个自然前提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个内因条件,孤立地谈社会生活条件的决定作用,否则就无法理解这样的事实。高尔基生活在俄国沙皇时代,从小经受磨难,后来竟成了世界文学巨人;鲁迅先生生活在黑暗的旧中国,却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所以,在个性形成问题上,对社会生活条件的作用,我们必须有个正确的辩证看法。
3、学校教育在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社会生活条件对人的个性影响,是自发的和多向的,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相向的。这就可能产生合力或分力,甚至阻力。所以,社会生活条件对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还得由教育把握其方向。
学校教育虽然也是环境条件,但它与一般环境条件不同,它是由一定的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组成一定的教育内容,并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有系统的影响,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自觉环境影响。能对人的个性的发展给予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教育能排除和控制环境中的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以更多正面的引导,从而使人的个性发展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所以,教育在个性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例如,一个人发音器官再好,如果没有音乐教师的培养训练,不学声乐技巧,不认识音乐旋律,就不可能成为优秀歌手。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是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外因,这种影响只有通过“内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起到作用。应当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其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在相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由于人们对待环境教育的态度不同,形成的个性也不一样。14岁的钢琴手毛坤裴,其父母是有名的击剑运动员,从小他的父母就很想培养他继承自己的事业,但毛净裴对击剑丝毫不感兴趣,而却喜欢跳舞唱歌,后来在一个钢琴教师的指导下,成了著名的钢琴手。所以,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施加的影响,必须激起他们的主观需要,使合理的要求变成他们自己的兴趣和求知欲,并以此为动力,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才干,陶冶情趣,发展个性。
总之,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一种多因素错综复杂影响的结果。其中遗传素质是自然前提,是可能性,社会生活条件是决定性因素,教育起主导作用,个体社会实践活动和个人主观能动性是内因。个性正是在遗传素质的前提下,在主体参加社会实践的活动过程中被塑造出来的。教师的作用在于协调、引导、促进和规范各因素对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