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金融风险

目录

  • 1 什么是合作金融风险[1]
  • 2 合作金融风险的形成[1]
    • 2.1 合作金融风险的因素
    • 2.2 合作金融风险形成的特征
  • 3 合作金融风险的种类
  • 4 合作金融风险的处理[1]
  • 5 相关条目
  • 6 参考文献

什么是合作金融风险

  合作金融风险是指在资金融通货币资金的经营过程中,由于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使经营者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有蒙受损失或获得额外收益的机会或可能性。可见,合作金融风险与一般意义上的风险有很大区别。从内涵来说,合作金融风险的内容要比一般风险的内容丰富得多,从外延看,合作金融风险要比一般风险的范围小得多,前者仅限于发生或存在于资金借贷或经营过程的风险,而后者则包括发生或存在的一切风险,其范围要比前者宽广得多。

合作金融风险的形成

合作金融风险的因素

  合作金融风险的因素,是指能够引起或增加合作金融风险事件发生的机会或影响损失程度的因素,可以分为直接因素或间接因素。直接因素包括一国的宏观经济状况,经济政策与经济法律、法规的出台及资金使用者的经营管理状况,政权的更替,首脑人物的变动,国际争端与战争的爆发,资金贷出者和金融投资者的心理预期等。间接因素主要指因自然灾害或宏观经济政策失误而导致的整个国民经济状况恶化等,其中,心理预期在合作金融风险的形成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例如,某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一些存款户因预期该社的信誉下降,有出现支付困难的可能,于是纷纷提取存款。当大多数存户采取一致行动时就会使该社在挤兑风潮中面临倒闭的风险。

合作金融风险形成的特征

  1.仅限于资金的融通与经营的领域。由于合作金融风险是风险的一种特例,因而它仅存在和发生于特定的金融领域。

  2.合作金融风险的形成具有双重性。它是指合作金融风险既有可能给从事合作金融活动的主体带来收益的机会,也有可能给经济主体带来损失的机会。

  3.合作金融风险影响范围广,损失金额大。由于其活动不但涉及生产和流通领域,而且还部分地涉及了分配与消费领域。因此,一旦发生风险,其影响的范围是广大的,损失金额往往也是十分巨大的。

合作金融风险的种类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合作金融经营风险主要有资本金不足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证券价格风险、自然与社会风险等。

  1.资本金不足风险。资本金不足风险是指合作金融在资本金管理中所面临的不能保持适度资本额的风险。合作金融拥有一定数量的资本是它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资本数量的多寡不仅是显示合作金融信誉高低的重要标志,而且是衡量合作金融补偿意外损失、维护存款者利益的重要保证。合作金融为提高自身信誉,增强经济实力,保证业务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抵御经营风险,就必须拥有充足的资本。如果合作金融不能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和风险资产结构的变化,增加资本数量,保持资本充足,则有可能危及合作金融的信誉,降低合作金融风险的抵御能力,增大合作金融经营风险。

  2.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合作金融无法在不增加成本或资产价值不发生损失的条件下及时满足客户流动性需要的可能性。合作金融的流动性分为负债资产两方面。负债方面的流动性要求银行能随时满足存款人提现的需求,资产的流动性要求银行能随时满足借贷融通资金和正常的贷款需求。如果不能随时满足这两方面的需求,就会出现流动性不足的风险。由于客户未来的提存和贷款需求难以预测,银行就很难确定在某一时点应保持多少资金头寸,尤其当经济出现动荡时,或银行自身资产质量出现严重问题,大量贷款不能按期收回而导致支付困难时,客户的提存就会出现异常波动,甚至引起挤兑

  3.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即为资产损失风险,它是指债务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偿还合作金融债务而使合作金融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这种信用风险对合作金融来说存在于三个方面:一是贷款风险,二是证券风险,三是拆借风险。贷款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的因素影响,导致贷款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证券风险是指证券发行人由于种种原因不履行债务而遭受损失形成的风险。拆借风险是指资金拆人金融机构不能或不愿偿还到期拆借资金而遭受损失形成的风险。这三种风险,尤其是贷款风险是目前合作金融最主要的经营风险

  4.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合作金融的财务状况在利率出现不利的波动时面对的风险。由于合作金融的大部分金融工具都是以利率作为定价手段的,因此当利率发生变动时,合作金融的表内和表外头寸将面临遭受损失的风险,这具体表现在当未来负债利率趋于下降时,使合作金融遭受付出更多负债利息成本的损失;当未来资产利率趋于上升时,使合作金融遭受减少资产利息收入的损失。利率风险是随着金融自由化利率市场化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利率市场化的金融市场环境下,利率不再由金融监管当局确定,而是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由浮动。在这一过程中,利率风险逐渐成为合作金融业务面临的主要市场风险,如何控制利率风险也就成为合作金融机构日常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5.汇率风险。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波动而使合作金融在国际业务经营中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际经济联系的加强,以及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合作金融的业务活动已不仅限于国内,而是迅速趋向国际化。合作金融在开展各项国际业务活动过程中,由于汇率的变化,使合作金融的经营存在一定的风险。合作金融国际业务中的风险主要来自国际信贷与投资以及外汇买卖业务。当未来汇率(间接标价表)趋于上升时,借入外汇贷款对外投资、外汇买入均会遭受损失;反之当汇率趋于下跌时,对外放款、外汇卖出均会遭受损失。

  6.证券价格风险证券价格风险是指合作金融所投资持有的有价证券因其价格的下跌所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随着今后金融改革的深化,证券投资是合作金融的一项重要资产业务,是合作金融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合作金融的证券投资是指合作金融购买有价证券的活动。合作金融进行证券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收益,分散投资,减少风险,增强资产的流动性。合作金融证券投资业务的收益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利息收入,二是证券增值收人。因证券市场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时证券价格趋于下跌,致使合作金融的证券投资不仅不能获得增值收入,反而遭受贬值损失,面临证券价格下跌的风险。

  7.自然与社会风险。自然风险是指由于自然现象和物理现象所引起的风险,如由于发生地震、雷电、火灾、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而使人们的财产遭受一定损失的风险。这些自然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合作金融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必然会由于这种自然灾害而遭受一定的财产损失,因而存在着自然现象所引起的风险。社会风险是指由于个人或团体在社会上的行为引起的风险。合作金融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门,是社会经济运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也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从事经营活动,它的业务经营能否正常运行,不仅取决于其内部机构的运转效率及彼此之间的配合协调,更重要的是有一个稳定、良好的外部环境,而这个外部环境的稳定与否则取决于社会、团体及个人的行为,因此社会、团体和个人的行为也会造成合作金融的风险。

合作金融风险的处理

  合作金融风险的处理是指合作金融采取各种措施对风险进行预防、规避、分散、转移、抑制和补偿。

  (一)风险预防

  风险预防是指合作金融对风险设置多层预防线的方法。合作金融可以设置以下几层风险预防线。

  1.充足的自有资本金。合作金融抵御风险的最终防线是保持充足的自有资本金。所以,从风险预防的角度来考虑,合作金融的开业资本必须具备相当的规模。各国金融当局对合作金融的资本充足性都有明确的规定,并将其作为金融监管的重要内容。《巴塞尔协议》也提出了资本风险资产的最低比例,并对资本的定义和组成、风险资产权重等提出了比较规范的计算方法。

  2.适当的准备金。合作金融的经营特点决定了合作金融的自有资本毕竟很小,单靠自有资本来防范风险往往力不从心,因此,合作金融抵御风险的主要措施是在资产份额中保持一定的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合作金融按照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比率计提交存中央银行的那部分存款)和超额准备金(合作金融所持有的准备金中超过中央银行所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那一部分)是基本的准备金,被称为第一级准备金。它们既可以随时应付提款的要求,又可以及时满足临时性贷款的需要

  但是,由于第一级准备金是非盈利资产,保留过多就意味着银行放弃了一部分盈利的机会,所以合作金融还将某些流动性较大的盈利资产当做第二级、第三级准备金,如短期政府债券短期贷款、可转让的定期贷款等,这些资产容易转让或按约收回现金,灵活性较强。

  以上这些周转用的准备金都只起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一旦风险损失发生,还需要有一种能够依靠自身能力弥补损失而不影响银行正常运行的准备手段,即专项准备金。常见的专项准备金有贷款坏账准备金与资本损失准备金,前者专门补偿贷款本金的损失,后者则用来补偿因灾害、失窃、贬值等原因引起的资本损失

  准备金管理是一项需要精细把握、灵活调度的工作。第一级准备金的基本管理要求是将其保留在必需的最低限度以内。第二级、第三级准备金的基本管理要求是资产的形式与期限应该同可能出现的资金需求的形式与期限相适应。

  (二)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指合作金融在经营过程中拒绝或退出有风险的经营活动。合作金融常用的风险规避原则和策略有以下几种。

  1.避重就轻的投资选择原则。即在各种可供选择的投资项目中,应注意选择风险较小的项目,避免风险过大的投资。在权衡风险和收益时,要在兼顾二者的前提下优先考虑风险因素。

  2.“收硬付软”、“借软贷硬”的币种选择原则。即在国际业务中,对将要收入或构成债权的项目选用汇价稳定趋升的“硬”货币;对将要支付或构成债务的项目选用汇价明显趋跌的“软”货币。这种策略的前提是能够准确地预测汇率波动的方向,同时,也与谈判时合作金融的地位和实力有关。

  3.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债务互换策略。即两个或多个债务人利用各自不同的相对优势(这些相对优势恰是对方的相对劣势,但又是对方急需满足的要求),通过金融中介机构互相交换所需支付债务本息的比重或利率种类与水平,达到彼此取长补短、各得其所地避开风险的目的。主要的互换业务有货币互换利率互换两种。

  4.资产结构短期化策略。即降低资产的平均期限或提高短期资产的比重。资产结构短期化的好处是:既有利于增加流动性以应付信用风险,又有利于利用利率敏感性来调整资产负债或利率定价来处理市场风险。它避免了长期性资产所特有的一系列风险。

  (三)风险分散

  风险分散是指合作金融通过实现资产结构多样化,尽可能选择多样的、彼此不相关负相关的资产进行搭配,以降低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程度。合作金融分散风险的具体做法有:

  1.资产多样化。即力求合作金融资产的形态、种类、期限、利率、风险、税收政府管制等各方面都有所差异。

  2.授信对象多样化。即合作金融的授信对象既有企事业单位,也要有各级政府和个人;既有大企业,也要有中小企业;既有中低收入阶层,也要有高收入阶层。同时,还要兼顾到各个地区和各个行业。

  3.信贷资金分散化。即对单一客户的授信额度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将单项资金在总资产中的份额限制在极小的比例之内。若有巨额的贷款需求或证券筹资,则尽量邀请其他银行组成银团共同贷款或投资。

  在国际业务中,还要注意货币种类的多样化和授信国别的多样化等。

  风险分散策略可以用一句谚语来生动地描述: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般而言,实施这种策略要以规模经营为前提。规模经营是多样化的基础,分散经营是多样化的内容。

  (四)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当风险分散之后仍有较大的风险存在时,就利用某些合法的交易方式和业务手段将风险转嫁出去。合作金融转嫁风险的具体做法有:

  1.提前或推后结算结汇。即当预计本币将要贬值、外币将要升值时,国内销货商要设法提前收款,出口商要设法推迟收汇。当预计本币将要升值、外币将要贬值时,则国内购货商要设法提前付款,进口商要设法推迟付汇。这种提前或推后的做法应当符合交易规则,为交易对方所承认或接受

  2.调整合同契约条件。如进口商将进口原料卖给生产厂家时要求以外币计价,就将外汇风险转嫁给了生产厂家。对于因汇率变动而造成的风险损失,可以通过提高国内本币销售价格的方式将风险转嫁给消费者

  3.多头与空头。即合作金融在预计外汇将要升值时做多头,预计外汇将要贬值时做空头,从而把风险转嫁给交易对手。这种做法的前提是对汇率变动方向的预测十分准确,否则就会遭受双倍的风险损失。

  (五)风险抑制

  风险抑制是指当风险无法转嫁出去时,则要在银行自身的经营过程中予以消除或缩小。合作金融常用的风险抑制手段有:

  1.掉期交易即合作金融在进行外汇交易时,通过将相同货币、相同金额而方向相反、交割期限不同的两笔或两笔以上的外汇交易结合起来进行的方法以避免外汇风险,也就是在买进或卖出即期外汇的同时,以卖出或买进远期外汇的方法来防范外汇风险。

  2.期货交易即当前达成成交合约并事先约定结算的利率或汇率,以后的结算不受利率或汇率变动的影响。

  3.期权交易投资者支付一定的费用,签订期权合约,取得在合约规定的期限内按照协定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证券或外汇的权利。由于期权交易的直接对象不是(证券或外汇),而是买卖证券或外汇的权利,所以购买期权以后既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购买期权时,期权买方要支付一定比例的期权费,一般占协议金额的1%~2%不等。

  (六)风险补偿

  风险补偿是指合作金融采取各种措施对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加以弥补。合作金融常用的风险补偿方法有:

  1.合同补偿。即在订立合同时就将风险因素考虑在内,如将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计入价格之中,订立抵押条款和担保条款等。

  2.保险补偿。即通过存款保险制度来减少合作金融风险。存款保险制度要求所有经办存款的机构(投保机构)根据存款额大小按一定的费率将保险费交给某一保险机构。当投保机构无力支付存款时,该保险机构在一定限度内代为支付。合作金融可以利用存款保险制度来降低或消除因挤兑风潮而使合作金融倒闭的危险。

  3.法律补偿。即利用法律手段对造成合作金融风险损失的法律责任者提起财产清理诉讼,尽可能地挽回一部分损失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曾赛红,郭福春主编.合作金融概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5.
阅读数: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