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教育投资的有效利用及其经济收益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介于经济学、教育学、数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
远在教育经济学形成之前,国内国外已有很多关于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的思想。
在我国,先秦诸子即认识到发展教育是使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的条件;很多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也都认识到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如孔子的“庶富教”的思想,说明了人口、经济、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颜元的“实学”“实行”的思想认为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在西欧,古希腊的柏拉图也论述过教育对生产所起的作用。但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低下,生产劳动还基本上处于简单的体力劳动阶段,知识和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还很少,因而人们也只是认识到教育和经济之间的一些联系,但还不能充分认识到教育对经济增长的重大意义,也不可能形成完整的教育经济思想体系。
17世纪到19世纪初期间古典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产生并得到了发展,一些学者注意到了人的素质对生产力的影响,并根据劳动价值理论,对教育的经济意义作了进一步的论述,提出了一些教育经济思想。但由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学和教育学自身发展的限制,还不可能形成一门独立的教育经济学科。
其后近一百多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等人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中包含了很多科学的教育经济思想,对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作了一系列的论述,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近代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学者主要有古襟和杨贤江。古襟1934年发表《中国教育之经济观》,运用了经济的观点阐述教育问题,辩证地论述了教育和经济的制约关系;杨贤江所著的《新教育大纲》论述了教育能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认为科学因实用而生,而进步。西方学者主要有大卫·李嘉图和马歇尔等。大卫·李嘉图提出教育投资的基本思想,马歇尔提出生产要素包括教育,教育要由国家投资等。众多的教育经济思想初步形成,这些教育经济思想为以后教育经济学的创建和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任何一个学科的建立都不可能是凭空的,它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人们主观上产生了这种需要并具备满足这种需要的客观条件时,这个学科才会建立,教育经济学也是这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被广泛应用在生产力方面上,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力水平的快速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掌握科学技术在劳动生产中的重要性,人们对受教育的需要膨胀起来,因此教育在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逐渐成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为教育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另一方面,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解开了剩余因子之谜,发现了教育是剩余因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计量经济学的发展也促进了教育经济学的诞生。
上个世纪20年代,教育经济学以独立学科的形式最早于出现在前苏联,它创建的标志是前苏联著名经济学家、科学院院士斯特鲁米林1924年发表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一文,这是世界上第一篇教育经济学论文。在该文中,斯特鲁米林第一次计量了前苏联教育投资对国民收入的贡献和收益率。该文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体力劳动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第二部分是脑力劳动与教育程度的关系。他提出教育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关系,学历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年龄相比教育程度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比较持久,办教育比搞建设的收益更大等观点。斯特鲁米林的这篇论文具有很高的价值,但在当时并未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几十年后,人们才注意到它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会会长舒尔茨发表了题目为《人力资本投资》的就职演说,被认为是教育经济学的独立宣言。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区别了以往物力资本的概念,提出了人的劳动能力也是一种资本,可以带来收益。人力资本是推动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的收益比物力资本带来的收益还要大。经济要发展就要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又因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源泉是教育,所以也要重视教育投资。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人力资本理论是教育经济学产生和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
1962年英国经济学家韦锥出版了《教育经济学》一书,标志着教育经济学的产生。次年,国际经济学学会召开年会,主题为“教育经济学的问题”,会后会议发言被汇集成册出版,这部论文集的出版,使社会上公认了教育经济学的存在,为以后教育经济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60年代这一期间,美国的舒尔茨、贝克尔、丹尼森等代表的以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的西方教育经济学,在西方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被称为 “主流派”。
进入20世纪70年代,教育经济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国际学术界也有了一定的地位,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学习和借鉴西方的教育经济学,世界各国涌现出一批研究教育经济学的学者,有关教育经济学的著作及论文层出不穷。
但是,就在教育经济学传播到世界各国的同时,西方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许多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受此影响,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把资金投入到教育,希望通过教育带动经济的复苏,但是并没有取得成功。不景气的经济状况与教育的不断扩张发生矛盾,出现了种种人力资本理论不能揭示和解决的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本理论的局限性并试图摆脱它的束缚,采取新的方法分析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这刺激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新发展。
由此,一些有关教育经济的新学说应运而生,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种: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和社会化理论,它们并称为第二代人力资本理论。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斯宾塞和索罗等提出筛选理论,他们认为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能提高人的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的论断是不正确的,教育的作用主要不在于提高人的认知水平,而是对具有不同能力的人进行筛选。“教育作为一种筛选装置,它为雇主提供信号来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将他们安置到不同职业岗位 。”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是涉及教育与工资问题的研究,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出现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戈登、多林格等。他们把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为劳动者提供大公司、大企业的工作,次要劳动力市场为劳动者提供小企业、小公司的工作。教育的作用不在于提高个人的知识技能,而在于它是决定个人是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上工作。
3.社会化理论
社会化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在西方,它的创始人是鲍里斯和金梯斯。社会化理论是一种探讨教育的社会化功能理论,它从教育的功能和结构方面来分析教育维持资本主义制度方面的功能。社会化理论认为教育的经济功能源于它的社会功能,而教育的社会功能,远比教育提高知识技能对经济的影响更重要。上述这些理论在批评人力资本理论的同时,确实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主张,但是,由于这些理论或缺乏证据的支持,或缺乏逻辑上的严密性,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所以最终未能获得普遍的承认。
20世纪80年代以来,是教育经济学不断完善不断成熟的时期。在研究方法上,更趋向于实证分析和个案分析。
西方学者开始研究过度教育及其与生产率的关系问题。过度教育表现为知识失业和知识贬值,知识失业是指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超过了社会需求,大量的学生毕业即失业。知识贬值是指受过较高教育的劳动者从事只需受过较低教育的劳动者就能胜任的工作,大材小用,资源浪费。西方的教育经济学家认为教育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并不必然是正向的。要使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相平衡,劳动者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实现其职业愿景,而不是劳动者所受教育的层次越高越好。
另外,20世纪80年代还出现了学校规模经济研究。因为教育的经营需要运用各种资源,需要适当的经营规模,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因此教育的经营必须依据规模经济的原理、最优化原理和科学管理的方法,运用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佳的办学经济效益。教育规模经济的形成是在保证一定教育质量前提下使学校资源获得充分和适当的应用,否则就是不经济。
20世纪末,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在广度、深度上均有一定的发展。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也明显拓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如教育的生产、教育的需求以及教育的收支等。尤其对于教育和以信息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信息技术对教育生产的影响、教育成本等领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人们引入经济成本或机会成本的概念来分析教育成本。除了教育支出之外,机会成本这一概念注意到了人们在受教育过程中放弃的机会而带来的成本。早期的研究趋向主要注重政府的教育成本研究,进入90年代以后则十分重视私人成本的研究。
另外,国际性的研究组织与机构不断增加,许多国家设立了专题性研究组织、学会和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国际教育计划研究所,重点研究教育结构与职业结构的关系;一些大学也设立了教育经济学研究所等,并在大学里开设了教育经济学课程。
在计算方法研究方面,数量化、定量化以及数学模型设计等计算方法被广泛重视,并且著有计算方法方面的专著,如《教育的经济计量模式》等。
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的表现形式及规律性;教育的投资方向及内部结构;教育领域中劳动的特点与分配原则;教育投资的经济效果;教育经济学的方法论等。
教育经济学以教育在经济增长和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育支出的宏观和微观经济效果作为研究对象。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基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阐述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的原理和规律。同时,它根据设定的前提,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计算、分析,检验有关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和预测这一关系的变动趋势。
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成果 70年代末以来,中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者们对教育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目前得出的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教育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如下的关系,即一方面,经济增长本身要求教育部门输送大批有一定技术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另一方面,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是同一国的国力相适应的,经济越发达,越有可能提供较多的教育费用,促进教育的发展。一国可能用于发展教育的经费多少,归根结底要受本国财力所制约。只有在经济持续增长,财政收入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才能使教育经费的绝对额以及教育经费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逐年增大。
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如下的关系,即单靠发展生产力,是不可能建成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事业,它既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又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无论是政治思想、社会评价标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还是劳动者自身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育的发达与否,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并影响到二者相结合的程度。
1.学科与理论的建立和发展都需要漫长的过程教育经济学从古代教育经济思想的萌芽到20世纪 50年代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再到当今教育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大约两个多世纪的时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实任何一个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知识的建构和社会的认可,这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2、教育经济学与教育学和经济学相互制约教育经济学是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它既有经济学的部分又有教育学的部分,它的发展与这两门学科的发展密不可分。纵观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教育经济学的每一个时期的发展都是在经济学或教育学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受经济学和教育学的制约,反过来又促进经济学和教育学的发展。
3.教育经济学的发展是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一门学科的成立需要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为依托,什么样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和理论。古代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低下,制约着教育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经济关系的认识也是粗浅的、不成熟的,只能停留在萌芽阶段;二是20世纪50~ 60年代由于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人们开始重视科技在生产当中的应用,所以产生了对教育的需要,这样的社会背景促进了教育经济学的创立;70年代至今社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时代,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教育经济学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由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都需要经过漫长的历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他们在理论上不断补充,在实践上应用于社会并解决问题,一门学科的发展过程就是它自身不断完善的过程。教育经济学从创立发展至今,也在不断的修正。社会在发展,还会出现很多新的问题,教育经济学也会随之不断的发展和丰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