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规模经济

企业规模经济(Corporate economies of scale),也称企业规模效益

目录

  • 1 企业规模经济概述
  • 2 企业规模经济的四种形态
    • 2.1 一、技术经济意义的企业规模经济形态
    • 2.2 二、空间意义上的规模经济形态
    • 2.3 三、企业多元化经营与范围经济
    • 2.4 四、与资产专用性相关的企业规模经济形态
  • 3 对企业规模经济的再认识
    • 3.1 1、规模经济——大企业战略的理论基础
    • 3.2 2、中国企业规模经济现状分析
    • 3.3 3、深化对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的认识
  • 4 参考文献

企业规模经济概述

  企业规模经济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企业规模经济是指处于某一特定区位的经济主体,如生产型企业或经营型企业,随着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不断下降,收益呈现递增的趋势。广义的企业规模经济包括单个企业在某一特定区位通过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形成的内部规模经济以及由众多企业在局部空间呈一定规模的聚集而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

  关于企业层次的规模经济,目前广为流行的理论观点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规模经济概念,另一种是交易费用理论所讲的企业规模边界概念。这两种观点似乎都有欠缺之处:前者太过狭窄了,因为它仅局限于技术经济意义上认识规模经济;后者却又太笼统了,因为以交易费用这样一个外延如此宽广的概念去界定所谓的企业规模边界,无论如何都是太过宽泛了。理论经济学对企业规模经济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拓展了规模经济的概念,提出了企业规模经济的四种形态。

企业规模经济的四种形态

一、技术经济意义的企业规模经济形态

  企业何以扩张规模,从而实现企业组织的大型化?首先来考察传统经济学是如何解释这个问题的。谈到传统经济学对企业规模问题的论述,就不能不提到 A.马歇尔。马歇尔把分工及生产专业化与规模经济联系起来。仅就这一点而论,已是一个理论创见,因为企业组织之间的分工(所谓行业内分工)确实是研究企业规模扩张的一个视角,而这一点在马歇尔之前一直未受到其他经济学家们的充分重视。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马歇尔提出了大规模生产的好处,他说:“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利益,是技术的经济、机械的经济和原料的经济,但最后一项与其他两项相比,正在迅速失去重要性”。换言之,经济规模主要是生产规模,核心内容是技术设备的经济规模。这一思想,后来成为新古典经济学谈论规模经济理论的主要依据。依此,马歇尔把规模经济归结为两类,即内在经济外在经济。他写道:“我们可把任何一种货物的生产规模之扩大而发生的经济分为两类:第一是有赖于这工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第二是有赖于从事这工业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我们可称前者为外在经济,后者为内在经济。”。显然,马歇尔是从企业的角度来划分规模经济的种类的,所谓“外在”和“内在”都是相对于企业而言的。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马歇尔虽然提出了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这一对概念,但他把论述的重点放在内在经济。他把内在经济的形成机理描述为:如果厂商的成本曲线是向下倾斜的,且是可逆转的(reversible),那么随着产量的增加,将导致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趋于下降;随着产量的减少,平均成本又会回复到原有水平(亦即是可逆转的)。这种产量的增加所带来的成本节省而产生的经济效率,他称为厂商的内在经济或内在规模经济。至于外在规模经济,马歇尔并没有对这一概念作出系统而明确的界定和阐释,故而为以后的经济学者们留下了很大的争论余地。

  马歇尔关于规模经济的论述,在后来的新古典经济学者那里被高度简略化了。一方面,新古典经济学所讲的经济规模,专指单一生产单位(企业、工厂或车间)的单纯技术经济意义的的规模:另一方面,新古典经济学所说的规模经济,只涉及到马歇尔所讲的内在经济,而且还只是一种特定意义的内在经济,即一种与生产设备之技术不可分性相关联的内在经济。

  正是由于高度简略化,所以才方便用数学形式来表述。在新古典经济学那里,企业内部规模经济被理解为在一个正则拟凹的齐次生产函数中,若各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之和大于 1,则该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收益递增之特性,即具有规模经济的潜能。用数学形式来表达:设x1和x2为产出q的要素投入自变量, t为常数,k为大于0的任意实数,若有生产函数q=f(x1,x2)满足f(tx1,tx2)=tkf(x1,x2),那么,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三个判断:若k=1,则上述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不变,亦即不具有规模经济的潜能:若k>1,则上述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递增,亦即具有规模经济的潜能;若 0<k<1,则上述函数的规模报酬递减,亦即也不具有规模经济的潜能。这个k实际上就是x1和x2的产出弹性之和,也就是齐次生产函数的阶。

  在现实生活中,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之和大于1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按一般解释,这主要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大型关键设备投入在产品总成本中占显著份额,而这种关键设备投入作为固定成本,会随着企业产量的增大而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分摊,从而使得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大而减少,由此产生了一种额外的效益即规模经济效益。显然,这里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关键设备具有技术上的不可分性(indivisibility)。又由于新古典经济学一般认为常态的平均成本曲线是呈“U”型分布的,所以规模经济并不是无限的,而是存在着一个最优点,即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达到最小时的产量水平。当产量超过个最优点所对应的产量水平时,平均成本就会转降为升,从而生产函数就随之由规模经济而转变为规模不经济 (scale diseconomies)。

  新古典经济学所谈论的企业规模经济概念至少存在三个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新古典经济学者所说的“厂商”(firm)并不是一个明确的概念,它可以指一个生产单位(工厂或甚至工厂内部的一个车间),也可以指一家包含着多个生产单位的公司(企业),因此他并没有区分工厂内部的(intra —plant)规模经济与企业内部的(intra—firm)规模经济;

  第二,新古典经济所说的规模经济乃是一个静态概念,而诚如马歇尔所言,实际上的规模经济起源于厂商之间的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包括工人的专业化和机器设备的专业化,那么,这种生产专业化所带来的额外经济效率应是一种动态现象,表现为报酬递增。用静态概念及其分析模型去描述和解释本质上属于动态现象的规模经济,至少在叙述逻辑上总显得很不和谐;

  第三,新古典经济学所讲的企业内部规模,实质上仅仅涉及纯粹技术经济意义的生产规模。这种意义的规模经济具有两个技术前提:其一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装置在技术上具有不可分性,其二是对生产函数及生产成本曲线作出外在的技术性假设,如正则拟凹的齐次生产函数、“U”型成本线等。这些技术性假设对于新古典经济学所说的规模经济的存在都有是必要的,但这些假设却大大的降低了新古典规模经济理论的解释力。

  必须说明的是,我们指出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规模经济概念所存在的理论问题,这一点丝毫也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抹杀其理论的积极意义的一面。从理论角度讲,新古典经济学所讲的规模经济概念,虽然是狭窄的,但毕竟也称得上对企业规模扩张的一种理论解释。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技术性因素确实也构成了企业规模扩张的一个重要因素,确实存在着技术经济意义的规模经济,它是由生产活动的技术特性所决定的。换言之,新古典经济学者所看到的乃是一种特定意义的规模经济形态,但却把它当作一般意义的规模经济来认识。

二、空间意义上的规模经济形态

  仔细阅读《经济学原理》一书便能发现,其实马歇尔已经隐然触及到企业聚集规模现象了。他曾说,一些专业化生产的工业总是集中在某一局部空间上 (他称之为“地方性工业”)。但问题在于,马歇尔只是将这种现象与行业生产特点联系在一起,而没有从空间意义上去认识这种现象;他试图用外在经济这个概念去解释这种现象,而问题恰恰就出在他的外在经济概念上。

  如前所述,马歇尔提出了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的概念,但他却始终未能前后一贯地阐明外在经济这一概念的内涵。这是由于马歇尔把外在经济概念与报酬递增联系起来,而他所推崇的长期竞争均衡模型,又无法解决存在报酬递增情形下的长期竞争均衡的存在及其稳定性问题。因此,其外在经济概念非但未能得到前后一贯的阐明,反而给后人留下很大的争论余地。在马歇尔之后,有些经济家甚至坦率地否定外在经济概念本身,如奈特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另一些学者则说,马歇尔之所以要引进外部经济这个概念,目的只是为了挽救在存在着报酬递增的情况下的长期竞争均衡的分析模型;言下之意,马歇尔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理论在逻辑上或纯粹形式上勉强能够“自圆其说”,才使用了外在经济这个概念。还有一些经济学者试图保留外部经济这个概念,并继续在一种静态分析框架内对它进行分类、再分类,但他们也未能真正阐明这个概念的本质内涵。

  事实上,对外在经济概念本质内涵的认识,并不发生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而是发生在区域经济学这一边缘交叉应用学科中。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区域经济学引进空间向度(the spa tial dimension),提出了聚集经济概念,从而提示了空间意义上的外在规模经济的涵义。与此相比,马歇尔以及在他之后的主流经济学则长期忽视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向度。在主流经济学那里,经济活动似乎只发生在时间里,却不发生在空间上。区域经济学引进空间向度,实际了已超出了均衡分析的框架,从而使得揭示外在经济的本质内涵成为可能。

  聚集经济概念的提出,乃基于人们对下列经济现象的观察,即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并非均匀分布的,而是呈现局部集中的特征(区域经济学管这叫“结点” [nodal points])如:在同一区位点上同类销售企业聚集在一起(建材、服装、家具专业市场);生产同类产品企业在空间上的聚集(如电机城、鞋城、汽车城之类);存在着产业纵向关联的上、中、下洲工业在空间上的聚集;人口聚集以及与第三产业分布之间的高度正相关,如此等等。这种空间上的局部集中现象往往伴随着在分散状态下所没有的经济效率,亦即导致了由企业聚集而造成的整体系统功能大于分散状态下各企业所能实现的功能之和。换言之,众多企业在局部空间上的聚集表现为一种规模报酬递增的额外好处,我们称为聚集经济(economies of agglomeration)。聚集经济在本质上乃是一种空间上的外在规模经济

  “聚集经济”概念最早是由阿尔弗雷德·韦伯提出来的,他在分析单个产业的区位分布时,首次使用了“聚集因素” (agglomerative factors)这一术语。在韦伯之后,区域经济学者佛罗伦斯(P.Sargant Florence)、奥古斯特·廖什August Losch)等人,对聚集经济概念作了进一步阐发。区域经济学尚未能意识到,聚集经济作为一种外在规模经济在本质上乃是动态现象,但迄今为止,区域经济学尚未能从动态上量化分析聚集经济形成的动态机理,其主要原因在于动态意义上的聚集经济涉及到动态区位理论,而这种动态区位理论要求异常复杂的数学分析工具,故而难度极大。尽管如此,聚集经济的存在本身却是从所周知的事实,虽然我们尚难以对它进行量化分析。

  聚集规模经济的存在对单个企业的规模扩张的作用是双重性质的:一方面,当聚集经济表现为正的外在经济时,由于众多企业彼此都享受着外在经济的好处,亦即外部市场的交易费用是较低的,此时单个企业并不存在规模扩张的客观需要,而是产生了组织分化的倾向,即把企业组织内部的某些职能分化出去,通过外部市场交易来完成。反之,另一方面,当聚集经济表现为负的外在经济(亦称为外在不经济)时,由于外部市场的交易费用较高,此时,聚集可能会诱使企业之间进行纵向一体化或横向联合,亦即产生组织整合的倾向,即企业规模将趋于扩大。那么,就一个特定空间的聚集经济而言,上述这两种倾向中究竟是哪一种倾向占上风呢?这个问题目前还很难以回答,主要是因为聚集规模经济本身还很难加以量化分析。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聚集经济是客观存在的,它构成了企业规模经济的一种新的形态。

  正是因为聚集规模经济的存在对单个企业的规模扩张的作用是双重性质的,所以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即:某些中小企业本身并不具有规模经济的潜能,甚至也不需要进行规模扩张,但由于它们处于成规模聚集的区位上,所以也能享受到规模经济所带来的额外效益。

三、企业多元化经营与范围经济

  与外在规模经济概念相关联的,除了上述的聚集经济这一形态之外,还包含着另一种形态的规模经济,这就是建立在多样化经营基础上的规模经济,我们称之为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

  按照古典分工理论,分工导致了生产的专业化并伴随着技术进步,因而往往意味着专业化的大规模生产。可是,当某些产业的进入门槛不高并且不存在自然或人为垄断时,专业化的大规模生产便往往会导致产业内的过度竞争。此时,企业生产所面临的最大制约就是市场容量不足,生产极易出现过剩。当年亚当·斯密显然已觉察到这一点了,所他在《国富论》中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即“分工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马歇尔也有类似的思想,他指出,分工和和专业化生产的最大难题就是市场容量限制问题。用他的的话来说,“在大规模生产的经济具有头等重要性的那些行业中,大多数行业的销路[都]是困难的”。然而,我们认为,斯密和马歇尔都只看到问题的一面。

  问题的另一面在于,产业内的激烈竞争对企业形成一种强大的外在压力,迫使企业千方百计地去寻求新产品、新的花色品种、新的使用功能、新的制造工艺,总之追求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能力上的优势。这是因为,一旦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成功,至少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之前,往往意味着企业实际上处于市场寡占地位,因而可获取可观的超额利润,可以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企业的这种追求竞争优势的行为是通过开展R&D(研究与开发)活动实现的,其最终结果则是形成了企业多元化经营和企业规模的扩张。这是因为在企业内部,R&D活动一旦出现,它与企业多元化经营之间就形成一种正反馈(良性循环)。虽然说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策略的原本动机只是为了追求竞争优势,而不是如通常所理解的那样只是为了单纯追求规模扩张。但是,作为这种正反馈的最终结果,却导致了企业规模的扩张。其中的机理是这样的: R&D部门一旦在新技术和产品开发上取得成功,便往往意味着企业内部一个新的生产领域的产生,而这种新生产领域的产生又往往会带动一系列新的外溢效应(一种外在经济效应),如新设备的生产、新的售后服务网络建设、对新材料的需求、广告活动,如此等等。企业为了将这种外在经济效益加以内部化,于是就设立了多部门和跨领域的生产或经营单位。这样,最终结果就一方面导致了企业经营的多元化,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企业总体规模的扩大。

  由这种经营多元化和企业规模扩张所带来的新的经济效益,表现为一种规模报酬递增,而这种规模报酬递增所带来的额外效益就是范围经济。范围经济这个概念,一方面与企业的规模有关,因而也属于一种规模经济,另一方面又与企业经营多元化有关,它得自于多元化经营下外在经济的内部化,所以它是一种在多元化经营的条件下由外在经济的内部化而产生的规模经济形态。可见,范围经济既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所讲的技术意义上的厂商规模经济,也不同于空间意义上的聚集规模经济,它是一种新的规模经济形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多元化经营以及由此而来的范围经济,构成了企业的一种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能给予企业带来诸多额外好处,包括: (1)多元化经营所产生的外在经济的内部化,形成了源于多种业务活动之间的一系列的外在规模经济效益,如生产本身的外在规模效应、广告宣传的外在规模效应,知识之间的互补所带来的外在规模效应、营销网络建设的外在规模效应,如此等等;(2)多元化经营还会带来的经营风险的分散(所谓“莫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增强了风险承受能力,从而加强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稳健性;(3)成规模的多元化经营,可以使得专门化的R&D费用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分摊,而R&D活动的专门化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企业多元化经营和企业规模扩张,因而形成某种正反馈;(4)专业技术的多元化本身也为成功的技术开发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是一种多学科的协同效应在起作用。这些好处都可以归结为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规模经济形态,它可以解释当代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的发展,西方学者对多元化经营所做的经验研究表明,在20世纪中期以来,尤其是在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的企业多元化经营已呈显著上升之势。最新研究资料显示,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态势仍在继续;在当今国际市场上唱主角的那些巨型企业(主要是跨国公司),绝大多数都属于多元化经营企业。多元化经营之所以获得广泛的发展,其经济学解释就是范围经济的存在。多元化经营成为企业规模扩张的一种方式,而范围经济这一规模经济形态则为这种方式的企业规模扩张提供了理论解释。

四、与资产专用性相关的企业规模经济形态

  除了上述形态的规模经济之外,还有一种规模经济形态是与产权配置效率相关联的。由于专用性资产之间的互补关系或关系专用性资产的存在,因产权配置效率上的考虑而导致企业之间的一体化,由此而产生了另一种形态的规模经济,本文称之为一体化规模经济 (scale e conomies of inter-firm integration)。此种形态的规模经济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与资产专用性及其产权配置密切相关。所以,要理解这种规模经济的形成机理,就必须从资产专用性说起。

  关于资产专用性的初步思想,最早是由马尔沙克等人提出的,后来威廉姆森资产专用性概念进行较全面的阐发。威廉姆森把资产专用性定义为“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在威廉姆森看来,使用专用性资产的厂商,虽然降低了生产成本,但同时却提高了交易费用,表现为强化了对交易伙伴之间的依赖性。由于这种依赖性的存在,以企业制度代替市场组织就成为必要。在威廉姆森那里,这种替代的具体表现就是纵向一体化,其结果则导致了企业规模的扩张。可见,威廉姆森已经部分地揭示了资产专用性与企业纵向一体化扩张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是,他还未能透彻地揭示一体化规模经济形成的内在机理。

  真正透彻地揭示一体化规模经济形成内在机理的经济学者,当数O·哈特哈特的主要贡献在于将资产专用性与产权配置效率内在地联系起来,从而揭示了一体化规模经济的形成机理。哈特从资产专用性出发,提出了关系专用性资产的概念。他认为,就资产关系来说,可分为资产的互补性与资产的独立性两种。在此基础上,哈特以合同的不完备性为理论出发点,指出合同不完备性的经济含义在于导致了重新协商过程中会产生事后成本和事前成本,其中最重要的是涉及到事前关系专用性投资问题的重新协商成本。正是由于合同不完备性而导致的重新协商成本,才使得产权配置变得十分重要。在哈特那里,所谓产权实即所有权,其本质内涵在于剩余控制权;所谓产权配置,实质上也就是剩余控制权的配置。哈特提出了关于关系专用性资产产权配置原则,这些原则被称为“哈特定理”,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两个命题:其一,当两家企业的专用性资产之间彼此不存在相互关系,而两家企业的当事人分别对各自的资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时,那么,这两家企业的资产应归各自的当事人分别拥有(或所有);其二,当两家企业的专用性资产彼此存在高度互补关系时,则这些资产应被单独拥有或者共同拥有 (或所有)。

  对于哈特定理可作如下阐释:

  (1)如果两家企业的各自专用性资产之间并不存在相互关系,那么这两家企业之间也就没有什么业务合作关系。这种情形下,企业之间采取单纯的市场交易方式也就足够了,因而企业各自资产可以采取分别所有;

  (2)当不同企业的专用性资产之间存在着高度互补,而各自的所有者进行合作的事后的制度运作成本又是十分高昂(如存在着因专用性资产的可替代性低而导致的“敲竹杠”现象)的时候,采取单纯的市场交易方式的合作(包括长期契约)就不够了,因为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会使得这种交易方式的合作在事前难以形成真实的共同信息,从而会导致高昂的事后的制度运作成本。这时,合作应当采取企业制度的形式,而高度互补的专用性资产则应当采取共同所有,换言之,两家企业应当合并成一家。

  哈特定理的启示是:当不同企业的不同业务所涉及的专用性资产之间存在着高度互补关系时,企业的兼并(一体化)就成为产权配置效率的客观要求;而企业间兼并则导致单个企业组织的规模扩张,带来了一种特殊的规模经济形态,即一体化规模经济。一体化规模经济既实现了产权配置效率,也体现于交易费用的节省,因而是一种新的规模经济形态,也可视为对企业规模扩张的一种新的理论解释。

对企业规模经济的再认识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我国的各行业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市场环境。企业作为国家竞争的微观主体,其竞争能力也是决定一国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面对日趋白热化的国际竞争,特别是来自国外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尽快打造“中国企业的航母”,以更好实现规模经济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各界共识,国家为此也专门制定了重点培育几十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战略和措施。本文以目前国内企业对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为切入点,提出我国实施大企业战略需要深化的几点认识。

1、规模经济——大企业战略的理论基础

  一般认为,现代大企业的优势主要源自于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即科学技术的演进是大企业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性原因。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这种认识,也是我们现有的关于大企业知识的主要理论渊源,它为我们指出了企业规模扩张的内在动因。

  规模经济一般指的是规模与成本的关系,当平均成本随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的增加而下降时,就出现了规模经济。如图1所示,在达到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M(最低有效规模,MES)之前,当产量从Q1增至Q2时,平均成本也相应由AC1降至AC2。这里M点非常重要,它的经济学意义是,企业在选择生产能力规模或进行投资时,至少要大于这一产量水平。规模经济性决定了市场上每个竞争者为了继续生存所必须占有的市场份额,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在某一产业中进行竞争并能获利的企业数目的上限。

2、中国企业规模经济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主要行业的规模结构有了根本的改观,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距离。例如,代表着中国内地大企业总体发展水平的“中国工业500 强”,其1998年度的平均资产规模、销售收入、人均利润、人均收入、资产利润率及销售利润率仅相当于当年“全球500强”平均水平的0.9%、 1.7%、12.3%、9.5%、24.7%及131.6%;是当年“全美500强”平均水平的2.5%、3.5%、9.1%、10.7%、12.0%及 86.2%。

  总体上,我国工业企业的“规模经济”并不是处处可见的东西;不仅如此,也有很多经济学家甚至发现,“规模不经济”是中国工业企业的典型特征(张军,2002)。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面临挑战的行业大多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这类产业一般都有很高的规模经济要求和技术素质要求,只有大规模生产才能降低成本,保证产品在价格上的竞争力;只有大规模投入才能形成自主开发能力,保持产品在技术上的竞争力。因此,改变目前中国企业规模结构现状,有效实现规模经济,增强企业竞争力已显得十分迫切。为此,国内企业也纷纷制定了实现企业规模扩张的长远规划。

  但是,同时我们也应冷静看到,国内一些企业对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的认识仍存在误区,比如在企业规模的确定上,片面强调越大越经济,却忽视了规模经济实现的条件,结果出现越大越笨、越笨越死的局面;在规模经济层次的把握上,混同工厂规模经济与企业规模经济,致使企业难以针对自身症结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在规模经济的实现上,错把规模当作效率的原因,致使企业本末倒置,缺乏应有的市场竞争力等等。因此,在我国企业致力于打造中国的“企业航母”、实现民族经济振兴的时候,重新深化对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的认识应是十分有益的。

3、深化对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的认识

  (1)区分规模经济的两个不同层次:工厂规模经济与企业规模经济

  工厂规模经济主要是指因大批量生产能够采用更先进的工艺,更大型、更专业化的设备,实现标准化、专业化和简单化作业,从而大量减少单位产品的设备投资,大量节约原材料和能源。而企业规模经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企业规模的放大使企业的经营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有可能经得起暂时的亏损,有能力开发风险大但同时盈利性也更大的产品,可以大量减少广告促销费用,有利于发挥现在商标和企业商誉的潜在价值等。它可以指生产经营同类产品的若干个工厂(或生产线)实现横向一体化,或处于生产经营过程不同阶段的工厂(或生产线)实现纵向一体化,以及生产经营多样化等三种途径所产生的规模效益。工厂规模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性,而企业的规模经济性要相对小得多。一般来说,工厂规模的扩大,会导致规模经济的出现,而对于仅仅是企业规模的扩大,应持警戒的态度。

  从理论上讲,规模的经济性首先是工厂规模经济,在此基础上,再追求企业规模经济。没有工厂规模经济的企业规模如无源之水,是难以长久的。实际上,我国目前不少企业首先急待解决的即是工厂规模经济,这在机械、电子、汽车、炼油、和钢铁等行业中表现尤为突出。这种工厂规模不经济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创利能力,也使大企业缺乏成长的空间。因此,重新明确工厂规模与企业规模的区别,有利于企业辨别自身规模经济的缺乏来自哪一层次,从而对症下药,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避免盲目扩张,形成有规模无效益的局面。

  (2)规模经济必须基于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规模不等于效率,规模是效率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企业规模只有与其竞争力挂起钩来才会显出实际意义。

  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观点,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其中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主导产品(服务)是核心竞争力的精髓。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对于正在致力于规模扩张的中国大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公司在一定时期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其采取不同活动所能产生规模经济的潜力是不同的,因此集中公司资源,在企业价值链中选取最能创造价值的“战略环节”,致力于形成有竞争力的规模优势就显得格外重要。近年来,随着竞争的加剧,一些企业不再单纯追求经营规模的扩大,而是通过分拆、重组、将不相关的业务出卖,或变成独立的公司,甚至缩小企业的规模,使之集中于主业,从而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种变化即是基于对规模的重新理解,即规模不只是总的规模,而是具体在某些产品、产业上的规模和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能力带来企业规模扩张,而规模优势又强化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企业只有注意突出主营行业优势,明确企业的规模、产业边界,加强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专业化的规模优势,才能取得成功。

  (3)理解规模经济须动态化

  规模经济的大小一般也会随着产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当技术获得发展、产业渐趋成熟的时候,规模经济也常常随之增加。然而,相反的情况也会发生。例如,在钢铁产业,微型工厂技术取代了传统的垂直整合工厂,大大降低了最低有效规模的水平。同时,这些变化未必一定均匀地出现在公司的所有活动中。有时,改变规模经济并不导致公司规模的直接扩大,而很可能激发某一产业的重新配置和促使垂直链中某一具体阶段的专业厂商的出现。

  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决定了规模经济概念的动态化,也意味着公司的有效规模应处于不断调整之中。因此,规模经济包含的实际上是一个适度规模、有效规模,实务中切忌将其教条化。

  (4)规模经济:技术和制度的双重观点

  如前文所述,技术水平是决定规模经济的重要因素,而值得注意的是,制度因素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力。

  规模经济的实现受内、外部条件的共同影响。从规模经济的外部条件来看,除了一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和市场容量影响规模经济外,交易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在市场的制度层面,产权界定不清、信息公开程度低、法制软弱、市场封锁,在基础设施上,运输途径狭窄、运输成本高、信息传递慢,则市场半径必然很小、市场的规模难以扩大,分工、专业化和规模化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从内部条件考虑,企业的管理水平是影响规模经济实现的重要因素。规模经济要求各种要素能够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式组合起来,而且规模越大,这种组织工作的复杂性也在提高,对管理的要求也就大大提高。管理除了技术性的因素以外,由于信息不对称所招致的问题也很突出。所以,规模经济还要求健全有效的企业治理结构。

  对中国目前的大企业来说,所谓“企业规模”及其竞争力,已不仅仅是技术概念,更重要的是体制和机制概念,由这一点看来,中国企业要真正做大做强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牛文元,李丽萍.中国城市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国际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城市的形成机制、发展模式与形成路径.新华出版社,2005年05月第1版.
阅读数: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