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理论

自由贸易理论(Free Trade Theory)

目录

  • 1 自由贸易理论的概述
  • 2 自由贸易理论的核心与前提
  • 3 自由贸易理论的要点
  • 4 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阶段
  • 5 自由贸易理论三个阶段之间的演变与发展
  • 6 自由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 7 自由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自由贸易理论的概述

  自由贸易理论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国际贸易的核心理论,成为整介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主线,甚至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理念和目标,对后世各种不同类型国家的贸易理论和政策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在实践中,自由贸易也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全球竭力推崇的政策目标。然而,纵观国际贸易历史,发展中国家贸易政策选择却长期背离自由贸易原理,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才不断倾向开放和自由化,而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又促使人们对自由贸易理论特别是比较利益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运用进行重新思考。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所处地位及条件不同,自由贸易的利益在这两类国家间的分配存在着巨大差异。

  自由贸易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表明,它既能增进贸易利益,又带来不可避免的代价。但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自由化中的获利及付出的代价大小是不一的,有的国家经济地位提升了,有的却被边缘化了。—个重要原因是自由贸易理论所描述的自由贸易利益的实现有着或明或暗的一系列前提条件,而不同的国家这些贸易条件的具备程度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对自由贸易政策不能一概照搬。

  亚当·斯密是自由贸易理论的创始者,首创性地提出了分工学说。他的绝对利益论认为,不同国家生产同样的商品成本不同,一国应放弃成本绝对高的,而选择成本绝对低的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彼此进行交换,这样两国的劳动生产率都会提高,成本会降低,劳动和资本能得到正确的分配和运用。而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需要自由贸易的国际市场。因此,他认为自由贸易是增加国民财富的最佳选择。但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论无法解释当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成本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优势或绝对劣势时,仍能过行互利贸易的原因。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则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认为该国应根据“两优相较择其重,两劣相较取其轻”的比较利益法则,选择优势较大或劣势较小,即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而放弃优势较小或劣势较大产品的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成为以后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基石,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根据。此后,国际贸易理论的主流学派就—直倡导自由贸易,并将其作为贸易政策追求的理想目标。而在贸易实践上,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19世纪中期以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以英国为主的各主要西方国家都实行了自由贸易政策。二战后迅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以及GATTWTO所建立的多边贸易体制都深受此理论的影响。

自由贸易理论的核心与前提

  自由贸易理论的核心是自由贸易可使参与贸易的双方均获得贸易利益, 它通过对贸易原因的近于完美的实证分析和逻辑推论而得出。这是自由贸易理论获得广泛认同的主要原因。但是,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自由贸易利益在不同类型国家间的实现是不均衡的。而且,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李嘉图的自由贸易理论是在理想经济分析模型中建立的,这也是自由贸易理论的前提。这一模型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假定,一是“简单化”的假定,即假定货币是“中性化”的参加贸易的国家只有两个、商品只有两种、生产商品的要素只有两类,不考虑商品的运输费用;二是“静态化”的假定,即假定一国的生产要素总量、生产技术水平、国民收入分配形态、居民消费偏好是既定的、不变的,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三是“完美化”的假定,即假定参与贸易的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市场完全自由竞争,价格具有充分的弹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前提及按自由贸易理论所论述的国际分工格局自由地参与国际贸易外,自由贸易理论所描述的自由贸易利益的实现还有着其暗含和内在的其他前提。主要是:

  1.国际分工可按各国的绝对或比较优势无条件进行。可以说,分工是两国进行贸易和获得贸易利益的前提条件,只有实现分工,自由贸易理论的贸易利益才能实现。在现实经济中,在自由贸易理论所论述的市场自由竞争的条件下,两国各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能够进入对方国家市场,分工是能够实现的。而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的国家,其有比较优势而没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要在市场自由竞争的条件下进入对方国家市场是很难的。毕竟,劣势产品占领强势产品的市场是不符合成本和价格竞争法则的。相反,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可以完全占领劣势国家的市场。但自由贸易理论暗含的前提是自由竞争下分工可无条件进行。

  2.因分工造成的各国产业调整无须成本。若按自由贸易理论所述,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或比较优势所在进行分工和专业化生产,那么,原来投资于绝对劣势和比较劣势产业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就必须移到新选择的产业上来,有些具有专甩性的资产如生产设备则将被淘汰。而无论是转移或被淘汰,作为国家范围的产业调整,成本都是巨大的。这一成本在两国贸易利益中所占比重有多少,以及由于该成本的存在,产业调整乃至国际分工能否顺利达成,自由贸易理论在阐述它的理论基础和贸易前提—分工时,没有予以考虑。而与之相对的,现代动态竞争的贸易理论就认为,调整既不是瞬间发生的也不是不需成本的。

  3.各国市场容量相等,贸易收支完全平衡。在自由贸易理论关于参加贸易的国家只有两个、商品只有两种、商品生产要素只有两类的假定,即“2—2—2”分析模型中,还暗含的—个前提就是,两国各自的出口额等于对方的进口额,贸易收支完全平衡。即两国的市场容量相同,国内的供求处于恒定均衡状况。然而,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取决于市场范围的大小。对外贸易也取决于本国和对方国家市场的需求和供给能力。不同的供求状况,导致不同的贸易结果,并非只要有绝对和比较优势就可以完成自由贸易。在现实经济中,各国或多或少地存在贸易顺差贸易逆差,几乎不存在贸易收支完全平衡的状况也证明了这一点。

  4.规模报酬不变。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俄林发展了比较利益学说。他们创立的要素禀赋论认为,各国的要素禀赋是有差异的,要素的禀赋状况影响要素的价格,进而影响产品的生产成本,一国只有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丰裕要素密集型的产品,进口稀缺要素密集型的产品,才能获得贸易利益并增加整个社会福利。要素禀赋论是以资源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利益理论。作为继绝对成本论和比较成本论之后最有影响的自由贸易理论,其研究模型和假定与比较利益论基本—致,但相对于比较利益论的各国劳动生产率或技术水平差异既定的假定,要素禀赋论假定各国劳动生产率或技术水平是不存在差异的,因此,其另一重要假设是规模报酬不变,即厂商的生产函数不随其规模的扩大而改变,因而扩大规 影响商品的价格,进而影响贸易的基础。

自由贸易理论的要点

自由贸易理论的要点有:

  (1)自由贸易可形成互相有利的国际分工。在自由贸易下,各国可按照自然条件,比较利益和要素丰缺状况,专门生产其有利较大或不利较小的产品,这种国际分工可带来很多利益,如专业化的好处、要素的最优配置、社会资源的节约以及技术创新等等。

  (2)扩大真实国民收入。各国根据自己的禀赋条件发展具备比较优势的部门,要素就会得到合理有效的分配和运用,再通过贸易以较少的花费换回更多的东西,从而增加国民财富。

  (3)自由贸易下,由于进口廉价商品,国民开支减少。

  (4)自由贸易可加强竞争,减少垄断,提高经济效益。企业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要与外国同行进行竞争,这样就会消除或削弱垄断势力,从长远看,能促进一国经济增长。

  (5)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对外贸易可阻止国内利润率下降的趋势,通过商品进出口的调节,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收入水平,增加资本积累,使经济得以不断发展。

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阶段

  自由贸易理论的演变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第一次产业革命使得自由贸易理论开始出现,这一时期的自由贸易理论通常称之为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第二阶段是在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发生使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出现了重大转折,这一时期的自由贸易理论可称之为现代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第三阶段的自由贸易理论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自由贸易理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带来了自由贸易理论的创新和全面发展。

  1.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

  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以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约翰·穆勒相互需求原理为发展主线。

  斯密在其经典巨著《国富论》中特别强调指出,由于自然与社会因素的差异,各国在生产同种商品时会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因而形成各自绝对生产成本的差异,也就是各自绝对优势的不同。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原因在于该国在生产某种商品时存在绝对优势。

  基于绝对成本论的研究成果和重大陷阱,李嘉图以相对成本论补充和发展了这一学说,回答了绝对成本一理论所没有解决的问题。李嘉图指出:当一国同另一国相比,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中均处在绝对劣势(优势)时,只要它在两种产品上的比较成本同另一个国家相比是有差别的,则仍有资格(必要)参与自由贸易。比较成本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每个国家都会有一种比较优势,或者说是相对优势,都能通过贸易获得比较利益。这里的比较优势,就是更大的绝对优势和更小的绝对劣势,即“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取其轻”之理。关于贸易利益的分配问题,英国经济学家穆勒运用相互需求原理做出了一定的解释。首先,他运用比较优势原理,说明实际贸易条件必定介于两国国内两种商品交换比例所确定的上下限之问,超出上限或下限,国际贸易不会发生。其次他得出结论,实际的贸易条件取决于贸易国各自对对方商品的相对需求强度。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大于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实际贸易条件就接近于外国国内这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这个实际的贸易条件对本国就有利。反之,如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大于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则实际贸易条件就接近于本国国内这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这个实际的贸易条件对外国就有利。

  2.现代学派自由贸易理论

  现代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以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生产要素禀赋学说以及其后提出的与生产要素禀赋说相背离现象的里昂惕夫之谜为发展主线。

  生产要素禀赋学说又被称为赫—俄模型,其主要内容是:不同商品的生产需要投入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是不同的,因此,一国应生产那些能密集地利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并出口,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地使用其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各种要素的价格将会因商品和生产要素的移动以及进一步发展或因其中一种遇到较小阻力而趋于均等化。

  在早期,里昂惕夫对赫—俄原理确信不疑,按照这个理论,一国拥有较多的资本,就应生产和输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输入较稀缺的劳动力要素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基于以上认识,他利用投入一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具体计算,其目的是对赫—俄原理进行验证。结果发现,作为世界上资本最充裕的国家,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即要素充裕度差异不能有效地决定贸易方式。这一由里昂惕夫发现的赫一俄理论与贸易实践的巨大背离现象使美欧国际贸易学术界大为震惊,被人们称为里昂惕夫之迷或里昂惕夫悖论。里昂惕夫之谜引发了西方经济学界大规模的辩论和验证,由此带来了二战以后自由贸易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3.二战以后自由贸易理论

  二战以后的自由贸易理论根据其成因可以分成两大群:第一群是为解释里昂惕夫之谜而产生的,被称为新要素贸易论;第二群是为解释新的国际贸易格局而产生的,可称之为国际贸易新理论。新要素贸易论认为,在考虑国际贸易中商品的比较优势时,人力技能、技术进展在国际贸易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对生产要素禀赋学说的发展与补充,所不同的是赋予了生产要素新的内涵,突破了原来的局限,这一理论群主要有人力资本论人力技能论技术差距论。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囿于文章篇幅的限制,本文仅介绍国际贸易原因理论。它们主要有:需求相似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当代国际贸易的实践,调查结果发现有三个十分显著的贸易事实不容忽视:知识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贸易产品知识化;工业化国家经济结构的趋同化;部门内贸易的主导化。这些是传统的贸易理论所无法解释和不能预见的。针对这些重大变化,国际贸易新理论做出了一些令人信服的解释。

自由贸易理论三个阶段之间的演变与发展

  进一步分析各阶段的自由贸易理论学说,可以发现,它们对于生产要素的分析和在阐述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两个方面存在着很强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对国际贸易进行了最初的系统的理论研究,特别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成本学说,是研究国际贸易原因的第一座里程碑。它们是此后许多国际贸易理论得以补充、引申和发展的根源,尤其是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至今仍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在假定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转移的前提下,劳动成本的绝对差异或比较差异成为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现代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以生产要素禀赋学说为主体,它把贸易理论的分析扩大到一个要素以上,即资本和劳动力双要素分析法,明确提出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唯一原因。由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差异,供给充裕的要素价格便宜,而稀缺要素的价格昂贵,这样,不同国家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就导致生产成本的不同,从而导致商品的价格不同,于是产生了贸易的比较利益。要素禀赋学说以大量理论假设为前提,这就无法解释当代国际贸易现实,同时里昂惕夫之谜也带动了西方经济学界对国际贸易各种新现象的分析,促进了二战以后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和对生产要素理论更加全面地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对生产要素的认识和分析不论在深度方面还是在广度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广度方面的扩展,表现在新要素观点的提出。新要素观点认为,在考虑国际贸易商品比较优势时,除了以往的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要素以外,还有其它要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理论赋予了生产要素新的内涵,突破了原来的局限,提出了人力资本、技术差距、研究与开发和规模经济等可以作为新的生产要素的见解。生产要素分析在深度方面的新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1)生产要素的异质性。忽视生产要素质的差异,就无法对贸易做出完整或合理的解释。

  (2)生产要素禀赋的变动性。技术进展、人口增加和资本积累等因素作用所产生的要素禀赋的变动性,必然会影响一个国家比较优势的变动,从而影响国际贸易的流向、种类和规模。

  (3)生产要素配置比例密集型特征的变换。它认为各国的商品生产函数不同,一种商品在一国是资本密集型的,在另一国则可能表现为劳动密集型,所以赫一俄模型所揭示的贸易流向在两国都可能是不正确的,这样就会出现里昂惕夫之谜。

  (4)技术进步与生产要素密集特征的转移。技术进步通过影响各种要素的投入量和产品的产出量而促成产品要素密集特征发生变化。

  新要素贸易论和新贸易理论从某些方面说明了各国在贸易竞争优势中存在差距的原因,但它们的解释不能完全令人满意。例如,规模经济理论指出规模经济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但什么国家的公司会获得这些优势?在哪些产业?技术差距论未能解释技术差距为什么会出现?什么国家会获得技术领先的优势?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未能解答:为什么一些国家的某种产品在国内市场很小或发展缓慢的情况下仍能成为世界领先者?为什么许多国家的产业并没有像该理论预测的那样失去竞争优势?面对这些新问题,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即“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他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能否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取决于该国的国家竞争优势,而国际竞争优势是由以下六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的,它们是要素条件、需求条件、市场结构与公司战略、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政府以及机遇。波特的理论较好地填补了新贸易理论的空缺。当然,没有一个绝对好的理论可以完全解释所有的贸易现象,随着国际贸易实践的不断发展,贸易理论也将随之获得完善与发展。

自由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自由贸易理论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国际贸易的核心理论,成为整个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主线,甚至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理念和目标,对后世各种不同类型国家的贸易理论和政策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在实践中,自由贸易也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全球竭力推崇的政策目标。然而,纵观国际贸易的演进历史,发展中国家贸易政策选择却长期背离自由贸易原理,直到20世纪7O年代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才不断倾向开放和自由化。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尤其是2O世纪9O年代以来,我国与世界的联系Et益紧密。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同时,自由贸易理论也不断地通过规则和一系列制度的制定而被应用到实践领域,成为指导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指针。我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贸易的自由度进一步扩大。我国从贸易往来中获得的巨大收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利用国内廉价而丰富的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根据自由贸易的比较优势原理,一个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往往出口需求大,以这种产品所需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就得以发展,以前闲置的资源能够被利用,可以使国内一些资源的价值提高。我国具有资源优势,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大量资源被廉价地闲置。通过对外贸易,我国已经把国内资源转换成具体的多样化的出口产品,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2.补充稀缺资源,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和谐发展

  除了固有的资源分布所导致的部分资源短缺外,我国在发展经济,尤其是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生产最终消费品所需的资本品、机器设备、中间投入品、技术以及管理经验等资源也存在大量缺口。这在我国经济发展的20多年的时间里已经充分显现出来。通过自由贸易可以使我国获得这些必需的短缺资源,并由此带动国民经济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同时,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还可以争取时问、节省资金、少走弯路,加速经济发展。

  3.带动其他产业和行业发展

  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产业往往是其主导产业,出口的增长,会对国民经济增长产生较大拉动作用,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对外贸易也是需求传递的重要渠道。通过自由贸易,发达国家的大量现代化商品进入我国,使我国的消费偏好逐渐向这些新商品转移,从而产生新的需求,进而刺激国内相关部门的生产扩张。当前,国际贸易的这种作用已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消费观念传人我国,促使我国的消费理念和投资理念不断更新,并推动我国相关产业和行业的发展。我国目前的消费和投资现状也正彰显了这些变化,如,假日经济(休闲经济)、美容经济、大量中介服务机构的出现。

  当然,自由贸易除了给我国带来上述利益以外,还带来了其他方面的益处,如,降低了贸易领域的交易成本,增加了整个社会福利。因为相对灵活、自由的贸易使得往来各方遵守共同的交易规则或国际惯例,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或合约执行成本及可能出现的寻租行为。因此,减少了贸易过程中出现的净损失。

自由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2O世纪9O年代以来,伴随着通讯技术和运输等基本设施的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贸易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纳入到全球经济网络之中,其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经济自由度也不断扩大。但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又促使人们重新思考自由贸易理论特别是比较利益理论在一些国家的运用。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并且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所处地位及面临的约束条件也不同,自由贸易的利益分配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我国不断推进的更加自由的贸易政策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丧失一部分经济权利

  自由贸易不仅使贸易商品,也使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变得更具流动性,且流动无序,使经济运行速度加快,这不仅增加了政府实行宏观调控的难度,而且使政府面I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目前,我国综合国力及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还比较弱,在部分产业或行业的国际分工中仍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难以完全控制本国的生产结构和经济局势,特别是我国现在作为世界的“制造工厂”,许多研究、开发和销售渠道并不掌握在我方手中。因此,我国在对外贸易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限制和问题。而发达国家由于控制了国际经贸规则和制度安排,则可以在资本、资源、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世界市场上获得最大化收益。因此,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贸易自由化更有利于发达国家构筑以其为中心的国际经济。而且在主要体现和反映发达国家利益的制度基础上进行自由贸易,我国的国家主权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因此,我国要想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争得平等的权利,获得较好的国际发展环境,仍需要进行不懈的长期努力,以便能够在游戏规则和相关制度的制定中掌握更大的话语权,使我国能够作为一个大国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不断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

  2.支付高昂的产业转移及调整成本

  按自由贸易理论,一国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和专业化生产。那么,参与自由贸易的国家原来投资于绝对劣势和比较劣势产业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就必须转移到新选择的产业中来,有些具有专用性的资产如生产设备则将被迫淘汰。对外开放以来,为了实现与国际接轨,我国已经对经济结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和调整。计划经济时代及改革开放初期所作出的一些投资成了巨大的沉淀成本,由于缺少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使之退出障碍非常大,且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其产业转移和调整的能力也较差,所以许多在发达国家通过一定的技术改造可以重新使用的资产,在我国则只能被淘汰。同时,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城市则出现了大量的下岗职工,他们再就业的能力比较差。因此,这种产业转移可能付出巨大的社会成本,若处理不当,则可能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无论是产业转移还是产业淘汰,作为国家范围的产业调整,我国付出的成本都将是巨大的。

  3.某些行业或产业可能出现贫困化出口增长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资本一劳动比率较低,在国际贸易中主要是利用自身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的比较优势,以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与发达国家高质量、高附加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相交换,一些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因此,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只能以量取胜,靠低价竟销,基本上属于“贫困”出口。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增长的初期收益被贸易条件恶化导致的损失所超过。这种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和价格竞争力的出口模式,使得我国劳工福利被牺牲、收入分配格局恶化、内船增长受到抑制,以及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和动力被削弱。如我国许多产品经常受到反倾销的调查,这已经使我国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影响了我们产品的国际声誉。一些产品在进口国遭到某些群体的抵制或焚烧,如2004年9月发生在西班牙的焚鞋事件,2005年3月发生在俄罗斯的扣押装着温州鞋子的集装箱事件,以及我国许多电子产品在国外被调查的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都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和警醒,在参与国际贸易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争取更多的主动权和发言权,以避免陷入“贫困化增长”的怪圈。

阅读数: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