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供给

目录

  • 1 什么是生产要素供给[1]
  • 2 生产要素供给的特性[2]
  • 3 生产要素供给的原则[3]
  • 4 生产要素供给的基本原理[4]
  • 5 影响生产要素供给的因素[5]
  • 6 参考文献

什么是生产要素供给

  生产要素供给是指拥有生产要素如劳动、土地资本消费者为从企业那里取得收入而将自己拥有的生产要素出售给企业。劳动的所有者向企业出售劳动的使用权以获取工资,土地的所有者向企业出售土地的使用权以获取地租,资本的所有者向企业出售资本的使用权以获取利息。

生产要素供给的特性

  生产要素的供给是指最初的生产要素,诸如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的供给,不包括中间要素的供给,如原材料、汽车制造中所需要钢材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一般的产品。而关于一般产品的供给行为前面已经详细讨论过。因此,这里所讨论的要素的所有者完全局限于要素所有者为消费者:比如,厂商生产产品所需要的各种固定资本,如厂房、机器等,不论它是从银行借贷购置的,还是通过证券市场发行股票或债券筹集而来的,其最终的供给者是家庭或消费者。

  与其他商品的价格决定一样,要素的均衡价格(如工资率利率)也是由各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的。由于要素拥有者的要素供给各不相同,这几种要素各有不同的供给特性,其报酬也有不同的形式和意义。不过,各种要素有一些共同的供给特性:

  1.要素供给只提供其使用特性,而不是要素本身。

  就是说,这些生产要素可供厂商使用,而不像产品生产者那样把产品卖掉。当土地、机器设备用于买卖时,它们被看做是产品而非生产要素。因此,在要素市场上分析的要素价格和要素数量,是指生产要素的使用价格和数量,而不是要素的出售价格和数量。要素的使用价格被称做服务价格,要素的出售价格被叫做源泉价格。例如,厂商投资于土地建厂,不论是用买的或租来的,从生产者行为的观点看,主要是考虑土地的使用价格(租金)而不是其买卖价格。但劳动的供给有其特殊性: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提供劳动能力,而不是工人本身,劳动的使用价格就是劳动服务价格,工人本身是不能作为买卖对象的。

  2.各种生产要素有不同的流动性。

  有些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源和自然资源,有总量固定的特性。土地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土地泛指所有自然资源,包括土壤、矿藏、森林、河川、海洋等,它们的供给总量是固定的,在短期内很少有变动的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各行业所面对的上地资源供给量是固定的,相反,其供给弹性可能非常大。如一块土地既可以种麦,也可以种蔬菜或葡萄等,这取决于它们的相对价格;劳动资源总量受到人口的限制,人们对各种行业的劳动供给,在短期可能改变的幅度不大,尤其是那些有特殊技术、专门化的劳动供给,在短期内很难随工资率的上升而增加,供给弹性几近于零。而那些非技术性、非专门化的劳动供给在短期内会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增加。时间越长,各行业的劳动供给弹性也越大,因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转业和改行都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来实现。资本供给量在短期内是固定的,在长期中流动性非常大,超过了劳动与土地。因此,一般说来,各种资源在短期中的供给总量是固定的,但长期中要素的供给量完全受相对价格所左右,供给量随着要素价格的上升而增加。近年来电脑软件开发的人员的增加就是该行业高工资吸引的结果。

生产要素供给的原则

  生产要素包括中间要素和原始要素,中间要素是指钢材、车床等,原始要素指劳动、土地和资本等。因为中间要素即中间产品本身就是一般的产品,其价格决定的机理与产品价格决定相一致,所以本章关于要素价格决定完全局限于对原始要素的研究。原始要素的所有者为消费者,消费者向市场提供要素的目的是追求最大效用。

  要素所有者所拥有的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是既定不变的。例如,劳动者拥有的时间1天只有24小时,其可能提供的劳动供给不可能超过这个数。由于要素所有者所拥有的资源是既定的,他只能将其拥有资源的一部分提供给市场,剩下的部分留给自己,留给自己的部分称为“保留自用”的资源。因此,生产要素可分为保留自用和提供给市场两部分。

  那么,要素所有者如何在保留自用和提供给市场两部分之间进行选择呢?因为要素所有者即消费者,消费者追求最大效用的原则是:在消费者收入既定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每1单位货币所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均相等。同样道理,在要素市场,要素所有者在要素数量既定的条件下,每单位要素提供市场所获得的边际效用与保留自用所获得的边际效用也应该相等。

  提供给市场的资源的边际效用是指每增加1单位要素的供给量所带来的效用增量。它等于要素供给的边际收入与收入的边际效用的乘积。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指每增加1单位自用资源所带来的效用增量。

  生产要素的供给是指在不同的要素价格下,要素市场上所提供的要素的数量。一般而言,在较高的要素价格下,要素供给较多,如果要素价格下降,要素供给也就减少。因此,要素的供给曲线通常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然而,生产要素的供给在不同的生产要素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要素供给曲线的形状也有所不同。除了一般具有正斜率的要素供给曲线外,有的要素受资源条件所限,尽管价格提高了,但供给却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形成一条垂直的供给曲线;还有的要素,在要素价格提高的情况下,要素的供给量会随之增加,但价格提高到一定程度后供给量又会减少,形成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

生产要素供给的基本原理

  某种要素的市场供给曲线不同于单个厂商的供给曲线,前者指的是某种要素的价格与它的整个市场的总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1.土地和矿产资源的供给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单个厂商的土地或矿产资源的供给曲线具有无限大的弹住,但是,市场供给曲线却可以完全无弹性。二者并不矛盾。例如,单个厂商可以在不影响要素价格的情况下,购买到它所需要的可耕地,但是,对于所有的厂商来说,在特定的时期内,土地价格的上升所带来的总耕地面积的增加却是敞乎共m的。这种情况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品销售极为类似:单个厂商可以在特定的价格下卖掉它想卖的一切致量的产品,但在特定的时期内,市场总销售量的增加只能通过削价才能达到。

  就长期而言,较高的土地价格会导致处女地的开发和现有耕地的改良,其结果是土地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较高的矿产资源价格会导致人们节约矿产资源的使用和加强新的矿藏资源的勘探,也会引起供给的相对堆加,

  2.资本物品的供给

  资本物品如建筑物和讥器设备,是人造的生产要素,是用一次资源(如矿产资源和劳动力)制造出来的二次资源,其供给比较有弹性,在一般情况下,资本物品价格的提高会增加它的供给。厂房、机器和设备等存量构成了一国的资本物品的供给,这个存量随着每年的磨损而减少,随着新资本物品的生产而增加。两者相抵,资本物品存量有增加的趋势

  3.劳动的供给

  花动的总供给是人们愿意提供的工作小时总数,是每个个人工作时数的总和。研究劳动供给必须注意两个特点:第一,大部分生产要素是由其他厂商提洪的中间产品,而劳动要素则是由居民户个人提供的可以供自己使用的时间。西方当代经经学在分;听劳动供给时提出工作与闲暇替代关系的理论,认为个人不工作的时间可以用于享受闲暇,于是提供给厂商的劳动供给量大小取决于个人肘间划分为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的比例。第二,由厂商提供的要素的市场供给曲线的典型形状是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换言之较高的价格通常会带来较大的供给量。而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的一般特征却是向后弯曲,如图。即在曲线的某一点后,价格的上升反而会导致较少的劳动供给量。

  要研究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必须研究价格上升的效应即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现在,我们研究在一条装配线上工作的某个一般工人的情况。表中的a行表示,他每周只工作35个小时,比一般工人的工作时间少5小时,每小时的工资为8.5元,因此总收入为297.50元,闲暇的价格等于由于享受闲暇而牺牲掉的工作收入,即8.5元/小时,因此,享受5小时闲暇的机会成本为42.5元.现在我们看b行j假定工资提高为10元/小时,由于每小时工资增加了1.5元,所以闲暇的价格也提高了1.5元,闲暇的价格变得较昂贵,而其他的一般消费品则变得相对便宜,因此,该工人可能少享受闲暇,以便多工作多挣工资末购买相对便宜的一般消费品.假定他现在每周工作37小时,那么,他的总收入将增加72.50元(370元-297.5元)。

  这种由于每小时的劳动价格提高,从而想多工作多买相对较便宜的一般物品,以代替比较昂贵的闲暇的倾向,叫做替代效应.当替代效应起主导作用时,劳动价格的提高会弓I起劳动供给量的增加,因此,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但是,工资的提高会产生一种相反的力量.由于每小时工资的提高,使人们得到较多的收入,从而有能力享受更多的闲暇,因而该工人有可能选择少工作一些.请看C行,当工资从每小时10元上升到12元后,他决定每周增加5小时的闲暇时间,他现在每周的总收入为384元,仍然比b行工资提高后的370元多。所以,他每周增加了5小时的闲暇时间和14元的收入(384元-370元=14元)。

  这种由于每小时的劳动价格提高,使人们拥有较高的收入,感到较富裕,从而感到有能力少工作多享受闲暇的倾向,叫做收入效应。当收入效应起主导作用时,劳动价格的提高会引起劳动供给量的减少,所以,劳动供给曲线向左后方弯曲。

  必须指出:这里的收入效应与购买大部分一般消费品时的收入效应存在着重大的差别。第一,两种收入效应作用的方向相反。某种一般消费品价格的上升会降低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因而会使消费者减少这种消费品消费。但是,工资提高引起的闲暇价格的提高使劳动供给者更富裕,从而有能力增加一切商品的消费,因此,对闲暇的需求量增加。第二,这里的收入效应影响更强烈。对某种一般消费品的购买通常只占消费者总收入的一小部分,因此该产品价格的上升只生产较小的影响。但是,劳动供应者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他的劳动的出卖,所以闲暇价格的提高就会对他的收入和消费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

影响生产要素供给的因素

  1.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及产品的价格

  如果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大,厂商要扩大生产规模,生产要素的供给会增加;反之,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小,厂商就要缩小生产规模,生产要素的供给就会减少。如果产品的价格高,厂商要扩大生产规模,生产要素的供给就会增加;如果产品的价格低,厂商就要缩小生产规模,生产要素的供给就会减少。

  2.生产要素的价格

  生产要素本身的价格,与供给定理一致。生产要素价格与其供给呈同方向变动。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则生产要素的供给增加;生产要素价格下降,则其供给减少。

  3.经济人口的规模与结构

  人口规模大,劳动力数量多,劳动力质量高,则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供给就充分;反之,人口规模小,劳动力数量少,则其供给短缺。至于人口结构方面,如果是年轻型人口,则劳动供给充分;如果属于老年型人口,则劳动供给短缺。

  4.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高,则会增加其对资本和自然资源的占有,而使生产要素供给增加;反之,则减少生产要素的供给。

  这是指一般的情形,劳动的实际供给可能很复杂。例如,在收入水平很高时,工资上涨也没有引起劳动供给的增加,甚至相反,即劳动供给反而减少。欧洲发达国家就出现过这种情形。

  5.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及替代程度

  生产要素缺乏,必然使其供给减少;反之,则会增加生产要素的供给。生产要素的替代程度高,则会增加其供给;反之,则要减少生产要素的供给。

参考文献

  1. 胡世强主编.微观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2.
  2. 张远超 董长瑞主编.微观经济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3. 孙宇晖 刘静暖主编 刘晓薇 王辉 廖安勇副主编.西方经济学基础.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03月第1版.
  4. 黄志贤 沈泉水等.当代西方经济学概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01月第1版.
  5. 雷雨,李芝兰主编.微观经济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6.
  
阅读数: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