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目录

  • 1 国际产业转移的定义
  • 2 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和现状
  • 3 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
  • 4 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
  • 5 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值得注意的新问题[1]
  • 6 对我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启示[1]
  • 7 参考文献

国际产业转移的定义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过程。

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和现状

  迄今为止,历史上发生了5次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其中最近的一次就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由此中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业基地。移出国制造业成本的不断上升和市场的国际性扩张需求是促使发达国家产业向外转移的内在动因,而移入国的成本优势和庞大市场则是产业转入的根本动力。这里的成本优势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劳动力成本,又包括土地等资源的成本,还包括税收等综合性的商务成本,等等。

  长期以来,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发生在制造业领域,但其内涵发生着不断变化。从资源密集度来看,产业转移从早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过渡到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到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从附加值来看,由低附加值产业(如纺织业)发展到高附加值产业(如集成电路制造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化纤业,到资本密集型的钢铁、造船、炼化行业,再到兼具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汽车、机械、电器制造业,直到目前的技术密集型的微电子和信息技术制造业。

  一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接收国际产业转移的最主要方式。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相对应,我国吸收国际产业转移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区,幅员辽阔的中西部地区只占外商直接投资的15%左右。这一发展状况客观上形成了东西部的产业梯度差,并给我国东西部的进一步产业升级带来了可能和机会。

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

  1. 国际产业调整转移日益向高新科技化、服务化方向发展

  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重心。同时,发达国家的金融保险、房地产、商务服务业等为生产服务的知识密集型新兴服务业和发展中国家的商业、酒店业、交通业和通讯业等传统服务业,成为各自服务业发展的主流。

  2. 国际产业间分工、国际产业内分工日益向国际产品内分工延伸,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转移日益体现为国际产品内工序环节的调整和转移。

  根据工序分工理论,可将价值链增值环节划分为技术环节、生产环节和营销环节。国际产品工序调整和转移表现为:在全球的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由生产环节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转移;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在生产环节中由下游生产环节(终端的加工组装)向上游生产环节(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转移。

  3. 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日益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两大主要方向,发展中国家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跨国公司已然发起向发达国家的逆向产业转移

  《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5年全球FDI流入为9160亿美元,其中流向发达国家为5420亿美元,占总量的59%,而且90%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南亚、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流入FDI为1650亿美元,占总量的18%,其中65%属于发展中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钢铁和石化等制造业,发展中国家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已然发起向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转移。西亚地区流入340亿美元,占总量的3.7%,主要集中在石油行业;非洲为310亿美元,占总量的3%,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为1040亿美元,占总量的11.4%,其中制造业占流入FDI的40%,服务业占35%,农业和采掘业占25%。

  4.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不断推动原有产业的整合升级和国际转移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全球化加速了国际间的技术转移与扩散,促使各国的相对技术优势发生变化,强化了国际产业的集聚效应,并不断提升产业结构的高度和虚拟化程度,新的产业不断出现,并促使原有产业在结构升级中整合、转移。

  5. 跨国证券投资并购日益成为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主要方式,服务业外包发展迅猛

  证券投资和跨国并购方式日益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目前已分别占全球资本流动的75%和跨国直接投资的60%。服务业外包发展迅猛,联合国贸发会《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服务外包最多的是美国,约占全球项目外包市场的2/3,欧、日约占1/3。承接最多的是亚洲,约占全球外包业务的45%。印度、墨西哥、东欧分别成为亚洲、北美和欧洲的服务业外包承接中心。   6. 发达国家进行调整和转移的产业领域重点分明

  发达国家均根据自身经济发展需要,在不同产业领域进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

  1、通过国际贸易方式进行的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有雁行形态发展模式产品循环发展模式

  雁行形态发展模式是后发工业国为了弥补与工业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上的差距而采取的一种模式,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应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使其产业相继更替发展。产品循环发展模式是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当后发工业国雁行形态发展模式结束后,也会进入该模式。

  首先,工业发达国家率先进行新产品的开发生产,开拓国内市场。其次,该产品在国内销售上升的同时,开始向后发工业国出口并逐步扩大市场份额。随着该产品生产技术的普及和竞争者的增加,工业发达国为了维持国外市场份额,开始向后发工业国进行直接投资,就地进行生产。最后,发达国家逐步放弃该产品的生产转向开发研制更高级的技术,开始新一轮的产品循环。

  2、通过国际投资进行国际产业转移,主要载体是跨国公司。

  通过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FDI),一个国家可以向外转移本国的优势产业或边际产业。优势产业的国际转移,是将自己的新技术和优势产业应用到对外投资企业中,进行跨国公司内部的技术转移,同时要求对企业具有控股权。边际产业的国际转移被称为小岛清模式,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投资国已经或即将陷入比较劣势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投资国凭借资木、技术等优势将处于衰退的产业,利用东道国具有潜在比较优势向其进行产业转移,而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的产业则予以保留。


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后,国际产业转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新的世界经济形势下,国际产业转移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多国家、多层级、多领域进行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明显。主要表现为:

  (一) 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共同成为向外进行产业转移的主体力量

  随着各国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新兴工业国在产业升级的同时将原有传统产业转移到更低产业梯度的国家。同时,随着全球整体产业结构水平的升级,国际产业转移已不再局限于发达国家和发展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也并不少见。在产业移出国的行列中,既有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向外进行产业转移,也有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国家的产业外移,中国、东盟等也纷纷加入到向外进行产业转移的行列中。新兴工业国在国际产业转移链中往往身兼产业承接方与产业转移方两种角色,成为现代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一个颇具特色的现象。

  (二) 国际产业转移的整体层次不断提高,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层级出现多元化

  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不仅加速了各国产业结构的知识化、高度化,也使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构呈现出高度化趋势。从国际产业转移的产生到现在,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心逐步由原材料工业向加工工业、由初级产品工业向高附加值工业、由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业转移中,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多是发达国家已经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工序。 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产业转移浪潮与以前不同,发达国家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某些资本、技术密集产品的生产,甚至开始向少数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技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某个工序。国际产业转移已进入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并存的阶段。多层次的产业转移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产业转移浪潮。在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国际产业转移中,虽然垂直型产业转移仍占主导,但水平产业转移也日趋增多。一些著名汽车制造商开始把设计开发部分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一些微电子公司也把部分研究开发工作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如微软公司IBM公司等相继在我国设立研究院。

  (三)国际产业转移规模进一步扩大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投资、生产国际化加快的潮流,跨国直接投资的总量不断扩大,从而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推动力量。据统计,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1995 年为3310亿美元,2000年增加到13000亿美元, 据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合作完成的全球投资前景报告预测,2006年全球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将跃升22%,达到1.2万亿美元,预计超过2005年的 9550亿美元,并将创下2000年以来最高水平。 总的来看,进入21世纪后,发达国家为赢得全球竞争优势,进一步加速了国际产业转移;发展中国家为实现赶超战略,也进一步扩大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接纳,以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加速本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高度化。因此从长期来看,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必将进一步扩大。

  (四)国际产业转移的周期大为缩短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各国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国际产业转移进程加速,产业转移的周期也大为缩短。仅20世纪下半叶就发生了四次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比20世纪上半叶国际产业转移的周期急剧缩短。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尤其以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软件和系统集成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传统的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开始向集工业化、信息化于一体的现代生产方式转化,各国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速,促使国际产业转移速度进一步加快,周期进一步缩短。

  (五)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更加复杂

  从各国产业发展史来看,最初的产业转移只是发达国家为适应比较优势变化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业的结果,其直接动机是向低产业梯度的国家转移不再具比较优势的产业,以便发展新产业。而随着国际产业竞争的激烈化,各国往往为降低生产成本、抢夺市场先机也纷纷在目标市场国设厂生产,其跨国转移产业的原因不再仅限于向外转移不同具有优势的“边际产业” ,使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更加复杂。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许多国家设立子公司,生产适应当地要求的汽车。其产业转移目的并非是转移本国不再具优势的产业,而更多是为了占领当地的市场。

  (六)跨国公司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

  跨国公司已成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担者。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推动了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原有国家之间的生产分工国际化,传统的贸易形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将原有产品的国际贸易替代为包括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等众多生产要素生产过程的国际转移;同时,国际贸易转变为跨国公司内部的交易,使得产品的交换过程变成一种生产过程。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导致生产要素的国际化和生产组织的全球化并直接推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使发展和利用跨国公司的能力将成为各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并成为发展中国家接纳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的重要契机。

  (七)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对于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日益加深。

  生产要素跨国流动是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生产要素的流动一般都伴随产业的转移,生产要素流向某一国家的目的是通过产业和生产要素的集聚实现生产的规模效益,否则这种要素转移就是无意义的。同时,跨国产业转移则必须借助生产要素的同向流动才能真正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使一国赋存充裕的要素与他国稀缺的要素相结合,或本国稀缺的要素与他国充裕的要素相结合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贸易、金融和投资自由化,提高资源在全球的配置效率,并对国际资本、技术、商品和人才的流动方式、规模和流向产生重大影响。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和优化组合,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跨国界调整,加强了各国间的经济合作,并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国际资源提高本国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了新的机遇。

  (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加剧了区域内产业转移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区域内的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迅速增长,甚至超过区域间的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成为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特点。如欧盟国家的对外投资和产业转移主要是在欧盟内部进行的,目前欧盟国家对外投资的1/3是在成员国之间进行的。就北美而言,美国和加拿大都互为最大的投资对象国和产业转移国,美国对外投资的1/5集中于加拿大,加拿大对外投资的1/3则集中于美国。尤其引人注目的是,20世纪末以来亚太区域、东亚区域内投资和产业转移也极为活跃。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更多地流向亚洲:从1999年到2002年的短短3年内,对亚洲国家的直接投资额已从占总额的10%提高到19.5%,其中在中国的投资从占总额的1.1%迅速提高到4.6%。据日本贸易振兴会的统计,90%以上的日本公司在亚洲国家设厂,其中在中国设厂的数目最多。 2005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达65.3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比上一年增长19.8%。 韩国对华投资也逐年增长。目前中国已成为韩国最大的直接投资对象国,投资主体也由中小企业向大企业集团转化,现代、三星大宇LG等现代化大企业纷纷来中国投资,投资方向也向汽车、电子电器等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步伐更为快捷,区域内的贸易和要素流动也更为自由,国际投资和产业转移的区域内部化必将成为未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趋势和特征。

  (九)国际产业转移方式多样化

  近年来,国际产业转移已突破了过去把整个产业移向国外的方式,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多个国家共同生产也逐渐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模式。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和生产全球化的推广,研发中心、零部件生产、组装生产分散同步进行的模式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另一种选择,跨国大型企业由于国际化生产而带有明显全球化的特点。同时,国际产业转移也突破了原来单一的直接投资和单一股权安排,逐步形成了独资合资收购兼并非股权安排等多样化投资和产业转移方式并举的格局,跨国的企业收购和兼并迅速发展,并日益成为国际投资和产业转换的重要方式。

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值得注意的新问题

  (一)并非向外进行产业转移的国家都会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但处于产业梯度顶端的国家如果在产业外移后缺乏替代产业容易出现产业升级停滞现象

  一般来说,在产业转移的低梯度即产业转移的初期阶段,产业转移速度较快;进入高一级梯度产业转移阶段,产业转移速度会较上一梯度有所放慢;而在产业转移的最高梯度阶段,其产业转移速度相对于低、中产业梯度阶段的产业转移是最慢的。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向外进行产业转移的前提是其自身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即发展先进产业以替代向外转移出去的相对落后产业。而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其新兴产业往往都是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受研发投入、研发时间、技术革新等方面的制约都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因此处于最高梯度的产业转移往往伴随着技术革命。虽然从总体上说世界技术革命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周期正逐渐缩短,但最高梯度的产业转移相对于低梯度的产业转移来说间隔时间可能会更长一些,所遇到的困难会更大一些。处于产业梯度顶端的发达国家如果在产业外移后,没有新兴产业产生、替代或产生迟缓都会导致其产业发展的停滞不前。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在向东亚国家进行最近一轮产业转移后,由于新的产业未能及时出现代替原有产业,出现所谓“产业空心化”现象以致引发经济衰退。因为在当时日本的产业梯度已接近全球产业梯度的顶端,它很难再吸收美国转移出的产业;美国当时刚刚进入“信息时代”,其新兴IT产业不会向外转移,其原有产业大多与日本接近甚至已被超越;同时日本自身又在新兴产业研发上遇到了困难;因此在向外进行产业转移后,产业升级难以为继就成为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所以尽管有金融危机、大企业集团问题、经济泡沫等因素的影响,但笔者认为,从产业升级的角度来说,缺乏新兴产业形成的“产业空心化”是导致日本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严重衰退的主要原因,而非日本经济学界有人认为的是日本向中国进行产业转移的结果。

  类似的例子是,英国产业革命后的产业转移推动了法国、德国等国的经济繁荣和产业变革,但由于自身没有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在此之后英国经济一蹶不振。比较成功的例子是美国,由于其产业升级中主要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其产业转移是建立在本国新兴产业不断出现的基础上的,因此其向外转移产业的过程一直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

  (二)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往往伴随市场转让现象

  在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某一产业从甲国转向乙国生产,一般来说甲国会逐渐退出该行业的生产,而该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则由乙国承接。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把旅游鞋、服装等产业转移到中国大陆生产以后,我国大陆相关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逐步扩大,当时我国许多媒体纷纷报道 “我国大陆在旅游鞋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越来越大,竞争力越来越强”。而从国际产业转移的角度来看,这实质上是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在产业转移的同时退出和转让市场的结果。但市场的转让未必与产业转移存在必然的联系,因为在该行业可能还存在其他低梯度国家的竞争,产业转移后该产业的发展、企业生产成本、占领市场时间的先后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另外,随着产业梯度的提高,对于部分行业或部分产品来说,在影响产业转移指向的诸因素中,资源指向和劳动力指向的影响程度日趋缩小,而市场指向对产业转移的影响程度不断扩大,产业转移中市场转让的效应将更为明显。产业转移过程中伴随的市场转让现象,会对“以市场换技术”的思路有一定影响,也是我国承接产业转移、向外进行产业转移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受“新经济”发展停滞的影响,发达国家对传统产业的保护有所抬头,“再工业化”现象会影响到产业转移的进展

  进入21世纪后,受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和“新经济”泡沫消散的影响,发达国家对传统工业的保护有所加强,制造业的竞争重新成为各国竞争的角力点。因此有些国家提出“再工业化”的口号,即认为只靠信息经济和服务业很难保持在全球的竞争优势和高速增长,必须对传统制造业重新给予重视。如美国于2002年3月以其国内钢铁产业受进口冲击为由,宣布拟对七百二十七种进口钢铁产品征收最高达百分之三十的特别关税。此举引起欧盟、日本、中国、韩国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强烈不满。虽然后来迫于WTO和有关国家的强烈反对,美国宣布取消保护性钢材进口关税,但同时宣布要实施更加强化的监督政策。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对发展中国家做出的许多类似举动显示对传统产业的保护在进一步加强。针对我国生产率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形成的价格优势,许多国家对我国的贸易限制措施相对增加,除农产品外,轻工、机电和纺织服装等行业均已受到了国外限制的影响,部分国家甚至出现了打压“中国制造”的倾向。如欧盟决定对电机等6类来自我国内地的进口产品取消关税优惠、中国鞋在俄罗斯被查抄、西班牙焚烧中国鞋等。这既反映出新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也反映出发达国家对制造业的再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产业转移尤其是制造业的转移会受到一定影响。

  (四)发达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使发达国家加快了污染产业的向外转移

  随着发达国家居民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环保法规日趋严格,环境标准越来越高,大多禁止在国内生产高污染密集产品。于是一些西方投资者便借援助开发和投资之名,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密集型产业和有害技术、设备、生产工艺,有的甚至公然向发展中国家出售危险废物(“洋垃圾”),直接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和人身健康造成危害。事实上,由于国内部分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吸引外资数量而对项目失于督查、个别企业不顾社会责任等原因,一些污染性企业已对我国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从全球范围来看,污染性产业的跨国转移在20世纪后期也呈越来越多的趋势,这应当引起发展中国家的高度警惕。

对我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启示

  (一)坚持参与国际产业转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结合

  我国的实际国情和科学发展观的实施要求我国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资源消耗,注重依靠科技进步而非单纯依靠资源消耗推动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和协调发展。我国在参与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也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坚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结合。既不能因噎废食,以为引进的产业都是污染产业而不敢承接产业转移;也不能目光短浅,为了一时的经济增长而“引污入室”。这一方面需要国内尽快建立、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坚决禁止污染严重且无法治理的项目向我国投资和转移,严格控制有一定污染但国内有治理技术保障的项目引进,并要求执行其母国环保标准;另一方面也需要我国尽快完善政府绩效考核机制,逐步由传统GDP考核向“绿色GDP”考核转变,逐步建立和完善地方官员生态政绩考核制度。以彻底防止和杜绝一些地方政府官员迫于招商引资的压力,急功近利,未经严格考察审核和项目环境评估就勿忙上马,给国外产业向国内进行环境污染性转移提供机会,损害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生产要素跨国流动,促进我国产业双向转移

  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与国际产业转移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有序流动,会有力地推动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首先,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我国稀缺的要素,有利于我国劳动力等充裕要素的输出。其次,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又会推动相关产业的转移,从而为我国承接国外产业转移、向外转移部分产业创造条件。因此,为了适应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我国一方面应逐步放松对生产要素的各项行政管理制度,为生产要素跨国流动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通过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和配置提高要素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强跨国生产要素市场建设。生产要素市场是生产要素流动的媒介,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状况,直接影响到生产要素流动的流向、规模和效果。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生产要素市场发育还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生产要素国内、国外流动的需要。应在搞好生产要素市场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市场中介组织等软件建设,扩大市场交易规模,提高交易档次,为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提供良好的服务,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有序流动。

  (三)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相结合,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相结合

  在参与国际产业转移中必须注重科技创新和自主开发,加大承接技术转移的力度,逐步实现“以市场换技术”向“以竞争求技术” 的转变。首先,要在继续鼓励跨国公司加大在我国的投资力度的同时,采取各种手段鼓励外国企业向我转移关键技术,并不断提高承接转移产业的技术层次。逐步完善外资企业在中国本土市场上的竞争环境,逐渐由单纯鼓励外商在华投资设厂转变为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使我国逐步由跨国公司的“加工基地”向“研发中心”转变。其次,要切实增强我国相关产业对技术引进的吸收消化能力。在引进过程中要重视技术专利和专有技术的引进,并加大对技术消化吸收的投入,形成对引进技术的系统集成和综合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我国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体系。再次,在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同时积极向外转移部分产业,对有条件的企业倡导“走出去”战略,并对低产业梯度国家适时转移相对先进的技术,提高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以全方位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在世界范围内寻求资源的合理配置。

  (四)加快跨国公司发展,鼓励国内企业向低产业梯度国家转移

  我国跨国公司大多数是在80年代以后建立起来的,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跨国公司起步晚、经营规模小、竞争能力弱、扩张能力差的问题比较突出。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结合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积极推进企业产权重组,加快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促使企业逐步理顺运行机制,在市场竞争中增强经营能力和竞争能力。其次,利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良机,鼓励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和扩张,扩大企业的规模,提高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能力。要以优势企业、大型企业为龙头,组建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规模效益。再次,选择一批资金、技术力量雄厚的大中型企业,重点进行扶持,鼓励其开发高精尖产品,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外投资设厂,实现生产和销售的跨国经营。通过培养一批有规模、上档次、高水平的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进一步扩大跨国经济合作,加快向外进行产业转移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步伐。

  需要指出的是,在跨国公司发展中要正确处理组建大企业集团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关系。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大型企业集团在生产规模和品牌方面都有一定优势。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有些地方为了把企业单纯“做大”,出现了行政性并购的“拉郎配”的现象,结果是较大的效益好的企业反而被并购过来的负债企业拖垮,或被企业内耗拖烂。实际上,企业的主要目的不是“做大”而是“做强”,真正的跨国大企业集团是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而非合并出来的。所以,在我国制造业大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应注意防止行政性并购的“拔苗助长”,而应由政府注重培育良好的市场体系和公平的竞争环境,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自身成长和市场竞争成为国际市场上不沉的航空母舰。

  (五)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经济技术合作和产业转移

  我国与亚太地区地域邻近,在产业梯度上具有很大的差异,便于我国实施产业双向转移的战略。在亚太经合组织内部,中国除了积极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以外,更主要的是促进成员国之间的技术合作,加强科技交流和技术转让,并使其向组织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从东亚地区来看,与东亚经济合作既存在着必要性、可能性,也存在着许多制约和阻碍合作的因素。东亚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互补性、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和产业结构的梯度性是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和基础,但相互间政治制度、历史因素、文化传统的差异性,又加大了各国进行合作的难度。我国与东亚各国尤其是东盟国家在地域、经贸、侨胞许多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东亚经济合作又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提供一个有利的外部条件,特别是在西欧、北美经济区域一体化趋势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增强的情况下,我国应该坚持平等互利原则,利用地缘经济优势加强本地区的经济合作,逐步发展全方位的对外经济关系,努力推进亚太和东亚区域的经济合作。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戴宏伟.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国际贸易,2007
阅读数: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