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危机

企业竞争危机(enterprise competition crisis)

目录

  • 1 什么是企业竞争危机[1]
  • 2 企业竞争危机的内容[2]
    • 2.1 企业知识、技术竞争的危机
    • 2.2 企业人才竞争面临危机
    • 2.3 企业决策与处理危机能力弱化的危机
  • 3 相关条目
  • 4 参考文献

什么是企业竞争危机

  企业竞争危机是指由于竞争对手行为企业带来的危机。竞争危机主要表现在知识技术竞争、人才的竞争、信息占用与处理能力的竞争、企业预测决策能力的竞争和应付危机能力的竞争。

企业竞争危机的内容

企业知识、技术竞争的危机

  知识技术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生产要素。“知识要素从其他要素中分离出来是知识经济时代要素演变的重要特征。知识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其他要素的配置都将以知识要素为核心,形成知识主导型的资源配置方式和产业结构特点。”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知识、技术的竞争。

  (1)知识、技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并不能为每个企业所共有,存在着时段垄断性,虽然相对于整个人类、相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长远历史而言,知识、技术属于全人类的共有财富。

  知识、技术的积累、发展、开发、应用,无不是由一定社会组织和个人来完成的,必然要付出一定的劳动成本和相应的机会成本,才能获取必要的回报和补偿。如果由该组织和个人积累、发展、开发的知识、技术无回报地自动转为全体社会的共有资源,任何人都可以不支付交易成本而获得使用权,那样,就会挫伤微观组织和个人开发、积累知识,技术的动力和积极性,阻碍人类社会科技的发展,使生产力停滞不前。事实上,人类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是建立在知识、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的,必须以知识、技术的时段垄断性为前提。

  知识、技术的时段垄断性,必然在一定时期内排斥其它组织、企业和个人占用、使用该知识、技术,使这些企业、组织和个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面临竞争危机。

  (2)知识、技术的转播速度极快,时效性越来越明显,垄断的时段也就越来越短,使企业在知识、技术占用上的优势的持续时间越来越短,竞争优势与劣势的转化极快。

  随社会经济系统的知识化程度的加大,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任何一项新的发明、新的技术成果,要想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和为少数企业与个人长期垄断,是极为困难的。因为在新技术、新知识、新发明取得以前,很多企业在某个技术、知识领域是难分伯仲的,一些关键点的跨越在不同企业间只有先后之别,并无长期的绝对优势与绝对劣势存在。此外,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企业的分化组合频率加快,加上现代信息、传媒技术的高度发达,除了依靠法律保护以外,是不可能长期使企业外部个人、组织处于“被动无知”状态的。更何况,现代企业都具有较强的情报和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加上国家、企业之间间谍活动的不可避免性,试图长期独占某项知识、技术的使用权,已是难上加难。

  正是由于知识、技术被个别企业、组织和个人垄断占有、使用的时间越来越短,这些企业、组织和个人失去知识、技术竞争优势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使企业、组织和个人承担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时刻面临着丧失竞争优势的危机。

  (3)知识、技术的保密成本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也是极为昂贵的。一旦知识、技术的保密成本大于收益,从经济上讲,已经不合算了。

  现代社会的高度信息化,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成本极低,速度极快。任何个人和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最新信息,从而决定自己在市场上的经济行为方式。例如,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在全球的延伸,以因特网为先导的各种信息网络的开通,信息在全球的传播速度将越来越快,传播范围将越来越广,而费用却越来越低。相反,在如此发达的信息社会里,要想让某项知识、技术不为外界所知,进行垄断性使用,必须付出极高的保密成本和垄断成本。所谓垄断成本,就是为了保证在市场上的独占性使用所需支付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如保险费、税费、专利费用。市场竞争越激烈,垄断成本越高。垄断成本中的知识、技术保密与独占性作用成本,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比其它成本的上升速度要快得多。

  知识、技术垄断成本的上升,从另一个侧面抵消了由于独占性使用在市场竞争中所获得的优势,同样使企业面临极大的生存危机和压力。

企业人才竞争面临危机

  没有人才的企业是没有前途和没有生命力的企业,人才的竞争是企业竞争的又一重要内容。谁拥有了人才,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谁失去人才,谁就失去一切。无论社会经济如何发达,人才始终是社会发展的领导力量。

  (1)人才资源始终处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地位,但人才资源相对于企业需求而言,始终处于稀缺状态。

  现代企业的发展,必须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作支持,否则,难于应付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二次大战后,日本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特别是汽车、家用耐用消费品行业,发展更为迅猛。这与日本奉行的“人本主义企业理论”不无关系。现代社会分工更加专业化,企业要想在某一专业领域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就必须吸引大量专业人才人盟。然而,专业人才不可能处于过剩地位,排除结构性因素,人才总是处于恒缺的状态。受供需矛盾的影响,优秀人才的雇佣成本上升,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这是一笔难于承担的先期投资。从另一个角度看,优秀人才总是往报酬高的行业、企业流动。这就使一些劣势企业在人才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企业面临的优秀人才短缺的局面,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更为明显。由此形成企业人才争夺战,给企业,特别是不属于优势行业的企业带来极大的生存危机与压力。

  (2)人才流动加快,不仅增加了企业雇佣人才的不确定性,也给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增加了风险变数

  人力资本投资,是指为了提高人的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而进行的投资。人力投资主要包括教育支出、医疗保健支出、劳动力国内流动支出和移民入境支出等,其中教育支出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对人力资本投资和收益关系的研究,形成了专门的人力资本理论体系。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T.W.舒尔茨从长期的农业经济问题研究中发现,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促使美国农业生产的产量增加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提高。1960年,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舒尔茨发表了一篇很有创见的演讲——《人力资本的投资》。他指出,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必须依赖于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然而,人的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资本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更为重要。事实上,人力资本投资已成为发达国家抢占经济增长制高点的最为重要的一项投资活动,也是企业投资的重要内容。

  现代经济的要素流动更加频繁,资源配置保持均衡的时间极短,人力资本专属于某个企业的时间也极短。企业必须面对人力资本投资不确定的极大风险和压力。

  (3)人才资源开发中的企业竞争更加激烈,人才折旧和使用周期越来越短,使用人才的时效性极强,由此形成企业人才使用的风险增加。

  科技进步和知识更新的加快,必然伴随着知识折旧率越来越高,人力资本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在某一时期、在某一领域的优秀人才,在以后的某一时期,可能会丧失在该领域的专业领先地位,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个人的生命、体能、智力都具有一定的极限,不可能在不同的时期,以同样的智力资本企业发展创造出同样大的贡献。人才周期的缩短和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性的扩大,都为企业人才投资与管理提出了难题。专业分工的深化与人才个体智力、体能的有限性,使通才不可能产生。

  企业在人才使用上,不仅面临着外部市场的竞争,而且面临着人才使用费用增加,折旧周期变短的压力。在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全球经济体系中,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与人才争斗将充满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4)企业组织的不断松散化,产权结构与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多样化。使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改变。需求的变动必然引起人才选择费用的增加,而现有人才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又增加了企业经营中的沉没成本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特别是内部产权、收益分配结构发生改变,企业面对的外部市场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新的企业组织必然出现,如虚拟联盟、利益共同体、柔性组织虚拟企业。企业内部产权结构、利益组合方式的变化与外部竞争环境的不断改变,促进企业必须不断调整经营目标、方向、产业,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由此形成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空间、不同产业领域的同一企业需求的差异性。需求的差异性及这种差异性的改变,反映在对人才的需求上,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及对这种差异性的不断调整。除了需求调整费用增加以外,还会使现有人才结构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由于企业组织结构、外部环境和需求变动而引起的企业人才选择成本的加大及人才资源的浪费,使企业的经营困难更大,面临的生存压力更大。

企业决策与处理危机能力弱化的危机

  企业决策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产业扩张与价值增值能力,企业处理危机的能力则是面临危机时如何化解危机,求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前景的必要前提。企业决策能力受企业预测水平和信息占用情况的直接影响。而企业危机处理能力则与企业组织形式、管理绩效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密不可分。

  (1)信息化社会里,信息量急剧增加,给企业信息处理能力造成巨大压力,并影响企业的预测能力和决策水平。

  信息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状态和特征的反映,是通过文字、数据、图像或信号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可以传递、处理、储存的对象。信息遍布于我们生存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认识思维过程之中,它与物质、能量一起被称为现代社会的三个构成部分。信息具有抽象性、时效性、真实性、可传递性、可替代性、可扩充性、可扩散性、可压缩性及共享性等特性。在现代社会里,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信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冲击越来越大,特别是信息爆炸,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危机。

  信息爆炸是形容信息数量不断增加,其速度和膨胀的程度犹如爆炸一般。导致信息数量发生爆炸性增长的原因,主要在于现代信息传播工具的不断涌现,如因特网、信息高速公路。信息爆炸给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带来巨大挑战。只有不断完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信息处理技术,才能减弱或消除信息爆炸对人类社会的威胁。信息爆炸使企业在数量和传递速度大增的信息面前,有时显得束手无策,难于分辨出对企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信息,还会受错误信息干扰,增加了信息处理成本,甚至会使信息使用效率降低。

  另一方面,对企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有用信息显得很稀缺,获取成本极为高昂。例如,企业急需的一些关键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往往难于得到,或者得到时付出的代价极为高昂。此外,信息占用的不对称性使一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信息的稀缺性、不对称性,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可能得到全面的资金、技术、市场信息,和竞争对手相比,有时处于信息不平衡状态,影响到竞争博弈的策略选择,造成较大损失。

  总之,现代社会的进一步信息化,给企业预测、决策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信息爆炸、信息污染和信息垃圾的出现,企业的信息处理成本增大,信息误导、信息干扰给企业错误决策埋下了伏笔。信息不全面、不对称使企业在策略博弈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并使企业经营管理者对未来的预期、估计的误差的发生概率增高,从而使企业决策失误的机会增多,形成新的压力和危机。

  (2)企业预测能力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对未来的判断始终存在误差,由此给企业决策带来消极影响。

  企业预测能力指企业根据过去的相应文献资料及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对市场、技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未来发展状态进行判断、估计和测算的能力。企业预测能力受所占有的历史文献、信息量的影响。如果历史文献残缺不全、信息不全面,则预测的准确性不高。相反,如果历史文献丰富而准确,企业占有的相关信息全面、准确,且企业预测人员、组织机构专业素质较高,则企业的预测准确性较高,预测能力较强。

  事实上,企业经济活动及相关的历史文献不可能完全准确而全面,即使支付巨额的整理成本,也难于达到完全准确、全面。另外,信息的稀缺性、不全面、不对称性始终存在,而且信息本身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这些都给企业预测能力的提高造成障碍。再者,现有的预测技术、手段、方法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不可能完全满足企业预测的需要。市场经济越发达、全球化程度越高、社会分工越深,不确定性因素也越多,特别是不可抗力产生的概率也越高。企业的预测人员、组织机构的业务能力、专业水平也存在不足之处,从而进一步制约着企业预测能力的提高。

  企业预测能力受信息占用、内部环境变化及企业本身预测水平的限制,不可能达到准确无误的程度,而且经济环境不可能像实验室环境那样可由人为力量控制,不可抗力、不确定性因素对社会经济体系的影响和冲击极大,在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的经济体系中表现更为明显。企业预测能力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对企业决策产生阻碍作用,削弱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并制约着企业处理危机能力的提高。

  (3)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经济体系中制度变迁、文化转型、社会结构调整频繁,加上企业组织形式、运行目标的变革,影响到企业决策眤力的发挥水平和决策的稳定性、一致性。

  企业决策是指企业经营管理者为了企业目的,从思维到作出决定的过程,是为了实现既定目的,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提出各种企业发展预选方案的过程。企业决策过程体现了企业经营管理者准备发展企业的思维能力,但这种能力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全面、本质的认识基础上的,有组织的企业决策存在于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过程之中,只不过决策随企业的性质、规模、产业领域、区域空间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企业决策受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决策者的能力、科技发展水平、信息占用能力、企业预测能力与水平的影响。

  当今社会经济体系、企业经济行为与传统社会相比,已有很大的不同,表现在企业决策方面更为明显。①决策主体与企业实体形成某种形式的分离,决策逐渐成为单独的行业与部门,使企业决策的不确定性增加。②决策所依据的信息基础与预测能力可以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在全社会获取,一些专门的信息机构、预测机构大量涌现。这一方面降低了企业自我信息搜集、处理的成本及预测成本,另一方面也给企业决策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因素。③因为内部成本的外部化和外部成本内部化的发展,企业面对的内外环境的影响因素增多,不确定性增加,决策成本加大。④企业决策不仅是多种方案选优,而且涉及企业危机防范、企业速度调控等更多的领域。企业决策既是方案选优的过程,又是方案拒绝的过程,对决策者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决策目标范围的扩大和对决策者要求的提高,给企业决策本身提出了新的挑战,使之面临新的压力和危机。

  因此,决策主体与企业实体的分离,预测与信息处理部门的独立化都增加了企业决策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增加了决策成本和风险。内部成本外部化与外部成本内部化发展,以及决策目标、方法的多样化发展,也给企业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企业决策面临内外环境的双重压力,危机增加。

  (4)危机处理能力是现代企业必须具备的能力。因为现代经济是一种风险性极大的市场经济,既对市场竞争的强者给予丰厚的利润回报,又会对市场竞争的弱者进行利润惩罚。企业如果没有较强的处理危机的能力,就不可能处于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必然遭到市场的惩罚。

  危机往往与风险、不确定性相伴相随,没有应变危机的机制和能力,就不可能减少或避免风险和不确定性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损害。在现代经济中,风险企业风险资本日益增多。风险企业指集中发挥研究、开发能力的新企业,因经营这类企业风险较大而得名,风险企业一般规模较小,经营者和职工多来自大企业、大学等研究机构,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创造能力和企业家精神。它采用的技术通常是新技术,带有一定的冒险性。最初,这类企业主要活跃在电子、化学、机械等产业,现已逐渐扩展到流通服务和社会开发等领域。风险资本又称“投入资本”,指股份公司或企业的原股东,在公司或企业因发展而要求追加新的投资时,重新进行投入或购买新发行的股票的那部分资本。风险资本被视为公司或企业建立新机构,或对现有机构进行新的投资的资金来源的后盾。风险企业与风险资本的结合,给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风险与不确定性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而不能缓解时,危机便会产生,使企业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因此,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抵抗风险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企业处理危机的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①大量的全球流动性投机资本的长期存在,使世界或地区金融动荡加剧,金融运行的不稳定性增加,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增大。全球性、地区性经济动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风险,仅靠个别企业的力量是难于应付的。②风险企业与风险资本市场的高度发达,既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筹资渠道和方式,也使企业自身的危机处理机制与应变能力受到严重制约,必须借助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抵御危机与风险。③危机与风险的发生具有突然性往往难于预料,特别是经济运行节奏越来越快的发达经济体系中更是如此。企业的风险评估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使得企业在风险面前,深有防不胜防之感。④经济全球化发展并不能消除封锁与垄断,利益冲突始终存在。与此相联系,地区冲突、政治对抗、军事对立、宗教与种族冲突、战争等仍然存在,在特殊情况下还会激化。由此形成的风险、危机和动荡,仅靠企业本身的力量是难于应付的。可见,企业处理危机的能力遇到了空前的考验。

  现代经济的复杂性、多变性、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危机。企业危机处理机制必须进行革新,才能适应新时代企业发展的需要。

  总之,在现代经济体系中,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全球一体化、区域集团化及专业化程度的加深,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危机。企业必须着眼于企业危机的缓解,对企业的产业扩张与价值增值进行重新认定与评估。要达此目的,关键在于要对企业速度进行重新认识与再审视,如下图所示。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陈军.金融危机引发的企业危机管理思考.化工管理,2010年第1期
  2. 保建云 徐梅编著.企业速度 企业危机与扩张的新思维.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01月第1版.
阅读数: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