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一体化

财政一体化(Fiscal Integration)

目录

  • 1 什么是财政一体化[1]
  • 2 财政一体化的进程[2]
  • 3 财政一体化的要意义[3]
  • 4 参考文献

什么是财政一体化

  财政一体化,是指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国建立共同财政制度和共同财政预算,并实施统一的财政政策的努力。联盟一级的财政一体化将会导致某种程度的财政联盟。财政联盟中的政策目标选择、财政开支和税收政策工具管理是联盟权力机构的事务。这种意义上的财政一体化既不同于财政协调,也不同于财政合作。

财政一体化的进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国的财政政策的影响不再仅仅局限于国内,而且还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国家,由于进口需求的增加,对于出口国来说,会产生影响,可能对出口国有利,也可能不利。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的一国,也会产生类似的结果。因此一国财政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到该项政策对他国的影响,而且要虑及他国可能作出的反应。如一国只着眼于自身的利益而采取某一项政策的效果,可能会因有关国家采取相应措施而抵消。在许多场合,只有许多国家共同合作,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财政一体化的要意义

  欧盟财政一体化贯穿于欧盟经济一体化的全过程。关税同盟和共同农业政策被称为欧盟经济一体化的两大支柱,也是欧盟经济一体化的起点。1957年签署的《罗马条约》就规定欧共体实行关税同盟,根据《罗马条约》的规定,欧盟成员国工业品进口关税全部上缴欧盟财政,作为欧盟的共同财政来源。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正是依靠欧盟共同财政对农业的资助来体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欧盟的起步就是从财政一体化开始的。欧盟超国家管理机构的运作,需要共同的行政支出;欧盟内部利益分配协调,共同利益项目的建设都离不开欧盟共同财政;欧盟内部市场的价格管理需要共同财政的支撑,可以说没有欧盟的财政一体化就没有欧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

  (一)共同财政为成员国提供超国家公共物品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1954年第11号上发表的《公共支出的纯理论》给出了公共物品的定义是:纯粹的公共品是指任何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别人对它消费的物品。公共晶与私人品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公共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比如国防就是一种纯粹的公共品,一个国家为国民提供了国防保护,要排除任何一个在该国居住的人受国防保护是极端困难的,这就是公共晶的非排他性。当国民获得国防服务时,增加一个居民,国防保护的边际成本为零,这就是公共品的非竞争性的体现。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生产公共物品通常是不充足的,因此典型的公共物品由国家财政承担。只要国家财政在某些公共物品生产方面投入充足的资金市场机制便接下来发挥作用,引导资源流向公共物品生产,公共物品就能够生产出来。在欧盟经济一体化条件下,虽然各成员国政府仍掌握绝大部分的财政主权,各国的公共品主要还是由各成员国公共财政提供,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欧盟财政预算对公共物品消费的支出,主要有:

  第一,共同的交通网建设。欧洲交通网络建设显然就是让所有成员国都能从中得益的公共物品,其建设受欧盟财政资助;

  第二,共同的信息网建设。信息实际上是一种公共物品,把一条信息提供给某一成员国与提供给更多成员国,其成本实际上是一样的。而随着关税非关税措施的消除,国家经济政策法规的多变和不透明,对外来投资设置烦琐的审批程序,并进行暗箱操作信息不对称手段日益成为阻碍商品资本流动的障碍。为欧盟提供本国的经济信息是欧盟对其成员国的义务要求,而为搜集、分析和传播信息供全体成员分享的成本就由欧盟共同财政来承担;

  第三,共同资助科研与教育研究与开发。教育与职业培训类似于一种混合公共品。当劳动力能够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以后,一国的人才教育与培训既对该国的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有利,同时也给地区任何一个成员国带来分享利益的可能性。同时,技术总是伴随资本流动,研究与开发活动可以给欧盟多个成员国带来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的好处。因此,对教育培训以及研究开发支出既可看作是某一成员国的“私有品”,同时也可看作是区域的公共品。按照混合公共品支出的一般方式,欧盟财政并不对这些混合品全额承担,而是按照混合品的特点,首先由各成员国提出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和研究项目,并由各成员国政府或私人拨款建设,同时该成员国可以向欧盟申请配套资金援助。一般欧盟的资助额最高为各国政府本身出资额的50%。项目的主要支出还是由成员国各自财政给予重点支付。

  (二)共同财政为成员国进行收入再分配

  为成员国经济衰退区和落后地区提供经济援助,为失业人口供培训也是共同财政的主要支出项目。欧盟的实践证明,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地区间经济利益分配不平衡是必然趋势,这种不平衡单靠市场本身是难以解决的,它直接威胁到组织的稳定与发展。为缓解成员间分配不平衡的矛盾,欧盟建立补偿机制,超国家管理机构通过共同财政转移支付,在成员间对收入进行再分配是非常需要的。它能缓解经济高涨区与经济衰退区、经济发达区与经济落后区,以及富国与穷国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从而给所有的区域与国家都提供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 邓力平.21世纪普通高等学校财政学教材 国际税收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2. 高培勇.公共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6.
  3. 曹宏苓.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
阅读数: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