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物流统计核算

目录

  • 1 什么是社会物流统计核算
  • 2 社会物流统计核算的主要内容[1]
  • 3 社会物流核算的指标[2]
  • 4 社会物流统计核算的问题与对策[3]
  • 5 参考文献

什么是社会物流统计核算

  社会物流统计核算总量指标和行业指标组成。总量指标根据物流相关行业、产业统计数据与企业物流统计调查资料进行核算,需要核算的物流指标社会物流总额、社会物流总费用、社会物流总收入物流业增加值等。行业统计指标则主要依据企业统计调查资料汇总取得,需要计算的行业统计指标有行业平均物流费用率、行业平均运价、行业物流业务外包率等。

社会物流统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以物流费用为核心指标,并向纵向和横向延伸,构成一个T形结构,适用于进行总量、行业和企业统计分析的“三维”统计指标体系

  由社会物流费用向纵向延伸,对社会物流费用进行结构分析。

  由社会物流费用向横向延伸,以物流需求、供给、市场规模、最终产出、可持续发展能力、物流业务活动量等物流费用构成因子指标,对物流经营的规模、产出、投入进行分析。

社会物流核算的指标

  一、物流业增加值:增加值指常住单位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物流业增加值是物流行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以货币表现的最终服务成果。货物经过物流活动前后的价值之差,在扣除物流成本后就是物流活动所创造的物流业增加值。物流业增加值可以反映物流产业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物流统计指标体系中的核心内容。物流业增加值的构成涉及到物流统计各子行业的增加值。物流业增加值的核算方法有生产法和收入法。生产法是从增加值生产的角度计算的,即从物流总产出中减去物流业中间投入后的余额。收入法是一种按照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得到的收入份额的计算方法,是按照原始收入来反映最终成果的,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四项。

  二、社会物流总费用 :是指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方面用于社会物流活动的各项费用支出。

  社会物流总费用=运输费用+保管费用+管理费用

  (一)运输费用:指一定时期内,生产和使用企业在销售或购进物品的过程中,由于物品运输而支付的全部费用。

  运输费用=水上运输费用+民航运输费用+公路运输费用+铁路运输费用

  (二)保管费用:是指社会物流活动中,物品从最初的资源供应方(生产环节、海关)向最终消费用户流动过程中,所发生的除运输费用管理费用之外的全部费用。

  保管费用=仓储总费用+利息总费用+增值服务费用+保险费用+货物损耗费用

  在保管费用中:

  1、仓储总费用:是指社会物流活动中,为储存货物所需支付的费用。

  2、利息总费用:是指社会物流活动中,物品从最初的资源供应方(生产环节、海关等)送达最终消费用户的过程中,因为流动资金的占用而需承担的利息支出

  3、增值服务费用:是指社会物流活动中,支付的配送包装、流通加工费用。

  4、保险费用:社会物流活动中,为预防和减少因物品丢失、损毁造成的损失,与社会保险部门共同承担风险,向社会保险部门支付的物品财产保险费用。

  5、货物损耗费用:社会物流活动中因物品的损耗,包括破损维修、完全损毁导致的价值丧失。同时也包括部分时效性要求高的物品因物流时间较长而产生的折旧贬值损失。

  (三)管理费用:是指社会物流活动中,物品供需双方的管理部门,因组织和管理各项物流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三、社会物流总产出:物流相关行业的营业收入的总和。

  社会物流总产出=运输业收入+保管业收入+管理业收入

  四、社会物流总额:一定时期内,初次进入社会物流服务,已经或正在送达最终用户的全部物品的价值总额。从国内物品初次来源看,一定时期内,能够进入社会物流领域,需要经过社会物流服务,送达最终用户的物品,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进入社会物流领域的农林牧渔产品商品总额,简称农产品物流总额;

  (二)进入社会物流领域的工业产品商品总额,简称工业品物流总额;

  (三)进口货物物流总额,即进口总额;

  (四)进入社会物流领域的再生资源商品总额,简称再生资源物流总额;

  (五)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包括铁路、航空运输中的行李、邮递业务中包裹、信函、社会各界的各种捐赠物、单位与居民由于搬家迁居形成的物品装卸搬运与运输等。

  社会物流总额=农业物流总额+工业产品物流总额+进口货物物流总额+邮政业务物流总额

社会物流统计核算的问题与对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行业统计口径不一致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的物流行业划分过细、条块分割、分行业管理,传统的物流业分布在物资、贸易、储运、仓储交通运输等部门之中,长期各自为政、封闭发展,少有沟通交流。因此,目前我国物流相关的数据除了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组织实施的调查外,相关行业的统计如商贸易统计、仓储业统计、交通运输统计等物流统计的分支,分别由相应主管部门或协会组织调查并部分公开发布,数出多门,统计口径不一致,令人无所适从,同时又造成了社会调查成本极大的浪费。

  2、物流费用的核算标准不统一

  目前物流统计中由于具体指标的分类和界定不当,导致测算过程繁琐、人为估计过多,与实际的成本状况偏差较大,在有些方面值得商榷。首先,由于统计数据的缺乏,在测算基本运输费用、运输辅助费用和仓储费用时,采用了间接统计的办法,而建立数据的间接联系必然需要一些假设前提存在。比如各种运输工具的吨公里运输费率彼此相同,仓储人员、运输人员和运输辅助人员的工资率是~ 致的等等,

  而这些假设前提在该相关报告中没有得到验证。其次,保险费用和企业自营运输费用核算方法有误,航空费用机场建设基金、管道运输费用的核算、保管费用中利息费用物资保管期间的增值或贬值费用、管理费用核算系数、入围物流成本统计样本企业的门槛与定额抽样比例等方面均有不妥之处。

  3、行业类别物流成本统计不全面

  现行的《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重点在核算制造业流通业物流成本,笔者承认这两个领域是社会物流的主要需求方,是物流成本的主要承担者,但是物流的需求是全社会,事实上其他行业,如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不可忽视,而现行的物流统计极少涉及“三农”问题。从全社会角度统计核算行业物流成本既能够突出区别对待各行业不一样的物流成本,有利于同行业比较物流成本管理差距,也有利政府的宏观政策的制定。而目前的《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却不能涵盖全行业的物流成本统计数据

  4、物流统计报表制度有缺陷

  在目前我国收集统计信息的主要渠道仍然是统计报表。但这种方法对于物流活动来说,由于统计内容具有比较固定的局限性,它要占有大量人力、物力,报表的内容比较固定,而且要经过规定的报送与汇总程序,使资料的取得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汇总层次多,经过中间环节多,就容易增加调查误差。据笔者所知,原本于2007年正式开展的《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和报表制度》,原计划上报时间截止3月底,不少省份至6月底统计数据仍未收齐,这种调查制度的缺陷。

  5、物流活动过程成本核算缺少系统化

  传统物流活动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环节物流成本在现行的物流统计制度中有所体现,但由于物流产业的发展,现代物流已越来越多地融入社会大生产的供应链,与传统物流业有很大的差别。人们应该系统化认识物流成本,供应链整体成本最低成为全体供应链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物流成本根据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逆向物流分别核算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逆向物流成本,成为众多企业比较物流成本效益的重要依据,但目前的《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和报表制度》未能提供相应数据。

  6、绿色物流成本统计尚未触及

  近年来国家统计局携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正紧锣密鼓地建立绿色国民经济统计核算制度,尽管举步维艰,但2004版《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的推出已引起全社会的强烈反响。现代物流活动中的各个环节都在不同程度上对环境造成污染。众所周知物流活动已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物流对环境的污染通过交通工具尾气排放、噪音、震动、排污、包装物废弃等多途径对水、空气、土壤的污染直接间接地对人类生存发展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由物流活动带来对水环境的污染、大气环境的污染、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噪音污染、光热污染治理成本、物流事故污染等治理成本以及物流过程对物资的耗损到底有多大是个未知数。建立绿色物流成本统计数据库是大势所趋,但是几乎与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同期着手建立的社会物流统计制度却尚未触及绿色物流成本领域,可能将失去一次物流统计与环保统计接轨的绝好契机。

  二、对策与措施

  1、统一物流相关行业物流统计口径

  目前我国有物流相关数据“数出多门、统计口径不一致”这一现象究其原因,有其计划经济的历史渊源。笔者注意到出具这些物流数据的机构除了国外机构外,多数是国家各部委或背靠国家行政机关的各行业协会为主,2006年起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已决定正式建立的全国社会物流统计制度,并委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每年发布权威统计信息,虽然还是由政府部门来完成物流成本统计工作,但这次物流统计工作的领导机构的级别更高了,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联合下文建立社会物流统计制度;职能部门更专业了,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承担调查任务,经贸委、统计局参与审核与评估。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宏观协调作用,依据《统计法》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协同国家质检总局,由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物流成本统计标准文件,统一部署各级物流牵头部门(经贸委、贸发局、物流办)协调、指导现有开展各类相关物流统计调查的各部委、行业协会做好物流成本统计的分工协作。一方面尽可能地统一物流成本统计口径,另一方面又可以充分发挥社会调查资源,减少重复劳动与社会调查资源的浪费。

  2、加快论证并实施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国家标准》

  目前物流统计中物流成本具体指标测算方法、费率的确定、核算系数等具体问题,实质上是物流成本的计算标准的认定问题。笔者注意到日本在物流成本统计历史上也曾遇到过相似情况,其后得到较好的解决,值得我们借鉴。

  近年来日本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管理绩效,这与其有效的物流管理体制有关系。日本对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体系的研究较早,1977年日本运输省流通对策部就公布了《物流成本算定统一基准》,这一基准对于推进企业物流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原因是当时物流合理化先进的企业正热心地从事物流成本控制的研究,各个企业都制定了自己独特的成本控制体系,因而出现了成本概念不一致的状况,这样各企业所计算出的成本就缺乏相互对比的基础。另外,在一般企业中,尽管物流成本的核算是以物流合理化为前提,但是由于缺乏统一明确的会计成本核算标准和整理方法,因此,对于物流成本的计算是不完全的,进而影响了物流合理化的发展。正是在这种状况下,日本运输省制定的《物流成本算定统一基准》,为统计日本社会物流成本统计奠定良好基础 。

  2006年由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等科研机构参与,在借鉴日本《物流成本算定统一基准》的基础上,从物流成本项目、物流范围和物流支付形态三个维度展开编写了一套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国家标准》。主要包括适用范围、物流成本内涵及计算对象、物流成本构成和物流成本计算四部分内容,其中物流成本构成和物流成本计算是本标准的核心内容。这套标准经反复研讨,已四易其稿,至笔者撰写本文时仍未定稿付诸实施。因此有必要敦促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学者加快论证进程,就该项标准的合理性、可行性提出科学合理的修改意见,及时实施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国家标准》,让各类企业核算物流成本有章可循,以避免有争议数据的出台。

  3、区别对待行业类别物流成本统计问题

  目前的《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未能涵盖农业在内的全行业的物流成本统计数据。现行的物流统计极少涉及“三农”问题,这不符合我国国情,农业物流的分散性与多样性,确实不利于目前《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在农业领域的实施,我们可以适当增加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生产资料企业在当前物流统计的样本比重,如北大荒、新农开发、新五丰、隆平高科等涉农上市公司已颇具规模,经营管理也符合现代化、规范化要求,适合报表调查。对于广大农户个体物流成本可以通过抽样调查来收集相关数据。农业固然如此,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其他行业同理也可以通过报表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取得相关物流成本数据。

  4、用多元化的统计调查方式弥补物流成本统计报表制度缺陷

  我国现行物流统计制度中收集物流成本信息的主要渠道仍然是统计报表,信息来源单一,报表内容比较固定的局限性问题可以通过多元化的专项调查方式得以解决。在采用统计报表为主的调查制度中适当增加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专项调查为补充的多元化的统计调查制度。多元化的物流成本统计信息的来源渠道有利于对现有物流成本信息进行补充与修正。

  报表调查中间环节多,占用调查资源多、容易增加误差、信息滞后性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政府物流统计信息专业网站,利用电子政务平台,将数据的传递方式从传统的邮寄、电讯等方式,改为网上直报的方式,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

  5、对现有物流活动过程成本统计信息进行归类与完善

  供应链整体成本最低成为全体供应链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物流成本根据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逆向物流分别核算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逆向物流成本,成为众多企业比较物流成本效益的重要依据。虽然目前的《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和报表制度》未能提供相应数据,但是传统物流活动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环节物流成本在现行的物流统计制度中有所体现。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逆向物流成本等过程物流成本信息可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归集。同时,笔者注意到仓储协会在物流活动过程成本统计已有所涉及,已取得部分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逆向物流成本数据,但尚未形成完整体系。因此,笔者建议由上述物流牵头单位协同仓储协会在充分利用现有这部分调查资源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物流活动过程指标体系的其他数据的搜集工作。

  6、借鉴欧洲国家绿色物流统计经验.融入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众所周知,物流活动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物流对环境的污染及物流过程对物资的耗损到底有多大却是个未知数。虽然绿色国民经济统计核算制度由于种种原因受阻,绿色物流成本暂时未能作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建立绿色物流成本统计数据库是大势所趋。如果我们能利用国民经济统计核算制度受阻这短暂时间,借鉴发达国家绿色物流统计经验与试验数据,建立一套健全绿色物流指标体系与绿色物流核算模型,现有的不利条件将成为绿色物流成本统计核算的契机。为制定全欧运输政策,自1993年起,欧洲联盟委员会曾组织了大量研究工作,运用经济财务支出分析,将公路、铁路、空运、水运方式对环境污染影响造成的费用量化,并进行比较研究。专家研究分析了欧盟的15个国家和瑞士、挪威的大量资料,仅1991年各种运输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及费用支出就达到2 720亿欧元,约占当年这些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4.6% 。

  根据欧盟《运输中公平与效率价格》绿皮书计算,全欧盟每年损失达1 184亿欧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 。绿皮书为公路和铁路对环境影响造成的费用支出以欧元计提供了两份研究报告合成的数据。经过大量分析比较,在欧盟运输政策中,有关环境保护方面明确提出:发展铁路、船运,限制公路货运;对各种运输方式使用的燃料,每升至少增收0.15欧元作为改善环保的支出。在涉及城市规划、市区交通等方面,也对发展铁路提供了有力支持,如增加电力牵引,扩大城市轻轨运输等 。

  欧盟专家对绿色物流成本的测算方法与结果因国情的不同可能在某些领域有所不同,但就交通工具对环境的影响而言,德系、法系汽车从欧洲到中国,其对环境的影响不会有多大差异。即使存在差异,借鉴欧洲专家对绿色物流的测算方法与试验数据也会让我们在建立绿色物流成本统计工作中少走弯路。

  社会物流统计核算的研究对理论界和政府职能部门都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本文对建立物流统计核算的探索,侧重理论上分析,所提出的对策措施还需要实践检验。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还需要对社会物流统计核算的应用等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使这项基础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发展、成熟。

参考文献

  1. 1.0 1.1 霍佳震,周敏.物流绩效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9-1.
  2. 深圳市社会物流统计核算相关指标解释.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2013-12-11.
  3. 陈成栋.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闽江学院学报,2008,(4).
阅读数: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