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理念

目录

  • 1 什么是社会保障理念
  • 2 社会保障理念的变化
  • 3 社会保障理念的影响因素
  • 4 社会保障理念的取向
  • 5 参考文献

什么是社会保障理念

  社会保障理念是指对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做法的思想及观点。

  社会保障理念,一般具备下列六个要件:

  (1)国家(政府)是责任主体;

  (2)法律支持下保证实施;

  (3)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基金

  (4)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

  (5)保障全体国民的生存安全和基本生活;

  (6)提高福利水准,使国民逐步过上健康的幸福生活。

社会保障理念的变化

  社会保障的所有理念都是由时代不同阶段所存在的现实所决定的,正是现实的变化才引起社会保障理念的更新。下面三种现实的推动,对于社会保障理念的变化,有着决定意义:

  一是由于早期工业化,社会保障逐步脱离慈善救助状态,向着有立法支撑并以国家为责任主体的社会救助发展,从而产生保障国民最低生活需要的理念。

  二是由于工人运动的推进,社会保障逐步放弃“雇主责任”状态,向着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社会保险发展,从而产生保障国民基本生活需要的理念。

  三是由于福利主义兴起,社会保障逐步改变局限中低端状态,向着有理性并可持续的全面福利发展,从而产生保障国民福利性生活需要的理念。

社会保障理念的影响因素

  当然,现实的因素是复杂的,可以说社会保障理念的不断更新,正是各种因素综合性反复影响的结果。归纳起来,社会保障理念的变化,主要受到以下七个方面现实因素的影响:

  1.人类生存风险

  首先,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生存所遇到的风险焦点也在不断转移,并已不仅仅停留在通过济贫和施舍而维持生存。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货币收入风险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成为现代风险的焦点,由此,社会保障中收入保障理念占据了重要地位。其次,人类生存风险的责任定位也在发生变化,从人人自负到雇主责任,再从政府责任和社会责任到个人责任的加强,从而不断地影响着社会保障理念的深化。

  2.工业化推进

  工业化推进也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化,从而引起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极大改变,尤其是家庭结构分化加强,家庭功能逐渐弱化。虽然家庭在保障老、弱、病、残方面的作用将长期存在,但是毕竟许多功能已越来越被社会所替代,在保障人们的生存和生活的过程中,社会的作用更显突出,社会是人们保障主体的理念,已深深地融入到社会保障之中。

  3.市场经济深入发展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人们特别是劳动者的风险加大,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个由市场弱者和市场失败者组成的贫困群体,他们的生活不仅受到市场竞争的威胁,而且使社会出现动荡。为此,原先完全通过济贫使其渡过难关的消极理念已不适应,必须从源头抓起,就是使社会援助朝着预防这些风险发生的方向发展,这就引致了社会保障中防贫理念的产生。

  4.政治权利普及

  一方面,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以及经济逐渐发达,人们追求普遍享有政治权利的愿望因此更加强烈;另一方面,政治权利的内涵进一步扩充,涉及亿万群众利益社会保障权利自然也被包括其中,是否享有社会保障权利已被提到政治高度。在现代社会中,社会保障权利更被列为基本人权,它的具体表现形式为生存权劳动权福利权,从而使社会保障理念不仅被赋予更高层面的权利含义,而且随着人权观念的普及,极大地推动着社会保障理念的更新。

  5.国民需求变化

  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各国国民生活水平向上,社会需求趋向生活质量提高。这一现实的变化不仅使社会保障的水平逐步提高,而且在理念上也发生了变化,即社会保障除了最低生活保障和基本生活保障外,还加进了福利生活保障的内容。在一些发达国家,为了适应国民需求多样化的状况,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力度加大,从而使社会保障冲破传统观念,朝着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过上具有文化性的健康生活方向发展。

  6.社会问题突显

  社会问题突显是社会保障理念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老龄化和就业恶化是两个影响较大的问题。由于人口老龄化加速,造成社会赡养人口增多,社会保障基金吃重,与老龄化相关的年金、医疗等引发的社会问题更加突显,过去那种片面强调高福利的理念受到抵制,国家责任的解释也得到了修正,个人承担更多义务被进一步强调。因此,人们重新思考单一保障模式的种种弊端,从而使适度水平的多层次保障理念开始占据主流地位。另外,由于经济萧条引发各国就业状况恶化,失业保障不堪重负,人们也在反思消极保障带来的结果,于是,以促进再就业为特征的积极失业保障理念诞生,并得到了国际上的普遍认可。

  7.保障理论推动

  理论的发展对社会保障理念的更新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且不说16世纪初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理论对社会保障理念的启蒙作用,仅就马克思关于国家保障的理论主张,以及贝弗里奇有关对全体公民实行全面保障的福利国家思想,都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制度下的社会保障理念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此外,一些经济学理论,特别是福利经济学等学说以及社会学保险学、人口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都对社会保障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可以说社会保障的理念变化,正是建立在各种与社会保障相关理论发展的基础上的。

社会保障理念的取向

  (一)强调收入保障

  即把社会保障视同收人保障。认为社会保障就是在国民生活中,出现收入中断或永久丧失时,国家为保证其最低或基本生活水平的收入而制定的综合性措施和制度。

  (二)强调公共福利

  即把社会保障视为公共福利。认为社会保障是一种公共福利计划,旨在保护个人及家庭免除因失业、年老、疾病或死亡而在收入上所受到的损失,并通过公益服务和家庭生活补助,以提高其福利

  (三)强调社会安全

  即把社会保障视为社会安全网。认为社会保障就是对生老病死、伤残和孤寡、衣食住行等社会问题提供安全性保护,包括对收入、支出,以及所遇各种社会风险予以支持和补贴

  (四)强调社会公平

  即把发展社会保障视为对社会公平的追求。认为社会保障是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全的一种机制,是为在市场竞争中失败的人不致遭受灭顶之灾,并能获得重新参与竞争的机会,同时还为失去劳动能力或遭受意外困难的人提供生活保障。

  (五)强调基本人权

  即把社会保障视为一种基本人权。认为每个人及其家庭的衣、食、住、行,都有享受适当水平社会服务的权利,特别在遭受失业、疾病、寡居、老年等情况,以及因个人不可抗拒的遭遇而出现生存危机时,有权获得社会的保障。

参考文献

阅读数: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