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生活保障

目录

  • 1 什么是最低生活保障
  • 2 最低生活保障的主要特点
  • 3 最低生活保障的确定方法
  • 4 相关条目

什么是最低生活保障

  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国家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公告的最低生活标准的人口给予一定现金资助,以保证该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所需的社会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线也即贫困线。对达到贫困线的人口给予相应补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做法。

最低生活保障的主要特点

  (1)是保证基本生活的生活费用补贴。

  (2)是为贫困人口提供的一种救济。

  (3) 具有临时性。原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口或家庭,如果收入有所增加,超过了规定的救济标准,则不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最低生活保障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做法,但过去的含义与今日大有不同。在过去,救济对象被分成不同类型,实行差别待遇。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地方纷纷探索救济方式的改革。1993年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至1996年在全国范围内铺开。1999年9月,《城市居民生活最低保障条例》经国务院审定并于同年10月1日在全国施行,意味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也是我国社会救助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最低生活保障的确定方法

  生活需求法

  根据当地维持最低生活所需的物品和服务列出清单,根据市场价计算需多少现金,此金额即为最低生活保障金额。

  国际贫困标准法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提出,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中,收入或平均收入的50%到60%作为贫困线。

  生活形态法

  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等生活形态入手,提出一系列有关贫困家庭生活形态的问题,选出若干剥夺指标,即被舍弃的方式行为,再根据这些剥夺指标及被调查者的实际情况确定哪些人属于贫困者,再分析他们被剥夺的需求及消费收入,得出最低生活保障金额。

  恩格尔系数法

  家庭食品消费的绝对支出/恩格尔系数得出所需消费支出,得出最低生活保障金额。

相关条目

阅读数: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