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绩评价

目录

  • 1 什么是公司业绩评价[1]
  • 2 公司业绩评价的作用[1]
  • 3 公司业绩评价的方法[2]
  • 4 公司业绩评价的指标[1]
    • 4.1 财务评价指标
    • 4.2 非财务评价指标
  • 5 参考文献

什么是公司业绩评价

  公司业绩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公司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准确的综合评判。

公司业绩评价的作用

  公司业绩评价无论是对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还是对公司改善经营管理,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作用表现为:

  (1)有利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公司业绩评价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在一定经营期间结束后,深入分析公司整个经营过程,突出体现公司的财务效益、资产管理偿债能力及发展能力状况,以反映公司在同行业和区域中的水平和实力,并将信息提供给政府有关部门,为政府宏观调控、间接监督公司提供充分的依据。

  (2)有利于正确引导公司的经营行为。公司业绩评价包括了公司盈利能力、基础管理、资本运营、债务状况、经营风险及长期发展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评价,可以全面系统地剖析影响公司目前经营和长远发展的诸方面因素,全方位地判断公司的真实状况,并促使公司克服短期行为,注重将公司的近期利益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

  (3)有助于对管理者业绩的考核,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开展公司业绩评价,可以全面正确地评定公司经营者的经营业绩,为公司资产所有者或所有者代表考核、奖惩、解雇或聘任经营者提供充分客观的依据。

  (4)有利于增强公司的形象意识,提高竞争实力。公司业绩评价的参照系统是经济运行的实际水平值,评价通过横向比较,开阔了公司的视野,能够使公司看到自身的实际水平及在同行业中的地位,使公司更加注重改善其市场形象,有助于提高其市场竞争实力。

  (5)有利于促进公司改进管理方法及程序,加强公司管理制度的创新公司业绩的评价可以促进公司深化内部管理,为公司管理制度创新注入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驱动力。

公司业绩评价的方法

  1996年,我国财政部、经贸委和计委颁布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6。文件对公司经营业绩的评价分析方法给予了具体的规定,并将整个财务指标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共32项。总体而言,《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为增强对国有公司的效绩评价的准确性,采用了多因素分析法,用基本指标形成初步结论;其次用修正指标对初步结论加以校正,形成基本结论:最后再用评议指标对基本结论作进一步的补充校正,得出公司效绩评价综合结论。

  这种评价分析方法的特点在于以横向分析为基础,利用全国公司统计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行业、分产业测算和制订反映我国国有公司实际水平的评价标准值,从而使得评价在统一的标准上进行,进一步提高了评价的可比性、客观性和真实性。

  它的具体内容为:

  (1)基本指标和基本评价

  基本指标是指评价公司效绩的核心指标,由反映公司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发展能力状况的四类八项指标构成,奠定了效绩评价框架的基础,并得以产生公司效绩评价的初步结果。其内容如下表所示。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基本指标)
基本指标(100)财务效益状况(42)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x100%30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x100%12
资产营运状况(18)总资产周转率(次)=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9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销售(营业)收入净纫平均流动资产总额9
偿债能力状况(22)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x100%12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年初所有者权益x100%10
发展能力状况(18)销售增长率=本年销售增长额/上年销售总额x100%9
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9

  在基本指标中,权数设置总数为100,其中财务效益状况为42,资产营运状况为18,偿债能力状况为22,发展能力状况为18。

  由基本指标得出的评价结果为初步评价。其初步评价过程为:运用基本指标将指标实际值对照相应的评价标准值,计算各项指标实际得分。计算公式为:

  单项指标得分=本档基础分+调整分

  其中:

  本档基础分=指标权重×本档标准系数
  调整分=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
  基础指标得分=∑单项指标得分
  (2)修正指标和基本评价

  修正指标用于对基本指标评价形成的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的初步评价结果进行修正,以产生较为全面的公司效绩评价基本结果,即基本评价。修正指标由16项计量指标构成,如下表所示。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修正指标)
修正指标(100)财务效益状况(42)资本保值增值率30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x100%12
资产营运状况(18)总资产周转率(次)=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9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销售(营业)收入净纫平均流动资产总额9
偿债能力状况(22)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x100%12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年初所有者权益x100%10
发展能力状况(18)销售增长率=本年销售增长额/上年销售总额x100%9
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9

  基本评价的计分方法仍是根据功效系数法原理,以各部分评价内容的基本指标得分为基础,再按照相应的修正系数计算,得到基本评价。其计算公式为:

  某部分评价内容修正后得分=相关部分基本指标得分×该部分综合修正系数
  修正后评价总分=∑各部分评价内容修正后得分
  (3)评议指标和定性评价

  评议指标包括领导班子素质、产品市场占有能力、基础管理比较水平、行业或区域影响力等八项定性指标。评议中要求公司提供真实、合法的会计数据,由评价工作组的成员结合国家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进行定性评价,得出评价结论。定性评价中,根据评议指标所考核的内容,依据评价参考标准判定实际指标达到的等级,计算指标得分。计算公式为:

  单项指标分数=∑(单顶指标权重x每位评议人员选定的等级参数)/评议人员总数
  评议指标总分=∑单项指标得分
  (4)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就是根据评议指标得分,对基本评价结论进行校正,计算综合评价得分,计算公式为:综合评价得分=修正后评价总分x80%+评议指标总分×20%

  总体而言,业绩评价多适用于国内有着统一参考标准的行业公司,尤其适合国有公司,它是公司应外部有关各方检查要求,以及满足公司自身需要而进行的一项重要财务分析工作。业绩评价随着公司性质的不同而作用不同,有些公司限于自身的特点,难以通过业绩评价揭示出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因此,在对公司进行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分析时,应区别对待分析主体的特定要求,以选择进行特种目的的财务分析

公司业绩评价的指标

  公司业绩评价指标是公司业绩评价内容的载体,也是公司业绩评价内容的外在化表现。公司业绩评价指标必须充分体现公司的基本内容,围绕评价公司业绩的主要方面,建立逻辑严密、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体系结构。我们可从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两方面来评价公司的业绩。

财务评价指标

  1.净收益和每股收益额

  净收益即公司的净利润,净利润是指公司的税后利润,即利润总额扣除应交所得税后的净额,是未进行任何分配的数额。联系股份数额表示的会计净收益即为每股收益额,它是公司净利润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每股收益额=

净利润-优先股股利
普通股流通股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公司净收益越多,所作的贡献越大,成就也越显著,这与公司的根本目的一致。该指标从表面上看,受收入成本的影响,实际上它也反映公司产品产量和质量、品种结构、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工作质量。因而,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的管理水平。同时,它受各种政策等其他人为因素影响较小,能够比较客观、综合地反映公司的经济效益,准确体现投资者投人资本的盈利能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公司业绩的计量

  每股收益额能够较客观地评价公司的管理效率和盈利能力。该指标反映每一股份的获利水平,指标值越大,每一股份可得的利润越多,股东投资效率越好。反之则差。这个指标同时也可衡量普通股持有者获得报酬的程度。

  2.投资报酬率

  投资报酬率是收益投入资本的比值,反映投资的有效性,是个效率指标。它把一个公司赚得的收益和所使用的资产联系起来,评价公司资产使用的效率水平,并且把与维持生产经营必要的资本密切联系的成本考虑在内。因此,投资报酬率是监控资产管理和经营策略的有效性的有用工具。

  依据收益与投入资本所选用参量的不同,投资报酬率有许多不同的指标形式,现就投资报酬率的三种主要形式说明如下。

  (1)净资产收益率。它是评价公司自有资本及其积累获取报酬水平的最具综合性与代表性的指标,又称权益净利率,反映企业资本运营的综合效益。该指标通用性强,适应范围广,不受行业局限。在我国上市公司业绩综合排序中,该指标居于首位。通过对该指标的综合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公司获利能力在同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与同类公司的差异水平。

  一般认为,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越高,公司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公司投资人、债权人的保证程度越高。净资产收益率充分体现了投资者投人公司的自有资本获取净收益的能力,突出反映了投资与报酬的关系,是评价公司经营效益的核心指标。

  (2)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即资产收益率),它表示公司包括净资产和负债在内的全部资产的总体的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资产运营效益的重要指标。

  总资产报酬率表示公司全部资产获取收益的水平,全面反映了公司的资产获利能力和投入产出状况。对该指标的深入分析,可以增强各个方面对公司资产经营的关注,促进公司提高单位资产的收益水平。一般情况下,公司可据此指标与市场资本利率进行比较,如果该指标大于市场利率,则表明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进行负债经营,获取尽可能多的收益。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投入产出的水平越好,企业的资产运营越有效。

  (3)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公司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与企业成本费用总额的比值。成本费用利润率表示公司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从公司支出方面评价公司的获利能力。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

利润总额
成本费用总额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从公司内部管理等方面对资本收益状况的反映,该指标通过对公司收益与支出直接进行比较,客观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该指标从耗费角度评价公司的收益状况,有利于促进公司加强内部管理,节约支出,提高经营效益。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收益所付出的代价越小,企业成本控制越好,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3.剩余收益

  剩余收益是指净收益与投资成本的差异。剩余收益用绝对数指标来实现利润与投资之间的联系,它克服了由于使用比率来衡量公司业绩所带来的次优化问题,是除净收益之外的另一个可选用的评价公司业绩的绝对性指标。计算公式为

  剩余收益=净收益-投资额×投资成本

  式中,资本成本的确定,根据资金的不同来源而有所区别,不同的资本成本比率可用来反映不同的风险。正的剩余收益是表明公司的利润超过了它的筹资成本。以剩余收益作为评价公司经营业绩的尺度的基本要求:只要投资的收益率大于投资成本,该项投资便是可行的。该指标避免了投资报酬率的缺陷,使公司能够选择既有利于其自身,又有利于母公司投资机会

  4.营业现金流量

  营业现金流量是指公司正常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现金流人与现金流出之间的净额。现金流量可以用来评价公司业绩,也可以用来评价公司支付债务利息、支付股息的能力及偿付债务的能力,还可用于现金管理业绩的计量。由于现金流量同净收益相比较受会计估算和分摊的影响较小,因此,它有助于了解一个企业的经营、投资以及财务活动的动态。但是,单独的现金流量不能反映业绩的全貌,也不能借以可靠地预测企业将来的业绩。

  目前,在西方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十分重视对公司自由现金流量指标的应用。自由现金流量是指从客户处获得的现金净额减去用以维持公司目前增长所需的现金支出。这一定义用公式定量描述如下:

  自由现金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资本支出

  自由现金流量是公司在不影响其成长前景的前提下,可以分配给股东的最大现金流量,或可以留用以便将来增值的最大自由现金流量。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越大,公司的市场价值越高。因此,自由现金流量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对企业加以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

  5.市场价值

  在理论上,一个公司潜在的未来收益的综合计量结果是市场所决定的该公司的价值。即在一个有序、有效的股票市场中,股票价格等于公司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因此,就这个意义而言,市场价值的变化是公司业绩的一个恰当的指示器。衡量市场价值的比率主要有市盈率净资产倍率托宾Q比率等。

  (1)市盈率。该指标表示投资者对每赚1元税后利润所愿付出的股票价格

  其倒数是以股票市价计算的股东投资报酬率,因此,市盈率越高,表示股东所要求的投资报酬率越低。一般认为市盈率以10—20之间为正常。比率小说明股价低,风险小;比率大说明股价高,风险大。发展前景较好的公司通常都有较高的市盈率,前景不佳的公司这个比率也就较低。实际上,市盈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投机收益与投资收益的比较。市盈率也可理解为收益乘数或本金化系数,它乘上每股净利润可求得每股现行股价即市价

  (2)净资产倍率。该比率反映普通股票本身价值的大小,股票的权益保持率越高,股票市场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幅度就越大,股票的价值越高。因此,该比率反映了企业发展潜在能力。该指标也表示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财务政策中的稳健性原则会影响股票市场价格与账面价值的比率。在其他因素不变时,会计政策中的稳健程度越高,净资产倍率也会越高。

  (3)托宾Q比率。托宾Q比率是指一家公司资产的市场价值(通过其已公开发行并售出的股票和债务来衡量)与这家厂商资产的重置成本的比值。这一方法是由经济学家J.Tohn提出的,其计算公式为   

托宾Q比率=

资产市场价值
预计重置成本

  托宾认为,当托宾Q比率大于1时,公司有投资的积极性,因为固定资产的市场价值超过了其重置成本;当托宾Q比率小于1时,公司将终止其投资,因为公司固定资产的市场价值小于其重置成本,这时公司在市场上通过兼并的方式获取资产要比采用购买新资产的方式更便宜。

非财务评价指标

  要用非财务指标来评价企业经营业绩,首先就需要将这些非财务因素定量化,即用定量化的指标来表示非财务因素。其中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所选择的指标要能准确反映出该因素的内在特性。如果有的非财务因素是多层面的,用单个计量指标无法全面地反映出其特性,那么就需要用多个计量因素来对其进行综合反映。主要的非财务指标主要出自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占有率

  市场占有率指标反映公司市场营销方面的业绩。由于市场在现代商品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市场占有率在众多非财务指标中雄居榜首。该指标通过对市场占有份额情况的调查来研究公司的经营战略。评价时,视公司战略有所区别。对于战略性的公司,市场份额往往比财务指标更重要。

  2.产品品质

  品质这一因素指的是产品的质量。产品表现出的品质,一个是处于产品制造阶段合乎企业制造标准所表现出的品质;另一个是顾客购买后,合乎其使用要求而表现出的品质。它可以用废品率和顾客退货率这两个计量指标加以综合反映。一般来说,对质量的评价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①对购进原材料的评价;②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③对产成品质量评价

  3.可信赖程度和交货效率

  可信赖程度是指公司对客户订货是否按期及时发货。如果公司不能按时发货,一方面可能使公司失去这笔业务,另一方面可能使公司的声誉受到影响。公司应保证即时供货,使客户对其保持高度的信赖。该因素可以用及时发货次数百分比这一计量指标来反映。对交货情况的评价可以从循环时间这一角度来考察,循环时间指的是从订单答订到将货物交给客户所需要的时间,这一时间越短越好。

  4.敏感性与应变能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敏感性常被认为是公司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该因素可以用“从接受订货到发货的时间”来计量。该段时间越短,表明公司的敏感性越高。对公司生产应变能力的评价主要是从生产调整准备时间这一角度来进行的。所谓生产调整准备时间指的是公司在一批产品生产改成另一批产品生产时,需要调整机器设备来组织生产所花费的时间。一般情况下,这一时间越短证明公司生产越具应变能力。

  5.员工积极性

  不能对雇员的生产技术水平、劳动积极性及培训情况等方面作出评价是传统的业绩评价方法受到批评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一般而言,对雇员情况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是员工流动率即月中离职人数与平均雇用人数的比率。这一比率高,表明公司员工的思想不稳定,对公司没有信心。公司应根据这一指标的变化,十了细分析原因,使公司员工保持旺盛的生产积极性。

  6.创新能力和技术领导定位

  公司的创新能力指的是公司在生产和改进现有产品时,开发和创造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的能力。公司在开发新产品方面付出的代价及所取得的成果,是评价公司创新能力的主要资料。利用这些资料,可以对公司过去、现在及未来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适当地增加投人或加强市场调查等方面的措施来提高公司的创新能力。

  7.顾客满意程度

  评价顾客的满意程度可以对公司业绩提供反馈。评价顾客满意程度的指标是表明顾客如何判断一个产品或一个公司的可信赖程度。该指标因公司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讲,确定顾客满意度指标可以依据两条主要原则:①绩效指标对顾客而言必须是重要的;②绩效指标必须能够控制。

  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在公司业绩评价中各有优劣。若只注重财务指标,则易于造成公司的短期行为,影响公司的长远发展。若过分注重非财务指标,公司很可能因为财务上缺乏弹性而导致财务失败。事实上,公司财务性的业绩和非财务性的业绩都是公司总体业绩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财务业绩是通过会计信息系统表现的表象、结果和有形资产的积累。非财务业绩则是通过经营管理系统获得的内因、过程和无形资产的积累,对公司整体长远的盛衰成败关系很大,是本质的东西。因此,理想业绩评价指标应是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杨丽荣主编.公司金融学 (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8.6.
  2. 陈惠锋编著.21世纪普通高等学校财政学教材 公司理财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阅读数: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