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效率

管理效率(Management Efficiency)

目录

  • 1 什么是管理效率
  • 2 管理效率的地位[1]
  • 3 参考文献

什么是管理效率

  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效率是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工具研究管理状况的一种科学方法。

  广义的管理效率是指管理活动中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具体到一个企业和单位,就是总的投入和总的产出的关系。广义管理效率与企业效率在量上保持一致,在企业财务上难以严格区分。狭义的管理效率是指管理活动本身所耗费的成本(主要指管理费用)与所带来的收益的比例关系。广义管理效率和狭义管理效率的划分只有在数量分析中才有意义,在理论分析中往往混同使用。

管理效率的地位

  1、管理效率是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由于效率本身并非是充分的实证分析,所以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价值分析。在现实企业管理中,管理不可能完全没有效率,没有效率的管理是不能长久存在的,这如同没有生命力的肌体必定死亡一样。管理效率分析只研究现实的管理状况,只研究管理效率高低的原因及其对策,为企业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效率分析方法和提高管理水平的途径。

  管理效率并不是一个新的管理理论问题,它是伴随着科学管理的产生而被提出来的,是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原则。研究一下管理思想史,会发现,科学管理产生的主要动因是企业(工厂)对管理效率现状不满,产生了新的管理效率的要求和愿望。科学管理的奠基人泰罗,首创科学管理理论的直接原因,就是他对工厂的管理现状不满,认为很多工人做工时在“磨洋工”,在工作时间内远未尽其所能;管理人员没有科学管理的规划,仅凭经验行事,纪律涣散;工厂中劳资关系紧张,充满敌对情绪,相互不协作,归根结底,工厂管理效率低下,急需寻找一种每个工人从事劳动的“最佳方式”和工厂管理工人的最有效率的方法。

  2、管理效率是选择管理模式的根本标准

  不同的管理方式管理手段具有不同的效率结果;同一种管理方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管理效率也不尽相同。为了取得较高的管理效率,就产生了管理方式、手段的选择问题。对不同管理方式的认同是管理理论分歧的根本原因。近现代管理史上,管理理论和管理流派纷繁,但最基本、影响最大的只有两家,一是科学管理理论(学派),一是人文管理理论(学派)。

  科学管理由泰罗首倡,对社会生产乃至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它的理论基础是"经济人"的假设,解决的基本关系是人与机器的关系,管理的对象是效率、最大利润问题,管理的工具是秒表、计算尺、现代统计学、计算机网络,管理的重心是纪律、制度、规范性、标准化。人文管理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相反,其理论基础是“社会人”,解决的基本关系是人际关系,管理的对象是优质服务,管理的重心放在价值观的培养上等。

  3、管理效率是管理制度兴衰的重要标志

  管理效率是管理制度或荣或衰的重要标志。制度发展,事实上必然表现为管理效率的提高,反之,则是管理效率的下降。纵观企业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会认识到无论是企业制度或是社会制度都与管理效率保持着正相关的一致性,都可以通过管理效率的高低窥视到管理制度的兴衰轨迹。较高管理效率必然为较先进的管理制度所拥有,较低的管理效率必然与落后的不合时宜的管理制度相伴随。

  4、管理效率是制约管理绩效和企业效益的重要原因

  低效率管理必然影响企业管理绩效,从而造成企业的低效益,甚至严重亏损。据有关部门对2000多家亏损国有企业调查,其中由于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亏损占2/3以上。同样的经营环境、同样的产品、同样的技术设备,为什么有的企业亏损,有的企业盈利?

  其中,关键的原因在于企业内部管理状况和水平不同,归根结底,是有的管理效率高,有的管理效率低。凡是亏损企业、效益较差的企业,往往表现出内部管理混乱、人浮于事、管理机构叠床架屋、管理人员明争暗斗、管理机关指挥失灵、产品经营不稳定、劳动纪律松懈等共有的管理低效性。提高管理效率是提高企业效益、改善管理绩效的必要条件,企业管理人员务必充分认识管理效率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岩.管理效率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吴邦国.《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人民日报》,1995年3 月26日
阅读数: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