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伦理

产权伦理(Ethics of Property Right)

目录

  • 1 什么是产权伦理[1]
  • 2 产权理论主要类型[2]
  • 3 产权伦理的功能[3]
  • 4 产权伦理的作用[3]
  • 5 产权伦理与经济伦理、法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关系[3]
  • 6 参考文献

什么是产权伦理

  产权伦理是调节人们之间财产关系价值观念、伦理规范和道德意识的总和,是主体认知和处理产权关系的一种实践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尊重和维护人们正当的财产权利”。

产权理论主要类型

  (一)私有产权理论

  1、私有产权正当性

  2、私有产权使用的合理性

  3、私有产权支配的自由原则

  (二)公有产权理论

  1、维护公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公有产权的营运伦理。

  3、公有产权个体的行为伦理

  (三)共有产权理论

  1、信用——共有产权安排之魂

  2、公证——共有产权安排之实

  3、互利——共有产权安排之力

产权伦理的功能

  产权伦理功能是产权伦理内在的本质规定所体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和效用。作为一种有关财产权利的价值观念和伦理规范,产权伦产权的伦理堆度理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主要的有约束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和导向功能。

  约束功能是产权伦理最基本的功能,它指的是产权伦理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约束着人们产权行为选择的类型、方向和程度,它通过规定人们在产权活动和产权关系的处理中怎样做是正当的、可以选择的,怎样做是不正当的、应该否定的,来确立人们行为选择的尺度,培育人们内在的自律精神,并借助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促使人们选择正当的产权行为,遏制和克服不正当的产权行为冲动,不去侵犯他人财产权利,由此将人们的行为规范在一定产权运行和社会价值所要求的空间内,维护产权运行的秩序,保障一定财产权利的实现。

  产权伦理的激励功能是指产权伦理能够有效地激发人们一定的产权行为,促使人们积极地去从事一定的产权活动。产权伦理的激励功能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产权价值观是促使人们一定产权行为选择的内在精神动力,人们的产权行为总是在一定的价值观驱使下,并为了实现某种价值目的而发生的。二是有效的产权伦理保护了人们正当的财产权利不受侵犯,减少了产权活动中的“外部性”,因而激发了人们进行产权经营活动的积极性。一般说来,产权伦理的激励功能包括方向激励和动力激励。方向激励就是激励人们选择哪一种产权安排或产权行为,或者说往哪一个方向努力,如平等的产权伦理往往会激励人们去选择追求公有产权的行为,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伦理观念则会激励人们更多地去追求私有产权的行为。动力激励也就是为人们产权行为的发生提供内在精神动力。

  调节功能是指产权伦理可以有效地调节人们之间的产权关系和产权制度的运行,促成社会产权关系的协调和产权制度的有序运行,实现人我群己权益的和谐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产权伦理的调节功能是其约束功能的延伸和拓展,正是通过按照一定的伦理规范约束产权活动相关主体的行为选择,才有效地调节了相互之间的权责利关系,促成产权制度的有序运行和产权关系的和谐处理。产权伦理的调节功能包括对产权制度运行的调节,对人们产权行为选择的调节,对各种产权关系的调节等。

  导向功能也是产权伦理的基本功能之一,指的是产权伦理对产权制度安排和人们产权行为选择的引导作用。一定的产权制度总是依据一定的产权价值观构建起来的,产权价值观引导和规定着一定产权制度选择的性质。人们的产权行为也总是受着一定的产权伦理观念的支配,产权伦理引导和规定着人们产权行为选择的方向。产权伦理的导向功能是由产权伦理内在的价值尺度所规定的,一定的产权伦理都有其明确的价值取向,对于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肯定什么和否定什么,都有明确的伦理尺度。正是这些价值取向和伦理规定,确定了产权制度和人们产权行为选择的方向。

产权伦理的作用

  1.优化产权制度安排。一定的产权制度是依据一定的产权价值观确立起来的。因此,是否有明确和合理的产权价值观,是产权安排能否合理和有效的制约条件之一。例如:作为一种制度,产权安排的伦理尺度是公正,但对于什么是公正,怎样才能实现公正,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的认识。如产权的伦理维度果在什么是公正问题上认识不清,产权安排就不可能是优化的和有效率的。如过去我们人民公社制度上“一大二公”的产权安排及其产权收益分配上的“大锅饭”,我们依据的公正原则实际上是平均主义的,即忽视努力与报酬的对称性,只注重产权收益的平等分配。显然,平均主义的价值观,引导了“大锅饭”式的产权制度安排,造成了产权运行的低效率。又如,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一时的生产总值和财政收人的增长,将一些优势资源的产权垄断性地给予一些所谓“能人”支配,而置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于不顾。虽然使一些“能人”赚了大钱,统计上的生产总值和财政收人有所增长,但普通老百姓却并没有得到任何好处,甚至因失去了一些资源的使用权而使生活变得更差。显然,这种在片面效率价值观引导下的产权安排同样是不合理的,既背离了公平原则,也不可能真正、持续地增长。因此,确立一种合理的产权价值观,对于构建一种健全的产权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根据一种健全的价值观和伦理尺度构建起来的产权制度,才会既具有效率,又能体现公正原则,形成一种健全的产权运行机制

  2.提高产权配置效率。产权是通过产权的使用、交换和收益分配等方式来实现其优化配置和经济价值的。一般说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是在价格机制供求关系竞争法则约束下来实现其配置效率的,即价格机制和竞争法则促使产权主体去尽可能降低资源的利用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是通过价格机制和供求关系,实现产权的有效交易,使资源的使用权配置到最需要和最能发挥其作用的主体和地方去,或者形成优势互补的产权组合方式,提高产权使用效率,也主要是通过市场的价格机制和市场契约的方式来确定相关要素的价格,实现不Sh同产权之间的收益分配的。同时,在产权的这些使用、交换和分配过中,都离不开一定的产权伦理的作用。这主要在于,不论是产权的使用、交易或分配都只有在一定的规范约束下,或者说只有在产权主体遵循一定的规则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实现。而伦理正是这种规则和约束的重要组成部分。产权使用的无效率或低效率往往是因为“外部性”,即使用他人产权或要他人承担产权使用成本而自己获得利益,或者自己使用产权其收益却被他人占有或分享,这种“外部性”的实质就是“侵权”。要克服这种侵权当然需要法律的约束,但如果人们都缺乏道德自律,缺乏对他人权利尊重的意识,法律约束的作用将大打折扣,甚至完全失灵,其成本则将大大提高。产权交易有效实现的基本条件是“信用”,如果交易中充满了虚假、欺诈,市场信号就会紊乱,价格机制就会失灵,交易秩序就会混乱,产权交易就不可能有效率,而市场信用的基础无疑是交换主体的信用道德观。产权收益分配的合理性就是使产权的权责与利益对称起来,即使同等的财产权利和责任的承担者获得同等的产权收益。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产权收益分配制度必须是依据公正原则建立起来的;其次是分配过程中相关主体应该自觉地去遵守这一公正原则,并能够树立一种互利、互惠、双赢的道德意识。否则,收益分配中的矛盾冲突就会不断,交易成本就会增加,分配机制的激励和约束功能就会大大降低,也就会使分配的效率降低。总之,只有在一定道德意识规范和约束下,才能有效地遏制产权交易和使用中的“机会主义”倾向,维护产权运作的秩序,降低产权交易的成本,提高产权配置的效率。

  3.强化产权保护机制。产权安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明晰地界定产权,二是有效地保护产权。产权界定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如果产权不能被有效保护,界定也就失去了意义。有效地保护产权,不仅是产权有效配置和使用的前提条件,也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因产权的伦理维度此,任何一个社会都要耗费大量的成本在产权保护上,国家法律和政策有相当大的部分都是为了保护产权而设立的,保护产权是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主体产权运作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那么,怎么样才能有效地保护产权呢?我们知道,产权之所以会被侵害,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产权制度或者说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社会缺乏对人们行为的有效约束机制;二是因为一些人存在着损人利己、不劳而获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因此,有效地保护产权需要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方面是完善产权制度,健全约束机制;另一方面遏制和淡化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应该说,在这两个方面,产权伦理都起着重要作用。产权制度完善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产权制度应该依据一种合理的价值观来建构,其制度安排应该体现人们所公认的社会公正原则。如果产权制度安排是公正合理的,兼顾了不同主体的利益,其被保障的程度就比较高,被侵害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凡是社会混乱,产权侵害比较严重的时期,一定是社会产权安排不合理或不均衡的时期。所以,依据一种合理的价值观来构建产权制度,是保障产权不受或少受侵害的前提条件。同时,产权伦理是保护产权不受侵害的重要约束机制。产权保护当然首先要依靠法律,法律是保护产权最基本的约束机制。但法律作为一种外在和正式的约束机制,存在着约束空间有限和实施成本过高的局限,因此,单纯的法律约束机制不可能是完善的。要克服或弥补法律机制的局限,健全产权的保护机制,就必须借助产权伦理的作用。通过道德教育和舆论的弘扬等方式,培育人们一种正确的产权伦理观,建构主体内在的约束机制,这样就可以淡化人们“机会主义行为”冲动,大大减少人们侵权的行为。总之,只有把法律的外圬在强制性制约机制与主体内在道德自律机制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种健全有效的保护产权不受侵害的约束机制。产权伦理在产权保护中的突出作用,还体现在它可以大大降低社会产权保护的成本。为了保护产权不受侵害,社会要投人大量的资源,耗费巨大的成本。如果我们去计算一下现在城市居民每家每户耗费的防盗门、防盗窗及其他防盗设施上的成本,各种盗窃和侵权行为给人们造成的损害,以及公、检、法等机关耗费在办理各类侵权案件中耗费的成本,我们就可以知道,保护产权的成本确实是十分巨大的。如果人人都确立健全的产权伦理观,都有着一种维护他人产权的自律精神,各种投入在产权保护上的资源就可以大大减少,各种保护产权的法律就可以存而不用。这样,社会耗费在产权保护上的成本将极其稀少,社会的效率和效益将极大提高。

  4.维护社会运行秩序。各种产权侵害行为是扰乱社会安定,破坏社会秩序的根本原因之一。而维护人们的财产权益,保障社会产权的有效实施,则是保障社会安定和秩序的根本条件。通过产权伦理的弘扬,一方面可以安定人们的心态,约束人们的行为,从而保障产权不受侵害,由此维护社会的安定;另一方面,可以培育人们在处理产权关系中互利、互惠的伦理精神和行为习惯,树立一种健康的社会风尚,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和有序。历史和现实的大量事实表明,社会的动乱在侵权,侵权的根源则是权利伦理的失范;社会安定在于产权得到保护,产权保护的根本是人们相互尊重产权的伦理意识。所以,要克服社会的混乱无序,维护社会安定,首先要维护产权不受侵害,而保护产权最有效的机制,就是人人尊重他人产权的道德意识。

产权伦理与经济伦理、法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关系

  产权伦理是社会伦理体系中的一种特殊形态,要准确地把握产权伦理,还必须弄清楚它与经济伦理、一般伦理等伦理形态的区别和联系。一般说来,产权伦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属于经济伦理范畴。因为产权和产权关系都首先是一种经济制度经济关系,是制约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因素。因此产权伦理作为调节人们产权关系这一根本经济关系的行为规范,是经济伦理的核心和根本,从一定意义上,一切经济伦理都是围绕产权伦理来展开的,或者说是产权伦理的具体表现。因为一切经济伦理说到底都是为了调节人们之间的经济权利关系的,不论从经济伦理的“三个层次”,还是“四个环节”看,我们都可以理解这一点。宏观经济伦理的核心是经济制度伦理,而经济制度的核心是所有制,即社会意义上的产权安排,因而宏观经济伦理的核心是对社会产权制度的规范。中观经济伦理的主体是企业伦理,而企业伦理一方面处理的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权益关系。在市场经济中,相互间的交易关系本质上都是一种产权交换关系。另一方面调节的是企业内部不同资源产权拥有者,包括资本产权拥有者的股东劳动力产权拥有者的员工,以及兼有劳动力产权和知识产权的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微观经济伦理是对经济个体行为的规范,本质上也是要求个体经济行为应该如何做到尊重和维护他人权益。“四个环节”中的生产伦理本质上是产权使用中的伦理,交换伦理实质上是产权交易的行为规范,分配伦理则主要是产权收益伦理问题等,消费伦理本质上说也是产权使用和处置的伦理问题。总之,离开了产权和产权伦理,就没有什么经济伦理。当然,就一般意义而言,经济伦理涉及的范围可能更为宽泛一些,没有必要把一切经济伦理都归结为产权伦理,但一切经济伦理都离不开产权和产权伦理,都是以产权伦理为核心的,这却是没有疑义的。

  产权伦理是经济伦理的核心,这是产权伦理的一般归属和学理类型。然而它又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伦理,它同时也是一种法的伦理,更准确地说,是财产法律制度的伦理基础。产权伦理所调节和规范的是人们之间的财产关系,它为财产法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价值依产权的伦理推度据。产权伦理在很多方面就是通过财产法(或叫物权法)体现出来的。例如:“人们财产权利不可侵犯”是一个基本的产权伦理原则,也是物权法,甚至是宪法立法的一个根本原则。人们常说“法是低层次的道德,道德是高层次的法”,这种道德与法的内在联系在产权伦理与物权法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只不过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用“高层次”和“低层次”来区分,二者常常是同一的。像“财产权利不可侵犯”、“产权自主”等,既是一些根本性的产权伦理原则,也是物权法或财产法的最高原则,在这里产权伦理与财产法律达到了高度统一。

  产权伦理与一般的社会伦理或日常伦理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在前面已经考察过,一定的产权界定,区分“你…‘我”的权利,是道德产生的前提,而道德首先也是为了调节人们之间的产权关系的。如“不偷盗”、“不损坏别人的东西”,这种最简单的日常道德规范实质上就是强调对他人产权的尊重,是一种基本的产权伦理。考察人类社会生活,大多数矛盾和冲突都是因财产权利而引起,因而大部分道德规范事实上也主要是在调节人们之间的财产权利关系。爱尔维修说过:“保护所有权乃是各国家的道德神;因为它在这些国家里维持家庭的和睦,使人道流行;因为人们之所以联合起来,只是为了保障自己的所有权;因为惟有公正几乎包括一切美德,而公正就是把属于谁的东西给谁,因而归结起来就是保障这种所有权”①。因此,产权伦理也是整个社会伦理的核心和基础,如果产权伦理完全失范了,社会伦理大厦就必然坍塌,社会秩序就会陷入混乱;如果产权伦理得到了较好的维持,社会秩序就可以保持基本的稳定,社会伦理发展就会呈现良好的态势。

参考文献

  1. 理熊春兰主编.观点:2003·哲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05月第1版
  2. 李建华等著.走向经济伦理.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1
  3. 3.0 3.1 3.2 罗能生著.产权的伦理维度.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阅读数: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