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经济(Individual economy)
目录
|
个体经济,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私有制经济。个体经济具有规模小、工具简单、操作方便、经营灵活等特点。基本上无剥削。个体经济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归个人所有;二是劳动者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个体经济中,生产者既是直接的劳动者,又是生产资料的私有者,劳动者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是一种不带有剥削关系的私有经济。
由于个体经济建立在分散的、小规模的生产条件基础上,本身又具有不稳定性,因而在各个社会形态之中,都不能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它总是依附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作为一种附属和补充的经济形式存在。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经济的发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改革伊始,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鼓励个体经济发展的文件。1980年8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转发全国劳动就业会议文件的通知》,1982年l2月,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把发展和保护个人经济写入《宪法》。1999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个体经济的地位提高到了新的高度: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各项政策措施的鼓励下,个体经济飞速发展。
1981年,中国个体工商户为183万户,到2000年发展到2571万户,增加了l3倍,平均年增长14.9%;从业人数1978年的l4万人增加到2OOO年的5070万人,增加了361.1倍,平均年增长30.7%;注册资金由1981年的5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3315亿元,增加了662倍,平均年增长40.7%。个体经济的增长速度远快于国有经济的增长速度和国民经济的总体增长速度。我国个体经济发展速度迅速提高,主要是:居民生活的迫切需要为个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具有分散化、小规模、随时性、个性化等特点,政府难以顾及,大型企业难以涉足,而个体经济正好具有这方面的比较优势。
就业问题日趋严峻是个体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经济转型初期,有三个因素产生了大量需要寻求新工作的劳动力:一是农业经济制度创新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结果出现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二是五六十年代人口出生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在转型时期纷纷进入劳动年龄。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人需要谋求工作岗位,而国有企业及其他国有部门的吸纳能力却十分有限,结果形成了大量失业人口,其中绝大部分是失业青年。个体经济成为吸纳失业人口的一个重要渠道。
2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充分显示出个体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拉动社会投资、解决就业、增加政府税收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下面具体分析个体经济诸方面的贡献。
1、个体经济的产值
改革以来,我国GDP以平均每年15.7%(1978-2000年,名义增长率)的高速增长,个体经济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80年,个体工业产值仅1亿元,1985年增至180亿元,1990年为12904亿元,1999年为22928亿元。1980年到1999年,个体工业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69.6%,同期全国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8.3%。个体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例,1980年微不足道,1985年上升到1.9% ,1990年为5.4%,1999年提高到18.2%。个体商业消费品零售额1983年为160亿元,1990年为1270亿元,1995年5355亿元,2000年增至11350亿元。1983—2000年 ,个体商业消费品零售额年平均增长率为28.5%,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长率15.7%。个体商业消费品零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例由1983年的5.60%提高到2000年的33.2%。
2、个体经济的投资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拉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经济投资对整个社会的资本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1980年,个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19.0亿元,2001年达5429。6亿元,增长了45.6倍,平均年增长率为21.0%,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率(20.4% )。个体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1980年为13.1% ,1990年前后提高到20%以上,9o年代初以后呈下降趋势,但一直保持在10%以上,2001年为14.6%。而且,我国个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和非正规金融市场上的借款筹集,几乎没有国家的财政援助,来自国有银行的贷款也很少。综合考虑,个体经济的投资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部发动机。
3、个体经济的分布领域
个体经济以其规模较小、经营灵活、适应面广而分布在国有经济和大型企业不太愿意进入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特别是服务业领域。从统计数字上看,我国个体经济主要分布在以下几大领域:
4、个体经济与社会就业
个体经济分布面广,技术简单,劳动密集度高,吸纳了大量简单劳动力,包括从传统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新增劳动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失业问题和由此而引发的社会矛盾。1990年,我国个体经济共吸纳社会劳动力2150万人,2001年吸纳的劳动力增至4760万人,平均每年递增7.4%,远高于同期全社会从业人员的平均增长率(1.1% ),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流向了个体经济部门。
5、个体经济与税收
个体经济在自身获得蓬勃发展的同时,也给国家财政提供了大量税收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的支出压力。1981年个体工商户纳税6.2亿元,1997年,纳税460.50亿元,增长了73.3倍,平均年增长30.9% ;户均纳税1782.3元,增长了4.2倍,平均年增长10.9% 。
第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由起补充作用的个体劳动者或私营企业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对打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发挥了开拓者和实践者的作用;
第二,私营经济由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可有可无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私营经济在国家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方面贡献了力量;
第三,个体、私营经济由原来人们不太情愿从事的就业领域,成为国民就业的重要渠道。私营经济对社会稳定、安定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四,由原来的补充作用成为推动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力量。私营经济在国家加快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方面充当了重要角色;
第五,私营企业由原来与国有企业无法相提并论成为国有大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依托。非公有制经济为巩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起到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