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福利腐败是指一些垄断性行业将自己掌握的行业资源无偿或者廉价地向本行业的职工和家属提供,在福利的名义下形成的行业腐败现象。
具体表现为,公交职工免费乘公交车、铁路职工免费乘火车、电力职工免费用电、银行职工免息贷款、教师子女低分入学、电信职工免费通话、医院职工看病不用挂号等。
另有学者把福利腐败定义为:国有垄断企业滥用本系统的公共权力,以福利的名义为本系统内人群谋取私利,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
首先,产生“福利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还没有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有效的竞争机制尚未形成。现实的情况是在没有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的环境和机制下,公共部门在配置资源上自然就会拥有垄断行业的特殊地位。比如电信行业,如果存在激烈的行业竞争,它反倒要取悦消费者。
其次,计划经济所形成的制度惯性尚在作祟。这是“福利腐败”产生的另一原因。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垄断行业的“福利腐败”现象,大多是在计划经济年代就有的。比如铁路职工火车免票,不是新出现的问题,过去就有。
但当时没有形成和其他行业间的巨大差别,铁路部门和其他部门并没有在收入、资源配置上出现巨大的不平等。但进入市场经济之后,各行业的发展包括竞争都不一样,有些行业利用其垄断地位,出现高福利,有些行业没有垄断地位,完全进入市场之后,失去了原有地位,问题就出现了。
最后,“福利腐败”之所以产生,还因为垄断行业缺乏法律规范。他表示,很多专门从事公共服务的公共事业、公益服务和自然垄断的行业,缺乏严格的法律规范。比如电信、铁路、银行部门,在福利待遇方面,本身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成本核算。如果法制健全,垄断行业的地位就会受到法律约束,就无法获得资源配置上的不公平。
一、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擅自提高外部福利标准
二、违背经济规律,不顾企业效益状况滥发福利
三、通过垄断获取高额利润,再以福利的名义侵吞国有财产
一、从经济体系的环境社会来看
“福利腐败”破坏了社会公平准则,使贫富差距日益拉大。按常理,社会福利应当是由全社会承当,用于帮助、扶持社会弱势群体的,而不是给收入已经很高的垄断企业员工的。现在,垄断企业却利用公众给予它们的强势地位,将企业福利的成本转嫁于社会,这和“劫贫济富”没什么两样,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平,使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二、从宏观的经济主体国家来看
“福利腐败”不仅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还会造成国有资产的巨大流失。由于福利低于市场价甚至是无偿的,势必会使部分剩余福利进入市场流通,冲击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例如,福利房被炒卖和火车免票证、学位名额被倒卖便是常见于报端的投机倒把事件。“福利腐败”最大、最明显的危害在于把国有资产、税收等全民财富以福利的名义转为个人财富。
三、从微观的经济个体企业来看
“福利腐败”表面看是垄断企业本身得利,但实质上它们是在扼杀自身的活力,无异于“慢性自杀”。现在看来,垄断行业虽然臭名昭著,却丝毫也不减弱其在公众眼中“风光无限”的吸引力,可是,如果我们透过这层绮丽的薄纱,直入其内部,理性会让我们的良知触目惊心。
垄断行业意味着没有竞争压力,就意味着他们的成本无论多高,政府和消费者都只能接受,没有别的选择。虽然他们的工资可能远高于社会平均工资,可是他们还不断告诉公众,他们的企业仍在亏损。因此,必须打破垄断,引入市场竞争者,让成本过高的企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压力。只有这样,企业才会有控制成本的主动性,也才会有消除“福利腐败”的动力。
对于短期内无法打破垄断的行业或者企业,可以在经营管理者的选拔过程中引入竞争。对企业管理者进行严格的成本考核,把公共服务企业交给有责任感、有管理能力的经营者,将不能有效降低成本的管理者及时淘汰出局。这样能够避免政府被动接受企业全部成本的局面,促使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样也将有效地节约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减轻消费者的负担,从而间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对垄断企业加强监督和审计,剔除其不合理成本,也是消除“福利腐败”的一条路径。垄断企业多是国有企业,根据相关法规,政府审计部门应当对其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审计部门对垄断行业的审计中,应当将重点放在他们的经营成本上,严格监控其成本支出。审计部门应当将每年的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开,以增加其成本的透明度,让垄断企业接受舆论监督。对于其过高的福利和工资水平,必须从成本中剔除,还应当追究其领导人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
总之,“福利腐败”的根源在于行业的垄断性和成本的不透明,打破垄断和增强透明性是对不合理成本进行控制的有效措施。打破垄断和加强社会监督,有利于彻底消除这些“福利腐败”现象,也有利于节约资源、减轻消费者负担,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解决资源配置不公和垄断行业的问题,应继续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在垄断行业的政策、立法、监督、执法、成本核算、审计、决策、听证等过程中,要最大程度地实现透明化。“垄断行业的经营成本是最需要公开的”,因为腐败都是在暗箱操作下进行,是不敢示人的。当务之急是要立法,“一个对垄断行业监督的有效的完备的法律,能够全方位地施加法律监督。”
“最根本、最彻底的办法就是要打破行业垄断。”安徽省已经率先通过立法遏制“福利腐败”。安徽省从2006年7月1日实施的《安徽省节约能源条例》明确规定:供电、燃气、煤等能源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向本单位职工和其他居民无偿、低价提供能源产品或实行包费制,违者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节能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一、教育:享受低分录取“福利”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很多学校都有这样的“行规”:本校教职工的孩子如果在本校读书,都在录取分数上享受低分录取的照顾,而且不用交高昂的“择校费”,这种“福利”甚至延伸到大学阶段。另外,收取“择校费”的学校,基本上将这些违规收取的钱作为奖金向教职工发放。
二、民航:免费机票全家享福
国内各大航空公司都有这样的职工“福利”:每位在职普通职工每年可以享受两张甚至两张以上的免费飞机票,全国任何一个有航线的城市都可以是目的地,而且机票可以转让给自己的直系亲属。有人估算过,仅此福利按市场价就可以大致折合成4000元人民币。
三、银行:低价低息“福利”买房
据银行内部人士透露,各大银行最大、最普遍的“福利”是把单位自行开发建设的商品房,用低于市场平均价格的内部价向职工出售,在一些大城市,这个售价甚至低于政府规定的最低线。此外,在一些地方,银行内部职工、特别是管理层,在贷款买房时,享受利息全免或者低息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