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投资决策(Short-Term Finance Decision)
目录
|
短期投资决策是指企业为有效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合理利用经济资源而进行的决策,与长期投资相比,其数额相对较小,影响的时间一般只涉及一年。
1.战术性。一般只影响企业短期行为,可做调整,适应临时变化。
2.维持日常生产性。其目的主要是调控臂运资金,保证再生产顺利进行,
3.风险性较小。多属于确定型或风险较小的决策。
4.短期性。可以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有的短期有价证券有到期日。不同种类的短期有价证券期限长短往往也不同,短至几天,一个月,最长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长度。虽然有的有价证券期限较长(几年),如国库券,但在接近到期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时,也是一种短期有价证券。企业在做短期投资决策时,要考虑到尽可能地使短期有价证券的到期日与货币资金支出日相配合,在维持资产流动性,以保证货币资金支出需要的前提下,获取投资的最大收益。虽然不到期的短期有价证券可以提前贴现或出售转让,但贴现率高于短期有价证券的收益率,出售转让的价格低于短期有价证券这时的本利和,贴现或出售转让会使投资者蒙受一定的损失。
短期有价证券的投资风险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导致投资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投资风险主要来源于信用风险、变现力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短期有价证券发行者到期不能还本付息等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短期有价证券的信用风险根据短期有价证券的不同种类而定。例如:国库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等有价证券,是国家发行的,以政府为担保人,信用风险可以看作是零。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债券,以这些金融机构为担保,信用风险很小。各种企业债券。则要根据发行债券企业的资金实力、经营状况以及担保情况来判断其信用风险的大小,股票信用风险相当大,它随着证券市场行情和发行股票企业的获利能力的变化而变化,其信用风险是不固定的。.为了维护投资者的利益,便于进行投资选择,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债券评信机构对债券发行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债券评信机构在进行信用评级时,主要依据的原则有以下三个方面:①债券发行者的偿债能力,包括预期的盈利水平、负债比例、能否按期还本付息等;②债券发行者的资信,主要考虑发行者在资金市场上的声誉、历次偿债情况等;③投资者承担风险的大小,主要考虑分析发行者破产的可能性,预计在发行者一旦破产或出现其他意外时,债权人根据破产法和企业所能受到的法律保护程度和得到的投资补偿程度。这些信用等级为债券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投资参考依据。按照惯例,债券发行企业的信用等级分为九级,分别是:AAA级。表示债券发行企业的偿债能力很强,有较高的资信,基本无投资风险。这种等级的债券,常被称为“金边债券”,以表示其价值稳定。AA级。表示债券发行企业有较强的偿债能力,有较高的资信,投资风险很低。A级。表示债券发行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资信基本与AA级相同,但个别地方存在问题,存在将来对偿债能力产生怀疑的因素,投资风险略大于AA级。BBB级。表示债券发行企业具有足够的偿债能力和较好的资信,但在经济环境不利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投资风险。BB级。表示债券发行企业有偿债能力,但是,同时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不能保证将来能完全取得足额的收益,对投资者的本息保护有限,投资风险较大。B级。表示债券发行企业有一定偿债能力,但收益能力低,无法判断其所发行债券的安全性,因而投资风险大于BB级.
CCC级。表示债券发行企业的偿债能力欠佳,债务过多,存在不履行偿还本息义务的可能性,有危及投资者本金安全的因素,投资风险很大。CC级。表示债券发行企业的偿债能力明显不足,经常违约,在保证支付本息上有着明显的不足,投资风险相当大。C级。表示债券发行企业基本没有偿债能力,不能还本付息的可能性极大,投资风险极大。我国证券交易规则规定,债券发行企业的信用等级必须在BBB级以上,才有资格向社会公开发行债券。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投资者的安全。但是,企业在进行债券投资时,仍需对债券发行企业的信用等级有所选择。从安全性角度考虑,当然信用等级越高越可靠,但这往往会与投资的收益性发生矛盾。企业在根据债券发行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行投资时,还需要王意两点:第一,债券评信机构只负有客观公正地对债券发行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并公布评定结果的义务,不负责代理投资者追索投资本息。投资者能否按期足额收到利息和收回本金,完全是投资者与债券发行企业之间的事。第二,债券评信机构对某一债券发行企业的信用等级评定具有一次性,即每发行一次债券,评定一次信用等级。并不意味着信用等级具有永久性。这样,投资者就应当注意最近一次的评定时间,以及几次评定结果的变化。通常,评定的信用等级稳定在A级以上的债券,比从B级逐渐上升到AA级的债券更具有安全性,至于信用等级上下波动,时好时坏的债券,其安全性又差些,选择债券时必须谨慎从事。
(2)变现力风险
变现力风险是指在短时间内按合理价格出售转让短期有价证券的难易程度。包括出售转让短期有价证券所需时间的长短和短期有价证券交易价格与市场价格的接近程度等等。如果某种短期有价证券能够在短时间内以接近市场价格出售转让?则这种短期有价证券就具有高度的变现力,变现力风险就很小。出售转让短期有价证券所需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第一,二级资金市场的完善程度和现代化程度;第二,所持短期有价证券的市场行情;第三,所持短期有价证券的份额。如企业持有某种短期有价证券的份额占该种短期有价证券总发行份额的40%,则企业通常不可能在几天内全部出售转让出去持有的短期有价证券,而可能需要几周的时间甚至更长。短期有价证券交易价格与市场市价的接近程度,主要与投资者所持短期右价证券的份额有关。如果企业所持有的某种短期有价证券份额占该种短期有价证券总发行份额的百分比很大,如5%,那么出售转让时会引起市场价格波动,对于股票来说更是如此。一般情况下,短期有价证券都可以在二级资金市场上变现,只是变现的难易程度不同。要保证投资者所持的短期有价证券具有较强的变现力,一个重要原则是:尽量投资于发行份额较大的短期有价证券,并对每种短期有价证券仅投资较小的份额,分散投资于几种短期有价证券。
(3)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资金市场利率变动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通常资金市场利率波动所造成的是未实现的损失,但是,稳健原则要求承认这个未实现损失的客观存在性。在各种短期有价证券中,受资金市场利率变化影响最大的是债券。债券的利率通常是事先固定的,债券的市场价格会随着资金市场利率的波动而变化。当资金市场利率降低时,债券的市场价格就升高;当资金市场利率升高时,债券的市场价格就降低。当资金市场利率高于投资者所持某种债券的固定利率时,企业如在此时急需货币资金而出售转让未到期的债券,就只能低价出售而蒙受损失。否则,投资者就不能及时将债券出售转让以取得所需的货币资金。即使没有信用风险的短期国库券,也会由于资金市场利率波动的原因而产生利率风险。
(4)购买力风险购买力风险又称为通货膨胀风险,是指由于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给投资者带来购买力下降损失的可能性。由于通货膨胀,尽管短期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未变或略有上升,但由于实际购买力的下降,投资者持有的各种短期有价证券都会在购买力风险中遭受损失。对投资收益率固定的短期有价证券,购买力风险的影响更为明显。通常,在通货膨胀时期,一些投资收益率预期会上升的短期有价证券所具有的购买力风险会低于那些投资收益率固定的短期有价证券。因此,投资收益率预期会上升的短期有价证券往往被用来作为减少通货膨胀所造成的购买力下降损失的工具。利率风险与购买力风险又统称为货币风险。根据上述几种风险可知,一般情况下,企业对有价证券进行短期投资,就会有一定的投资风险,甚至有收不回本金的危险。因此,企业不能抱有“买有价证券必定赚钱”的心理,必须认真考虑短期有价证券的上述几种风险。通常,有价证券中股票投资风险最大,其次是债券,而国库券基本上是没有投资风险。
投资收益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短期有价证券投资而带来的收益占投入资金的百分比。不同种类的短期有价证券,其投资收益率也不同。一般情况下,短期有价证券的投资风险越大,其投资收益率也就越高。政府及政府机构发行的债券其投资风险可以看作是零,其投资收益率最低,是无风险投资收益率。其他短期有价证券或大或小地存在着投资风险,其投资收益率都含有大小不同的投资风险报酬率,通常高于无风险投资收益率。决定短期有价证券投资收益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短期有价证券买入价、短期有价证券卖出价、短期有价证券持有期限(天数)和在短期有价证券持有期限内的利息等收入.以债券投资为例,将投资收益率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如下:
投资收益率=(卖出价-买入价+利息)\买入价×(365\持有期限)×100%
从上式可以看出:当卖出价等于买入价时,投资收益率就是利息与买入价之比;当卖出价大于买入价时,其间的差额加上利息后与买入价之比即为投资收益率;而当卖出价小于买入价时,其间的差额为负数,利息减去这一差额后与买入价之比才是投资收益率,如果利息不足以抵补这一差额,则投资收益率为负数,说明该项投资发生了亏损,连最基本的资金时期日,则未来的利息和卖出价在企业买入时是已知的确定值。由于短期有价证券的投资风险与投资收益率之间存在着正比例的关系,企业在选择短期有价证券时,必须在风险和收益率之间作一权衡。根据企业短期投资的原因,一般情况下,短期投资必须考虑在获取投资收益之外,还能保障短期投资的安全,而不能为了获得投资收益而损失安全性。因此,短期投资不适宜用作高风险的投资,否则,企业就有可能不但未能取得投资收益,而且会严重影响企业货币资金的周转,造成企业财务上的困境。尽管股票比其他短期有价证券具有更高的收益率,但是,股票的投资风险也很大,在短时期内比较难预测它的变化,通常,股票不作为企业短期投资的对象。
有价证券的短期投资还必须考虑国家和地区有关有价证券投资收益的税收法律规定。有些短期有价证券的投资收益率虽低,但有免税的好处,如国库券。因而,同等投资收益率下,能免税的短期有价证券其实际投资收益率高于其他不能免税的短期有价证券。
(一)差量分析法
差量分析法是根据两个备选方案的“差量收入”和“差量成本”的比较来进行方案优选的方法。差量收入是指第一个方案预期收入与第二个方案预期收入之差,差量成本是指第一个方案预期成本与第二个方案预期成本之差。当差量收入大予差量成本时,应选第一个方案;当差量收入小于差量成本时,则选择第二个方案。
(二)边际贡献分析法
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
[例]某企业一台设备可用于生产A产品或B产品,两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表所示。应选择生产哪种产品?
如A产品和B产品都是是在同一设备上生产的,因此它们的固定成本相同,要比较生产哪种产品有利,只要比较哪一种产品的边际贡献更大就行了。根据公式:
边际贡献(Tcm)=单位边际贡献(cm)×销售量(x)
由上资料得:A产品的边际贡献=(10-4-1)×10000=50000(元)
B产品的边际贡献=(6-3-1)×20000=40000(元)
由于A产品的边际贡献较大,因此,生产A产品比较有利。
2.是否停产某种产品的决策当某企业产销若干种产品,而其中某一产品发生亏损时,这种产品是否应该停产?由于停产亏损产品后一般不涉及企业生产能力的变动,固定成本总额一般不变,所以可用边际贡献分析法。当亏损产品的边际贡献大于零时,不应停产;若亏损产品的边际贡献小于或等于零,就应该停产。
(三)成本分界点法
成本分界点就是两个备选方案预期总成本相等时的业务量。当实际业务量小于成本分界点时,选择某一方案,当实际业务量大于成本分界点时,则选择另一方案。成本分界点就是不同方案取舍的关键点。
1.采用不同工艺的决策
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可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先进的工艺往往能省工省料,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单位变动成本一般较低;但购进设备的固定成本则较高。较落后的工艺费工费料,单位变动成本较高,但购进设备的固定成本较低。当实际产量较大时,选择先进工艺较为有利;当实际产量较小时。则选择落后工艺较有利。关键是先确定不同方案的成本分界点。
如甲企业制造某种产品需使用A零件,设零件外购单价为300元。已知该企业现有不能移作它用的剩余生产能力可用以生产A零件,经核算生产该零件的单位变动成本为250元,另每年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10000元,问应采用自制方案还是外购方案?
根据以上资料得知,外购方案的成本为:
Y1 = 300X
自治方案的成本为
Y2 = 250X + 10000
设X1为成本分界点,则:
300X1 = 250X1 + 10000
∴X1=200(个)
即当甲企业对A零件的年需要量少于200个时,应采用外购方案:当A零件的年需要量大于200个时,则采用自制方案比较合算。如果改变一下上例的条件,设甲企业的剩余生产能力可以出租给外企业,每年可收回租金6000元。这时,若采用自制方案,就失去了获得6000元的机会,所以6000元应视为自制方案的机会成本。这时,自制方案的总成本为:
Y2 = 10000 + 250X + 6000
设外购方案与资质方案的成本分界点为X2,则:
300X2 = 10000 + 250X2 + 6000
X2 = 320(个)
就是说,若剩余生产能力可以出租,在A零件的年需要量大于320个时,自制方案才可行。否则,就应采用外购方案。
(四)线性规划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往往受到许多自身条件的限制。如何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前提下,使预期目标达到最优,就是线性规划法要解决的问题。如在保证既定任务能够完成的前提下,如何使人、财、物力消耗最小,在不超过现有人财物的条件下,如何使效益最大。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最常用的是单纯形法,但限于篇幅,这里,只介绍图解法。如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必须在A、B、c、D四种设备上加工。已知四种设备每年的最大工作能力分别是1200、800、1600和1200小时;生产一件甲产品可得到利润200元,生产一件乙产品可获利300元,问如何安排生产才能使利润最大?
首先,设X1,X2为甲、乙两种产品的年产量,根据已知条件,得:
目标函数,MaxZ = 200X1 + 300X2
约束条件:
目标函数,Z = 200X1 + 300X2,可变为
这是一个直线方程,其中直线的斜率,是截距。由于斜率一定,Z是变量,所以这个方程在座标上表示一簇斜率相等的平行直线。要使利润z达到最大,也就是使截距最大。所以,该问题的最优解是X1 = 200件,X2 = 400件,这时,利润可达到最大值Z=160000元。
(五)概率分析法在经济活动中,很多未来的事件往往具有不确定性,使事态的发展有多种可能的结果。概率分析法就是专门针对不肯定事件进行决策分析的技术方法。概率分析一般有三个步骤:
1.首先确定有关决策可能出现哪些情况,并估计每一种情况发生的概率Pi。
2.计算在每一种情况下的效益(即条件价值Xi),编制预期价值分析表。
预期价值(X)=∑条件价值(Xi)×概率(Pi)
3.对比不同方案的预期价值,以大者为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