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分析法

环境分析法(Environmental Analysis)

目录

  • 1 什么是环境分析法
  • 2 环境分析法的作用
  • 3 案例分析
    • 3.1 案例一:电力企业发展的环境分析[1]
    • 3.2 案例二: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环境分析[2]
  • 4 参考文献
  • 5 相关条目

什么是环境分析法

  环境分析法是一种识别特定企业风险的方法。是根据对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系统分析,推断环境可能对企业产生的风险与潜在损失的一种识别风险的方法。

  企业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者、资金来源、竞争者顾客、政府管理者等方面的情况。

  企业的内部环境则包括其生产条件、技术水准、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

  在对各方面进行分析的同时,重点考虑的是它们相互联系的特征。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联系及其结果,以及一旦因素发生变化可能产生的后果,就能发现面临的风险和潜在损失。

环境分析法的作用

  企业风险管理者通过分析企业内外环境条件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作用和影响,以发现风险因素及可能发生的损失。

采用环境分析法,首先应全面系统地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以及环境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其次应分析企业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稳定程度。

案例分析

案例一:电力企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

  任何一个企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企业经营行为的改变是行业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而行业环境因素的变动又是宏观环境因素驱动的,因此,我们在分析把握企业外部环境形势时,首先应考察分析宏观环境因素的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再来分析行业环境及企业行为的变化。

  1.电力工业的市场需求

  电力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电力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电力供应不仅不再短缺,而且实现了供需基本平衡,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阶段性的供大于求,电力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从表面上看,电力市场呈现饱和的趋势。从实际分析看,电力市场还处于低级阶段,电力资源分布和电源建设地区分布极不平衡,电力需求饱和有阶段性和地域性限制,从总体平衡上考虑,电力供应远未达到社会需求。1999年我国人均装机容量只有0.237千瓦,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人均发电量只有979千瓦时,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年用电量1 064千瓦时,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电力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只有34.8%。现在我国仍有近2 300万人没用上电。我国电力需求增长1998年进入回升。

  2001年上半年经济增长8.2%,与国民经济良好开局相适应,全国电力工业也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发电生产平稳增长,用电需求持续上升,电力需求增长9.9%,全国主要电网平均增长率达到17.07%。“西电东送”使电力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取得重要进展;电力市场化改革,中国加入WTO,电力经营企业在挖潜增效、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展;电力不断向信息化、科技化发展,基于电力系统既成的通讯、自动化网络优势以及人才优势逐步介入信息通讯、能源开发、金融资本运营经营效益佳的产业领域,电力经营企业实力得到较大提升。电力大发展,必然推动电力多种经营企业向产业化、集团化的发展。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为电力工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电力行业由垄断逐步走向竞争

  从当前大的经济环境着眼分析,我们看到,政府管理体制和国有经济的改革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打破垄断,开放国内市场,引入竞争机制,积极吸引外资,这些做法从竞争性产业延伸到垄断性产业。电力体制和运行机制长期以来由国家制定和经营,国家定价,没有竞争,导致电力建设成本高,电源结构不合理,成本核算粗,管理官本位。同时服务质量差,经营观念淡薄,多种经营产业包袱重,科技含量低,缺乏竞争能力。因此,不打破电力由国家垄断,就不能建立现代电力市场;不建立现代电力市场,就不能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这既是管理问题,又是体制和机制的问题。

  电力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这一变化导致了电力市场开始出现竞争并且竞争程度逐步增强,也逐渐显现出了电力工业产业组织结构垂直垄断的弊端。因为垂直一体化经营的国家电力公司,集发电、输电、配电、售电于一身,几乎控制着全部电网(特别是输电网)和一半的发电厂。这种以行政经济关系组成的体系,使电力资产分布很宽,成为包容社会的大而全,经营管理粗放,从而导致体制的封闭和机制的僵化,资产运行效率低。电力行业集中了我国1/6的国有资产约8 000亿元人民币,每年固定资产投资约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16%,有些年份竟超过18%。但是国家在投入大量资金后,却得不到应有回报。

  加之国有企业持续低迷,尤其是像重庆这样的工业大城市,用电增长缓慢,电费回收困难,电力企业经营困难重重。2000年电力行业仅向中央财政上缴86亿元,不少省网公司处于亏损或保本经营状态。降低电力成本和提高电力工业效率成为电力企业寻求出路的关键。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电力作为最后一块桥头堡,被推向了市场化改革的峰尖,政府和社会要求破除电力垄断,降低电价,提升服务质量的呼声日益高涨,对电力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些甚至是不切合实际的理想主义的要求)。由此,为适应形势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国家电力公司在全公司系统推出了开展“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年”活动、建立电网调度信息公开制度、公开服务承诺、规范服务行为和供电企业经营行为、推出“一户一表”工程及建立技术支持系统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同时提出了8项服务承诺,在供电营业场所公开电价标准和服务程序,并将供电水平和服务标准量化,公布保修、投诉举报电话,旨在提高服务质量,规范电力经营行为。在电力体制改革与市场接轨的实施上,提出了“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主辅分开,下岗分流”等思路,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得到深化。

  3.电力系统多种经营与主业的分离

  电力行业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极大地改变了电力多种经营的环境。多种经营企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是在电力系统这个特定环境下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电力主业与多种经营之间是一种事实上的主办与被主办的关系,多种经营是由主业创办、扶持的,多种经营对主业具有依托和从属性,从而导致多种经营企业不能真正涉足市场而定格于“系统内部”,成为电力企业从属性的单位,继而产生内部人管理控制,内部人持股,产生内部市场的概念及其内部交易等非市场化行为,而与统一、开放、竞争、平等的市场经济要求难以接轨。

  从现实的角度讲,电力企业实行战略重组,实施主辅分开无疑是明智的选择。实施主辅分开,意味着对非核心业务的资产存量进行必要的重组,优化,盘活,其中大部分辅助性业务及其资产将成为多种产业的一部分,通过市场化运作,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从而使核心业务得以提升,电力主业得到精干。同时,由于国有资产存量的重组和增量的注入以及产权多元化的改革,多种经营与主业传统意义上的全民集体的关系、主体地位上的隶属关系、不规范的“人和”利益关系,将被规范的核心产业与多种产业关系所取代,现有多种经营企业将真正定位于市场,摆脱对主业的依附与从属,实现制度创新,机制转换,与主导产业一道,从系统内部的企业变为进入市场的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当然,实施主辅分开,并不意味着主业与多种经营联系的切断,而是由资本融合、资产重组产业关联、业务协作、信息互通、交易规范、相辅相成、互惠互利的符合市场规则秩序的新型关系取代。

  然而,电力行业长期的垄断性、封闭性,必然对多种经营企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深刻的,无法在短期内彻底消除。破除垄断,实施主辅分离,多种经营必然面临巨大挑战:

  一是打破垄断。失去行业统筹优势,市场化经营是多种经营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在多种经营产业结构中起支撑作用的电力安装、电器制造、电力物资经营等,都是靠对电力主业内部市场的专营和电力垄断优势发展起来的,企业及产品档次低,研发能力低下,市场竞争力弱,下一步将何去何从?

  二是主辅分离。电力多种经营企业必将定位于市场,彻底摆脱对主业的依附与从属,要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结构调整和要素优化,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对非核心业务的资产存量进行必要的重组,电力主业与多种经营从主辅隶属关系向经济利益关系转变。彻底摒除“主办与被主办”关系,把握好“分开”的尺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是困难重重。

  三是实施主辅分开,人员分流,职工身份的确定和富余人员的安置如何解决。发展之初定位的电力多种经营的主要特征是安置型、福利型。实施主辅分开,意味着职工身份定位的变换,按市场惯例,从系统的职工变成企业的雇员,继而形成风险压力。同时,由于主业和多种经营同为市场主体,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各自的经营目标,对富余人员的安置,必然产生成本、效率和效益的问题。人事制度上如何来协调?

  四是经营管理粗放,与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实施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和管理机制风险规避机制急需健全完善。

  五是加入WTO后,在市场、资源、人才等方面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国际国内竞争。

  4.电力多种经营产业结构

  电力多种经营资产总量,全国而言已达1 567亿元,净资产49亿元,平均负债率为68%。从产业结构分布来看,电力建设、电力设备产品制造和电力物资经营占70%~80%,走向市场参与竞争的企业与产品比重很低,且大多无效益,高科技产品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在市场竞争中呈严重的弱势,比较早地走向市场的宾馆饭店已出现大面积亏损。目前尚能维持的电气产品制造企业,待两网改造结束以后,也将难以为继。由局部利益驱动而形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使多种经营的许多资产由于不能适时重组而可能沉淀为不良资产。电力多种经营企业必须要进行适应市场竞争的新型经营性战略调整

  对电力多种经营进行战略性调整,即对多种经营状况、产品产业的持续性进行科学评价,采取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制等多种经营方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趋势讲,只有积极引入竞争,在竞争中实现结构的调整。而实现有效竞争的前提是全面开放市场。从多种经营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大多数多种经营企业不具备竞争的实力,因而多种经营产业结构调整取向应该有进有退,以退为主,通过关停并转压缩战线,集中优势发展新型产业。也就是:改变依附主业发展起来的日益老化的产业,逐步更新技术,发展支柱产业;改变新产品少、老产品多,拳头产品少、低水平重复产品多的格局;改变老企业和小企业多、大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少的状况;改变单一主体投资、小规模投资、重复投资多的状况;要在互惠互利、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兼并收购租赁等途径,组建企业联合体,实现专业化协作生产和规模效益,向产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二、内部环境分析

  面对市场与竞争,多数企业面临的问题是:市场容量逐渐趋于饱和;市场需求变化大,产品寿命周期缩短;劳务费用上升,资金流动性差,企业面临的经营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增强;竞争加剧导致企业平均收益下降。而其中对跨行业,多种经营类型的企业影响最为显著。为使企业的发展能够与千变万化的市场机会之间取得切实可行的适应,正确选择有吸引力的产业以及在已选择的产业中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地位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企业内部战略条件进行分析的目的及任务正是了解企业自身条件及其组织的状态,以此确认企业多种经营在各行业中的竞争地位、优势和劣势,这是企业“量体裁衣”制定战略的根据。

  1.企业经营运行状态

  电力企业多种经营经过2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多样化业务经营的格局。多种经营涉及建筑安装、电器设备制造、水泥生产、电力物资贸易、物业餐饮、汽车修理运输、电力勘察设计等领域。在电力及相关领域有专业化和技术优势,并在企业的发展中培养造就了一大批经营管理人才,拥有可供扩展业务的丰厚的资金积累和资源。但从各产业结构比重及增长速度进行分析,多种经营收入实现的基础还不稳固,主要依赖于电气安装和变压器、开关柜的制造销售,这两项收入占多种经营总收入的70%。但这部分收入与电气安装市场的行业管理和电网改造规模密切相关,环境一旦发生重大变化,多种经营将面临重大考验。多种经营目前的主要问题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产业优势不突出,依赖性强,竞争能力差,经营档次低,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无法体现出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亟需进行战略性调整和业务重组

  2.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企业在为社会公众创造价值的同时创造了自身的价值,获得了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所以企业的经营活动也就是创造和实现价值的活动。

  企业的经营活动就好像一根链条,由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创造价值的活动链条构成,每一个创造价值的活动就是企业创造价值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如果企业内部出现互不相关的工作环节,即与创造价值链无关,这表明业务组织工作出了问题,否则就是业务多元化导致企业经营效益下滑。所以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尤其是能够长期保持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在各个环节上所具有的优势,抓好企业价值链条上的每个战略环节,也就抓好了整条价值链。企业如何以小的投入获取高的价值回报,如何高效率地实现价值循环,这将涉及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纵观企业能力的核心,体现其价值存在的有两点:一是效率原则上的技术能力、规模效益和差异化水平;二是需求原则上的技术和效率化转移能力。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协调动作的效率以满足需求的心理上,即优质高效地满足市场需求。所以企业核心能力常常表现为:大规模的投资与企业兼并,产品及产业多元化,以达到优质高效地满足市场需求这一目的。但是由于企业的竞争优势综合表现在主营业务上,企业的主营业务是否具有优势仍然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另外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还具有相对性和阶段性,但只能通过这种相对性能力的建立并尽力维持或不断进行适应性转换,才能保持企业竞争优势。对企业而言,没有一劳永逸的能力,而只有持续不断的努力,可见正确识别并建立核心能力非常重要。具体到制造企业,其核心竞争力又落实在核心技术上。一个缺乏技术的企业是短命的企业。

  在实践中,企业建立并形成有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往往要通过企业兼并来完成。条件有三:一是所属产业不能处于衰退状态;二是成为所属行业的领导企业;三是成功完成专业经营。

  由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尤其在企业有一定的全方位积累以后,企业如何发展,如何培养其新的核心竞争能力,抵御市场风险,这就涉及前面所讲的规模效益和差异化水平以及大规模的投资与企业兼并,产品及产业多元化问题。逐步培养规模效应和调整产业结构。

  3.企业基本竞争力量

  根据哈佛商学院波特教授的研究,产业中存在着5种基本的力量:潜在加入者、替代产品生产者、供应者、购买者和行业内现有竞争力量。这5种基本竞争力量决定了行业内的竞争状态,同时,行业的吸引力、潜在利润也是源于这5个方面的压力所产生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根据波特的竞争理论,企业竞争战略的目标,就是要在行业内找到一个能最有效地保护自己,抗击这5种竞争力量或使这些力量能置己于有利的最佳位置。所以,必须透过现象表面挖掘本质,通过分析每种竞争力量的来源,挖掘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并综合内外条件分析,认清企业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使其在要进入的行业或已选择的行业中处于一个灵活的位置,同时可以使企业认清随战略变化可能产生最大收益的领域并突出行业内机会和风险最大的领域。

  不同行业中起支配作用的力量是不同的,每一种竞争力量的强弱都与一系列重要的行业经济和技术特征息息相关。因此,分析产业结构必须把握好行业中的关键力量,才能正确确立优势,为企业战略制定提供正确的根据。

案例二: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现代物流(Logistics)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实质流动、实质存储、信息流通和管理协调。现代物流业的出现是社会分工细化演进的必然结果,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它的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一个新兴产业体系。相关研究表明,现代物流业不仅降低加工成本,而且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吴敬琏,2005),它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升有很高的相关性。大力推进上海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回顾

  1、规模继续扩大

  2006年,全市货物运输总量7.26亿吨,同比增长5.6%;港口货物吞吐量5.37亿吨,同比增长21.3%,连续两年位居全球首位;集装箱吞吐量2171.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0.1%;航空货邮量252.73万吨,同比增长14.0%。

  2、物流园区综合服务功能提升

  西北综合物流园区已经建成近40万平方米标准化物流仓储设施,承担了全国60%的医药物流和全市75%以上的连锁超市配送物流业务;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实施“区港联动”,在海关完善监管工作的同时,做好配套服务,显著提高货物流转和通关效率;洋山保税港区实施集装箱装卸、运输全程信息化管理,为提高集装箱中转能力奠定基础。目前已有13个航运、物流、加工项目和55家商贸型企业入驻;浦东空港物流园区规划和建设同步进行,货物集散能力不断增强,信息平台建设已经启动。

  3.物流基地与产业基地开始形成联动发展机制

  上海化工区学习借鉴世界级大型化工园区的成功经验,从化工企业集群的物流需求特点出发,实施“物流传输一体化”,积极引进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对码头、管网、储罐、铁路、仓库等物流设施进行集中投资建设和统一经营管理,构建起对外交换和内部循环相协调的物流体系第三方物流公司在为化工生产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经营业绩呈现稳步上升的良好发展势头。

  4.第三方物流服务水平和能力提高

  在为外商投资制造业或商贸企业提供物流服务过程中,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注重供应链管理和物流信息化建设,物流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安吉天地物流整合汽车生产零部件入厂、售后和进出口等供应链管理环节,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汽车物流供应商,整车物流服务占国内市场约35%;北芳物流已经承接了30多家全球企业的物流项目业务,在提供较高效率物流服务的过程中,不仅不断提高自身供应链物流服务水平,也增强了客户竞争力。如为菲利浦亚明照明公司节约物流成本30%。佳吉快运依托品牌输出管理,已建立覆盖全国90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的服务网络,每月承接100万票业务,2006年营业收入将接近12亿元,2007年第三次被评为中国物流百强企业。

  二、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环境分析      1.有利因素

  (1)经济实力雄厚,现代物流需求巨大。

  1992年以来,上海经济已连续1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296.97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按常住人口和当年汇率折算的上海人均生产总值,1990年首次突破1000美元,1995年跃上2000美元台阶,1999年再上3000美元新台阶,至2006年实现历史性跨越,达到7189美元,相当于世界中等国家的水平。正在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迈进的上海,肩负着面向世界、服务全国、联动“长江三角洲”的重任,在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个土地面积仅占全国0.06%、人口占全国1%的城市里,完成的财政收入占全国的八分之一,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同时,上海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2006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997.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1.1倍,平均每年增长13.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205.35亿元,比2000年增长86.9%,平均每年增长11%。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为0.9∶48.5∶50.6,第三产业比重已连续8年保持在50%以上。上海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将创造出巨大的对现代物流的需求,直接推动现代物流快速发展。

  (2)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

  上海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物阜民丰的江浙两省,北临长江入海口,正好位于我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枢纽。上海基础设施完善,已经形成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交通基础设施,使得全世界50%左右的人口可以在5小时之内到达。

  (3)拥有大量的素质较高、成本较低的综合人力资源

  上海人口整体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上海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18.1%,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提高6.7个百分点;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占24.8%,提高1个百分点。2006年,上海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9%,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9%,高考录取率81.7%。另外,中高端物流管理人才也占有较高的比例。

  (4)上海市政府和多个管理部门联合推进,为上海现代物流业的顺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上海市政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并以市政府文件的形式(沪府发[2007]17号,2007年4月27日),下发至各区、县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对“十一五”期间的上海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作了全面部署,指明了方向。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支持市经委委托复旦大学上海物流发展研究院首次组织高层物流管理人员赴日本、新加坡开展专题学习考察,了解国际现代物流先进管理理念,推进了物流企业之间的业务合作。市发展改革委已组织完成制定《上海市“十一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市建设交通委、市经委、市交通局和市公安局结合实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整治“客车载货”行为,进一步分析城市配送物流需求,研究完善管理措施。市财税局研究制定完善《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积极推荐第二批税收试点物流企业,数量明显增加。上海海关大力推动上海“大口岸、大通关、大平台、大物流”建设,营造高效率口岸通关环境。同时,继续支持区港联动试点,推动保税区功能转型和保税物流业发展。

  2.不利因素

  (1)规模偏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大型跨国公司成为大多数生产经营企业发展的方向,而生产经营的国际化则要求物流代理商拥有全球化的运作网络为其提供物流支持。目前上海的物流企业规模偏小,不能提供这方面的支持,而且企业规模越小,运营成本往往就越高,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和长远发展。

  (2)物流成本较高。企业物流成本由运营成本、库存资金成本、资本成本和分摊的管理费用四部分组成。据调查,上海制造企业物流成本中库存资金成本和物流管理费用占比分别达到25%以上,总体上说原材料产成品库存较大,占压资金较多。

  另外,物流企业中还普遍存在着重复征税的现象。

  (3)推动信息化、标准化的步伐缓慢。信息网络技术是现代物流的基础,也可以说是第一要素。上海物流企业与国外物流企业的差距,最大的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网络技术落后;二是服务理念太差。这几年,信息网络技术普遍受到重视,企业物流信息平台推进速度较快,社会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也在规划建设,已涌现了一批优秀案例,但由于主观认识差异与实际困难(如缺乏资金等),这项工作差距很大,需要有一个过程才能解决。标准化对物流业的发展生命攸关,没有标准化,物流全过程与供应链全过程将无法进行,将加大物流运作成本,而使现代物流失去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继忠.电力企业发展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9)
  2. 陈永华.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环境分析及策略建议[J].当代经济,2008,(16)

相关条目

阅读数: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