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经济特区

汕头经济特区(Shantou Special Economic Zone)

目录

  • 1 汕头经济特区的简介
  • 2 汕头经济特区的建立[1]
  • 3 汕头经济特区发展的主要优势
  • 4 汕头经济特区的建设发展[1]
  • 5 相关条目
  • 6 参考文献

汕头经济特区的简介

  汕头经济特区是中国六大经济特区之一,全国著名侨乡,华南重要港口城市,也是潮汕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为粤东和闽西南出海的门户。

  汕头经济特区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潮汕平原上,历来是粤东、闽西南、赣南地区的主要交通枢纽、进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20平方公里,总人口407万人。汕头于1860年正式开埠,是中国沿海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人称“百载商埠”,经济外向,曾有美、英、法、德、日、俄、荷、比等8个国家在汕头设领事馆。目前有近1000万潮裔乡亲旅居世界40多个国家港澳台地区,汕头经济特区已同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

汕头经济特区的建立

  30多年前的汕头,由于种种原因,经济并不发达,甚至落后于同一类型的兄弟城市。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吴南生到汕头考察后认为,汕头是著名侨乡,汕头地区有优先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能否仿效国外和周边地区的一些做法一办出口加工区,以此来发展汕头的经济。他的想法立即与当时地委的负责同志取得共识,也得到广东省委常委们的赞同。

  中共汕头地委按照中央和广东省关于在汕头试办出口特区的指示,于1980年初便开始了试办经济特区的一系列筹备工作,并决定在汕头市区东部龙湖村西北侧设立汕头经济特区,面积1.6平方公里。8月,广东省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在汕头市设立办事处,负责汕头经济特区的筹备工作。1981年11月, 办事处正式改名为汕头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由中共汕头地委常委、汕头市委副书记刘锋兼任。汕头经济特区以龙湖村西北侧1.6平方公里的沙丘地带作为特区的起步区域,并以它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侨乡优势,成为中国的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

  在这一时期,中央和省给汕头经济特区的主要任务是办工业出口加工区。1.6平方公里的汕头经济特区我们称之为“小特区”,那是改革开放初期汕头对外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其建设方针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1984年初,随着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的出台,开放城市多起来, “小特区”的缺陷逐步显露。1984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范围作适当调整。调整后的汕头经济特区区域面积52.6平方公里。区域面积的扩大,标志着汕头经济特区从1.6平方公里的工业加工模式中解放出来。从此,汕头经济特区开始朝着建立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的综合性外向型经济方向发展,也即由初创阶段进入发展阶段。

  至20世纪80年代未,52.6平方公里的特区区域还是不适应高速发展的特区经济建设的需要,尤其是汕头市区“一城二制”的问题,明显束缚着汕头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1991年4月,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区域从1991年11月1日起扩大到整个市区,总面积达234平方公里。这从根本上理顺了特区的管理体制,实行以特区管理与区域行政管理体制合一的模式,有利于逐步建立起与特区经济运行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也更有利于汕头市委、市政府集中财力和物力进行特区的经济建设。

汕头经济特区发展的主要优势

  一是侨乡侨力丰富。汕头是全国著名侨乡,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335万人,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潮汕人一向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敢闯敢干,在潮汕人中特别是在海外,涌现出一大批商界巨子和社会精英,在海内外影响巨大。侨资侨力侨智是一笔极大的财富,也是招商引资最重要的资源,汕头改革开放后直接吸收的外资中,80%以上是侨资。

  二是民营经济比较发达。汕头民营经济起步比较早,发展比较好。改革开放初期,汕头特区就率先提出“四放”(放开视野,放宽政策,放胆试验,放手大干)方针,实行“三个一齐上”(一二三产业一齐上,大中小企业一齐上,集体经济、横向联合经济、个体私营经济一齐上),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我市民营投资占全市投资的六成以上,民营企业户数占全市企业总数的九成以上,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六成左右,企业上市步伐加快,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三是区位条件比较好。汕头临近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市区距香港187海里,距台湾高雄180海里。历来是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产品集散地,也是内地面向海外的重要通道。厦深铁路正在修建,汕头机场有望实现对外开放,港口建设步伐加快,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根本性改善,区位优势将不断增强。同时,汕头是广东省距离台湾最近的城市,南澳岛港距离台湾澎湖马公港仅102海里,两地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商缘相联,加强汕台商贸合作潜力巨大。

  四是积累了一定的发展条件。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汕头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物质支撑。而且,当前经济发展保持上升势头,2002年至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5.7%、8.8%、11.1%、11.3%、11.6%和13%,2007年生产总值增速为近十年来最快,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为1993年以来最快。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陆续建成了深汕高速、汕汾高速、广梅汕铁路等一批交通基础设施,形成以海港、空港为中心,高等级公路和铁路为骨干的海陆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科技教育人才信息、商贸等基础较好,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较强。

汕头经济特区的建设发展

  汕头特区建立至今已30年,经过30年的建设发展,汕头特区业绩辉煌。它跨进“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行列和 “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行列;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是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30来, 汕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解放后相当长一段的时间,汕头作为战备前沿,几乎没有大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汕头在创办特区后对投资体制进行了改革, 由过去依靠上级拨款建设转变为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多形式、多层次筹资,形成多元的投资主体,尤其是注重吸引外商投资。先后建成了广梅汕铁路、深汕高速公路、海湾大桥、磐石大桥、华能电厂、广澳深水港码头、国际集装箱码头、国际海底光纤电缆主干站等一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在海运方面,30年来汕头港新建码头泊位60多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8个,最大吨位5万吨级,港口综合吞吐能力达3244万吨,比改革开放前增加了20倍。2009年汕头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101.8万吨,比1978年的152万吨增长了近20倍。如今,汕头港是中国沿海5个港口群中的主要港口之一。

  在电信方面,随着特区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汕头依靠规模投入、规模建设,综合通讯能力迅猛增强,列国内同等城市前列。2008年5月18日,汕头本地电话网电话号码从七位制升为八位制,实现了汕头通信的重大飞跃。率先开通汕头——广州国内首条信息高速公路,并建成省内首座地市级卫星地球站。亚欧、中美、亚太II号海缆也已在汕头登陆。为此,汕头不但是全国的通讯强市,而且已成为国际通迅网中极其重要的枢纽。

  在供电供水方面,汕头电力工业发展迅速, 目前电力供应充沛。2007年实现供、售电量双跨百亿千瓦时的重大突破。改革开放后,汕头市的供水能力迅速增强。1980年,汕头市的日最高供水量为8.9万吨,而到2007年日供水能力达92万吨。居民每天每人平均生活用水从1978年的65.7公升增至2007年的315公升。

  总之, 汕头市已形成以海港、空港为中心,高等级公路、铁路为骨架的海陆空现代化主体交通网络;建成通讯、电力、供水、环保等一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二)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特区成立后, 汕头从不同的历史阶段出发,确立不同的发展战略,使经贸发展不断上新的台阶。汕头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的领导和建设者制定和实施了符合汕头实际的“开发一片,建设一片,投产一片,获益一片”的“滚动式”开发建设方针,同时充分发挥侨乡优势,一大批海外侨胞回乡办实业。特区区域面积第一次扩大后,确定了“抓开放,促开发”、“引进来,打出去” 的发展战略,并采取“以侨引侨、以侨引外、以外引外”的办法。华侨投资较多地集中在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农业开发性项目和第三产业

  90年代初中期,汕头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从计划经济这个社会主义禁锢中解放出来。在这一时期,随着国家多项改革措施相继出台,汕头市委、市政府在加快改革财政、金融外贸、投资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时候,积极稳妥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保证了各项改革顺利实旖,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据1992年到1998年的经济统计数据表明,汕头的经济增长率最高时达24.7%。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423.05亿元,比1978年增长17.2倍,年均增长13.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181元,其中特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20380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11.5倍和9.6倍。

  进入2l世纪,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利用外资领域不断拓宽,外资来源不断扩展。如今, 已形成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玩具工艺等8大优势产业;并建成澄海玩具工艺基地和潮阳潮南纺织服装、精细化工、音像材料生产基地。2009年纺织服装、工艺玩具、音像材料等汕头优势特色产业逆势强劲发展,增速基本保持在20%左右,成为工业经济稳步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强大支撑。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33.66亿元,增长14.1%。

  30年来, 汕头市农业生产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991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吨谷市” 、“吨粮市” ,至2000年, 连续10年获此殊荣。近年来,汕头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牛田洋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区被认定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结带动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汕头经济特区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民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1987年,全市实现人均GDP比1980年翻一番,1992年实现第二个翻番,1995年实现第三个翻番。1998年人均GDP首次超2万元,成为全国55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万元的城市之一。2009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35.73亿元,工业总产值2241.16亿元,农业总产值104.32亿元。2009年,全市人均GDP20382元。成立特区以来,汕头GDP年平均增长12.5%。

  (三)科教文体事业蒸蒸日上

  汕头经济特区坚持经济建设必须紧密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始终重视做好科研事业建设。到2OO1年,全市有8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起技术开发机构,有近400家企业同大院大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特区还兴办汕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汕头软件园等科技园区,形成以区带园、内外联动、全面发展的格局,为高新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进入21世纪,汕头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特别是2007至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4%,高于工业产值增幅6.3个百分点;驰名、著名商标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二位,建立了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形成了5个国家产业基地3127个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仅2009年,汕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03亿元, 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7.54%。现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和广东省科技进步先进市。

  特区建立初期, 没有自己的基础教育。30年来,汕头市逐年提高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鼓励支持社会办教育。通过政府拨款、民问投资和广大海外乡亲的热心捐资,汕头的教育事业得到迅猛发展。汕头的教育质量居广东省前列。 “十五” 期问,全市普高和职高的高考均保持大面积升学和高含金量成绩双丰收。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优秀层次。1997年、1999年两次被评为“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另外,借助侨乡的优势,在改革开放初期,汕头拥有了由香港知名人士、著名潮籍实业家李嘉诚捐资兴建的汕头大学。汕头大学改变了汕头乃至粤东地区没有综合大学的历史。到2008年,已为社会培养出各类人才3万多人。

  特区建立至区域扩大到整个市区以前,汕头经济特区创立创建了一批宣传文化阵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汕头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近年来,文化体制改革和潮剧振兴成为文化大市建设的一个亮点。2006年,在广州举办2006潮剧(广州)国际文化周,汕头市潮汕大锣鼓艺术团在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上献演,向全国和全世界观众展示了潮汕文化的独特魅力。潮剧、潮州音乐、英歌舞、剪纸、蜈蚣舞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体育方面,1981年,汕头籍跳水运动员李宏平参加美国国际邀请赛获得男子跳台第一名,打破了汕头市。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1.0 1.1 郑惠玉.汕头经济特区发展建设及其经验教训[J].红广角,2010(8)
阅读数: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