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文明

工业文明(Industrial Civilization)

目录

  • 1 什么是工业文明
  • 2 工业文明在西方的发展[1]
  • 3 工业文明的危机[2]
  • 4 工业文明的反思[1]
  • 5 新工业文明的构建[1]
  • 6 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比较[3]
    • 6.1 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发展观
    • 6.2 有机论自然观与机械论自然观
    • 6.3 肯定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与否定自然界的内在价值
    • 6.4 协调型技术观与征服型技术观
    • 6.5 生态消费观与消费主义消费观
  • 7 参考文献

什么是工业文明

  工业文明是指工业社会文明亦即未来学家托夫勒所言的第二次浪潮文明,是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机械化大生产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现代社会文明状态。它贯穿着劳动方式最优化、劳动分工精细化、劳动节奏同步化、劳动组织集中化、生产规模化和经济集权化等六大基本原则。其主要特点大致表现为工业化、城市化、法制化与民主化、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教育普及、消息传递加速、非农业人口比例大幅度增长、经济持续增长等。这些特征也可视作推动传统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重要因素。

  迄今为止,工业文明是最富活力和创造性的文明。工业文明的优势是规模化生产使人类商品迅速丰富,缺陷是对地球资源的消耗与污染也急剧加速,21世纪的后工业化时代将进入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的高科技经济模式。工业社会是唯一的一个依赖持续的经济增长而生存的社会。财富的增长一旦停滞,工业社会就丧失了合法性。由财富的不断增长所要求,工业社会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工业社会生死攸关的基础。由创新所要求,工业社会中的知识增长也是无止境的。农业社会也曾有过发明和改进,有时发明和改进的数量和规模还相当大,但是,进步从来不是、也不能被期望是持续不断的,即使是进步最快的农业社会(如唐宋时的中国),其创新的数量、水平和影响也远远不能和工业社会相比。农业社会的本质要求相当静止的社会和稳定的分工,工业社会的本质要求永远的创新和变化。

工业文明在西方的发展

  16世纪以来欧洲经历了科学、商业消费三大革命,这三大革命导致了工业革命,促使整个社会从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至19世纪中期工业化完成之时,历经数百年的历史发展,终于实现了这一社会转型。

  18世纪中期,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人口压力。在人口压力下,英国出现了能源危机(木材短缺)和棉布危机。蒸汽机的发明、改进和广泛应用,标志着近代文明的诞生。在工业革命中,一个革新接着一个革新,一个发明接着一个发明。人们不断调整和改进生产方式,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因此工业革命并不仅仅是在发明蒸汽机、发明焦炭炼铁和发明新纺织机等方面取得突破,而是用千千万万新思想产生的新技术来不断解决生产中面临的问题。当然,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还有其他各种条件,包括水力资源、煤矿资源、银行信贷系统,以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有利于资产阶级发展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

  英国的工业革命使欧洲各国感到震惊,并引起了各国的兴趣。欧洲各国都想探索英国工业化之谜。各国的大臣、企业家乃至国家元首,都到英国访问,考察英国的工厂和矿山,希望学习英国的经验.以使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因此欧洲大陆各国先后都开始了工业化过程。

  欧洲大陆的工业化没有统一模式,英国工业革命的模式也不适于没有煤矿或铁矿的国家。但是所有的欧洲国家都从英国的经验中受益:他们不必再费力去发明珍妮机和各种新纺织机,也不必再去发明蒸汽机。虽然英国政府禁止出口新机器,但是这些禁令是不可能长期起作用的。

  因此,欧洲大陆的工业化,并不像英国那样是一声晴天霹雳,而是一种缓慢卷入的过程。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开始也很缓慢。但是在南北战争后,国家分裂的危险被消除,生产力得到解放,国家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其工业化进程极其迅速。到20世纪初年,美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就这样,工业文明在欧洲和美国得到了确立。

  工业社会的到来,使社会的经济关系变得异常复杂;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有序的发展,它要求对社会制度进行全方位的调整。不仅要求生产组织的变化,同时也要求国家与经济之间关系的合理化(这具体表现为政治的透明和对经济自由的维护)。这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完成的。

  工业化有其一以贯之的核心,这个核心,或许可以概括成生产机器化、经济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生产的机器化,使经济发展的速度、模式与农业社会出现了天壤之别,经济和社会生活也因之而变得非常复杂。面对空前的如此复杂的经济与社会,过去曾经几乎是唯一对社会经济进行主动控制和调整的国家,已经不再能继续以原来的方式发挥作用。市场的作用日渐重要,几乎所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活动都要通过市场来进行调节和磨合,这就要求经济的自由化。为了保证在如此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中得到公平与合理,也就是为了市场以及市场规则的合理,人们就要求对具有强制力的国家职能发挥的方式作出调整,而且要求新的方式法治化和程序化,以保证其合理和透明。于是,随着工业化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市场在社会经济中作用的陡增,政治民主化成为必然。民主是法治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法治;没有法治,就不能有市场的公平与合理;没有公平、合理的市场,就不可能建立良好的经济秩序。

  从事实看,工业文明带来了经济的增长、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等。工业文明从过去到今天,虽然只有短短的200年,却奇迹般地改变了世界。这种改变是人类有史以来的几百万年间所创造的文明总和都不能相比的。正如《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涵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工业文明实实在在创造了人类前所未有的新成就、新文明。工业文明的这种“法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了进一步施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战后重建家园的强烈愿望,世界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出现了一股从未有过的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增长热”。其实,就是在今天,我们也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这种工业文明的成果。离开了它,我们也许无所适从。自18世纪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理性成为主导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价值尺度理性不但成为认识事物真假的标准,而且也成为社会和人的进步的希望所在。同时人们注重的是了解现实,向眼前看,在现实中寻找自己生活的位置,“现时”思维甚嚣尘上。

  工业化必然造成各国社会的发展和深刻变化,如经济的进步、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政治上层建筑的演变、新社会阶级分层的形成、人们思想和观念的更新,等等。无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抑或欠发达国家,现代工业文明发展造成的基本趋势都是注定会出现的。从这一意义上说,不论各国的传统和国情有何差异,“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从18世纪到20世纪,经过了两个多世纪的努力,人类还没有完全实现工业化。目前一些不发达国家,还在努力实现工业化。

工业文明的危机

  早在工业革命高歌猛进,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所向披靡的时候,一些先知先觉的思想家就对人类虐待自然界的行为进行过谴责。到20世纪中叶,大规模的污染和掠夺性的资源开发造成的严重恶果,引起了人们的高度警觉。一批生态思想家对人类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实践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了深刻、不断的反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征服自然,使自然为人类服务的实践目的是否有什么问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我们支撑自己信念的理论基础,特别是人类关于文明的观念是否出了什么问题?回答是肯定的。当工业文明否定农业文明而成为人类的辉煌时,工业文明自身也在酝酿着被扬弃的结局。在世界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工业文明发展到极致,工业文明的话语就无法解说后工业时代的现实。人类在新时代的实践提出了新的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前提之一,是确立我们这个时代的文明观。

  人类特性的根本特征,是自身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也就是说,人的本性就是在自觉的实践中将人的目的、计划、蓝图变为现实的存在。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中,由于对自然和对自身的认识并不是很容易就达到科学的程度,因此人类对象化的活动往往会有偏差。在工业文明时代后期,这种偏差就是过度对象化,对象化的行为超出了对象自身的承载能力。这样,人的本质力量就发生异化。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使人们过高地估计了自己对自然界的支配能力,并开始滥用人对于自然的开发能力,使本来有益于人类的自然反过来惩罚人类。当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破裂之后,人类真正的灾难开始了。特别是工业革命后,向自然进军成为人类力量的象征。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增强人类的力量,而人类也肆无忌惮地榨取自然。马克思说过:“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

  当代生态危机表明,以往的文明模式,即工业时代的文明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代人类的实践,已经无法正确处理当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尽管在“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思维方式下,人们可以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而善待自然,可以采取某些措施阻止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发生,但是,由于工业文明模式的内在局限和缺陷,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全球性的、整体性的生态危机。正如人类历史上经历过狩猎与采集文明、农耕文明的先后更替一样,工业文明的时代已经走向衰落,过时的文明形态必须终结,而应该代之以新的、生机勃勃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

  人类要走出工业文明的危机,要终结工业文明时代,这不是一个纯粹自然的过程。因为,生态危机是人类自身(而不是自然界)造成的。“解铃还需系铃人”。所以,生态危机的解除,只能由人类自身来完成。除非人类以自觉的生态意识反省工业时代的文明观,以平等的心态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的尊严,与自然建立起和谐、亲密的关系,否则,人类不可能走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不可能被自然所拯救。

  需要说明的是,人类必须结束的是一种产生危机的文明观,而不是文明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历史是一条连绵不断的长河,每一种新近的文明形态都是对前一种文明形态的扬弃。生态文明对于工业文明既有否定,也有承续。工业文明时代所创造的辉煌的科学技术、伟大的思想理论、不朽的艺术成就和空前的社会发展,我们必须充分肯定和继承。但是,工业文明时代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我们却要进行清理,特别是那些关于要做自然的主人、要主宰和控制自然的思想,需要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因此,我们要终结的,是一个时代的文明模式,而人类文明的历史是不会终结的。

工业文明的反思

  对于欠发达国家,工业文明仍然是它们今天所要追赶的目标,实现工业化仍是它们最基本的任务。从生产的发展历史阶段看,“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但包括中国在内的欠发达国家工业文明的发展,不可能走西方的老路。

  第一,“工业革命”,照一般的理解只发生在英国,是许多必要条件同时具备的结果。欧洲其他国家的工业革命都是属于“输入”,都是“外铄”,或“移植”,是向英国学习的结果,而不是自发的过程。工业革命一经发生,未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或地区已不再有慢慢自发地发生工业革命的必要和可能了。工业革命一经发生,它就必然会向外扩展。这一方面给未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或地区带来了工业化的种子,同时也遏制了它们的成长。因此,工业革命原发国家(英国)之外的国家和地区,能不能自发地发生工业革命,是一个永远无法证实的问题。

  第二,工业文明带来巨大财富与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众多能源、环境问题以及社会危机:工业文明已接近把以能源为主体的资源消耗殆尽,特别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最为严重。资源的耗尽,意味着人类生存的根基丧失,人类发展将难以为继。工业文明还使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由于大规模采掘、加工和生产的需要,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大规模减少,土壤侵蚀、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和土地荒漠加速蔓延。与资源的过度耗费和生态的破坏相伴而生的,就是环境污染了。这是工业文明造成的最大恶果,也是引起人类不可持续发展的最突出问题。其主要表现有:大气污染、水体污染、酸雨、臭氧层遭到破坏、温室效应及海洋污染等等。由于环境污染的影响,世界各地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环境的破坏已发展到威胁人类自身生存的程度。

  人类社会南北差距的加大使整个世界的经济结构越来越不平衡,大量贫困人口的存在更意味着世界潜伏着重重危机。作为国际间政治倾轧手段的军备竞争,已使地球上的核武器具备了足够毁灭人类几十次的能力,人类的存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来自人自身的威胁。与此同时,人类的精神也面临极度的空虚和迷茫。在知识的爆炸,信息的膨胀,日益激烈的竞争和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带来的高度紧张的心灵背后,产生的是传统信仰的贬值,人欲的放纵,道德的堕落和精神的极度颓废,人的内核已被掏空,变成了工业技术、商业广告产业竞争的玩偶,变成了被异化到极端的工具。

  作为传统工业文明思想基础的自然科学理论,更是面临了空前的挑战。在传统的工业社会思维中,人将自己严格置身于自然之外并高踞自然之上,对自然进行所谓纯粹客观的观察和研究,以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征服自然。当生物学、医学以这种方式研究人自身的时候,最终发现,人类仍不过是一堆机械的组合而已。恰如后现代主义所言,这种科学的最终结果,证明的只是生命的普遍意义作为一个整体已不复存在,而最终人类的精神将会因此肢解和分裂。

  面对所有这些问题,人们不得不去改变旧有工业社会的思维模式。如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哲学教授V.艾姆斯指出,本世纪的可怕的考验,战争与革命、经济危机和社会变革,迫使人们思考生活的基本东西和这些东西的意义,科学与技术对传统的生活方式、思想和感情的打击,迫使人们探索某种智慧。于是,自20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结束以后,西方进入所谓的后工业社会,包括医学在内的整个自然科学领域,出现了一种人文主义的思潮,一种要求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回归人、回归社会、回归人文的思潮。新的学科、新的理论因之而层出不穷。

新工业文明的构建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工业化是人类走向进步和文明所不可逾越的阶段;既然传统的工业文明已经走到了尽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新的发展观,在新的形势下探寻新工业文明之路。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的发展,而应扩大到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新工业文明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的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构成威胁。

  所理解的新工业文明,与传统的工业文明相比较,应该包括这样一些内容:

  第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标。人类要建立新工业文明社会,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围绕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通过工业化的推进为人类提供充足的物质和文化产品;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二,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基础。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违背了自然规律,必然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我们对自己赖以生存的星球,要有着一种敬畏感。对已经破坏自己又不能科学修复的自然环境,最好的办法就是停止人类活动,让自然环境自己修复自己。人类要清醒地认识到,大自然要比人类聪明得多,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最明智的选择。当然,人类社会也不可能退回到被动适应自然的道路上去,需要及时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实现资源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第三,以各种资源有限合理利用的经济制度为依托。在今天我们的确有必要对资源无限利用经济制度的设计理念和基本思路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检讨,要按照对各种资源有限和克制的占有,以及合理利用的新理念来设计新的经济制度。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切实推动政府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经济工作的着力点转移到创造鼓励公平竞争,促进投资创业、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上来。矫正行政干预造成的价格扭曲,弱化政府配置资源权力,建设有限政府有效政府

  第四,以崇尚创新为核心价值。崇尚创新和追求卓越是人类高明于地球上其他物种之处,是人类能成为万物之灵根源,也是人类社会先进科学价值观的核心。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是创新的发展的道路,意味着我们学习先进经验,意味着我们要创新。现代发展经济学,这些年的主要成就,就是强调后发优势,如:资本的外溢效应、知识的扩散效应,这些方面应该给予高度重视。要走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来支持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人类对替代型新能源的开发特别是洁净能源的开发呼唤着新技术的诞生,这已成为本世纪的全球性课题。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的利用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进一步的技术创新将有望引发大范围的能源和原材料革命。生物工程的进一步突破,将对生物遗传疾病的控制与治疗、生物多样性的再造,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等方面提供新的技术保障,从而在生态系统建设中取得革命性进展。对于制造业来说,环境保护不仅将刺激一系列全新产品的诞生,而且环保和节约资源的需求将贯彻到制造业的生产过程本身,促使产品制造过程与环境相协调,同时把处理日益增加的产业废弃物、生活废弃物、城市结构废弃物与产业化联系起来,实现从当今的“用后就扔”型社会向未来的“循环型”社会的转换。新技术革命为建立新工业文明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和技术保障。

  西方是现代工业文明起源的摇篮,在现代工业文明发展进程中迄今仍处于领先地位。由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领先地位,西方各国在应对工业文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方面也保持着相对的先进性,并在国际竞争中始终保持和扩展着其优势地位。为了适应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客观要求,保持和扩展其优势地位,维护资本主义的长治久安,西方国家针对工业文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不断建立、调整和完善与现代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运行机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一些西方学者和政治家甚至从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吸取了大量营养。在应对工业文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方面,西方各国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重视和借鉴的宝贵经验。

  当今社会出现的经济全球化打破了民族文明的藩篱,已经把各民族的文明卷进了大交流、大融合的潮流中,结果不仅必然会推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而且也必然会给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最终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走向新的文明。我们应充分重视和研究西方工业文明发展的各种教训,学习有益的方法与经验,同时立足国情,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走自己的新工业文明发展之路,并在此基础上,追赶世界信息文明的发展潮流。

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比较

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发展观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不同的文明形态有着不同的发展观,而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一)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观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

  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观将社会的发展等同于经济的增长,并最终归结为GDP的增长,并以此作为发展的最高目标、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高低快慢的重要乃至唯一尺度。至于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压根就不在考虑之列。这是一种生态缺位的经济发展观。在这种发展观指导下,为了实现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对地球资源进行掠夺性地开采利用,无所顾忌地排放,丝毫不顾及环境资源的承受能力,结果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也使人类陷入生存和发展危机之中。许多地方出现了这样的怪圈:生活水平提高了,身体素质下降了;经济指标上升了,环境污染严重了;经济建设发展了,生态资源破坏了,最终导致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对此,美国在1991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指出:“我们不能无视在错误指导下的经济增长,这会使我们的自然环境付出代价。一个健全的经济和一个健全的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二)生态文明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不再以经济增长作为唯一的目标,而把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主张“发展经济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纳入目标体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共赢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将过去那种征服自然、统治自然的观念和行为,转化为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这是在对经济发展观理性反思的基础上,对社会发展方式的重新调整,对社会发展理念的重新规范。人类只有自觉地担负起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寻求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之路,才能使人类摆脱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发展危机和生存危机,才能改变有物质而无幸福的生活,实现真正的发展和真正的幸福。

有机论自然观与机械论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待自然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核心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一)工业文明奉行机械论自然观

  机械论自然观秉承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认为有理性的人是超然独立于自然界之外的唯一主体,而其他非理性的自然万物都只不过是由人类操纵和主宰的对象,供人使用的工具。“机械论自然观及其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了一个对立而不是和谐的基础上,从而奠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统治自然的认识基础。”受机械论自然观的支配,工业文明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堂而皇之地对地球进行掠夺式地开发,榨取式地利用,肆意地污染,无所顾忌地排放,处处以主宰者、统治者的身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为所欲为,不可避免地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步步逼到了对立的极限。

  (二)生态文明秉持有机论自然观

  有机论自然观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认为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物种,既不可能超脱于自然界之外,更不可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而是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人类是自然之网上的一个纽结,同其他自然万物处于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之中,时时刻刻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与交换。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说:“人(和动物一样)依赖无机自然界来生活,而人较之于动物越是万能,那么,人赖以生活的那个无机自然界的范围也就越广阔。” 自然界不仅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也是人的“精神的无机自然界”。自然界的美、神、奇不仅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美的意境,让人悦耳、悦目、悦心、励志,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而且是激励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动力之源,是启迪技术创新永不枯竭的源泉。不管将来科学技术如何发达,人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人与自然不仅具有同根同源的共生性,更具有利益上的相关性,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如果自然界被摧毁,生态环境被破坏,动植物物种日渐消失,自然之死带来的必将是人类之亡。

肯定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与否定自然界的内在价值

  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就是非工具性价值,就是不是作为对人和其他生命的有用性或作为他物的手段或工具而存在的价值。存在就是为了“它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了生存这一目的,它要求在生态反馈系统中,维持或趋向于一种特定的稳定状态,以保持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适应、和谐与协调的价值”。人对自然价值的看法不同,决定了自然在人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与之相应的对待自然的手段和方法不同。

  (一)工业文明否定自然界的内在价值

  工业文明价值观从“经济的视角”来看待自然的价值,认为“自然界的价值就在于它们的存在是否对人类有利,能否为人类所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因而只具有效用价值、工具价值而不具有内在价值” 。在他们看来,自然界只不过是为人类免费提供所需的资源库和垃圾处理场,一种为我所有、为我所用之物,至于自然万物本身的存在及其运行规律是不需要考虑的。这就为人类无节制地开采和滥用自然资源的行为提供了“价值合理性”支撑。于是,人类就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对自然界进行榨取式地开发利用,无所顾忌地排放废弃物,而不管自然界能否承受得起。正如罗尔斯顿所说:“我们现代人在开发利用自然方面变得越来越有能耐,但对大自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却越来越麻木无知......在一个价值仅仅显现为人的需要的世界中,人们很难发现这个世界本身的意义;当我们完全以一种彻头彻尾的工具主义态度看待人工产品或自然资源时,我们也很难把意义赋予世界。”这样一来,人类利用自然变成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变成了破坏自然,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二)生态文明肯定自然界的内在价值

  生态文明不仅承认自然界的工具价值,更重视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在生态文明价值观看来,“自然界不可能以人为目的、为人而存在。它本身就是目的,存在就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事实上,不仅非人的物种具有内在价值,就是河流、山川、土壤、岩石等非生命自然物也具有内在价值。这不仅因为它们自主自在地生存,而且“这种自主的存在和自主生存是合理的,是以它自身为尺度进行评价的”,具有以自身为主体的价值。所以,自然界也是目的和手段、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统一。诚如罗尔斯顿所言:“生态系统是一个网状组织。其中,内在价值之结与工具价值之网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而且由于自然界是先于人类而存在,因此,自然的价值并不是人类所赋予的,而是它本身所固有的。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就要维护自然的生存和发展权利,自觉调整人类改造自然的方式,变征服自然为尊重自然,掠夺自然为保护自然,主宰自然为敬畏自然,在自然生态阈限内去获取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努力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运行。

协调型技术观与征服型技术观

  技术观是对技术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包括对技术本质、特征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等。技术观受发展观、自然观和价值观的支配,有什么样的发展观、自然观和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技术观,从而就会有什么样的对自然的作用方式,也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环境影响。

  (一)工业文明的征服型技术观

  在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观看来,技术纯属经济领域的活动,活动的唯一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谋取经济利益,追求产值利润的最大化,至于对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压根就不需要考虑。这是形成征服型技术观的政治基础;而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立起来的工业文明自然观和否定自然界内在价值、认为自然界是为人而存在的工业文明价值观则是形成征服型技术观的认识基础。正是这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催生了征服型技术观。

  征服型技术观认为技术是人类用来操纵、征服和统治自然的工具。认为只要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人类就可以在自然界面前为所欲为,肆无忌惮地去征服、主宰、奴役自然,疯狂地掠夺资源能源,肆意地干预自然进程,挑战自然规律。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技术是“一种解蔽方式”,这种解蔽方式的根本特征是“强求”、“促逼”和“限定”。“限定”自然界按照人的要求改变自身的形态和进程,“促逼”自然界中原不可能发生的状况通过技术手段展现出来,“强求”自然界无条件地满足人类各种正当和不正当的需求,根本不考虑自然界的承受能力,结果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失衡和环境危机。生态危机的产生与征服型技术的滥用直接相关。人类文明的转型需要一种新的技术观作支撑,这就是生态文明的协调型技术观。

  (二)生态文明的协调型技术观

  由于科学发展观把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善作为发展经济的前提,有机论自然观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价值观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主张维护自然的生存权利,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就决定了生态文明的技术观是协调型技术观。协调型技术观强调尊重自然的生态规律,反对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强行干预自然进程,随意扰乱自然节律,摆布自然状态;主张放下高举的征服自然之剑,学会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同时,注意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为了维护自然环境的安全,协调型技术观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源头治理,在技术原理的构思、技术方案的设计阶段就坚持节能、降耗、减污的指导思想,进行绿色设计,实施绿色制造,进行清洁生产,使产品的孕育过程就是绿色的、环保的。协调型技术观还把生态无废物原则引入技术系统,注重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使原材料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力争做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协调型技术观一改过去仅以经济效益作为评价技术的标准,而将生态指标纳人评价体系,对技术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生态关照,把技术对经济的促进控制在自然资源能源、生态系统可承载能力的基础之上,力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实现技术活动的生态化。

生态消费观与消费主义消费观

  消费观是指消费者对消费内容、消费目标、消费方式消费模式的总的观点和看法。不同的消费观决定了人们采取不同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从而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合理正当的生态消费是刺激经济健康、持续增长的动力,而不合理的消费在破坏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把人类置于生存危机之中。

  (一)工业文明的消费主义消费观

  消费主义消费观把消费看作是刺激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手段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标志。在这种消费观主导下,消费发生了异化:一是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不断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虚假需求和永无止境的消费欲望。无限的欲求导致了挥霍无度的浪费,加速了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二是人们消费的不再是商品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价值和时尚价值。许多物品在它们的使用价值还没有被完全消耗之前就被抛弃了,原因是它过时了,或不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了。消费什么和怎样消费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为了炫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有些人不顾社会经济条件,当然更不会顾及地球资源能源的承受能力,为所欲为地消费。美国占世界总人口不足5%,但却消费了世界不可再生资源的33%。一个美国人消耗的资源是一个非洲人的100倍。这种消费所形成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活方式,加速了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对自然环境造成灾难性的破坏,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从表面来看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错位,其深层问题则是人性的危机。它是欲望获得了独立资格且成为人的标志,而人则沦为欲望的奴隶受欲望的驱使。”

  (二)生态文明的生态消费观

  生态文明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提倡生态消费观。首先,生态消费是适度消费。适度消费是满足人基本生存需求的消费,是人的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消费。它消费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满足的是人的实际生活需要,追求的是健康而富足的生活。适度消费是在自然资源、能源可承受基础上的消费。地球资源、能源是有限的,很多是不可再生的,不是属于少数有钱人的,而是属于全社会所有人的;不是仅仅属于这一代人的,而是属于子孙万代的。所以,任何人只有合理使用的权利,却没有挥霍浪费的权利。适度消费是与国情国力相适应、与一定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其次,生态消费是有利于环保和健康的绿色消费。绿色消费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注重环保、节约资源。消费时选择使用那些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既不污染环境、自身也不被污染,既有利于环保、又有利于健康的绿色产品;消费过程中不仅把产品的使用价值用干榨净,还要使其在其他环节上进行循环再利用,尽可能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排放。再次,生态消费是注重大自然精神价值的消费。与单纯追求物质欲望满足的消费主义不同,生态消费更加注重大自然对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倡导人类摒弃贪欲之心,放下征服之剑,亲近自然,驻足欣赏大自然的绰约风姿;尊重自然,细心聆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融入自然,用心领悟大自然的神奇意境......人类只有从单一的、狂热的物质消费中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和道德人格的提升,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张素蓉.论工业文明与新工业文明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09(6)
  2. 工业文明的危机.人民网
  3. 李锐锋,彭慧芳.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比较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阅读数:1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