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治理

目录

  • 1 什么事失业治理
  • 2 我国失业治理的制度缺陷
  • 3 我国失业治理的制度突破

什么事失业治理

  失业治理:就是采取一系列经济和政策措施,以实现适度就业。

我国失业治理的制度缺陷

  我国的失业治理举措,主要包括失业保险制度、在就业工程和企业发展计划等。就失业保险制度而言,我国当前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失业保险覆盖面较窄.主要限于城镇经济范围内企业事业单位的失业者.不涉及农村经济领域:在城镇经济范围内,又主要侧重于公有制经济失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偏低,从实施情况来看.我国的统筹层次仅在市县两级.使失业保险基金过于分散且各自为政: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标准过低,大致在150元到500元之间,给付期长;侧重生活保障功能,促进就业方面投入不足:失业资格审查不够规范等。

  就再就业工程而言.我国当前再就业工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政府方面重视不够,各级财政拨付的就业资金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很低。不少地方受“吃饭财政”的制约.就业经费的拨款越来越少有的甚至取消了就业经费预算:有的地方财政不拨款而通过另设收费项目来积累基金.筹集的再就业基金极为有限,只能维持下岗人员的最低生活.无法提高再就业效果:有的地方财政将款项用于其他用途:二是下岗职工的人数趋多再就业能力较低:是一些企业用工存在较严重的剥削现象。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和再就业工程出现的问题.其背后的制度原因就在于由于制度设计者设计制度.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既得利益劳动力失业对上层建筑控制社会资源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严重失业者容易导致犯罪.但小规模的犯罪对社会控制产生的影响并不大:二是大规模失业容易导致社会危机.会严重影响社会控制所以,为减低失业带来的影响.针对失业的保障制度主要就是解决严重失业者的基本生活问题和防止大规模的失业。另外,失业治理不能太多地涉及到行政利益这必然使得上述问题的出现在情理之中。

  就中小企业而言.其生产的产品和运营机制适应了市场需求和改革环境.吸引了大量的人员但随着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它们开始需要资源配置环境的改变这就触及到行政利益的根本一资源配置权力、在行政体制改革严重滞后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发展必然遭遇到市场竞争和行政体制的阻碍另外,在教育和科研资源主要还是行政配置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严重落后于市场的需要,科研工作存在投入低、机制不活、创新不力、扩散不畅等问题,这使得中小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人员的技术素质等都比较低。而这背后的制度基础就是社会资源配置模式的固化,一方面使很多关键资源的配置规则无法市场化,只能依靠少数人的意愿而不断变化、缺乏市场化的环境使得中小企业无法进行转型、重组和升级另一方面,又使企业之间和地区之间陷入恶性竞争.导致资源不断内耗、浪费。进而使越来越多的人员因缺乏资源配备而失业。

我国失业治理的制度突破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缺乏自我完善的发展模式和高端垄断的资源配置规则.都使资源的廉价消耗不断我强化社会人员缺乏资源的配备而不断走向失业所以.要改革失业及失业治理的现状.关键是要不断完善经济发展模式和逐步推进行政体制的改革。

  就完善经济发展模式而言.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推动同民经济发展和就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我同卜五”期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的增加值年均增长是28%。中小企业创造的产值和服务价值已经占了同民生产总值的60%.t缴的税收占了我们同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技术创新专利拥有量占了65%,新产品的开发占80%以上,已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其提供的城镇就业岗位已经占到75%以上。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大多数的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都在巾小企业找到了岗位。但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水平低下和恶性竞争等问题。而这些义与行政利益和市场建设有关为此.一方面要加大中小企业对行政利益的影响.这可以通过选拔中小企业代表到关键行政岗位任职或改革金融制度来实现。另一方面.要培育中小企业兼并和发展的环境.改革科研资源和教育资源行政配置机制。

  另外.大力发展经济、减少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自主创新.离不开创新激励机制的建设.但由于创新激励机制的建设涉及到对权威观念的破除、对经费的需求和对科研评价决策机制的改革.触动到了相关管理者的根本利益.需要付出巨大成本。所以。笔者认为,改革和完善教育体制和同有企业得更加现实一些要加大在这二者内部的市场机制建设,资源真止被利用起来为大众服务。

  另外,是政府要转变观念.放弁“官管民”的思维相信群众和发动群众,以不断提高公共完善公共服务为其基本职能.这样,群众的创新能力就一定能够得到发挥政府顺势引导,既可以极大地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分机制的优化,进而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也可以提高政府的威性.获得更大利益。

阅读数: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