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大学生就业危机,概括地说,即是指大学生这一素质相对较高的群体的就业困境。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正要毕业或已经毕业但正在待业的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第二,已经就业的大学生对目前从事的工作不满意,心理上产生消极的、不思进取的工作心态。
(一)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指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的心理不适,心理矛盾激烈冲突,自身感到无法应付和难以解决,甚至发生心理障碍的心理严重失调状态但还未达到构成精神病的程度。学生心理素质不高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这一情形到了毕业生求职阶段尤为突出。大学生求职心理危机具体有如下几种表现。
1.心理危机普遍存在。大多数毕业生在求职阶段精神压力过大,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滞后,容易出现焦虑、烦躁、郁闷、愤怒、不满等负性情绪,并在持续之下引发头疼、心疼、睡眠紊乱、食欲不振、反应迟顿等生理功能失调症状。有研究指出,部分学生的“求职恐惧”竟从大一就开始。
2.多种不良的求职心理交织作用,严重阻碍求职成功。2003年夏天,福州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发表的就业“白皮书”指出,毕业生中存在六种落后的择业心理,给就业带来困难:一是攀比心理;二是盲目求高心理;三是不平衡心理;四是自卑心理;五是自负心理;六是依赖心理。这些心理现象在毕业生中十分普遍,并且其于学生个体身上的呈现形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心理交织缠绕,十分不利于健康就业。
3.部分学生长期处于多重精神重压之下且得不到有效排解与疏泄,极易转嫁危机和矛盾,诱发恶性事件。大学生因就业压力过重而自杀或自杀未遂的事件时见报道。2003年还发生了浙江大学毕业生周一超因落考而刺杀工作人员的恶性案件。这类事件以极端的方式反映了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存在的严重性。
(二)信用危机
在大学生求职自荐材料中,假文凭、假荣誉、假成绩、假成果、假经历层出不穷。武汉一家用人单位在某次招聘收到的84份大学毕业生自荐表中,发现竟有5人同时为一所学校的学生会主席,6人同时为某班的班长。在变更合同方面,大学生求职中轻易签约、随意毁约,工作不久就频繁跳槽现象也已是司空见惯。据统计,重庆大学每年毕业学生单方违约的比率达2%,一些学生不仅违约,而且设法逃避违约责。
在大学生失信现象频繁发生的情况下,有些单位在招聘中要求求职学生交纳违约金、上岗保证金;有些单位则宁愿去挖人也不愿招聘应届毕业生。供需双方的这种互相猜忌、提防,最终造成了“双输”的结局,即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们都只好退而求其次。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失信行为既加大了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和毕业生的求职成本,影响了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又不利于人才的择优录取,同时还会影响学校和整个高等教育的信誉。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和档案制度,是解决毕业生诚信问题的关键之途。
(三)人际危机
人际危机指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在人际关系上出现的疏离或紧张状态,甚至导致裂痕和关系彻底破裂。
1.由于狭隘的竞争观念作祟和少数毕业生的失信行为,使毕业生在求职中互相防范,严密封锁职位信息,以往正常的人际交往关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隔膜。互设信息“壁垒”在求职学生之中甚至高校之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除此之外,还有少数学生只看到机会的有限性,而忽视了竞争的全局性和个人发展的长远性,狭隘地以为挤掉一个竞争对手就意味着增加了成功的概率,从而不惜从背后向校友、系友甚至舍友下“黑手”,导致同学关系破裂。
2.在求职顺利或手中握住多个机会而不肯撒手的同学,与求职困难、屡屡不果甚至一次面试机会都没有的同学之间,极易产生矛盾。人际求职在职场上随处可见,从而也成为学生抱怨社会不公的重点;职场抢手人物抱住多个职位而不愿与同学分杯羹,固然于法无违,于情却难容。这些都将导致求职学生问的互相鄙夷甚至仇恨情绪,影响同学关系。
3.除了因竞争关系带来人际关系的疏离,毕业生还因职业地域的不确定性在私人情感处理上出现了危机。有人初略估算,高校应届毕业生中约有6o%处于“恋爱状态”。尽管择业已走出分配时代,但由于个人兴趣、价值观的多元化和现实原因,许多恋人在求职中都将遇到分还是合的难题。未来关系的不确定使他们常常用眼前可以把握的行为来迷惑自己,成天溺泡在一起、以“老公”“老婆”相称呼、拍摄婚纱相以资纪念,甚至同宿同栖。这既不利于校园管理,也势必影响学生婚恋观的树立和对两性关系的处理。
(四)价值危机
价值危机指由于毕业生自我认识的不清醒、人生目标的不明确,在职业选择或竞争中出现了价值观念上的混乱、迷茫、摇摆甚至错误。
1.普遍高扬自我价值实现,却无法对自己恰当定位,在职业选择上存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倾向。多数学生对于自我评价缺乏科学的认知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适应性并不了解,对职业和社会的了解也存在片面性和不成熟之处。这使得他们的职业期望值普遍过高,过分看重职业地位与职业声望,把“留都市、去沿海、进特区”作为地区流向的首选。在四处碰壁后又有毕业生对自己的学识、能力、前途丧失信心,过低评估自己,降低价位,随意就业。
2.价值观念混乱。“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关系第一,能力其次”、“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思想大行其道,挖空心思找“路子”、托“关系”,将之视为“核心竞争力”的学生不在少数,“不忙求职忙相亲”在大四女生中也可以算是流行。部分学生甚至盲目屈从现实和迎合社会不良需求,做出有损人格尊严的求职行为,在简历中附半裸彩色写真照却可以解释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3.求职失败的不良归因和实际遭遇的就业歧视,使部分毕业学生对其周围的一切事物,包括同学关系、专业设置、学校、教师、社会,甚至教育本身都进行价值否定,这种情绪弥漫开来,极易影响低年级学生安心学习。人们常常说就业很重要,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经济上,更主要的是它常常会树立或改变一个人对人、对社会、对世界的看法。而这种看法比经济更能左右一个人的生命质量。
(五)经济危机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胜人一畴,学子们可谓是煞费苦心。做简历,扮行头,跑会场,托关系,样样都需要经济先行,机敏的商家将之称为“毕业经济”。据有关调查,一些大城市大学生的求职成本已超过4000元,有的学生找工作的费用已超过1万元。求职成本的攀升给社会带来了诸多的不良影响,它加重了普通家庭的经济负荷,减少了贫困生的就业机会,并助长了求职中的腐败,使得大学生应该享受的平等就业权变成了实际上的不平等,在一定程度上令往往背负举家希望的贫困生就业精神压力更重。据《重庆晚报》报道,2002年5月,兰州大学某毕业生由于求职无门反负债累累,绝望中竟欲自杀。减少不必要的就业成本,还所有大学生一个公平的竞争机会,已是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六)安全危机
安全危机指由于大学生求职心切,对职业、未来充满了不切实际的期望,但又缺乏社会经验、容易轻信于人,法律意识不强,而极易落入不法单位与个人的圈套,给自己带来经济、精神、人身上的伤害,甚至因此堕入犯罪之路。
1.陷阱多。中国新闻网2003年6月15日报道:2003年6月14日,青岛市人事局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通过新闻通报会,告诫大中专毕业生求职时要当心的七大陷阱:非法人才中介机构;非法人才网站;非法人才中介行为;擅自举办的人才交流会;非法招聘行为;非法人才引进;非法招聘广告。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广告中或对职务头衔进行修饰,或开出具有诱惑力的高薪,或打出“急聘”、“大量求聘”等字眼,引学生上钩。
2.学生受骗规模扩大,受骗频率增高。由于不法单位与个人手段的日渐恶劣和信息传输工具的发达,受骗学生人数有扩大化倾向。2002年,200多名来自江西、四川、湖南的大中专应届毕业生被冒牌师兄师姐诱骗从事非法传销活动。2003年,据广州日报报道,某黑心家政服务公司使出卑劣的欺诈手段,受骗大学生人数可能上千名。同时,大学生求职中遭遇骗局的次数、频率也增多。2003年南京大学某毕业学生表示,他在网上应聘了1O多次,先后给骗了5次。
3.受害后果不一,受害程度加深。在求职过程中,学生因受骗而浪费时间,损失简历制作成本和通讯、交通费用,并错过一些其他的求职机会,是最常见和必然的后果。除此之外,有些学生还被骗走数额不小的所谓档案费、培训费等;有些女同学甚至名誉受损,私人资料和相片被粘贴在色情网站上,整天受到陌生人电话的骚扰;最严重的是有的学生被骗后反过来也去骗其他人,还有的陷入非法传销之路。
强化防范意识,加强法律观念,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在安全隐患重重的今天愈来愈成为大学生的求职必备。为了保证学生的就业安全,学校方面也作了不少努力,在单位推荐上十分慎重。但在多种所有制企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和求职途径多元化的现实情形下,如何对单位发布的信息进行信用考察,辨别真伪,不是学生自己慎重,也不是学校努力就能解决的。社会亟需一种机制或机构来保证大学生求职的安全性。
(一)高学历失业是一个新现象
首先,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就业政策的改革,使大学生的就业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但目前我国用以调节、配置大学生就业的人才市场却很不健全,有些地方可以说根本没有建立。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一个良性、互动的市场平台,既无法使供需信息有效、快速传达,也无法提供可资供需方互相考证的信用机制,职业匹配率较低,传统的人际关系求职途径还广泛存在,用人单位也未建立正常的用人观念和健全的选人、用人机制。这些都加大了毕业生求职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毕业生就业危机中的种种表现是不成熟、不规范的就业市场所致。
其次,在学校方面,“重招生轻就业,重培养轻使用”的现象仍然存在,教育与实践严重脱节、与社会发展不合拍,这不仅导致大学生就业时专业供需失衡,更主要的是其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和起码的市场敏感性与适应能力,无法自我评价并制定出长远而有伸缩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较难实现人与职业之间“人适其事,事得其人”的良好匹配,易产生茫然、失落心理。
最后,在学生方面,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缺乏市场就业、终身学习、终身培训和自主择业、自谋职业、积极创业的观念,抗风险挫折的心理素质也十分薄弱,缺乏基本的求职技能,与人交往、自我推销等综合能力还不够理想。这些成为大学生就业危机产生的内在因素。
(二)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内容平乏、形式单调
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从其实际起到的功用来说,仍处于安置就业阶段,在职能上限于就业信息传达、政策宣传和部分求职技能的指导,在时间安排上具有应急性,没能贯穿在整个教育全过程。从机构设置上来看,许多高校虽然都设有职业指导的机构,但在人员配备的数量与质量上都相当有限,缺乏一定数量的专业化、专门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由于就业指导人员专业知识与能力不够,在指导内容上往往显得平淡,既没有把就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理念、人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也无法涉及对学生的潜能开发、职业发展规划、个性化特征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专业思想教育相当薄弱,心理辅导方面更是贫乏。开展工作的形式也十分单调,无法有效地利用大学中开设的“两课”的资源,将职业教育的内容溶人世界观、人世观、德育的教育中,促进大学生健康的择业观、从业观、创业观的养成;也很少利用社会资源,用“请进来”的方式将社会中鲜活的求职经验、创业事例、职业思想介绍给学生。
(三)社会文化意识与环境的集中表现
大学生求职中出现的种种危机现象都有着深厚的根社会历史根源,也是现实大环境的缩影与集中表现。囿于“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而仕”的观念的影响和国家长期统分统配制度下大学生在传统行业就业的习惯,现如今的人们尽管不把读书上大学与当官走仕途等同起来,但在心底里仍牢固地把体面的工作当作是上大学的应有之义。地域上的大都市、经济发达地区,单位性质上的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大企业,行业上的朝阳产业、高薪产业、垄断产业成为学生们趋之若鹜之所。这就在就业形势本来就严峻的情况之下造成了一方是恶性竞争,另一方却是“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的局面。这无疑加大了学生就业压力,刺激了就业危机的出现。
(四)就业机制与就业配套机制的不完善
大学生就业危机的出现和学生、学校、社会的思想认识有关,但实际上也暴露出大学生就业制度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制、就业政策有待完善的问题。我国正处在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人才市场的建立还比较滞后,对毕业生的包分配取消了,但毕业生就业市场尚未建立或很不健全,很不完善,存在着信息不灵,供需渠道不畅,供需错位的现象。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势在必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也亟待畅通。还大学生一个健康、宽松的就业环境,减少其就业压力与阻力,将大大降低大学生的就业危机。
同时,配套机制也很不完善。如毕业生失信现象之所以普遍,就在于学校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和诚信意识培养的薄弱,在于学生评价体系和档案制度的不健全,在于学校对学生自荐材料真实性核查和管理工作不力。又如,求职学生之所以屡屡被骗,与学生本人的法律意识不强、对工作未来充满不切实际的想法、社会经验缺乏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与社会缺乏用以考察、监督用人单位信用的机制或机构有关。再如,心理危机之所以严重,一方面是学生本人的问题,另一方面则反映了学校、社会对求职前、求职中与毕业后仍未就业这三个阶段中,学生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真实的需求十分不了解,从而也无法针对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促进就业措施和帮助计划。而这些恰恰是非常重要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就业危机出现的程度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