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Psychological Crisis)

目录

  • 1 什么是心理危机[1]
  • 2 心理危机的分类[2]
  • 3 心理危机的特征[3]
  • 4 心理危机的判断标准[1]
  • 5 心理危机的形成阶段[2]
  • 6 心理危机干预的模式和实施过程[2]
    • 6.1 一、心理危机干预的模式
    • 6.2 二、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过程
    • 6.3 三、心理危机干预的注意事项
  • 7 参考文献

什么是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和行为障碍。

心理危机的分类

  (一)根据危机刺激的来源分类

  可以将心理危机分为发展性危机、境遇性危机和存在性危机三种。

  1.发展性危机

  发展性危机(developmental crisis),又称为内源性危机(endogenous crisis)、内部危机(internal crisis)、常规性危机(normative crisis)。指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急剧变化或转变所导致的异常反应。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c Erikson)认为人生是由一系列连续的发展阶段组成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身心发展课题。当一个人从某一发展阶段转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时,他原有的行为能力不足以完成新课题,新的行为和能力尚未建立起来,发展阶段的转变常常会使他处于行为和情绪的混乱无序状态。如儿童与父母的分离焦虑,身心发育急剧变化的青少年的情感困惑,青年期的职业选择和经济拮据,对婚姻生活缺乏足够心理准备和处理夫妻角色能力的新婚夫妇,缺乏足够育儿本领的父母面对第一个孩子的诞生;中年职业压力、下岗失业、婚姻危机,子女离家,父母死亡;以及习惯于忙碌的退休老人、衰老、配偶离去、疾病缠身等。如果没有及时为承担新角色培养新的能力和应对方式,每个人都有可能产生发展性危机。如果一个人没有及时建设性地解决某一发展阶段的发展性危机,他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就会受阻碍,他就会固着在那一阶段。

  发展性危机被认为是常规发生的、可以预期的,又是独特的,在生命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可能存在。如果个体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对发展性转变作出适应性的调整,如获得有关信息,学习新技能,承担新角色,就会减小危机对个体心理上的冲击和损害。但是,如果个体缺乏处理危机的经验、对挫折的耐受能力差、缺乏自信、不会与人相处等,发展性危机对他的冲击就会很严重。

  2.境遇性危机

  境遇性危机(situational crisis),也称外源性危机(exogenous crisis)或环境性危机(environmental crisis),或适应性危机(adaptive crisis),是指由外部事件引起的心理危机,当出现罕见或超常事件,且个体无法预测和控制时出现的危机。如地震、火灾、洪水、海啸、龙卷风、疾病流行、空难、战争、恐怖事件等。境遇性危机具有随机性、突然性、意外性、震撼性、强烈性和灾难性,往往对个体群体的心理造成巨大影响,如2008年5月发生在我国四川的“5.12”汶川大地震给民众造成的心理危机就是境遇性危机,这种危机发生突然,影响面广,影响程度深,影响时间长。需要进行及时有效地干预。

  卡颇兰(G.Caplan)根据危机产生的原因,进一步将境遇性危机分为三类:①丧失一个或多个满足基本需要的资源。具体形式的丧失包括亲人亡故、失恋、分居、离婚、使人丧失活动能力的疾病、肢体完整性的丧失、被撤职、失业、财产丢失等;抽象形式的丧失包括丢面子、失去别人的爱、失去归属感、失去特定身份等。丧失引起的典型的情绪反应是悲痛和失落。②存在丧失满足基本需要资源的可能性。比如得知自己有可能下岗、离退休等。③应付生活变化对个体原有能力提出更高的挑战。常见的情况是本人地位、身份及社会角色的改变所提出的要求超过了个体原有的能力。例如,由中学升人大学的生活适应、毫无准备的职位升迁等。典型的情绪反应是焦虑、失控感和挫折感。无论哪一种境遇性危机,都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①当事人有异乎寻常的内心体验(情绪),伴有行为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但无明确的精神症状,不构成精神疾病;②有确切的生活事件作为诱因;③面对新的难题和困境,当事人过去的举措无效;④持续时间短,几天或几个月,一般是4~6周。

  3.存在性危机

  指伴随重要的人生问题,如关于人生目的、责任、独立性、自由和承诺等出现的内部冲突和焦虑。存在性危机(existential crisis)可以是基于现实的,也可以是基于后悔,还可以是一种压倒性的持续的空虚感、生活无意义感。如一个40岁的人从未做过有意义的事,没有任何成就,没有产生过任何影响;一个50岁的人,一直独身并与父母在一起,从未过独立的生活,而到现在却永远失去了机会;一个60岁的退休者觉得自己的生活毫无意义,这种空虚的感觉永远无法以有意义的东西来弥补。

  (二)根据危机发生的早晚分类

  可以将心理危机分为急性危机(acute crisis)、慢性危机(chronic crisis)和混合性危机(multiple crisis)三种。

  1.急性危机

  由突发事件引起,当事人产生明显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的紊乱,若不及时干预会影响当事人或他人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出现伤害他人或自伤行为,需要进行直接和及时的干预。

  2.慢性危机

  由长期、慢性的生活事件导致,如有这样一个抑郁患者,4岁时哥哥自杀死亡,家庭气氛异常的紧张、严肃,令人窒息。“家”失去了往日的欢乐和对患者的关爱。患者自己讲,当时家里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如果谁在无意中提到这件事或这个人,都要遭到严厉的呵斥。原来慈爱的父亲变得性格暴躁,原本性格内向的母亲变得更加不爱讲话,家里气氛非常沉闷。患者非常聪明、敏感,回忆当时的情况时,感到异常的痛苦,2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情景和内心的体验仍非常深刻,并记忆犹新。父母沉浸在失去儿子的痛苦之中,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还有更重要的责任——抚养其他未成年的孩子并减少对其他子女的负性影响,对孩子形成慢性危机。慢性危机需要比较长时间的咨询,并需要找出适当的应付机制,一般需要转诊给长期的专业咨询工作者。

  3.混合性危机

  很多情况都是多种因素混合导致多种危机共存。如一位创伤幸存者存在酒精依赖问题,失业人员的抑郁情绪问题,婚外恋人员的经济、家庭暴力问题等。因此处理危机时一定要分清主次。

心理危机的特征

  现实生活中的危机涉及面很广泛,既有不同群体的各种不同危机,也有同一群体不同时期的同一危机。不同的心理学家对危机具有什么特征持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普遍性

  心理危机的产生、发展及激化经历着复杂而微妙的心理过程。几乎每个成长中的个体都不同程度地经历过心理危机,但心理危机并非必然导致极端行为。事实上,心理危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神秘,它就在大学生的身边,甚至正存在于某些大学生的心里。心理危机从一定意义讲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事,没有人能够幸免。虽然在人生中危机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我们把握机会、设定目标、形成计划、妥善处理,是可以渡过危机的。

  (二)机遇性

  危机意味着风险,又蕴藏着机遇。一方面危机是危险的,因为它可能导致个体严重的病态,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攻击;另一方面危机也是一种机会,因为它带来的痛苦会驱动当事人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从而使自己得到成长。在危机状态下,如果大学生成功地把握了危机或及时得到了适当、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或帮助,个体可能就学会了新的应对技能,不但重新得到了心理平衡,还获得了心理上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危机的成功解决能使个体从危机中得到对现状的真实把握、对过去冲突的重新认识,以及学到更好地处理将来危机的应对策略和手段,这就是机会。没有危机,就没有成长,如果当事人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一机会,就会在危机中逐步成长并达到自我完善。

  (三)危机的复杂性

  心理危机是复杂的,可以是生物性、环境性和社会性危机,也可以是情境性、过渡性和社会文化结构性危机。而造成危机的原因可能是生理的,也可能是心理的和社会性的。另外,由于个性不同,个体面临危机也会采取不同的反应形式,例如,有的当事人能够自己有效地应对危机,并从中获得经验,使自己变得成熟;有的当事人虽然能够渡过危机,但并没有真正地解决问题,在以后的生活中,危机的不良后果还会不时地表现出来;而有的当事人在危机开始时心理就崩溃了,如果不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就可能产生有害的、难以预料的后果。一旦危机出现,便会有很多复杂的问题卷入其中。

  (四)动力性

  伴随着危机,焦虑和冲突总是存在的,这种情绪导致的紧张为变化提供了动力。也有人把危机看作成长的机会或催化剂,它可以打破个体原有的定势或习惯,唤起新的反应,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挫折的耐受性,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例如,对药物成瘾、网络成瘾的治疗,他们将问题拖延到较为严重的程度,以至于治疗者不得不将问题分步处理。个体在成长和追求的同时,也意味着带动一个可能受挫的机制,如能及时调整,适应变化,则能形成动力,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五)困难性

  当个体处于危机中时,其可供利用的心理能量降到最低点,有些深陷危机的个体拒绝成长,危机干预者需要帮助处于危机中的个体重建新的平衡。这就需要运用专业的心理学支持,常用的方法有“支持治疗”、“认知领悟疗法”、“家庭治疗”、“合理情绪疗法”等。但无论哪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适用范围,没有治疗心理危机的通用方法。另外,还有些危机愈后容易反复,治疗起来有一定困难。

心理危机的判断标准

  对于个体是否达到心理危机的程度,一般有三个判断标准:

  一是个体存在着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生活事件,如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

  二是出现严重不适感,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

  三是当事人惯常的处事手段不能应对或应对无效。如“9·11”事件后,毗邻纽约世贸中心的美林证券公司员工反映,他们经常情绪紧张,失眠情况严重;而纽约市消防局100多人因精神紧张而请假,许多人靠服用安眠药和镇静剂才能维持正常生活。

心理危机的形成阶段

  卡颇兰(Caplan,1964)在他的危机理论中将心理危机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警觉阶段

  创伤性应激事件使当事者情绪焦虑水平上升并影响到13常生活,因此可采取常用的应对机制来抵抗焦虑所致的应激和不适,试图恢复原有的心理平衡。当一个人感受到自己的生活突然出现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时,他内心的基本平衡被打破了,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开始体验到紧张。为了达到新的平衡,他试图用自己以前在压力下习惯采取的策略作出反应。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多半不会向他人求助,有时还会讨厌别人对自己处理问题的策略指手画脚。

  (二)功能恶化阶段

  经过第一阶段的尝试和努力,当事人发现自己习惯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未能奏效,常用的应对机制不能解决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创伤性应激反应持续存在,焦虑程度开始增加,生理和心理等紧张表现加重及恶化。当事者的社会适应功能明显受损或减退。为了找到新的解决办法,他开始试图采取尝试错误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这个阶段中,当事人开始有了求助动机,不过这时的求助行为只是他尝试错误的一种方式。需要指出的是,高度情绪紧张多少会妨碍当事人冷静地思考,也会影响他采取有效的行动。在这一阶段中,干预者应将干预的重点放在帮助当事人处理紧张焦躁的情绪,并向他保证:问题总是可以解决的。

  (三)求助阶段

  如果经过尝试错误未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当事者的情绪、行为和精神症状进一步加重,内心紧张程度持续增加,促使其想方设法地寻求和尝试新异的解决办法,应用尽可能的应对或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力图减轻心理危机和情绪困扰,其中也包括社会支持危机干预等。在这一阶段中,当事人的求助动机最强,常常不顾一切,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和对象地发出求助信号,甚至尝试自己过去认为荒唐的方式,比如一向不迷信的人去占卜。此时当事人也最容易受到别人的暗示和影响。咨询员对于处于这个阶段的求助者影响最大。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阶段中,当事人会采取一些异乎寻常的无效行动宣泄紧张的情绪,比如无规律的饮食起居、酗酒、无目的地游荡等。这些行动不仅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反而会损害当事人的身体健康,增加紧张程度和挫折感,并降低当事人的自我评价。因此,干预者应该首先帮助当事人停止这些无效行动,并与他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干预者在此所起的作用是参谋和顾问,而不是包揽一切的保姆。

  (四)危机阶段

  如果当事人经过前三个阶段仍未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他很容易产生习惯性无助。他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和希望,甚至对自己整个生命意义发生怀疑和动摇。很多人正是在这个阶段应用了不恰当的心理防御机制,使得问题长期存在、悬而未决,当事者可出现明显的人格障碍、行为退缩、精神疾病。有的甚至企图自杀,希望以死摆脱困境和痛苦。强大的心理压力有可能触发从未完全解决的,曾被各种方式掩盖的内心深层冲突。有的当事人会产生精神崩溃和人格解体。在这个阶段中,当事人特别需要通过外援性的帮助(包括家人、朋友和心理帮助的专业人员)度过危机。干预者在这一阶段需要做两个方面的工作:①通过交谈促进当事人的情感流露,加深他对自己处境和内心情感的理解,使当事人在与咨询员的交流中恢复自信和自尊。②作为参谋或顾问,帮助当事人学习建设性地解决问题。

心理危机干预的模式和实施过程

一、心理危机干预的模式

  贝尔金(Belkin)等提出三种基本的危机干预模式,即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和心理社会转变模式,后来又出现了折衷模式。心理危机干预模式为不同的危机干预策略和方法奠定了基础,为危机干预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1.平衡模式

  平衡模式(equilibrium model)也称平缈失衡模式(balance/unbalance model)。该模式认为,危机中的个体处于心理失衡状态,原有的应付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干预的目的在于帮助他们获得危机前的平衡状态。平衡模式最适合于早期干预,此时危机者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分不清解决问题的方向且不能做出适当的选择,除非个人再获得一些应对的能力。危机干预的重点应放在稳定病人心理和情绪方面,以帮助他们恢复心理平衡状态。

  2.认知模式

  认知模式(cognitive model)认为,危机植根于对事件和围绕事件的境遇的错误思维,而不是事件本身或与事件和境遇有关的事实。在危机事件中,持续的、折磨人的处境使人衰竭,推动其对境遇的内部感知向越来越消极的自言自语发展,直到再也不能使他们自己相信,在他们的境遇中还存在积极的成分。接着,他们的行为会跟随消极的否定性的自言自语,自以为对境遇是无能为力的。这种消极思维使危机持续存在下去。该模式的基本原则是,通过改变思维方式,尤其是通过认识其认知中的非理性和自我否定部分,练习和实践新的自我说服,使个体的思想改变更为积极,更为肯定。通过获得理性和强化思维中的理性和自强的成份,通过人们能够获得对自己生活中危机的控制。认知模式最适合于危机稳定下来并回到了接近危机前平衡状态的求助者。

  3.心理社会转变模式

  心理社会转变模式(psyehosoeial transition model)认为人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和发展的,危机不是一种单纯的内部状态,而是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危机的产生与内部的(心理的)和外部的困难有关,危机干预的目的在于与求助者合作,以测定与危机有关的内部和外部困难,帮助他们选择替代他们现有行为、态度和使用环境资源的方法,如同伴、家庭、职业、宗教和社区等。结合适当的内部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和环境资源的方法,以帮助他们获得对自己生活的自主控制。心理社会转变模式最适合于已经稳定下来的求助者。

  4.折衷模式

  折衷模式(eclectic model)以任务指向为基点,认为危机干预应从所有危机干预方法中有意识地、系统地选择和整合各种有效的概念和策略来帮助求助者。它的主要任务包括:①确定各种系统中有效的成份,并将其整合为内部一致的整体,使之适合于需要阐述的行为资料;②根据对时间和地点的最大限度的了解,考虑所有相关的理论、方法和标准,以评价和处理临床资料;③不确定任何特别的理论,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对得到成功结果的方法

  和策略进行不断的实验。对每一种类型的危机,平衡/失衡模式、认知模式、心理社会转变模式都将被纳入危机干预策略中。

  折衷理论融合为两个普遍深入的主题:所有的人和所有的危机都是独特的,所有的人和所有的危机都是类似的。基于此,折衷模式提出了心理危机干预方式:①分阶段干预,即将干预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与策略;②特异性干预,即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应激情境作深度拓展,发挥干预的特异性效果;③整合干预,即将不同的干预模式、支持资源加以整合,使干预的效果达到最佳水平。

二、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过程

  一般常用的是六步法,即确定问题、保证求助者的安全、给予支持、提出并验证可变通的应对方式、制定计划、得到承诺。

  1.确定问题

  从求助者的立场出发,使用积极倾听、开放式提问、同情、理解、真诚、接纳以及尊重等方式探索和确定问题。这是心理危机干预的前提和基础。危机干预工作者在干预的初期,必须全面了解和评价当事者有关遭遇的诱因或事件,以及寻求心理帮助的动机,同时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对方的信任。在这一阶段,一般需要明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有何诱因?什么问题必须首先解决?然后再处理的问题是什么?是否需要家属和同事参与?有无严重的躯体疾病和损伤?什么方式可以起到干预的效果?另外,必须评价自杀或自伤的危险性,如有严重的自杀或他杀倾向时,可考虑精神科门诊,必要时住院治疗。

  从问题的发生到危机的解决,评估是中心,要贯穿整个过程。对危机者进行评估是危机干预工作的第一步,及时对危机者进行恰当的评估,直接影响到危机者干预的成败。一个人表现情绪扰乱不一定是处于危机状态,因此在作出判断前必须进行准确的评估。未经过专业培训的干预者如果不经过详细的危机评定或检查便为当事者“及时提供帮助”,这样做的结果有时是适得其反的,甚至会对当事人造成遗憾终生的不利影响。因为危机的评定是紧密与预防性干预和避免危机后果发生等连结在一起的,没有明确和深入地检查和评估患者的危机内容,随之的干预措施就很难有的放矢地去帮助危机发生者。从而,解决问题、消除危机等既定目标就会很难实现。

  一般应进行以下内容的评估。

  (1)危机水平评估:危机水平的评估包括两个方面:①危机的严重程度评估。危机是有时限的,一般在几天之中,度过了这几天,危机状态不是好转就是恶化。因此在尽可能短的情况下评定危机者是否存在生命危险,即自杀、自伤、冲动攻击行为等发生的可能性,这一水平的评定至关重要,因为它牵涉到生命的安全与否。②社会角色能力评估。评定危机者是否已丧失原有的社会角色能力,是否与周围环境疏远或隔绝,或者离开原先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主要评估求助者还剩下多少应付能力,有多少可以应用的资源等。

  (2)临床表现评估:临床表现评估包括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等方面的症状。①认知改变。在急性危机阶段,当事者的注意力往往过分集中在悲伤事件或反应之中,从而出现记忆和认识能力方面的“缩小”和“变窄”,判断、分辨和做决定能力的下降,部分人会有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一般要评估以下问题:对危机认识的真实性、一致性即是否统一、自身想改变危机处境的想法有多少等。②情绪状态。情绪反应一般是求助者心理失衡的首发表现。主要表现为过度的情绪反应或失控,部分人甚至出现恼怒、敌对、烦躁、失望和情感严重的退缩或孤立。危机干预工作者应该能很快辨别出,求助者的情感反应是否恰当。当事者有无表现高度的紧张、焦虑、抑郁、悲伤和恐惧。③行为方面。当事人有无痛苦悲伤的表情、哭泣和独居等“反常”行为。具体来说,可以有工作能力的下降,从而不能上班和做家务;兴趣的减退和社交技能的丧失,从而会产生拒绝他人帮助和关心,脾气暴躁或易冲动。④生理症状方面。主要评估当事人在危机阶段有无失眠、多梦、早醒、食欲下降、心悸、胸闷、头痛、全身不适等多种生理不适表现,是否出现血压、心电生理及脑电生理等方面的变化。

  2.保证求助者的安全

  保证求助者的安全是首要的目标,也是贯穿整个危机干预全过程的主要目的。使求助者对自我和他人的心理和生理危险性降至最小可能性。危机干预工作者应该把这项目标融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中。可以充分利用危机干预技术促进危机者安全感的建立:

  ①积极接纳,这是心理干预得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要求干预者理解并接受危机者的一切表现。在危机事件后,每一个当事人都有恐惧的心理,此时他们往往特别渴望关怀和理解,渴望别人接纳他的一切。此时,心理干预者可以从语言上、行为上表现出对他真正的接纳,对于强烈的情绪表达,无须制止、建议、说教,此时听者的接纳、尊重、给予空间,使对方感觉到自己不是孤立无援的,从而建立起安全感。

  ②主动倾听,这是心理干预,尤其是初期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只有认真的倾听来访者的叙述,才能发现其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同时,通过无言倾听与陪伴,给予心理上支持。

  ③合理宣泄,让被干预者一吐为快,是心理干预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最为重要的步骤,给来访者提供疏泄机会,鼓励当事者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像倒垃圾一样把内心深处的负性感受、想法不加掩饰地表达出来,将负性情绪以适当的方式宣泄出来,有助于安全感的建立。

  ④环境支持,提供安静、舒适有序的环境可以使危机者感到安全。

  3.重新找回控制并给予支持

  这一步的重点是沟通与交流。通过与求助者沟通和交流,建立和保持双方的良好沟通和相互信任,有利于当事者恢复自信和减少对生活的绝望,有助于保持心理稳定和有条不紊的生活,以及有利于人际关系改善。通过干预者自己的语言和行为使危机者清楚干预者是能给予他关心和帮助的人,有人愿意帮助他度过危机,而且是真心的、无条件的、积极的态度去帮助他。干预者对求助者的行为不作任何评价,无条件地以积极的方式接纳所有的求助者。同时,可以向当事人解释危机的发展过程,使当事者理解目前的境遇,理解他人的情感,从而建立自信。还应注意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多与家人、亲友、同事接触和联系,减少孤独和隔离。使当事者的情绪恢复稳定,可以应用暗示、保证、疏泄、环境改变、镇静药物等方法,如果有必要,可考虑短期的住院治疗。

  4.检验可替代的办法

  此时的危机者思考问题的方式已经受到限制(管状视野),非黑即白或死路一条,没有其他路可走,因此干预者可以运用认知模式,帮助当事者正视危机。通过改变危机者的思维方式,引导其学会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认识现状,认识其认知中的非理性和自我否定部分,从新的角度来重新诠释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切,使个体的思想改变更为积极,更为肯定。使危机者明白,有许多可变通的应对方式可供选择,促使求助者正视可能应对和处理的方式,积极地搜索可以获得的环境支持、可资利用的应对方式,发掘积极的思维方式。

  5.制定计划

  帮助求助者做出现实的短期计划,包括帮助当事者获得新的信息知识,发现另外的资源和提供应对方式,敦促当事者接受帮助和治疗,确定求助者理解的、自由的行动步骤。调动求助者的主观能动性来制定行动的计划,要让求助者明白这是他自己的计划,不要轻视这一点。这在求助者心理建立了一条信念:我是有能力的,是恢复自制能力的表现,这没有剥夺我的权利和自尊。从而推动个体的心理发展。

  6.获得承诺帮助求助者

  在前几步的基础上实施这一步是顺理成章的。多数情况下让危机者自己复述计划:我们已经制定了计划,你是否可以自己按照计划来做一下。如你怎样控制情绪?何以不让情绪进一步升级?最后得到求助者的直接和真实的承诺和保证。这个阶段是求助者躯体、认知、情感、行为和精神方面的一种综合体现,即在较高水平上的理解和接受丧失,使其“更公开、更乐意、更顺从地”接近生活,并且愿意为创造新的生活而努力。在生活中的最大丧失之后出现的重构和转化,能够产生一种比以前更大的发展能量。表现为无条件的爱、创造力、整体性、深深地同情、探究及承诺。

三、心理危机干预的注意事项

  1.治疗焦点始终要放在促使求助者前来求助的那些当前问题。

  2.求助者由于痛苦和困惑前来求助,强烈希望改变自身的状态,治疗者要充分利用这种愿望。

  3.干预者在新理危机干预过程中可能会唤起他们自己生活中遭受挫折的感受、思想、记忆和情感,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但这种情感的超负荷可能导致过多的危害和悲伤反应,因此,干预者对求助者情感投入应适当,避免把危机者的丧失当成自己的丧失。

  4.重视求助者的积极参与,治疗者始终要向求助者传递这样的信息:我们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并非轻而易举,我将尽力做好我能做的一切,你怎么样?

  5.充分调动和有效利用病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系统。

  6.危机干预结束,治疗者要给求助者传达一个信念:相信他在今后不会发生与过去类似的困难,即使遇到困难,也会有人帮他一起度过。

参考文献

  1. 1.0 1.1 沈远平,江晓黎,杨思思编著.第六章 心理救援与心理干预 应急管理预防、演练与自救.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08.
  2. 2.0 2.1 2.2 冯正直主编.第九章 军人心理危机与干预 军事心理学.事军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09.
  3. 许德宽,朱俊梅主编.第十五章 心理危机与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5.
阅读数: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