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指为买卖双方提供经常性的、公开的、规范的进行农副产品批量集散、价格形成,并具有信息、结算等配套服务功能的场所。
首先,按交易方式不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可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现货市场与消费直接衔接,市场准入限制较少,市场参与者较多,交易品种多,尤其是鲜活产品较多。需要较大的交易场所和仓储设施。看货买卖、钱货两清,交易完成盾J期较短。单纯就现货市场而言,市场复盖范围小,基本表现为区域性市场。因此,市场布点较多。现货市场是整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体系的基础。远期交易的期货市场准入限制较多,市场参与者相对较少,大宗贸易且交易品种相对较少,多为麦、豆、米等主要农产品,交易单位、规格、等级等均实现标准化。在成交后一定时间内交割价格差额,一般无需真正的实物交割,无需较大的交易场所与储藏设施,交易完成J吉j期长,市场覆盖范围大。市场布点少且集中于中心城市。期货市场与消费没有直接联系,其功能主要是套期保值和均衡供需关系。成为价格形成中心与信息中心直接影Ⅱ向现货市场价格走势。
其次,按交易地点不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可分为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产地市场处于供应链上游,其形成与规模取决于农副产品供给状况,并依托于交通便利条件。销地市场处于供应链下游,其形成与规模则取决于销地的人口数量、城市化水平以及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等因素。由于农副产品生产的区域性、分散性和销售的集中性等特征,产地市场与销地市场的功能和任务是不同的。不管今后产地市场形态如何变化,产销市场是不可互相替代的。
第三,按市场存在的形态不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可分为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凡是有交易场所,实行面对面交易的市场均为有形市场;而无交易现场,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发布交易信息并实现交易的市场为无形市场。无形市场的产生与发展与现代通信技术发展是分不开的。无形市场扩大了交易空问,加快了交易速度,同时也对农副产品的标准化、物流系统,结算方式等提出新的要求。
先,随着城区扩大以及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变化。每天上集贸市场购买农副产品变得很不方便,集中购买成品或半成品消费将成为新的习惯或时尚。因而集贸式农副产品销地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趋于萎缩而逐步为连锁超市替代。
其次,受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各类农副产品商品化率大幅度提高,适应市场要求农副产品加工深度也将逐步增加。各种新型农业经济组织的形成将改变农民参与市场的经营方式,可以预见,未来集贸式产地市场将转变为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与流通企业的直接沟通。
第三,加入WTO之后,中国的农副产品将在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与国外优势农产品进行竞争。要求摆脱集贸式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原始形态,大力发展期货市场与无形市场,形成有效率的现代市场运作形式与市场组织力量。
以上只是时代发展对农副产品市场形态变化的客观要求,事实上促进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形态向现代化方向变化的客观条件也正在逐步形成与完善。近年来,现代交通设施发展迅速使市场相对地理位置优化,市场区范围扩大;现代通信设施与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兴起,使无形市场得以较快成长;在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要求下正在成长的我国物流产业,对市场形态变化也将起到支持的作用。
可以预见,21世纪中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体系的发展趋势,将是集贸式现货市场整体萎缩,产地市场将因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壮大而得到改造,销地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将逐步合并为连锁超市代替;以农副产品生产企业为基础,连锁超市为末端,现代物流企业集中配送网络为主干的供应链将支持无形市场成为主流形态;期货市场将得到充分发展,其作为主要农产品信息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以及市场稳定器作用将充分显现;区域市场、全匡I市场、国际市场虽层次分明,但在无形市场和期货市场的支持下将融为一体。
首先,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较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形态多样化缺乏相应的产业基础。无形市场、期货市场、国际市场的农产品交易对农副产品品种、质量、规格都有相应的标准化要求,以便迅速进入市场实现交易,适应广泛的消费需要。这就要求农副产品生产有较高的产业化和专业化程度。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刚刚起步,农副产品生产尚处于分散状态,因而,农副产品品种选育能力不足,品种档次低,质量差,不适合加工,也缺乏相应卫生标准,限制了农副产品进入市场的范围;另外,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加工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成套加工设备少,性能差,自动化程度低,缺乏高技术检测手段,产品质量不稳定,劳动生产率低,管理水平低,加工成本高,缺乏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标准、规格采集制定缺乏产业基础而相应困难。同时,也就制约了产地市场的改造和物流产业的形成。
其次,缺乏稳定的农业经济组织参与大市场经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体系是各种市场形态互相联系的整体,也即大市场概念。大市场要求大农业经营与之相适应。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组织尚处于“小农生产+小农经营”模式占主导地位的阶段。所谓小农经营即以单个家庭为经营单位且资本规模较小的经营形式,这种以自产自销为特征的农业组织模式难以形成大市场所需的合格主体,以及相应的参与能力。近年来涌现的“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农业组织模式,由于存在组织内部经济关系不稳定,缺乏农产品品牌效应等问题,仅能认为是过渡性的组织形式,而且它们目前受规模与经营能力限制,影响市场的能力极为有限。没有组织化的生产流通与开放性的市场结构相适应,以市场供求信号传递通畅、准确为特征的大市场,是难以成就的。
第三,缺乏催化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形成与完善的现代物流技术手段和物流企业。无论站在哪个角度,无形市场、期货市场、全国以及国际市场、连锁超市的形成发展都需要技术手段支持。众所周知,我匡I企业信息化工作刚刚起步,更不用说单个农户开展电子商务业务,而且网上成交,电子结算,社会化配送系统尚有待成熟。目前我国农副产品物流体系尚属初级阶段,保鲜运输使用范围有限,农副产品从整理、贮藏、保鲜、包装到运输尚不能成龙配套,物流技术手段落后,能力严重不足。专业化物流企业刚刚进入人们视线。没有现代物流体系,根本谈不上农副产品的大流通、大循环,更谈不上在国际市场占据有利位置。现代物流体系是将分隔的市场整合起来的黏合剂,是促进市场体系成熟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