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科技管理(Business Technology Management)
目录
|
企业科技管理是指企业对于科技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其中,科技活动指经济、社会活动中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等及与其密切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企业科技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研发战略及计划的制定、研究开发过程的管理、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和科技人员管理等。
按照科技工作的特点和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企业的科技管理,一般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方针,是科技工作的实践性的要求。企业的科技管理的立足点是发展生产,科技工作只有同生产结合,为生产服务才有生命力。各类科研技术工作的比例,项目的选择等,都受到经济发展需要的制约;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又反过来大大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成为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因此,企业科技管理就要围绕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的开发、围绕企业的节能降耗、技术升级和产业提升来开展,使科技活动与生产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科技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科技先行,为发展生产开拓道路
这是科技工作的探索性的客观要求。科学技术是发展生产的前导,科技先行才能达到与企业生产经营协调发展的目的。科学技术具有加速度发展的规律,是按指数形式增长的。科学发明日益增多,应用于生产的周期越来越短,新技术的老化过程加速,技术寿命周期日渐缩短。如十七至十八世纪,蒸汽机车从研制到形成产品要经过100年,到十九世纪,柴油机从发明到应用只有19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涡轮喷气发动机从研制到生产只有10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激光从研制到应用只有一年时间,电子计算机的换代更快。因此,科技管理必须适应这种加速度发展的要求,提前做好技术准备,不使生产的发展因技术与原因而落后。在传统的工业企业科技管理中,重点是日常的技术管理工作,建立正常的技术秩序。当然,这项工作,今天仍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但是,要适应当今科技发展迅猛、需求变化快的趋势,科技管理的工作重点,应该并已经转到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上来,把技术创新放在科技管理的首要位置。例如,国外有些大型跨国公司的研究开发费用已占销售收入的5-9%左右,从事技术研究开发的人员占全体员工的5-7%左右。可见,在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中,技术研究开发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为了搞好科技先行,科技管理要有长远观点和预见性。这一方面是由于科技发展快,所以要预见未来变化,有长远打算;另一方面是研究开发的工作周期长,如果不及早着手,就赶不上变化的需要。因此,企业的科技管理也应有一定的前瞻性,应重视科技预测,做好发展规划和技术储备,加快技术更新过程。
(三)建立良好的技术工作程序,提高预见性
科技管理的重点是提高对研究开发工作结果的预见性,这就需要建立良好的技术工作程序,预防事故的产生,而不是单纯地应付临时事故。要确立科学的工作程序,如设计工作程序,工艺工作程序,产品开发程序等,使上下阶段的技术工作相互衔接,在上一阶段的技术工作中就预先考虑下一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加以防止。例如,设计时就要考虑到制造的工艺性和经济性。只有建立良好的技术工作程序,提前预防,才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四)系统管理
这是科技工作具有综合性的客观要求。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具有专业分化和整体综合发展的两种趋势:一方面,学科的划分和专业技术分工越来越细,专业研究越来越深入;另一方面,不同学科领域内容互相渗透,许多重大的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项目,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的知识,项目规模加大,需要加大投入科技人员工作时数和经费额度。这种大规模的科技活动,被称为“大科学”(相对于十九世纪时的个人和小集体的科技活动,即所谓“小科学”而言)。按照现代科学技术的这种发展趋势,在企业的科技管理中,就需要动员和组织更多的人力,既有分工,更要通力协作,加强系统观念,进行系统管理,把建立在各项专业分工基础上的科技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
(五)技术与经济相结合,讲求经济效益
科技管理不是局限于研究科学技术本身,而是要把科技工作和经济问题,特别是同提高经济效益问题联系起来考察。因此,科技管理必须分析研究社会经济对科学技术的要求,研究科技工作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研究科技活动的经济合理性。科技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从基础研究到开发研究,从产品设计到试制,以及处理日常的技术问题,都不能把技术工作孤立起来,要进行成分的技术经济分析,使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统一起来。在研究技术上的经济问题时,还要研究它的现实性,要分析国情和企业条件,做到发挥本领域、本地区、本企业的有利因素,扬长避短,切合实际。
(六)把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放在首位
这是由科学技术活动是一种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的劳动的特点决定的。科技管理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对科技活动进行管理,当然要有效地运用物力和财力,但更主要的是要发挥科技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科学的发明创造、新技术的开发运用,都是在继承前人知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即使是日常技术问题,也会遇到新问题,要创造性地进行处理。因此,科技工作的开展,首先就是依靠人们的创造精神。为了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必须加强管理和培训,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进行智力开发和知识更新。同时,也要加强道德素质的培养,建立健全科技劳动成果评价体系,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对科技人员进行激励,使他们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企业科技管理的任务,概括地说,是依据国家科技政策并结合本企业的需要,组织技术研究开发,应用推广新技术,保证生产的技术需求,提高企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效益。企业科技管理的任务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一)企业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开发的管理
1.结合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开展科学研究和实验研究工作,探索新领域,形成新理论,为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提供技术储备;
2.进行科学预测,制订企业科技发展规划,指导和部署企业科技进步实施进程,推动科技进步;
3.根据企业需要组织技术开发研究,推广利用企业内外的科研成果和新技术原理,促其转化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并在生产中发挥作用,有计划地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技术革新;
4.对各项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方案进行技术与经济可行性论证。
(二)日常的生产技术管理和科技人才管理
1.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包括生产技术准备计划编制、新产品设计、工艺准备、试制鉴定等;
2.日常生产技术管理,包括日常的设计管理,工艺管理及实验技术管理;
4.科技人员的开发、使用、考核和继续教育以及政治思想教育和激励。
企业科技管理体系是一个由多要素集成整合并协同作战的复杂系统,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第一,科技管理队伍。科技管理队伍是科技管理活动的执行者。科技管理队伍的建设是企业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人作为体系中最活跃的因素,其水平高低和发挥作用的好坏直接影响体系运行效率和企业生存发展。跨入新世纪,科技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科技已逐渐从人对自然现象的探求,转化为企业、政府有意识的经济活动。没有专业化的科技管理队伍,科技与经济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对企业来说,在企业家和科研人员之间,需有强有力的科技管理队伍,既要通晓科技,又要懂管理,还要有全面的综合协调能力,作为桥梁纽带连接企业家与科研人员,为其提供决策咨询、管理服务,参与企业战略管理。
第二,科技管理制度。科技管理制度是科技管理活动的行动指南,是实现整个科技管理科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基础。没有健全的制度,科技管理活动就无章可依。企业需要根据科技管理内容和自身实际,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如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科技人才管理制度、科技资金使用制度等,规范技术创新中涉及的种种行为,为企业决策者和负责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科技管理的人员提供行动指南,明确权利义务,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保驾护航。同时,建立科技交流与合作机制、良性科技竞争机制,以激励科技发展,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鼓励发明创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建立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企业发展中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合理评价知识创造者的价值。科技管理制度建设,要自成一体又相互联系,要与ISO质量管理体系、信息化建设等充分融合,形成有机整体,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证。
第三,科技管理内容。科技管理内容是科技管理活动的对象。企业科技管理内容主要有:(1)科技项目管理,包括科研项目的预研、申报、评审、立项、组织实施、检查验收等;(2)科技成果管理,包括科技成果鉴定、评价、登记、奖励、推广,专利申请、论文发表等;(3)科技人才管理,包括科技人才的遴选、培养、使用、考核、奖励、合理流动等;(4)科技信息管理,包括科技动态、政策、专利、外部竞争性情报、用户反馈信息等信息的获取、传递和使用;(5)科研资金管理,包括科研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监督等,旨在增加资金总量并提高使用效率;(6)科研过程管理,即对整个研究开发过程进行管理和服务,并协调解决研究开发过程中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划分是从不同角度来说,相互间有交叉,它们是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例如,科研过程管理包含科技项目、成果、信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内容。
企业要生存和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科技管理力度,推进企业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企业科技管理工作的力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进一步提高对科技管理的认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形成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
要充分认识到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企业永葆生机的源泉;而科技管理则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技术创新并不是纯技术问题,而是涉及资金、设备、人员素质等多方面的复杂问题;技术创新不仅是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也是对决策层、管理层乃至操作层的要求。因此,要广泛宣传和加强培训,使企业各级人员牢固树立起技术创新意识,在工作中勇于创新、善于创新。鼓励创新实践,使创新熔铸于企业文化和员工精神之中。要使企业员工充分认识到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企业维护和实现广大职工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径。只有实施科技兴企,促进企业发展壮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职工的利益。
(二)做好内部科技管理工作,健全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建全和完善科技管理体系,做好企业内部科技项目的审查、经费管理、成果鉴定、成果奖励和推广及科技成果申报、知识产权保护等管理工作。建立科技开发创新网络,开展内部自主创新等技术活动,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协调和运用资源的能力,促进开发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升级,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
(三)做好企业R&D规划,保证研发工作的开展
R&D规划是指企业应用研究与开发工作的总体战略规划。该规划具有长期性、指导性和预见性的特点,因而它对企业的科技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做好企业的研发规划,有利于明确指导企业科研目标,有利于指导企业科研计划和项目的开展,有利于对现有资源和所需资源进行战略性调配,有利于企业预期成果的实现。
(四)坚持管理实用有效原则,推广应用新技术,推进技术创新
企业科技管理的重点应是通过抓好应用新技术和技术创新成果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项目为载体,紧紧围绕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等目标,策划建立新技术应用的示范工程。在吸取同行业先进经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调动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针对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积极组织攻关、创新技术和工艺,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学习、推广应用新技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形成企业的技术优势和核心技术并再推广应用于工程实践,创造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完善技术引进、应用、积累、交流等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拓展技术创新的广度和深度。
(五)搜集科技信息,引导企业研发和应用新技术
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取决于对各种知识和信息的掌握情况。它们既有企业内部的,如生产数据、销售数据、采购数据、财务数据等;也有企业外部的,如市场行情、科技动态、国家政策等。在科技管理层面,应当加强对科技信息的搜集,及时掌握本行业的最新科技发展动态,一方面指导本企业研发战略的制定,另一方面使企业能够更为迅速的将新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
(六)突出科技管理重点,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
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支持。企业除通过内部挖潜自筹逐步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外,还应提出切实可行的科技项目以及完善的立项申请,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以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特别是资金的支持。积极争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促进产学研合作,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使企业成为真正的技术创新主体。
(七)加强对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企业技术秘密的保护
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专利、技术合同等法律方面的问题。许多企业法律意识不强,对知识产权问题知之甚少。造成企业技术成果大量流失,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因此,要针对知识产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一是确立工作原则,明确主要任务,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二是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的保护、实施、激励和约束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确定工作范围、落实岗位责任制;三是把知识产权的内容纳入教育和宣传计划,定期对职工,特别是科技人员进行培训;四是强化知识产权的过程管理,防止对外招标或技术交流中企业技术机密流失。
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和聘用合同中,要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对于企业花大量时间,财力等培养的关键技术人员及企业的技术权益有重要影响的人员,要采取激励措施留住人才;同时应当与之签订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协议,运用规章制度和法律手段来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在对项目的管理中,把监控工作贯穿到项目实施全过程中,对项目实施的每个环节进行跟踪管理。科技管理人员经常下现场检查监督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项目完成的预定时间到期后,及时督促承担单位总结验收;不能按时鉴定验收的,要了解原因,帮助解决问题。
(九)制定科技奖励措施,提高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
人才是企业之本,应大力提高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创造才能。因此,企业应建立良好的科技激励机制,制定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并通过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申报政府各级科技奖励,利用政府部门的资金和荣誉奖励有贡献的科技人员。
(十)加强学习与交流,保持技术创新的源动力
在科技发展高新化、信息传递高速化、商业竞争全球化的时代,竞争环境无时不在变化,企业的学习速度成为竞争中的关键。因此,要努力营造学习氛围,成为学习型企业。企业可以通过召开技术交流会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一方面促进企业内部各单位间的技术交流、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与外部企业间的技术交流,通过学习,借鉴、掌握行业的关键技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只有持续不断地地获取信息和知识,企业才能保持技术创新能力,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