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间竞争 (intersectoral competition)
目录
|
部门间竞争也称行业之间的竞争,它是指不同生产部门的企业为了更有利的投资而进行的活动。
部门间竞争是指处于不同部门的不同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它是经济资源通过市场机制在各不同部门之间进行运行和配置的过程,这一过程还表现为资本在不同部门的运动和分配。部门间竞争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转产和创办新企业。充分和公平的部门间竞争的结果就是形成全社会平均利润率。全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总体均衡实现的重要标志。它意味着不同部门的等量劳动和支出能产生等量报酬,全部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
部门闯竞争是由于社会资本不断自由流动、自由转移造成的。因为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利润是不完全一样的,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必然要向利润率高的部门流动。另外,由于市场变化大,在供求情况难以正确预测的情况下,生产单一产品容易遭受风险。因此,企业为了能旱涝保收,减少风险性,经营就要多样化,资本也就要转入到其它部门或其它商品生产中去。这样,也会产生部门间的投资竞争。
1.积极作用。它能使社会资金、劳动力、生产资料等在不同生产领域之间得到合理的分配,使得各种资源能得到较佳的配置。因为投入不同部门的资本,在利润率相同的条件下,由于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时间的不同,利润也就会不同。一般地说,能源工业,采矿业等资本有机构成高,资本周转时间长,利润率就低;轻工、食品等工业资本有机构成低,资本周转时间短,利润率就高。资本要追求剩余价值,就会不断地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原先利润率高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输入,生产能力就大大提高,达到一定程度后,所生产的产晶就会供过于求,从而引起商品价格下跌,部门利润率下降;而原先利润率低的部门则发生相反的变化,由于资本大量转移,生产规模缩小,产品供不应求,从而引起商品价格上涨,部门利润率上升。因此,资本在利润杠杆的驱使下,会不断地在社会各部门之间转移,这就导致各部门利润率的平均化和社会经济资源、劳动力配置的合理化。
另外,部门间竞争还能避免生产资本的严重浪费和生产资料严重积压的弊端,促使企业挖掘潜力,生产经营多样化,适应和满足社会消费的需要。
2.消极作用。同行之间的竞争有盲目性和自发性。资本自由转移、劳动力自发流动,会造成社会经济的波动,使得某种产品或某一部门的产品一会儿滞销积压,供过于求,一会儿畅销紧俏,供不应求;劳动力一会儿涌向这个部门,一儿会又涌向那个部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进行和社会生活的安定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