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预期管理

目录

  • 1 什么是通胀预期管理
  • 2 通胀预期管理理论的流派[1]
  • 3 我国通胀预期形成的深层原因[1]
  • 4 通胀预期管理的国际经验[2]
  • 5 我国政府加强通胀预期管理的建议[2]
  • 6 相关条目
  • 7 参考文献

什么是通胀预期管理

  通胀预期管理是针对通胀形成的条件提前调整,避免条件恶化导致通胀恶化。

  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理论,更多的是一种危机管理危机干预的理论。与所有的危机管理目的一样,通胀预期管理是要将通货膨胀预期对实际通胀的助推作用减少到最小。

  管理通胀预期与防止通货膨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管理通胀预期的目标,是为了平滑价格总水平的波动,避免通胀和通缩的交替出现,使经济运行的环境尽可能稳定,以及避免因预期而产生恐慌性的群体性行为。防止通货膨胀,则是一国政府采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相应的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等措施,将通胀率控制在既定目标。

通胀预期管理理论的流派

  我国理论界对通胀预期管理理论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流派:

  1.自我实现论。该理论认为,预期会自我实现。通胀一旦形成,将产生对经济和社会的秩序破坏。这种破坏首先会造成对资源配置的错误引导;其次,将引起对低收入者更为不利的再分配,加剧社会的贫富差距;最后,通胀无法在长期内解救失业,并可能孕育新的通缩。要进行通胀预期管理,就是要打破通货膨胀预期的自我实现过程。

  2.危害论。中国理论界一向非常重视通胀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李拉亚曾把通胀的危害总结为社会危害和经济危害。社会危害表现为通胀使分配不公、低收人阶层生活水平下降,拿固定工资的人实际收入下降,通货膨胀是对固定收入的一种隐形税收,并由此提炼出一种“容忍”限度理论,研究人们对通胀的容忍界限。他认为在容忍界限内,似乎益大于害、得大于失。经济危害是指通货膨胀变化的不确定性,导致了相对价格变化和一般价格水平变化的混淆,从而使市场行为紊乱,资源配置失调、经济效率低下。而通胀预期是导致通胀的重要原因,因此也具有社会危害和经济危害,要及早干预。

  3.政策折扣论。预期的主体是企业和居民等私人部门,预期管理的主体则是各国中央银行。它们之间的目标差异和行为差异,往往导致经济政策和预期管理的措施不能达到预定目的。④例如,当通胀预期形成时,居民和企业都会作出反应,调整自己的消费行为投资行为,要求提高劳动力价格商品价格,由此会对实际通胀产生实质影响。此时,政府往往也会采取相关政策措施,对形成中的通胀作出干预。但是,由于居民和企业的行为已经对实际通胀产生影响,使政策本应针对的情况发生变化,因此,很容易导致政策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这种管理理论强调政府制定政策要考虑到预期有部分抵消的作用。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07年对通货膨胀的预期非常强烈,所以2007年的中央经济会议要求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但实际数据显示,到2007年年底,实际的通货膨胀率在2007年之前5年里平均不到3%。这说明,通货膨胀预期在2007年应该是非常高的,制定货币政策时充分考虑了预期的抵消作用。

  以上几种理论,都从不同视角看到了通胀预期的外部性,从而得出通胀管理的重要性结论。但遗憾的是,上述论点都未能够系统说明通胀预期形成的机理,例如政策折扣论,缺乏一个量化的模型来衡量对政策的抵消作用到底达到多大比例,因此对政策制定的指导作用有限。

我国通胀预期形成的深层原因

  从法律金融学视角考察:

  在通胀预期形成的原因方面,理论界争议很大,莫衷一是。肖钢认为我国通胀预期主要来源于输入型的流动性过剩。他认为,全球流动性快速增长使中国流动性输入风险逐步增大,这是形成我国通胀预期的主要原因。刘国光则认为通胀预期是经济较快复苏带动的需求和物价上升、美元持续贬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可能带来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货币信贷供应超速增长的滞后影响(半年期)、货币信贷持续扩张的预期等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易宪容认为通胀预期管理的焦点就是要关注资产价格变化、要放在住房投资品的银行信贷管理上。谢国忠持有相似观点,也认为中国的老百姓通胀预期主要是由房地产引起的。

  对于我国通胀预期形成的原因,从表面来看,的确是资产价格上涨使人们形成通胀幻觉,从而引发通胀预期。但究其深层原因,笔者与以上几位学者持不同观点。我国公众对通胀的预期有其制度上的深层原因。社会公众形成通胀预期最直观的途径就是观测和研究货币政策的制定者——中央银行的行为模式,这也是为什么当前天量的货币供应量虽然没有引发通胀但已经带来严重通胀预期的最直接原因。

  首先,我国中央银行并不是一个以币值稳定单一目标中央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明确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与促进经济增长两个目标的内在矛盾性,常常会使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存在两难选择。这一方面为我国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埋下伏笔,但也常常给政府以通胀为代价实现某些短期目标提供了便利。当经济增长指标低于政府预期时,民众会迅速察觉到中央银行下一步为“保增长”而会采取的行动,从而为通胀的到来做准备。即使中央银行承诺“锚定”低通胀率指标,这一缺乏任何惩罚机制的承诺也是不可置信的。通过扩张性政策刺激有效需求,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绝大多数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方式。而从实践效果看,这种做法仅具有短期效应,其弊端13渐明显。降低通胀率,则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例如,自1975年以来,德国中央银行率先实行这一战略,每年都公布货币供应量(M,)增长的上下限(如1997年为3.5%一6.5%)作为监控目标,并影响通胀预期。如超出上限,表明通胀压力加大,中央银行将提高利率;反之则降低利率。德国中央银行控制通胀的成绩,已是举世公认。而直接盯住通胀指标战略,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越来越多的西方中央银行采用的新做法。其要点是中央银行公开承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坚决寻求稳定的低通胀率,依据其所选定的一系列经济和金融指标,宣布未来一定时期内其所力求控制的通胀率的指标范围(如从1%~3%,即所谓通胀指标区),并根据预测调整货币政策,旨在通过建立稳定、可信的通胀预期(这是战略成功的关键),影响工资和价格制定,最终实现价格稳定。如英格兰银行自1992年lo月起,将物价上涨不高于2.5%作为指标。如预测值大大超出指标区,就提高利率,反之则降低利率。

  其次,一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其执行单一通胀目标制度的重要配套制度,与通胀预期和预期的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IMF研究表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程度和一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程度密切相关,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将有效地降低该国的通胀率。尤其是对采用盯住通货膨胀率的货币政策的经济体来说,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保障该项货币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就是说,按照Cukierman、Webb和Neyapti三人的定义,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可以从中央银行领导任命程序、中央银行与地方政府冲突的解决方式、明确的政策目标的实现和借款给中央政府的法律限制四个方面考量。无疑,按照这个标准,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道路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最后,缺乏问责机制和透明度,也会造成政策制定者和公众的沟通壁垒,从而给公众的通胀预期带来不确定性。问责是指当中央银行未实现预先宣布的通胀率目标时,公众及政府有权力对央行展开问责,要求中央银行作出合理解释,问责制和独立性作为配套制度,二者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透明度是指中央银行可以广泛利用各种沟通手段向公众和市场说明中央银行未来的计划、目标和决定。中央银行可以从政治透明度、经济透明度、程序透明度、政策透明度、运营透明度等多个维度来衡量其透明程度。

  综上,在中国现实的政治经济体制格局下,中央银行的多重身份就是一个重要的约束条件,约束条件不改变,很难使社会公众相信其真正是以币值稳定为目标,货币政策就会失去信誉。一旦出现2009年货币供应量连续高速增长的现象,老百姓很可能认为政府为保持经济增长速度而持续增加货币投放,通胀预期就可能恶化。再加上社会公众并不真正明白从货币到通胀之间在传导机制和程度上会有一定抑制(这也与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和宣传力度有关),通胀预期改变了公众的实际消费和投资行为,从而真正加剧了通胀,完成了通胀预期到通胀的实现过程。 

通胀预期管理的国际经验

  目前,在国际金融市场中,通胀预期管理与抑制通货膨胀成为各国政府和经济研究部门关注的焦点问题,两者之间的表面意思虽然十分接近,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两者所蕴含的政策内涵却有很大的差别。通胀预期管理主要是针对结构性通胀,通过货币政策微调进行针对性的调控;而抑制通货膨胀的前提则是物价全面上涨,央行货币政策开始正式转向。近年来,在国际经济学界关于导致我国现阶段通胀压力的原因,国际学者众说纷纭,欧美国家的部分经济学者和转接认为此轮

  物价上涨是价格下跌后复苏阶段特有的“通货复胀” ,而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国际金融资本的投机行为助长了我国的通胀预期。但大部分研究者都认为本轮通胀压力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为我国通胀预期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从外国扩张性货币政策,以及流动性泛滥的角度进行分析,其必然造成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预期。这是推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的重要原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必然会从贸易和预期等渠道反映到国内的PPICPI上来。中国对国际流动性泛滥的问题没有太大影响力,但可以通过G20和双边磋商表示我们对美政策过度宽松(和宽松时间过长)的担忧,并通过IMF等多边渠道对美国施加压力,要求其不要过度延缓退出扩张性政策的时间。

  尽管西方发达国家对通胀预期探索和实践的历程接近半个世纪,但并没有形成十分成熟、有效的管理模式。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围的情况看, 虽然通胀预期管理的具体方法各不相同,但大致的运作程序都是先对通胀预期进行衡量,然后再选择适当的手段对通胀预期进行引导和管理。国外引导和通胀预期管理的手段以间接手段为主。(1)中央银行或政府有关部门、权威机构发布政策报告;(2)新闻发布会,如欧洲央行行长定期向公众详细介绍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及货币政策相关的物价稳定评估等;(3)央行或政府高层官员在公开场合表态;(4)实行通胀目标制。通胀目标制是指把维护币值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最终目标,其它目标都让位于通胀目标,并在公众的监督下运用相应的货币政策工具使通胀的实际值和预测目标相吻合。

我国政府加强通胀预期管理的建议

  随着我国政府对于国际经济环境的逐渐适应,特别是在对国际经验的不断借鉴和研究过程中, 已经基本掌握通胀预期管理的原则和目标,但是具体组织实施与管理中则面临了不同方向的压力和困难。为了有效环境我国政府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通货膨胀压力,必须从本国实际国情出发,并且紧密联系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趋势,进而才能实现对于通胀预期的科学、有效管理

  1.准确把握政策取向,保持适度、宽松的总体基调

  在今后的通胀预期管理中,我国政府要始终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只要不发生剧烈的形势变化,就应继续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宜过早退出。但应随经济形势的变化更具灵活性,适时实施动态的预调和微调,从“过度宽松”回归“适度宽松” 。

  2.寻求信贷规模调整与信贷结构优化的平衡点

  从目前四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实施进展及银行信贷资金配套情况看,2011年我国的信贷增量还必须保持一定幅度, 只宜做小幅度调整,不能下降过快。必须保证已开工重大项目资金链不断裂,避免出现“烂尾工程”造成新的不良资产。另一方面,信贷政策应更加关注优化信贷结构,积极满足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贷款需求严格限制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投放。

  3.进一步化解物价上涨和资产价格膨胀的压力

  我国政府要进一步推行超常规发展直接融资,让国内各类型的企业有更多直接参与各种金融市场的机会,加强对创业板市场的监管,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快完善股票市场的基础制度建设,尽快推出股指期货,平抑股票市场频繁发生的系统性波动。二是改善收入分配,让居民收入增长逐步抵消高房价压力合理调控土地供应节奏, 改善土地供应,降低土地成本,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改进土地价格形成机制,完善招拍挂制度,推动消费信贷稳定规范发展,抑制投机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编.金融法苑2010总第81辑.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11.
  2. 2.0 2.1 朱红晖.浅谈我国通胀预期管理的国际经验与借鉴[J].中国经贸.2011年6期
阅读数: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