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会计

目录

  • 1 约束会计的概述[1]
  • 2 约束会计的研究对象
  • 3 约束会计的会计假设
  • 4 约束会计的特征
  • 5 约束会计的信息披露
  • 6 约束会计与传统会计的比较
  • 7 约束会计的意义
  • 8 参考文献

约束会计的概述

  约束会计是约束管理理论与会计学相互渗透所形成的新型会计学科,约束会计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它是在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Theory of Constraint——约束理论:简称TOC”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管理会计分支,约束会计的目的是想找出在激烈竞争的各种条件下生产的内在规律,运用传统会计的理论基础寻求一种分析经营生产问题的科学逻辑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着眼于整个组织改善和盈利能力的提高。它把重点放在瓶颈工序(即约束)上,保证瓶颈工序不发生停工待料,提高瓶颈中心的利用率, 从而得到最大的有效产出。TOC认为,任何系统至少存在着一个约束,否则它就可能有无限的产出,因此要提高一个系统(任何企业或组织均可视为一个系统)的产出,必须要克服系统的约束。任何系统可以想象成由一连串的环所构成,环与环相扣,这个系统的强度就取决于其最弱的一环,而不是其最强的一环。因此,如果想达成预期的目标,必须从最弱的一环即从瓶颈(或约束)下手,并以此为循环,才可以在短时间内显著地提高系统的产出,并达成持续的改善。即找出妨碍实现系统目标的约束条件,并对它进行消除的系统改善方法。约束会计目的在于强调产出,将组织所面临的关键约束(TOC把实现目标过程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制约因素称为“约束”)同传统会计系统联系起来 ,展示了通过撬动阿基米德基点(关键约束点)给组织带来巨大的收益

约束会计的研究对象

  约束会计研究的对象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许许多多的制约因素,这些制约因素称为“约束”。“约束”有各种类型,不仅有物质型的,如市场、物料、能力、资金等,而且还有非物质型的,如后勤及质量保证体系企业文化管理体制、规章制度员工行为规范工作态度等等,这些“约束”的变化最终都影响企业的效益。约束会计强调必须把企业看成是一个系统,从整体效益出发来考虑和处理这些“约束”问题,约束会计着眼于整个组织的改善和盈利能力的提高。传统会计则明显比较狭隘,以企业的物流资金信息会计研究对象,只关注局部的改进,如成本削减、提高劳动生产率固定资产利用率,并没有考虑这些手段同企业最终目标即实现盈利之间的关系。

约束会计的会计假设

  作为会计学的分支,约束会计接受了传统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假设,有着会计学共同的一般前提,除此之外还具备一些特殊的前提假设。如管理决定假设。假定管理的价值是其管理方式的函数,其效用的发挥在不同的管理方式下会产生不同的经济价值。一个组织只有进行科学管理,通过管理进一步指出如何实施必要的改进来一一消除企业发展的“约束”,从而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因此必须要形成一套解决约束的流程,用逻辑地、系统地回答以下任何企业改进过程所必然提出的三个问题:改进什么?改成什么样子?以及怎样使改进得以实现?约束会计正是在想找出各种条件下生产的内在规律,寻求一种分析经营生产问题的科学逻辑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可用一句话来表达即找出妨碍实现系统目标的约束条件,并对它进行消除的系统改善方法。

约束会计的特征

  与传统会计相比,约束会计有其自身的特征:

  为了衡量实现目标的业绩和效果,约束会计打破传统的会计成本概念,提出了三项主要衡量指标,即有效产出、库存和运行费用,约束会计认为只能从企业的整体来评价改进的效果,而不能只看局部。库存投资和运行费用虽然可以降低,但是不能降到零以下,只有有效产出才有可能不断增长。

约束会计的信息披露

  约束会计的利润表是一份业绩报告,它能反映实施经营思想后的业绩和员工情况,报告的产出部分强调了利用约束资源提高产出的重要性,同时确定成本是否得到了充分控制。传统会计报告只注重收入和费用,并信奉“卖的越多赚得越多,如果销售额不能提高,就得削减成本

约束会计与传统会计的比较

  约束会计是事前管理,由此能转守为攻,先设定目标再着手计划工作,脚踏实地的向目标前进,注重从预防的角度解决问题,从而杜绝了组织中的救火式行动;传统会计明显是事后管理比较被动,根据历史业绩,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忽略了纠正在未来经营环境下的意义,以及由于未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问题所造成的损失。约束会计简单、直接,被业界专家誉为一种“常识管理”方法;相反,传统会计复杂、臃肿,要从大量会计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十分繁琐。

约束会计的意义

  约束会计的诞生是会计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为会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并使会计管理活动与社会经济活动更加紧密相关,进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方法林.约束会计与传统会计比较分析.会计之友.2009年第19期

  

阅读数: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