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绩效审计

目录

  • 1 什么是环境绩效审计
  • 2 环境绩效审计的特征[2]
  • 3 环境绩效审计的要点[1]
  • 4 环境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3]
  • 5 环境绩效审计的推广策略[1]
  • 6 参考文献

什么是环境绩效审计

  环境绩效审计是由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社会审计组织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管理系统以及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和环境责任进行监督和评价,以实现对受托责任履行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活动。具体来说,环境绩效审计以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为标准,审查、分析各单位的经济环境活动,考查各项活动对环境绩效产生怎样的效果.发表意见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更全面、有效地履行受托环境绩效责任,提高环境管理绩效。

环境绩效审计的特征

  (一)环境绩效审计是环境受托责任的需要

  环境绩效审计的本质与传统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密切相关。传统财务审计主要是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状况的控制,对财务报表、财务数据是否遵循法律法规的合规性进行检查、鉴证。绩效审计的本质不仅是对受托经济责任的控制,更是对受托经营责任和受托管理责任的监督,而环境绩效审计是在绩效审计基础上,对日益恶化的环境进行管理和效果评价。

  (二)环境绩效审计是环境管理的新阶段

  1.开展环境绩效审计是企业环境管理的有效工具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对环境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企业为追逐利润最大化,在创造极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环境灾难,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热污染等等。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环保法规越来越严格,许多外部的环境成本逐渐转化为企业内部成本,使企业的环境成本负担逐步上升。为了降低企业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的协调一致,企业可以通过定期开展环境计划、检测,协调内部环境控制措施、控制手续、控制程序和控制方法,对环境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进而分析影响企业效益和效率的环境因素,健全环境管理控制系统,提高环境管理质量,促使企业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2.开展环境绩效审计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持续发展是企业追求的长远目标,为此,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市场开拓技术革新产品开发等活动过程中都必须重视自身的环境形象和环境业绩,避免因某一项环境决策的失误,给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威胁。另外,企业重视环境治理和保护,既造福社会又能使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得到优化,保证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因此,企业开展环境绩效审计在一定程度上是响应政府环保政策的举措,更为重要的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根本动因。

环境绩效审计的要点

  (一)环境管理制度以及环保机构设置审计

  随着环境风险日益增大,为了切实履行环境责任,企事业单位除了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制度外。还需要有相应的机构和人员来落实和执行,环境绩效审计就是对环境管理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和工作效率以及制定环境政策的可行性进行监督与评价。具体来说。主要是对单位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以及机构、人员的工作效率做出客观独立的评价,考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是否对影响绩效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合理的考虑。制定的环境管理制度是否合理,其实施效果如何,找出潜在因素并提出建设性的审计意见。通过这种评价可以帮助企业科学设置环境管理机构、配备合适的人员,并帮助单位实现预定的环境绩效

  (二)环保项目以及专项资金效益审计

  1.资金分配使用的合理性与效率性审计。主要是对政府拨付的环保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效果的监督。具体审查:是否及时将环保资金拨付给使用单位及部门,有无少拨、不拨或延迟拨付现象;拨付后使用单位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并对此后的环境效益进行评价,分析环保资金是否发挥应有作用.效率怎样。

  2.环保项目设置的有效性审计。首先.将实施该项目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看实施后环境质量是否得到改善。其次,了解项目若分解在不同地区、阶段实施,是否会更有效。

  3.环境项目的效益性审计。主要比较实施某一环境项目的成本与效益。项目成本即为实施该项目的货币成本人力成本等,效益则是指项目实施后在环境方面产生的效果。如排放污染物的减少量。环境污染造成损失的减少程度等。在审计过程中,若审计能力有限,应先审计是否实现既定效益,若未实现目标时,则审查其原因;如已达到既定效益,在审计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再审查成本是否合理。

  (三)其他项目的环境绩效审计

  非环保专项项目也会对环境绩效产生影响。此项审计就是审查非环保项目是否考虑到了环境因素,对于企业的环境绩效产生怎样的影响。这类项目中用于环境绩效管理的资金是否合理.如何改善才能更有效地促进环境绩效的提高。

环境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从环境绩效审计发展历程中我们看到, 国外的环境绩效审计最初是从工业企业开始的, 而后逐渐进入到政府机构,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而我国的绩效审计恰恰相反,首先是由政府审计推动,然后在内部审计民间审计中得到应用。我国的环境绩效审计现阶段还仅仅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 审计夹践也仍停留在对某些环境项目的合规性审计上,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绩效审计理论研究滞后。对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还未引起我国理论界的重视, 研究学者数量少,研究方法不系统,研究手段比较单一等;缺乏权威、科学的环境绩效审计方法, 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理论指导, 没有规范的审计理论和可资借鉴的审计模式,必然加大审计工作的风险; 企业自身对环境绩效审计常常采取消极被动的态度, 使环境绩效审计较难推进。因此,尽快研究和完善一套适合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理论体系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2.缺少法规支持。我国在法律法规上一直没有具体明确审计机构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的地位, 没有明确环境绩效审计在整个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实施审计的切入点, 致使审计部门在开展环境绩效审计时缺乏基本的法律支持。由于环境绩效审计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我国现有的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和资源保护法律都不能具体指导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3.缺乏基本的环境会计制度。我国现行的会计理论和制度,不能反映和监督资源损耗的环境成本, 即企业会计制度中没有要求企业必须披露环保信息的规定, 更没有与环保相关经济活动记录、计量的具体标准。因此,审计要想从环境的合规性审计向绩效审计转变,就必须建立健全环境会计制度, 为环境绩效审计提供审计依据

  4.审计机关与环境保护部门权责不清。我国审计法虽然赋予审计机关审查环境管理的权力,但无权对环境管理的其他方面, 如环境法规制定、环保机构设置等进行审计,这就大大限制了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国家环保部门从事环保监管工作, 但涉及财务收支的监督, 则又由审计部门负责, 这样当两个部门的工作出现交叉时,容易导致审计部门与环境部门之间不必要的矛盾。

  5.审计人员结构不合理。由于目前审计人员大多数精通财务会计知识,对开展环境绩效审计工作所需要的环境管理、环境经济评价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相对欠缺,这种单一的人员结构不利于开展环境绩效审计工作。为此,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 即在开展环境绩效审计时充分利用外部专家,全面促进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多样化。

环境绩效审计的推广策略

  (一)介绍国外实践的成功经验,在国内开展试点

  我国的环境审计理论与实践起步较晚。特别是环境绩效审计,因此必须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理论和操作技术,使环保法律法规与国际法律接轨,并逐步建立起环境审计的理论框架.使环境审计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借鉴国外经验可以减少环境管理环节的重复劳动和盲目性,尽快提高我国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另外,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目的不是要企业被动接受检查.而是督促企业主动进行环境绩效管理。可以选择一些环境管理制度相对完善的企业作为试点,将国际经验与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对比。找出适合我国的制度.使其他企业充分认识到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意义,主动接受环境绩效审计。

  (二)加强培训,完善审计人员知识结构

  环境绩效审计是一种建设性审计,旨在分析评价影响环境绩效的各种因素,帮助环境管理责任人提高环境管理绩效,不但需要财务知识,更需要环境工程方面的知识。而现有的审计人员大部分为专业的财务人员。缺乏应有的环境工程知识,对开展环境绩效审计准备不足。因此,改善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进行相关培训是推进环境绩效审计的重要方面,也需要企业制定长远计划。第一,在财经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增加环境科学、环境经济学、环境会计学、环境审计等课程,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为合理,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积累必要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二,为已走上工作岗位的审计人员,特别是容易造成污染的企业的内部审计与会计人员,提供在职培训,补充和更新其环境会计、环境审计知识以及环境工程的相关知识,使相关人员能够满足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要求。第三,组织审计人员经常参与环境审计工作的讨论,加强环境绩效审计人员间的交流。

  (三)强化环境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

  环境绩效审计以环境财务审计和环境合规性审计为基础,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审计。只有在保证环境管理信息的可靠性和环境管理活动合法性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探讨环境管理的绩效问题。如果环境财务信息不真实,环境管理时常违规,将很难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目前,在我国的环境管理中,环境信息弄虚作假甚至违法乱纪的现象不在少数,这说明我国环境信息的真实性和环境工作的规范性还需大力加强。

  (四)鼓励环境绩效审计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提高各方环境意识

  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还只处于萌芽阶段,对于各种重要的理论问题都没有相对统一的认识。因此有必要鼓励各方面人员积极开展关于环境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工作,加强审计技术方法的研究和完善。多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相互促进。同时,应着力建设重视环保的市场竞争环境,提高环境意识,使企业愿意主动进行环境管理。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刘璐.环境绩致审计的要点及推广策略(A).商业会计2011,10Z:49~50
  2. 祁小伟,张海平.环境绩效审计:特征、问题及对策(A).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2:136
  3. 祁小伟,张海平.浅析环境绩效审计(A).中国审计.2011,6:62
阅读数: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