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货市场

旧货市场(Flea Market)

目录

  • 1 什么是旧货市场
  • 2 旧货市场的潜力[1]
  • 3 旧货市场的作用[1]
  • 4 旧货市场消费特点[2]
  • 5 我国旧货市场的现状[1]
  • 6 旧货市场拓展面临的困难[1]
  • 7 旧货市场的拓展对策[1]
  • 8 参考文献

什么是旧货市场

  旧货市场又称二次性商品市场,指已被消费者使用过但仍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重新进入流通领域所形成的市场。

  旧货市场是商品离开流通领域进入了消费领域后,又从消费领域重返流通领域的交换过程,亦称商品的二次开发。发展旧货市场有利于增加商品的市场货源,改善供应,节约资源,提高消费品的使用效益,也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要。

旧货市场的潜力

  旧货市场的发展应同时具备供给和需求这两个条件,从目前我国情况看,我们已具备了大力发展旧货市场的条件,并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结构调整为旧货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货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新产品大量涌现,企事业单位办公用品和居民家中的生活用品更新换代速度日益加快。仅就家用电器而言,我国大多数居民家庭购买的家电产品已进入更新期,据专家预测,在 1997~2000年内,城市中70%~80%家庭的彩电、冰箱、洗衣机需要更新换代。而据统计,到1995年底,中国大城市每百户拥有量:彩电为 89.8台,洗衣机为92.35台,电冰箱88.95台。以全国彩色电视机保有量1.2亿台计,产品周期如果是20年,每年则有10%要更新, 再加上企事业单位更新换代的办公用品,如此一来,我国旧生活资料的市场规模是非常庞大的。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体制转轨,资源的重新配置和优化组合,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了一些企业转产、停产、并购破产,由此形成了巨大的积压物资。 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 截至1996年底,全国乡级以上工业企业的积压产品达1.3万亿元。 调查显示,全国各省市无一例外都存在着数量不等的积压产品,且广布在各行各业,尤其是我国经济进入买方市场发展阶段后,商品积压更加严重。国家经贸委统计资料表明,仅1996年上半年,全国新增积压商品为800 亿元。可以预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将保持大量的积压产品。这为我国旧货市场的发展又提供了一大货源。

  (二)经济发展不平衡,消费层次多样化为发展旧货市场提供了广阔空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日趋明显,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消费水平差异必然显现出来。在不同的消费者之间,不同的地区之间,消费的多层次非常突出。这种消费层次的“梯式”分布,为旧货市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城市中,低收入者是旧货消费的主体。据北京市进行的一项随机调查显示,24%的消费者曾购买过旧货,虽然有58%的人未曾购买过,但他们表示在今后会有购买意图。这说明,旧货市场存在着大量的潜在消费者。而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他们需要购置一些生活用品,比如自行车、电视机、服装等,由于他们经济条件较差,工作不稳定,因此“二手货”是他们十分理想的选择对象。

  广大农村尤其是老、少、边、贫地区是旧货更大的需求市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乡居民不仅在收入水平、消费观点上有很大差别,而且存在着较大的消费时差。很多工业品在城市中已更新换代,而在农村还未普及,因此将城市居民中具有使用价值的换代商品转移到农村,对于满足农村居民的需要、改善人民生活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旧货市场的作用

  旧货市场,在西方国家又名“跳蚤市场”,作为一种专门组织旧货流通的场所,它在活跃流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方面发挥着新产品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旧货市场虽然没有西方国家那样完善、发达,但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旧货市场得到了较快发展。笔者认为,旧货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力拓展旧货市场,对于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旧货市场的建立能够促进社会财富的节约,提高资源利用率

  我国是一个“资源约束性国家”, 人均资源拥有量世界排名在120位左右。如果将旧货扔掉,对社会资源是一种浪费,通过旧货市场交易可以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使一部分人“多余”的物品在社会范围内得到合理利用。从全社会范围看,实现旧货的合理流通,可以极大地节约经济资源社会劳动,从而使资源配置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

  (二)旧货市场的建立有利于启动农村市场

  开拓农村市场是我国的一项战略任务。发展旧货市场,利用城乡之间消费的梯次差别,把城市居民更新换代的、有使价值,且农民又需要的耐用消费品,经过一定加工整理后组织到农村,可以满足农村不同层次、不同用途的需要,从而有效地开拓农村市场。

  (三)旧货市场的建立有利于丰富城市居民的生活,满足消费者买卖旧货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市场上性能好,设计新颖,功能完善的新产品不断涌现,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居民家中淘汰的商品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由于消费层次的多样性,消费存在着明显的时差,低收入者需要购买便宜的商品,旧货市场的建立便为消费者买卖旧货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旧货市场的建立还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宽敞的生活空间。随着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居民将搬进新居,对他们来说,过时或不用的物品摆在家里会占用一定的空间,扔掉又觉得可惜,经济上会受到一定损失。旧货流通,可以使他们较好地处理这些物品,做到物尽其用,各得其所。

  (四)旧货市场的建立能够促进新产品销售,推动生产发展,加速技术革新

  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居民家中的旧物如不能及时地处理掉,就会影响到市场上新产品的销售。旧货被处理之后,人们就会产生新的市场需求,而且按一般道理,他们会维持或提高原有的消费水平,从而带动市场上新产品的销售,推动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支持工业发展。

  (五)旧货市场的建立有利于繁荣地区经济,增加社会就业

  旧货市场的建立可以带动一些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旧货从收购到销售出去的过程中,商品检测、鉴定、评估、修理、翻新、二次包装等相关行业也会随之发展起来。因此,大力扶植旧货市场的发展,对于搞活地区经济、增加社会就业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六)旧货市场的建立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尤其是商品市场体系,促进商品的合理流通。   (七)旧货市场的建立有利于盘活企业资产,使企业摆脱资金紧张的困境,保证生产及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

旧货市场消费特点

  通常,在人们的潜意识里,旧货即废品、破烂,而光顾旧货市场的顾客大多为低收入群体,如失业人员等。但实质上,现在的旧货大部分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有的甚至是全新产品,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而转手降价出售,也成了“旧货”。因此,在国外,一般称旧货市场为二手货市场。旧货市场的顾客群体并非完全是低收入者,私营企业主、企事业职员也占了一部分,甚至于其购买力占旧货市场零售总额的70%以上。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如英、德等国,即使是高收入者,乃至一些演艺界名人或设计者也一样光顾旧货市场,在这里购买他们所需的产品。根据购买习惯及购买身份不同,旧货市场的消费者大体包括以下几种:

  1.经济型消费者。

  这类消费者受收入限制但又为了满足消费需要,面对大商场中价格不菲的产品,他们往往更愿意到旧货市场上“淘宝”。他们特别注重消费成本最小化,想以最低的价格购买到最实用的产品。这种类型的消费者主要包括:

  (1)城镇低收入者。一般是在当地享受低保的人群,这部分生活在城镇的消费者,对一些产品虽然不是出于生活必需,但也不能缺少,如电视机、电冰箱等,全新产品由于价格太高无法购买,于是转而走进旧货市场;

  (2)农村消费者。就现阶段而言,即使政府在提高农民收入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我国农村与城镇收入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于是农村市场也就成为旧货的主要销售地,特别是旧家具、旧电器甚至于旧服装等。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20世纪60、70年代的第一代黑白电视机有80%在城镇居民的更新换代过程中销向了农村;

  (3)具有传统消费观念的老年人。“勤俭节约”一直是我国一部分老年人的消费心理,他们在购买时不受品牌、包装等的影响,只要价廉物美就会产生购买行为,在旧货市场上,那些来自于市场淘汰的全新新产品或具有较大价值的“旧货”,对其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2.理性型消费者。

  理性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建立在自己对产品客观认识和消费者本人支付能力基础之上的。这类消费者在购买时,不受品牌、包装、产品外观、广告宣传、购买场所等因素的影响,而注重商品质量是否合格、性能是否优秀、功能能不能满足其需求,等等。这类消费者具有典型的实用型购买动机,他们中有的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与追求名牌相比,他们更看重产品实用,而不在乎以使用的产品来显示身份。因此,具有一定实际使用价值的旧货,特别是那些并没有使用过的但又在旧货市场进行销售的处理物资,更受他们欢迎。厂家购买者或集团购买者是旧货市场上理性型消费者的主要构成者,特别是旧货市场上的一些闲置设备,更成为理性购买者的抢手货。另外,一些古旧书籍市场上也大多是一些理性的消费者,由于书籍不同于其他产品,时尚性和流行性不太强,理性的消费者在购买时看中的不是书籍本身的新旧,而是书中的内容。

  3.环保型消费者。

  近几年来,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可持续型、节约型消费已成为许多消费者的共识。消费者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更促进了旧货市场的繁荣,既吸引了旧货产品的来源,也改变了旧货市场购买者的结构。环保型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特别注重资源利用,往往让自己的购买行为在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进行,只要商品能够正常使用,他们就会尽可能地来到旧货市场,最大限度地利用商品的剩余使用价值。这类消费者大都有较高的文化教育水平,收入水平较高,社会意识较强,观念先进。因此,在发达国家,旧货市场的消费者并非是低收入者的代名词,一些社会地位较高、收入颇丰的公众人物如政府官员、演员等,从考虑环保出发,也成了旧货市场的常客。他们不仅购买旧货,而且希望旧货的收集、整理、分类等每个环节都做到环保。也正因为如此,在国外,一些旧货市场是真正的环保消费市场,旧货市场上的经营者会做到全方位的环保。如瑞士的 “Myrorna”旧货市场,不仅仅销售的产品是为了保护环境,且在旧货收集、分检及处理的过程中都将环境保护放在首位。

  4.过渡型消费者。

  这类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长期消费,而是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一种短期性、过渡性消费行为,他们购买旧货是为了解决短期内的生活需要。导致这种购买行为的原因有:一是暂时居无定所。由于不确定定居地,在购买一些大件家电或家具时,旧货既能解决实际问题,又没有新品价格高,所以受到这部分消费者的欢迎;二是目前没有消费能力却有消费需求。这类消费者也会在旧货市场上“淘金”,他们主要属于刚刚毕业的高校学生、工作流动性大的职员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在我国,目前这种类型的消费者占旧货市场的绝大多数。

  5.投资收藏型。

  不少旧货市场都是收藏爱好者“淘宝”的常去之地。以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来说,每年会吸引大批的消费者进场购买,据其市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吴顺林先生介绍,整个潘家园旧货市场的年交易额超过5亿元人民币。 前来购买者不仅有本国消费者,而且有大量的外国游客,他们来这里购买仿古家具、文房四宝、古籍字画、旧书刊、玛瑙玉翠、陶瓷、中外钱币、竹木牙雕、皮影脸谱、佛教信物、民族服装、服饰、文革遗物及生活用品,等等。旧货市场上价值连城的古玩珍品及收藏价值不高但具有观赏价值的物品,吸引着投资收藏型消费者。这类消费者主要由古玩爱好者、高收入者及外国旅游者组成,他们有着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不在乎商品的价格,但较为注重旧货的文化底蕴和收藏价值。

  旧货市场消费特点

  构成旧货市场的消费者各种各样,使得旧货市场表现出不同的消费特点:

  1.消费需求差异大,个性明显。除了汽车、手机、古玩等几个较少的专业旧货市场之外,大部分旧货市场都是包罗万象,所售商品几乎包括了所有能够再利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品,既有价值连城的古玩,也有公益性质的廉价品。正因如此,前来选购旧货的消费者也各有所需,表现出较大的需求差异和明显的个性特征。有的追求旧货的实用,有的追求旧货的收藏价值,还有的则追求产品的廉价,等等。与新品市场有相对明确的目标群体相比,旧货市场消费需求差异大,包含了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2.购买时注重心理预期价值。旧货市场上,商品价格基本不能反映商品的真实价值。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旧货价廉,只要进入旧货市场,即使是没有使用过的新品或只使用一次的新品,到了旧货市场价格就会大打折扣。在福州,一位消费者花1000多元买的手机,用了不到10天,在旧货市场销售就只值400元了。也正因如此,价廉吸引了绝大部分的消费者;二是旧货价高,这主要是那些有收藏价值的古玩,这些产品越是年代久远,价格就越高。由于价值与价格的背离度较大,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时其成交价格取决于当时的心理预期。

  3.产品知识熟悉程度要求高,专业性强。即使是日常用品,在旧货市场也要求有较丰富的产品知识。由于旧货市场鱼龙混杂,甚至还包括一些售假贩假者,如果消费者没有一定的商品知识,再加上旧货市场没有专门的商品质量检验机构,是很难识别产品质量、保护好自己利益的。尤其是那些价值不菲的古玩,更加要求有专门的产品知识。因此,与新品市场有较为充分的产品信息相比,旧货市场要求有更强的专业性,消费者要能识别旧货的真假、价值多少,等等。

  4.购买决策较为简单,成交容易。一般而言,消费者在购买新产品特别是大件产品,如汽车、家具、家用电器时,会在做出购买决策前广泛搜集产品信息,进行反复思考,最终做出购买决定。但在旧货市场上,即使其购买行为多种多样,大多数消费者出于过渡或节约的需要,与新品购买相比,在购买之前不会过多地去搜集产品信息,也不会进行反复选择和比较。他们往往会直接在旧货市场上决定及实现其购买行为,只要价格合适又能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就能立即成交。也正是这种简单的决策及成交行为,会导致消费者对旧货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忽视,并最终导致自己的权益受损。

我国旧货市场的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与国家经贸委进行的首次全国商品交易市场快速调查结果显示,1999年6月底,全国乡镇以上经批准的旧货市场415个,其中零售市场354个,占85.3%。在这些市场中条件较好的封闭式市场有214个,露天市场有162个;市场合计营业面积达254万平方米,累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0.7亿元;90年代以后开业的市场达385个,占92.8%。

  全国旧货市场拥有摊位容量5.9万个,其中已出租摊位3.9万个,出租率65%。在已出租的摊位中,经营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的最多,为 4832个;其次是机电产品及设备类4049个;日用品类与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分别为3473个和2674个。1998年全国旧货市场成交额达 3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6.9%;市场管理费总额1988万元,增长42.7%;税金总额2603万元,增长62.6%;摊位租金总额7513万元,增长72.2%。

  我国目前最大的旧货市场是山东即墨市旧货市场,1998年成交额达2.7亿元;其次是沈阳铁西旧物市场,成交额达2.5亿元;江苏吴江市废旧物资交易市场、河北省地道桥废旧物资专业市场、大连金州广发物资市场、河北神堂坡废品回收陶瓷市场、山东聊城市五金市场、江苏东海县桃林旧货交易市场和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等,年成交额也都达到了亿元以上。

旧货市场拓展面临的困难

  潜在市场,并不等于现实市场。我们既要看到旧货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但更应认识到拓展旧货市场的艰巨性。笔者认为,要使我国旧货市场的潜力充分地发挥出来,需要作不懈的努力,因为目前旧货市场的发展仍然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

  (一)受传统思想观点的影响,人们缺乏对旧货及旧货业的正确认识

  长期以来,人们受封建社会的轻商思想和贱商风气的影响,在不少人看来,旧货业是低档次,不好的行业,买卖旧货不光彩,没层次,甚至有失身份,因此,对旧货买卖不屑一顾。还有一部分人受“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生活观念的影响,认为物品使用过苦,已没有再利用价值,因此,即使手中有旧货,也认为值不了几个钱,宁愿放在家里闲着或送人,也不愿卖掉;需要用品时,认为旧东西毫无使用价值,宁可凑钱花高价购买新商品,也不愿到旧货市场挑选“二手货”。从而影响到旧货市场的健康发展。这是阻碍当前我国旧货市场发展的最大因素。

  (二)旧货价格难以确定,旧货有效供给不足

  尽管旧货的供给潜力巨大,但由于价格的制定较为复杂,导致旧货的有效供给不足。就居民手中的旧货而言,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旧货收售定价制度,因此,旧货双方常在价格上难以达成一致的协议,从而影响着旧货的正常流通。在缺乏统一的定价标准,旧货价格管理法规又不健全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旧货经营企业的价格行业的非规范性和短期倾向,从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挫伤消费者出售旧货的积极性。据北京的一项调查显示,15%的人认为收购价格不合理,收购的价格与售出的价格差额太大。就企业的积压物资而言,由于涉及到国有资产的保值或增值,如果降价出售,就会形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虽然企业的积压物资是一种巨大的潜在资源,但因价格问题,使其步入旧货市场,面临着不少的困难。

  (三)经营旧货的外部环境亟待解决

  旧货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其发展状况受外部影响较大。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四个,其一,启动资金不足。旧货业是一个盈利小又颇有风险的行业,企业筹集资金难度大;其二,经营范围没有放开。目前国家对盈利水平较高的紧俏物资、旧车、非机动车控制过严,从而使旧货企业的经营范围受到限制;其三,运输管理问题。从我国的实际看,旧货在省际间、区域间的流通是发挥旧货市场潜力的重要方面。但目前旧货跨地区运输受到很多限制,一是运输费用大,增加了旧货收购成本,二是关卡多,收费高,影响旧货行业的积极性。

旧货市场的拓展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消费观念

  不断增强人们对旧货及旧货市场的认识,是大力发展我国旧货市场的前提。因为没有思想认识上的转变,就不会有行动上的变化。美、英等西方国家旧货市场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消费者的商品意识、市场观点强,消费者能够正确对待旧货购销活动,他们无论是出售还是购买旧货,都没有任何顾虑和羞涩,丝毫不感到有损体面。而在我国,由于历史及社会原因,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人们对旧货及旧货业的认识都存在着偏见,这种偏见又直接影响到具体的交易行为。因此,要推动我国旧货市场的发展,必须加大宣传的力度,增强广大居民的商品意识。要利用报纸、电台、电视等新闻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在老、少、边、贫地区,对旧货市场进行宣传,提倡旧货消费利国利民的观点,让广大消费者了解旧货市场,认识旧货市场的优越性,让旧货市场在消费品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从而引导人们自觉地进入旧货市场,培植良好的消费环境

  (二)科学合理地设置旧货市场的网点

  旧货市场的发展,同其他商品市场的发展一样,是一个客观过程,其发展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相适应。因此,各地在建立旧货市场的过程中,要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在市场调查市场预测的基础上,合理设置旧货经营网点,不要一哄而起,搞形式主义。在设置网点过程中,要考虑到旧货资源的供需状况,网点所处的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以及人口稠密等因素,使网点的分布既能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买卖旧货的需要,又能使社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发挥出最佳效应。

  (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职业道德

  旧货业的形象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直接影响到旧货市场的生存与发展,它是维系旧货市场前途及命运的大事。为此, 企业应努力做到:

  (1)牢固树立“便民、利民、为民”的宗旨,切实解决消费者买卖旧货难的问题。

  (2)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公平竞争。

  (3)在旧货收购中,要采取门点收购、定点定时收购、 电话预约上门收购等多种形式,方便广大消费者,收购要按质论价公平交易,不能搞压价收购,损害消费者利益。对于小部分价格难以达成一致的,企业可按消费者自定价格代为寄售

  (4)在旧货销售过程中, 要注意信誉,讲求社会效益,出售的商品要保质保量,不能以劣充优,坑蒙消费者。

  (5)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对大件商品要送货上门, 该安装调试的要负责安装调试,解决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6 )建立健全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努力提高经营及服务水平。

  (四)坚持走连锁经营的道路

  旧货业的特殊性,要求旧货经营实现低成本运作,努力降低交易费用。因此,旧货经营企业应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在开拓城市旧货市场的同时,注意开拓农村旧货市场,把经营的“触角”伸向广阔的农村。旧货销售不能只局限在现有城市网点,要积极与基层供销社合作,通过租赁、联营等形式,建立农村旧货销售网点,从而使旧货经营网点由城市延伸到农村,由经济发达地区延伸到经济落后地区,由高收入、高消费地区延伸到收入较低、消费水平较低的地区,从连锁经营中获取经济效益。为了使旧货适销对路,企业应开展调查研究,弄清农村居民对旧货的品种、数量、价格、质量等方面的需求和意见,克服经营中的盲目性,坚持以需求指导收购,不断提高旧货的适销率,加速资金周转

  (五)加快制定旧货定价标准,完善价格运行机制

  为保证旧货市场的顺利发展,保护买卖双方的正当利益,制定旧货定价标准,加强旧货价格法规建设已刻不容缓。建议由行业主管部门或权威部门根据各行业的具体情况,结合商品的新旧程度及市场行情等特点,制定不同旧货商品的收售价格,然后印成册子向社会公开发行。买卖双方在成交旧货时,便以此价格为参照数进行交易。这样做,一方面能使旧货价格公开,防止市场上的欺诈行为,保证旧货交易的公平竞争,另一方面,能使旧货经营者赢得良好的市场信誉和客源。同时,各级政府及物价部门应尽快制定旧货价格管理的各种法规,完善旧货价格运行机制,保证旧货的公平交易。

  (六)积极构建信息、运输及收售网络,疏通旧货流通渠道

  畅通的流通渠道是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从我国旧货市场发展的趋势看,旧货市场仅局限在城市是难以发挥其巨大潜力的,必须走“大流通”的道路,实现旧货在地区间甚至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流通。为此,要积极组建信息网络、运输网络和收售网络,以推动旧货市场更好更快地发展。

  (1)信息网络。要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 在城镇与乡村之间、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建立起信息网络,加强信息沟通,促进旧货大区域和小范围的流通。

  (2)运输网络。 利用社会及行业的运输能力实现旧货跨省、跨地区的流通。

  (3)收售网络。 要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既要发展有形的旧货市场,又有开展灵活多样的无形市场,形成较稳定的收售网络,方便消费者买卖旧货。

  (七)大力培养旧货业经营人才

  旧货经营者应具备旧货质量鉴别知识、旧货市场营销知识和经济核算等方面的知识,熟悉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但目前我国旧货业的从业人员来自各行各业,大都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素质普遍较低,难以适应我国旧货市场发展的需要。为此,应加大培养旧货业经营人才的力度,并建立旧货鉴定评估师的资格考试制度,尽快提高旧货业经营者的素质。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1.4 陈天佑,陈向军.拓展我国旧货市场的几个问题.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8年01期.2009-1-12
  2. 石青辉,张贵华.旧货市场消费特点及营销对策分析.
阅读数: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