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际分工

目录

  • 1 什么是新国际分工
  • 2 新国际分工的机制[1]
    • 2.1 企业竞争机制
    • 2.2 地方竞争机制
    • 2.3 国家竞争机制
  • 3 新国际分工现象的重要观点[2]
  • 4 参考文献

什么是新国际分工

  新国际分工是指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寻找满意的生产地,尤其是将一些常规的、技术含量低的生产过程转移到欠发达国家,改变了以往只在这些国家进行原料生产或初级加工、而在发达国家进行最终产品生产的国际劳动分工格局。

  新国际分工可以概括为 “基于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网络’的产品内分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每一部分都由分工链(或者国际分工或者国内分工)组成,它将世界各地的个人、企业、国家、地区以及世界各种资源整合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来,形成一个基于分工网络的共同利益。第一:新国际分工是跨国公司生产网络主导的; 第二,导致了新的生产现象——产品内分工:从“产品在一个民族经济中完成制造的过程”,逐渐转变到“不再有民族的产品或技术民族工业,乃至民族经济”。

  新国际分工发生的根本原因是:(1)技术进步使得距离和地理位置对于生产的重要性减少了;(2)技术进步、企业组织的改进使得复杂的生产过程可以分解为基本的简单步骤,受教育很少的人也可以很快学会。(3)发展中国家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新国际分工的机制

  二战以后特别是1960年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逐渐表现为全球范围(尺度上)的经济整合。新国际分工和全球市场已成为世界经济运行两个必须要素;新国际分工带来了全球性的资本流动和国际商品交换,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的社会再生产逐渐形成了全球性的分工网络体系,导致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其直接推动力就是企业、地方、政府的追求利润、谋求发展和为其持续运行而必须取得的竞争优势。结果,跨国企业、发达国家地区为寻求理想市场和生产地展开了激烈竞争;欠发达国家(地区)、企业为争取资本也处于相互竞争的环境中;并且不同等级发展的企业、国家、地区为维持或获得竞争优势而处于严酷的竞争中。竞争已经成为新国际分工的最基本的机制,在全球化中企业、地方、政府兴衰变化的内在运行机制便是竞争优势的发展。企业、地方、政府是经济全球化中的关键主体,剖析新国际分工中企业、地方、政府的竞争机制,是分析新国际分工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企业竞争机制

  企业竞争优势国际经济发展中其它竞争优势的基础。企业缺乏竞争机制,没有活力,地方与国家就难以在新国际分工中处于优势地位。企业竞争机制主要是企业运行的更新能力机制和创新能力机制,充分体现在企业产品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和相应活动创新。

  企业价值链产品的更新和创新能力。企业产品价值增殖的实现通过相互作用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五个环节逐步实现的,产品价值的增殖,是上述五个环节每个部分的创新或更新的互动效应,是企业获得长期利润和竞争优势的直接推动力,产品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创新,价值链的连续,连续特征等的创新是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状态的关键因素。与企业产品价值链直接联系的是企业辅助活动和基本活动,辅助活动主要由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采购组成;基本活动就是研究、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五个环节的活动,只有使产品价值链的竞争策略、生产特点、活动组织市场营销相匹配,企业的创新能力才可能最大发挥,企业才处于竞争优势的最佳状态。有的研究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关键是加速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实行灵活生产体制和改进零部件的供货关系。在全球竞争中,太市场营销也是企业竞争机制的一个重要方向,大市场营销6PS战略即产品(Product)、购买者(Purchase)、营销渠道(Place)、促销(Promote)、政治(Politics)和价格(Price)分析战略。

地方竞争机制

  地方竞争的源动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市场全球化、产品全球化、技术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强大地推动着地方为获得公众利益和地方价值而不断提高竞争优势。② 近半个世纪以来,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国家政府与产业活动的关系大大减弱,并且跨越国家界限获得产品与服务已越来越容易。③ 区域像产业一样存在着产生、成长成熟、衰退和复苏的周期中;并且,地方获得竞争优势变得更加频繁而且呈现出了变幻莫测的局面;地方命运已由世界事件、科技发展、汇率变化和产业竞争等来决定。三个方面的综合作用,把地方推到了全球竞争的前沿,地方只有积极适应全球变化,充分分析和利用全球性的机遇和挑战,主动参与到全球性新国际分工中,才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持续发展。

  地方营销的主旨在于将地区看作市场导向的企业,将地区的未来发展视为吸引顾客liIhilt的产品,通过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危机的策略分析,决定地区发展的目标市场,主动地进行营销。

  地方竞争优势的获得主要依据地方营销(PlaceMarketing)。地方营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① 地方在区域或全球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战略性分析;②地方创新与营销主体互动网络的形成,官(政府)、产(产业界)、学(大学教育界)、公众媒体五方形成的学习、协调互动、高效的创新与营销网络;③营销因素分析,主要包括地方形象、公共设施、吸收力与生活品质等方面,是构成地方吸引力的关键;④ 营销目标,主要是地方之外的投资者、厂商、企业总部、人才、流动人口和各类旅游者;⑤针对特定的目标市场,形成有效的营销策略带动地方发展.持续获得竞争优势。地方营销就是善于把握地方营销各个环节的连续性,发挥各类创新主体网络互动作用,激化各个环节的竞争优势,为地方利益和企业利益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国家竞争机制

  虽然企业和地方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国家壶争地位和作用在下降;但企业、地方竞争机制并不能替代国家竞争机制。正如波特研究:国家是企业最基本的竞争优势,因为它能创造并持续企业的竞争条件,国家不但影响企业所制定的策略,也是创造并延续生产与技术发展的核心。自1960年以来,国际经济格局处于不断整合过程中,少数发达国家一直主宰着新国际分工格局,国家只有在经济全球化获取竞争优势,才能在国际分工中争取主动地位。国家竞争机制创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国家竞争机制起着整合企业、地方竞争优势的作用。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提供了国家竞争机制创新的新前景。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是由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与企业竞争,生产因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四个基本环节构成的互动网络刨新体系“ 。波特对四个环节的互动作用做了详细阚述:

  首先对生产因素的作用,如果国内企业竞争程度不断提高,就会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改革生产活动组织,创新出新的高级生产要素,降低对初级生产要素的依赖;国内需求层次提高,也会不断促进对生产条件的投资,改善生产因素组合或产生新生产因素;国内相关与支持产业的创新同样会刺激生产创新;生产因素的不断升级即意味着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

  其次,对需求条件的作用,激烈的企业竞争使得国内需求增加、水平更高;一大群竞争厂商建立起国家的形象,不断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在专业化生产和创新过程中,吸引外商和投资者同时提高了本国产品和国际市场影响力;在国际上成功的相关产业生产出互补的产品,引发外国市场的需求,并且因为与世界级相关产业的形象相关而受益。

  再次,对相关产业作用机制,一定数量的国内竞争者鼓励发展更专业的供应商和相关产业;专业型的生产因素可以转移或转型到相关和支持产业的发展上,大规模或成长中的国内市场需求刺激了供应商(下游产业辅助产业)的成长和深化。

  最后,对企业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的作用机制,世界级的客户跨入上游供应产业,有利于促进和提高国内企业竞争意识和竞争力的培养,相关和支持产业推出新产品,拓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为新兴产业发展和进入提供了机会.具有竞争优势(比较优势、绝对优势)的生产因素和专业型生产因素吸引新产业进入和发展。四个环节的互动机,自然会引发国内产业活动率先占领国际竞争的战咯位置,凝聚永久不变的竞争优势。

  此外,国家机遇和政府作用,也对国家竞争机制起着辅助作用。政府的作用就是审时度势,科学分析和把握国家、企业的机遇,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和为竞争优势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和指导。

新国际分工现象的重要观点

  自从弗洛布尔(1978)的著名论文《新的国际分工》发表以来,很多学者开始讨论新的国际分工现象,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新国际分工”是跨国公司生产体系向第三世界国家的扩展

  弗洛布尔将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国际分工与此前旧的国际分工进行了比较。作者通过对德国纺织与服装业的全球区位演变的分析论述道,此前形成的极少数工业化国家从事工业生产,其他绝大多数欠发达国家则为前者提供原材料,并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国际分工格局正在打破,跨国公司将一批批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线,开始从工业国家向欠发达国家转移。欠发达国家由此涌现出越来越多与世界经济体系相关联的生产部门。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也由此发生了重大改变,从“贸易”转向“生产”。

  弗洛布尔认为,新国际分工发生的根本原因是:(1)技术进步使得距离和地理位置对于生产的重要性减少了;(2)技术进步、企业组织的改进使得复杂的生产过程可以分解为基本的简单步骤,受教育很少的人也可以很快学会;(3)发展中国家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赫里克(1982)论述的新国际分工与弗洛布尔比较接近。但他揭示出了资本—生产关系在国际分工中的改变。他选择1973—1974年的石油危机作为国际分工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传统的国际分工占主导地位,基本特征是美国、西欧、日本等国家用制造品换取第三世界国家的原材料;之后,体现为第三世界国家用制造品换取西方工业国家的资本品。这种改变显然也是跨国公司生产体系向第三世界国家扩展的结果。贝隆(1981)、拉斯蒂(1985)、马斯达帕(1998)定义的“新国际分工”与赫里克基本相同,也是从资本—生产—商品的关系来论述国际分工的新特点的。

  (二)“新国际分工”是国际垂直一体化

  在题为《垂直一体化和水平一体化:所有权的优势》这篇著名论文中,格罗斯曼哈特(1986)并没有明确指出垂直一体化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国际分工。但我们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的发展看到,他们对于垂直一体化所有权优势提供了准确的预见,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开始采用这种分工方式,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国际分工模式。20世纪80年代晚期后,跨国公司采取垂直一体化方式的FDI开始大量流向发展中国家。1990—1995年,采用垂直一体化分工模式的FDI每年增长了20%,而1996—2000年间,则每年增长了40%(UNCTAD,2002)。

  (三)“新国际分工”是“订单制造”(或者“外包”)

  罗斯杰把订单制造(contract manufacturing,简称CM)称为网络时代的新国际分工。罗斯杰对订单制造的定义是:大型公司把部分(或全部)零件设计、程序工艺、装配设备、后勤、营销渠道、仓储售后服务等环节用合同的方式外包给其他企业,产品和服务贴发包公司的品牌,承包企业则一般没有品牌。订单制造是IT行业增长最快的一个亮点,每年达到20%—25%的增长率。根据“技术预测者”的计算,2000年全球的订单制造达到了880亿美元。而IT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CM从“美国模式”变成了全球的大规模生产模式。CM不限于IT行业,通讯行业、汽车行业、空间技术等行业都有。订单制造导致了专门从事订单制造企业的产生。订单制造业开始成为行业的“基础设施”,而订单企业则成为跨国分工网络的载体。

  (四)“新国际分工”是产品内分工对福特制、丰田制分工模式的替代

  卢锋认为,分工首先是企业内分工,以始于20世纪初的福特制为代表。以福特汽车公司为例:生产方式是:从大湖附近矿山运来煤炭和矿石,全部过程,包括热处理、制模、铣削、冲压、焊接、抛光、喷漆、总装等数百种工艺,都在底特律的雷格工厂完成。克鲁格曼形象地说,雷格工厂一头吃进的是煤和矿,另一头吐出的是轿车。其次是企业间分工,以20世纪80年代风行世界的丰田制为代表。以丰田汽车为例:这是一种多层次生产方式,总公司只进行最终组装和基本原材料供应;数以百计的企业在第一层:次级组装,大部件生产;数以千计的企业在第二层:单个部件生产;数以万计的企业在第三层:工程性服务。此后就是产品内分工,以产品为对象的分工——以工序、区段为对象的分工体系。这开辟了生产率提升和经济增长的新源泉。为发达国家对全球资源进行整合提供了方便;为发展中国家融入国际分工提供了新的契入点,这正是跨国公司全球价值网络的细密化。

  (五)“新国际分工”是随资源禀赋变化的国际分工

  在《全球化与“更新的”国际分工》一文中,弗朗西斯描述了比弗洛布尔(1978,1980)的“新”国际分工“更新”的国际分工。他认为,弗洛布尔的新国际分工理论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资源禀赋的动态发展,因而认为新国际分工的根本特征是中心国家集聚高技术生产,外围国家集聚低技术生产,而且外围国家越来越被逼到外围。可是,弗朗西斯认为,20世纪80年代“亚洲四虎”的崛起否定了弗洛布尔的观点。

  弗朗西斯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源有了巨大的增长。他援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来说明这一点。到1995年,发展中国家的大学在校生达到3540万,超过了发达国家的3370万。其中技术类在校大学生发展中国家也超过了发达国家(700万/580万)。技术类大学生在多为发展中国家的亚洲分布最多,达到460万(其中中国120万,印度100万),而发达国家集中的欧洲、北美分别只有270万、200万。拉美地区的技术类大学生也达到了140万。发展中国家这种资源禀赋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按照里德尔(1996)的研究,一个国家有没有绝对数量的技术人力资源,对于这个国家能否参与基于知识的经济活动具有关键的意义。发展中国家技术类人力资源的增长将影响跨国公司的生产分布决策,使发展中国家卷入新的国际分工。罗尔(2000)和伯曼、马欣(2000)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

  (六)“新国际分工”是基于“全球商品链”的国际分工

  格里(1998)将“全球商品链”定义为:一系列企业围绕着一种最终产品而建立起来的劳动和生产过程的组织间网络,这一网络将居民、企业、国家融合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新的企业不断通过整合到这种全球商品链参与国际分工,使得全球商品链条越来越庞大,其作用开始超越国家政府之间的经济交往作用。

  (七)“新国际分工”是基于跨国公司关系网络的国际分工

  孟庆民、李国平、杨开忠这样描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新国际分工的基本内涵:跨国公司是新国际分工的主角,推动跨国公司促进新国际分工格局的动力是市场需求、契约转让、生产一体化以及降低成本的要素构成和生产组织的改革,新国际分工的直接动力是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生产。新国际分工的全球格局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格局、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格局的差异,以及分工中区域分工优势的升级转换规律。再之,新国际分工促使企业国际化区域一体化。因而企业、地方在新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地方、国家在新国际分工中的角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了各种利益的需要而参与新国际分工的竞争,竞争成为新国际分工的基本机制。

  (八)“新国际分工”是市场价格引导的国际分工演变为跨国公司引导的国际分工

  冼国民(1994)认为,主权国家对于要素流动的限制,对本国工业和市场的保护以及地理距离等因素的存在,价格机制对国际分工的调节受到一定的限制。跨国公司的成长改变了传统国际分工的性质及其协调机制。 随着传统国际分工部分被跨国公司内部国际分工所替代,世界市场机制就被跨国公司的层级管理制所替代。“看得见的手”因此替代了“看不见的手”来协调各国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调节资源在各国企业之间的配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跨国公司改变了传统国际分工的性质,使当代国际分工出现了转型:在由盲目的市场机制协调的国际分工中,出现了由跨国公司内部有意识地、有计划地予以协调的企业内部国际分工。这样,当代国际分工就成为由跨国公司占主导地位的,包括其他传统类型国际分工的混合结构

  (九)“新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性质从“剥削”转向“经济互补

  多杜辛(1993)注意到这样的现象,尽管18、19世纪的古典经济学家证明了不仅个人之间可以实现高效率的分工,国家之间也是可以的,但由于殖民地时代的阴影,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很多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因为害怕“资本主义的剥削”以及受“自立发展”思想的影响,低估了国际分工带来的机会,拒绝参与国际分工。 在《互补性——国际分工的新趋势》这本书中,多杜辛认为,殖民地时代的国际分工是以“剥削”为特征的,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国际分工是以“经济互补”为特征的:国际分工同样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会,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国外要素弥补自己的不足,通过国内国外要素的组合实现经济、社会的更高效率。

  (十)“新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从为国家服务演变成为跨国公司服务

  在《新国际分工中的后工业化》中,伍(1994)从市场功能/企业功能对比这一角度来研究新旧国际分工的对比。他引用了哥德斯丁(1976)提出的这一命题:企业内交换是一种后市场经济机制,对市场机制具有某种替代作用,不过前者只能平衡企业内经济,不具备后者平衡整个社会经济的功能。伍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企业内交换”已经超过了国际贸易的一半这一事实出发,认为,近来跨国公司的快速成长使得企业内交换逐渐将市场平衡社会经济的功能弱化了,国际分工也就发生了新的变化:尽管新的国际分工与旧的国际分工相比,减少了传统剥削,增加了经济互补作用,但这是以扭曲所在国的市场功能为代价的。伍认为,跨国公司力量的来源是对产品的创新和多样化具有控制力,这使得它们与当地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很强,最终将发展为当地政府与其说是参与国际分工,不如说是参与跨国公司的企业内分工。

参考文献

  1. 孟庆民,李国平,杨开忠.新国际分工的动态:概念与机制.中国软科学.9/2000.
  2. 张苏.新国际分工理论述评.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期.
阅读数: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