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invisible-hand)

目录

  • 1 看不见的手概述
  • 2 “看不见的手”的定义理解
  • 3 “看不见的手”案例分析
  • 4 相关条目

看不见的手概述

  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1776年在《国富论》中提出的命题。最初的意思是,个人在经济生活中只考虑自己利益,受“看不见的手”驱使,即通过分工和市场的作用,可以达到国家富裕的目的。后来,“看不见的手”便成为表示资本主义完全竞争模式的形象用语。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私有制,人人为自己,都有获得市场信息的自由,自由竞争,无需政府干预经济活动。亚当·斯密的后继者们以均衡理论的形式完成了对于完全竞争市场机制的精确分析。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是小规模的,一切企业由企业主经营,单独的生产者对产品的市场价格不发生影响,消费者用货币作为“选票”,决定着产量和质量。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价格自由地反映供求的变化,其功能一是配置稀缺资源,二是分配商品和劳务。通过看不见的手,企业家获得利润,工人获得由竞争的劳动力供给决定的工资,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供给自动地创造需求,储蓄与投资保持平衡。通过自由竞争,整个经济体系达到一般均衡,在处理国际经济关系时,遵循自由放任原则。政府不对外贸进行管制。“看不见的手”反映了早期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的经济现实。

  看不见的手,揭示自由放任市场经济中所存在的一个悖论。认为在每个参与者追求他或她的私利的过程中,市场体系会给所有参与者带来利益,就好象有一只吉祥慈善的看不见的手,在指导着整个经济过程。

“看不见的手”的定义理解

  正常情况下,市场会以它内在的机制维持其健康的运行。其中主要依据的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人理性原则,以及由经济人理性原则支配下的理性选择。这些选择逐步形成了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这些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之中支配着每个人,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律运行。

  市场机制就是依据经济人理性原则而运行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消费者依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做购买的决策,生产者依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做销售决策。市场就在供给和需求之间,根据价格的自然变动,引导资源向着最有效率的方面配置。这时的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的相互作用下,推动着生产者消费者做出各自的决策。

“看不见的手”案例分析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引进了几百条冰箱和彩电生产线,政府计划部门惊呼:“重复引进,浪费资源”,并连下数道“金牌”加以制止。然而到下面没人买账,冰箱彩电发展势如破竹。“看不见的手”起了巨大作用。经过十几年的兼并重组淘汰,中国成了世界冰箱彩电出口大国。高度垄断、严密呵护的汽车行业至今仍是国家最大的保护对象,50岁了还是“幼稚产业”。

  有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山西某国有纺织厂在全国纺织行业连年不景气情况下,生产经营蒸蒸日上,当记者问厂长有什么诀窍时,他说:“您是想听实话还是官话?”“当然是实话。”“实话就是我们这里,交通不便,上级领导一年到头也不来一趟,没法指导厂里工作。”这则故事是说少了行政干预,“看不见的手”照样是撬动经济发展的杠杆。

  “看不见的手”不是万能的。到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了,首先从美国开始,股市崩盘、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工人失业……人们一夜之间突然发现“看不见的手”把经济搅得一塌糊涂。于是,这时又出现一只“看得见的手”,也就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

  什么时候须用“看不见的手”,什么时候用“看得见的手”,“看得见的手”管什么,怎样管?的确是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研究课题。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老子

相关条目

阅读数: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