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选择实验

经济分析工具
埃奇沃斯盒状图
埃奇沃斯模型
伯特兰德模型
巴斯塔布尔标准
纯生产率效应
彩票选择实验
ELES模型
方差比率检验
古诺模型
国际卡特尔
霍特林模型
货币先行模型
价格领导模型
价格卡特尔
均衡分析法
经济系统工程
经济控制论模型
卡特尔模型
肯普标准
穆勒标准
偏好诱导实验
70规则
斯威齐模型
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萨缪尔森经济学方法论
社会核算矩阵
讨价还价模型
消费者剩余
希尔施模型
演化经济学方法论
滞后变量模型
自动估值模型
[编辑]

目录

  • 1 彩票选择实验简介
  • 2 阿莱斯悖论中的彩票选择实验

彩票选择实验简介

  实验经济学风险决策领域所进行的实验研究最广泛采取的是彩票选择实验(lottery- choice experiments),即实验者根据一定的实验目标,让被试在一些配对的彩票组合 中进行选择,这些配对的彩票通常在收益值及赢得收益值的概率方面存在关联。

  最早的彩票选择实验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法国经济学家阿莱斯(Allais, 1953) 作出。该彩票选择实验产生了著名的“阿莱斯悖论”(Allais paradox)。

阿莱斯悖论中的彩票选择实验

  根据表述需要,一般把收益确定或赢得收益概率较大的彩票记作S(表示安全收益),而将收益不确定或赢得收益概率较小的彩票记作R(表示风险收益)。

  实验中,被试被要求在两组彩票组合中分别进行选择:

  S1=($5000000, 0; $1000000, 1.0; $0, 0) R1=($5000000, 0.1; $1000000, 0.89; $0, 0.01)

  (解释:这是用分号分开的三种中奖情况,5000000的机会等于0,1000000的机会是100%,不中的机会也是0)

  S2=($5000000, 0; $1000000, 0.11; $0, 0.89) R2=($5000000, 0.1; $1000000,0; $0, 0.90)

  (解释:这是用分号分开的三种中奖情况,5000000的机会等于0,1000000的机会是11%,不中的机会是89%)

  根据预期效用模型,如在S1与R1所形成的偏好关系的结果中同时减去0.89u(100),而在 S2与R2所形成的偏好关系的结果中同时减去0.89u(0),两种彩票组合的偏好关系应当是 完全一致的。但实验结果是,绝大多数被试在S1与R1的组合中选择了S1,而在S2与R2的 组合中选择了R2。显然,实验结果是一个悖论,它至少违背了预期效用理论关于偏好的 独立性、传递性以及替代性等公理化假定。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一实验中,被试大都通 晓概率知识,甚至预期效用模型的创立者之一萨维奇本人也作出了形成悖论的选择。

  由于阿莱斯悖论所反映的是相同结果的不一致偏好情形,故亦称“同结果效应”(common-consequence effect),它对预期效用理论形成了挑战。在阿莱斯的实验之后,又有 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重复实验,结果也都发现了该效应的存在。 与同结果效应类似的实验发现是“同比率效应”(common-ratio effect),即如果对一 组彩票中收益概率进行相同比率的变换,也会产生不一致的选择。同比率效应最早由卡涅曼特维斯基Kahneman and Amos Tversky, 1979)发现。在其实验中,被试面临两组彩票选择:

  S3=($3000, 1.0; $0, 0) R3=($4000, 0.8; $0, 0.2)

  S4=($3000, 0.25; $0, 0.75) R4=($4000, 0.2; $0, 0.8)

  显然,第2组彩票的两种收益概率同为第1组彩票两种收益概率的1/4。实验结果是80%的 被试在S3与R3的组合中选择了S3,65%的被试在S4与R4的组合中选择了R4。前一种结果是 不足为怪的,可以解释成决策主体的风险回避特征。但问题在于,后一种结果与前一种 结果不一致的现象是预期效用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它同样违背了预期效用函数的线性特征以及独立性、简约性等公理。与同结果效应一样,同比率效应也是对预期效用理论的挑战。 (解释:根据预期效用函数,人类应该选择宽中奖面,低中奖率来保证收益,而不是孤注一掷选择低率高奖,因为根据“赌徒输光”理论,除非你有无穷多的钱,否则你肯定会输给彩票中心)

  该效应亦被其他学者在实验中广泛观察到,甚至在动物实验中也能观察到。巴特利奥( Battalio)等人(1985)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控制与处理,构造出老鼠进食的自主选择问 题,即通过一种特殊装置,让老鼠操纵杠杆选择食品小球的不同随机量。与人类的彩票 选择问题相仿,实验结果竟也发现了同比率效应。

阅读数: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