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执行系统

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

目录

  • 1 制造执行系统(MES)概述
  • 2 制造执行系统的发展历史
  • 3 制造执行系统在国内的现状
  • 4 制造执行系统在企业信息化中的位置
  • 5 制造执行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

制造执行系统(MES)概述

  美国先进制造研究机构AMR(Advanced Manufacturing Research)将MES定义为“位于上层的计划管理系统与底层的工业控制之间的面向车间层的管理信息系统”,它为操作人员/管理人员提供计划的执行、跟踪以及所有资源(人、设备、物料、客户需求等)的当前状态。   制造执行系统协会(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 Association,MESA)对MES所下的定义:“MES 能通过信息传递对从订单下达到产品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优化管理。当工厂发生实时事件时,MES能对此及时做出反应、报告,并用当前的准确数据对它们进行指导和处理。这种对状态变化的迅速响应使MES能够减少企业内部没有附加值的活动,有效地指导工厂的生产运作过程,从而使其既能提高工厂及时交货能力,改善物料的流通性能,又能提高生产回报率。MES还通过双向的直接通讯在企业内部和整个产品供应链中提供有关产品行为的关键任务信息。”

  MESA在MES定义中强调了以下三点:

  1)MES是对整个车间制造过程的优化,而不是单一的解决某个生产瓶颈

  2) MES必须提供实时收集生产过程中数据的功能,并作出相应的分析和处理。

  3)MES需要与计划层和控制层进行信息交互,通过企业的连续信息流来实现企业信息全集成。

制造执行系统的发展历史

  MES作为生产形态变革的产物,其起源大多源自工厂的内部需求。为了更好得理解MES的产生背景,我们先回顾一下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系统的演化历史

  八十年代MRPII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协会APICS)大力宣传和组织推动下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如MRPII对预测需求和销售管理不够重视,对车间的大量实时事件与数据不能很好地利用等等。许多企业认识到需要其它系统来解决MRPII在某些方面管理薄弱的问题。于是为了满足销售、预测需求,产生了分销资源计划DPR(Distribution Resource Planning)。同样,为了强化车间的执行功能,制造执行系统(MES)也就应运而生。传统的MES(Traditional MES,T-MES)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1)专用的MES 系统(Point MES)。它主要是针对某个特定的领域问题而开发的系统,如车间维护、生产监控、有限能力调度或是SCADA等;

  2)集成的MES系统 (Integrated MES)。该类系统起初是针对一个特定的、规范化的环境而设计的,目前已拓展到许多领域,如航空、装配、半导体、食品和卫生等行业,在功能上它已实现了与上层事务处理和下层实时控制系统的集成。

  虽然专用的MES能够为某一特定环境提供最好的性能,却常常难以与其它应用集成。集成的 MES比专用的MES迈进了一大步,具有一些优点,如单一的逻辑数据库、系统内部具有良好的集成性、统一的数据模型等等,但其整个系统重构性能弱,很难随业务过程的变化而进行功能配置和动态改变。

  美国AMR(Advanced Manufacturing Research)研究小组在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MES应用前景的基础上提出了可集成MES(Integratable MES,I-MES) 。它将模块化和组件技术应用到MES的系统开发中,是两类T-MES系统的结合。从表现形式上看,具有专用的MES系统的特点,即I-MES中的部分功能作为可重用组件单独销售。同时,它又具有集成的MES的特点,即能实现上下两层之间的集成。此外,I-MES还能实现客户化、可重构、可扩展和互操作等特性,能方便地实现不同厂商之间的集成和原有系统的保护,以及即插即用等功能。

制造执行系统在国内的现状

  虽然MES的发展历史比MRPII,CAD/CAM等要短,但它能有效地实现以时间为关键的制造思想,因而在发达国家推广的非常迅速,并给工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对国外的管理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十多年来,我国通过863/CIMS应用的研究和推广,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使我国的制造业水平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制造业水平的提高,不单是采用设备自动化,提高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效率显得更为重要。其中MRPII、MIS已逐渐趋于成熟与普及,而面向制造执行层的MES软件的开发与应用还比较薄弱。我国的研究者对车间层、单元层的研究大都着重于控制模型的研究,很少站在MES这一角度从应用出发来研究和开发面向制造过程的集成化管理和控制软件。我国的许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都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开发工作,在理论研究方面,加入了并行、敏捷、网络化、可重构等一些先进思想,在系统设计方面采用面向对象、构件、代理等技术,取得了不少有益的成果,但在软件的商品化、成果的推广应用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目前,国内还没有自主开发的很成熟的且得到广泛应用的MES软件。即使有所谓的车间层控制SFC(Shop Floor Control),也多数是收集相关资料,再通过批处理方式录入,其功能十分有限。在工厂自动化 FA(Factory Automation)方面,过去多是强调物流自动化,如自动化生产设备,自动化检测仪器,自动化物流运输存储设备等等。虽然它们能取代不少人工并解决了一些生产瓶颈,但由于缺少相应的信息集成系统,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而形成所谓的“自动化孤岛”。随着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逐渐认识到实现企业计划层与车间执行层的双向信息流交互,通过连续信息流来实现企业信息全集成,是提高企业敏捷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通过 MES来实现企业信息的全集成,形成实时化的ERP/MES/SFC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关键,这对企业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制造单元中的信息集成也为敏捷制造企业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制造执行系统在企业信息化中的位置

  美国先进制造研究机构(AMR)通过对大量企业的调查发现现有的企业生产管理系统普遍由以ERP/MRPII为代表的企业管理软件,以SCADA、 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为代表的生产过程监控软件和以实现操作过程自动化,支持企业全面集成的MES软件群组成。根据调查结果,AMR于1992年提出了三层的企业集成模型。一个制造企业的制造车间是物流与信息流的交汇点,企业的经济效益最终将在这里被物化出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车间在制造企业中逐步向分厂制过渡,导致其角色也由传统的企业成本中心利润中心转化,更强化了车间的作用。因此,位于车间起着执行功能的制造执行系统MES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这模型可以看出,制造执行系统MES在计划管理层与底层控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填补了两者之间的空隙。

  一方面,MES可以对来自MRPII /ERP 软件的生产管理信息细化、分解,将操作指令传递给底层控制;

  另一方面,MES可以实时监控底层设备的运行状态,采集设备、仪表的状态数据,经过分析、计算与处理,触发新的事件,从而方便、可靠地将控制系统与信息系统联系在一起,并将生产状况及时反馈给计划层。

  车间的实时信息的掌握与反馈是制造执行系统对上层计划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车间的生产管理是制造执行系统的根本任务,而对底层控制的支持则是制造执行系统的特色。

制造执行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

  MES作为面向制造的系统必然要与企业其它生产管理系统有密切关系,MES在其中起到了信息集线器(Information Hub)的作用,它相当于一个通讯工具为其它应用系统提供生产现场的实时数据

  一方面,ERP系统需要MES提供的成本、制造周期和预计产出时间等实时的生产数据;供应链管理系统从MES中获取当前的订单状态、当前的生产能力以及企业中生产换班的相互约束关系;客户关系管理的成功报价与准时交货则取决于MES所提供的有关生产实时数据;产品数据管理中的产品设计信息是基于MES的产品产出和生产质量数据进行优化的;控制模块则需要时刻从MES中获取生产配方和操作技术资料来指导人员和设备进行正确地生产。

  另一方面,MES也要从其它系统中获取相关的数据以保证MES在工厂中的正常运行。例如,MES中进行生产调度的数据来自ERP的计划数据;供应链的主计划和调度控制着MES中生产活动的时间安排;PDM为MES提供实际生产的工艺文件和各种配方及操作参数;从控制模块反馈的实时生产状态数据被MES用于实际生产性能评估和操作条件的判断。

  MES与其它分系统之间有功能重叠的关系,例如MES,CRM,ERP中都有人力资源管理,MES和PDM两者都具有文档控制功能,MES和SCM中也同样有调度管理等等,但各自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各系统重叠范围的大小与工厂的实际执行情况有关,而且每个系统的价值又是唯一的。

阅读数: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