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资源开发

目录

  • 1 什么是农业信息资源开发[1]
  • 2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过程与战略[2]
  • 3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措施[2]
  • 4 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3]
  • 5 参考文献

什么是农业信息资源开发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集、处理、存储、交换、共享、服务和应用农业信息资源

  通过这些环节不仅增加了农业信息资源的数量和类型,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信息资源质量,完善了信息服务,方便了信息资源利用。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过程与战略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过程,表现为可支配信息资源在开发者手中有效聚集、形成各种信息产品,并不断提供给最终用户的连续性过程,从信息到信息资源,再到信息产品(以及信息服务)形成了连续不断的运动过程,信息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位于信息资源开发过程的两端,通过信息环境相互联系。因此,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应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环节:一是农业信息内容的积聚与资源形成,包括信息内容的收集、存储与组织等,它们是信息服务者的“资本”。二是信息的提供,包括信息产品的生产、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等,它们是信息资源有效聚集的前提。第三是信息环境,包括用户培育、组织与市场信息环境的改善等,它们是信息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发生关系的场所和社会条件。因此,农业信息资源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很强的战略性任务,是一个多阶段的发展过程。

  农业信息信息资源开发战略从总体上看有两种:

  一种是横向开发战略,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集中突破某个环节的战略。比如第一阶段先建设渠道,第二阶段再开发资源,第三阶段完善环境。我国信息化的历程实际上走的就是这样的路子。1993年从金桥工程开始的三金工程,主要是通信基础工程,把“路”修通;路修起来之后有路没车,于是转向各种各样的数据库建设和网络资源开发;随后信息环境不规范的问题紧跟着暴露出来,市场规范、组织和用户培育等任务又摆到了面前。

  另一种是纵向开发战略,即从三个环节的整体性出发,先选择某些领域在三个环节上全面贯通,再扩展到其他领域的战略。纵向开发是明显的选择性或约束性发展战略。先局限在某些领域,如某些重点农业产品或项目,全面完成资源形成、渠道建设和环境改善三个阶段的任务,每个环节都围绕这些重点产品或项目有限发展,使这个领域能够先行全线贯通,发挥出效益,然后再考虑另一个领域。

  两种开发战略适应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时期。从我国的国情看,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应采取纵向为主、横向为辅的战略。首先,它符合我国的国民经济信息化总体进程。经过十多年的前期发展,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有很多的公网和专网资源,目前正处于大力开发信息资源的新阶段,农业信息资源开发没有必要从头做起,可以借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成的东风,与国家信息化的步伐相一致。其次,农业信息化的内在规律要求资源、渠道和环境三个环节相互配合,即使是横向的阶段性发展战略也必须在时间上一步步衔接好,最终全面打通了三个环节才能真正见到效益,这种开发方式在时间、资金和工作任务上的压力都很大,见效也比较晚,我国农业的基础相对薄弱,很难承受这种铺大摊子、放长线钓大鱼的做法。第三是我国农业信息用户的成熟程度远比不上城市和发达国家,纵向开发意味着在某些领域先取得成功,通过示范方式培育用户和市场。因此,这种战略比较适合农业领域,也有利于投资回收和见到实效。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措施

  为尽快开发我国农业信息资源,贯彻纵向为主、横向为辅的开发战略,必须采取相应的实施措施。

  1.开展有关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理论研究。开展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建设的理论、政策、规划战略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尤其是知识产权信息共享信息安全和保密政策等,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政府管理机制、农业信息市场机制,跟踪世界农业信息高新技术发展动态,开展防止网络环境下黑客攻击以及保护国家利益和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技术研究,建立我国农业信息安全体系。制定网络农业信息分布和分类编码等的国家标准和规范,运用信息标准化技术实现信息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实现在网络环境中的共享与传播

  2.加强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虚拟网(VPN)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充分利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降低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开发质量,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应制定农业虚拟专用网的规划,建立具有国家级农业信息中心和地区级农业信息区域中心的农业信息虚拟网示范系统,合理分工,利用区域优势,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形成统一协调的农业信息组织管理系统。同时开展基于农村三网(计算机网、电话网、电视网)一体化的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示范,直接向农村农民提供科技信息、政策信息和市场信息。建立多语言信息服务平台以及农业专业计算机辅助翻译平台,突破语言瓶颈,面向全世界,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国际交流。

  3.进行农业信息资源系统化建设。对已经建立的农业自然资源数据库、农业宏观经济数据库、农业科技管理数据库和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等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更新和维护,实现标准化和网络化,进行持续的、系统的信息资源基础建设,开展农业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的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共享环境,丰富网上农业信息资源。建立以我国主要农作物为主的多媒体事例数据库群,实现基于自然语言的概念和图象检索。利用基于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的数据开采和知识发现技术,开发无序的、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有效地提取有用、有序的信息和及时地发现知识,组织和发布高质量的二次或三次专业信息,用于信息管理、查询优化、决策支持和过程控制,全面提高网上农业信息资源的含金量

  4.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对已经实用化并能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的应用系统进行改造和完善,尽快实现网络化应用。开展网络农业信息的自动采集和分类判别技术和信息发布技术的研究,开发农业信息专业搜索引擎,建立农业数字化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及发布一体化实用系统及多媒体服务系统平台。利用智能多媒体技术研究开发面向农村的交互式农业科技和农业成果的远程推广系统、可视化农业远程教育系统以及远程多媒体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农村远程诊断、远程咨询服务、远程教育与培训系统的示范工程。

  5.加强基于网络环境的农业实用软件系统的研究和开发。软件是互联网发展的推动力,利用与平台无关的基于知识和模型的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种面向农村、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分布式环境模型库,实现分布式信息资源管理和基于标准的程序目标化,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降低信息产品的开发成本。同时利用模拟模型技术以及信息可视化技术,建立作物生长发育动态模拟模型和基于作物模型的实用生产管理系统。进一步加强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应用WEBGIS技术推出更多的农业信息地图产品。

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我国农业还处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农业生产力落后,而物质、能源的不足已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我国若想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农业问题和粮食问题,就必须依靠信息的效能放大作用,使有限的物质资源通过信息资源的放大功能来提高效能。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信息资源在我国信息资源总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对于带动市场信息需求,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农业各市场因素,如农产品信息,市场供求信息,不论是对农业部门决策者还是广大农户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加快开发农业信息资源,通过适当的传播渠道让农业工作者掌握及时可靠的农业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和决策,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资源在最大范围内自由流动,对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迎接世界市场的挑战

  今全球步人了信息经济的时代,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特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已经成为衡量现代国家信息化和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信息资源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各国竞争的焦点,谁最先掌握了有价值的信息,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2009年是宏观形势十分严峻的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农产品市场以及全球经济危机给我国农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必须加快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通过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供求、价格以及趋势等信息的分析,针对国际农业贸易的特点生产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业产品,开拓国际农产品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提升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才能从容应对国际农产品市场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第10章 农业信息与农业信息化.农业经济学.中国农业大学网络精品课程
  2. 2.0 2.1 高秀英.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初探[J].农村经济,2005(7)
  3. 井元勋.浅谈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1)
阅读数: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