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信托

目录

  • 1 什么是黄金信托
  • 2 黄金信托的内容[1]
  • 3 参考文献

什么是黄金信托

  黄金信托是指委托人将其持有的资金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将该资金投资于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产品或其它与黄金相关投资标的,并由受托人具体负责黄金投资事务,通过黄金投资组合,在尽可能地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为投资者提供分享黄金市场发展的收益

黄金信托的内容

  黄金信托主要包括抵押贷款和黄金贷款(借金还金)。用黄金抵押来筹措款项的业务称黄金抵押贷款业务。黄金抵押贷款业务由来已久。过去,南非常以黄金作抵押向西方金融机构筹措资金。意大利和葡萄牙在20世纪70年代也曾因外汇短缺而以黄金抵押借过资金。提供这类贷款的最初只限于英国、瑞士和原西德等地的少数金融机构,但是近年来,美国的一些大商业银行也在争相提供这种贷款业务。黄金抵押贷款业务兴起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因为黄金作为国际支付和储备的手段并具有保值作用,从而被金融机构所接受。当然,这也是金融机构广泛开拓业务的需要。黄金抵押贷款的借款方一般是借款国的中央银行,贷款方多为西方大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过程大致如下:贷款银行与借款国的中央银行进行协商;商妥后,借款国的中央银行把所抵押的黄金运至贷款银行的金库,同时获得贷款;借款国的中央银行在借款到期后还本付息,同时收回抵押的黄金。由于许多国家和西方银行均有大量黄金存在苏黎世、伦敦或纽约,因此黄金的移动并不困难。

  黄金的抵押价低于黄金的市场价,特别是市场上金价看跌或抵押期限较长时更是如此。一般情况下,6个月的黄金抵押价低于市场价的25%。如市场价为400美元尽司的话,抵押价则为300美元/盎司。黄金抵押的期限通常为6个月,最长为1年,有的到期后还可转期。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外债沉重,但他们中有的国家拥有大量的黄金储备。黄金抵押贷款使借款国不需出售黄金就能获得所需的外汇资金,对债务沉重而拥有较多黄金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抵押贷款业务是很有吸引力的。在国际性债务危机日益严重和许多债务国家越来越难于筹措到外汇资金的情况下,这项贷款业务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黄金贷款又称借金还金。黄金贷款是指各国央行、贵金属公司将所持有的黄金贷给采金公司一定数量,釆金公司通过销售这些黄金而产生的收入,可用于开发新矿山或扩大现有矿山生产能力,并在规定还金期限内由借金单位偿还黄金的交易方式。借方将黄金交割到贷方的金锭账户上或按当时的黄金牌价根据盎司数偿还等值的现金,整个交易全部以黄金计算,利息亦是黄金。

  “借金还金”活动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黄金借贷活动主要是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以后延伸到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巴西、智利、西班牙,新西兰等地。我国政府对黄金融资也非常重视,有关部门已开始对“借金还金”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黄金贷款具有利率低、风险小等优点,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的一种重要的黄金融资项目。黄金融资的主要款项是:

  (1)贷款额度。贷方预测金价可能低于当前金价和借方支付生产成本后,用于还本付息的“自由”金盎司数来确定贷款额。

  (2)黄金租借利率:在1.5%—2%左右,贷款时间超过18个-24个月通常采用浮动利率。例如,黄金贷款总数是100盎司,期限为3个月,年利率为2%。假如在贷款使用期阶段,现货市场上黄金的价格为400美元尽司,则应付利息为200美元,即400美元×(100×2%×3÷12)。

  (3)贷款期限与还款额度:按照年黄金产量的15%-20%偿还贷款。

  (4)贷方通常要求借方以公司产出的资产和其他现有资产做抵押,以备借方在出现重大违约事件时,由贷方接收矿山所有权经营权,同时也可将其资产出售、变现或经营以偿付贷款。在黄金贷款中,最关键是抓住机会成本。假如在偿还黄金贷款时,正好处于黄金价格上涨时期,黄金借款人就会遭受损失。比如,在借款时,市场上黄金现货价格是40噗元/盎司,到偿还贷款时,金价上扬到450美元/盎司,每盎司少了50美元,这样他不但要支付2%的年息,而且还要支付机会成本。

  另一种情况是,偿还黄金贷款时,黄金的现货价格比借贷时的价格下跌了50美元尽司。这就说明,黄金借款人希望在黄金价格高时借人黄金,而在黄金价格跌得很低时偿还黄金。如果他估计金价在贷款期内会上涨,那么他就会选择现汇贷款。实行黄金贷款,有利于增加资金来源,促进黄金工业的发展。同时,黄金贷款的资金成本(与货币贷款相比更低)可以促进企业降低边界晶位,更好地利用黄金资源。此外,实行黄金贷款可以促进黄金生产者转变观念,提高管理水平,加快黄金工业走向市场。但是黄金贷款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是用于偿还贷款的部分黄金将失去从金价上升中获利的机会;一是由于偿付计划的固定性,借方在经营与融资上的灵活性被限制在黄金产量的实际配置上。

参考文献

  1. 杨小佛,张望.黄金投资知识读本 修订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07月.
阅读数: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