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农业

都市农业(Urban Agriculture/Agriculture in City Countryside)

目录

  • 1 什么是都市农业
  • 2 都市农业的特点
  • 3 都市农业的功能
  • 4 都市农业的起源
  • 5 都市农业产生的原因
  • 6 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
  • 7 都市农业的意义
  • 8 都市农业类型
  • 9 都市农业与城郊农业的关系
  • 10 国外都市农业发展模式[1]
  • 11 中国都市农业的发展分析[2]
  • 12 参考文献

什么是都市农业

  都市农业的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都市农业英文本意是指都市圈中的农地作业,它是指靠近都市,在城乡边界模糊地区发展起来的,可为都市居民提供优良农副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的高集约化、多功能的农业。都市农业不仅可以提供农业产品,还可以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以及了解农村提供场所。

都市农业的特点

  一、它所包括的范围是指都市城市化地区与周边间隙地带的农业,不同于一般城郊型农业;

  二、都市农业的生产流通消费,农业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安排,农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等,必须首先服从城市的需要并为此服务。这种由城市需要决定农业的发展,体现了大都市对农业的依赖性,并进而实现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一体化关系;

  三、都市农业不仅是经济功能的开发,而且要进行生态、社会等功能的开发,并进而实现全功能性的大农业;

  四、农业生产经营明显的表现为高度集约化的经营方式,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进而达到高度的农业发展形态和为都市服务的特殊功能。

都市农业的功能

  生产功能,也称经济功能。通过发展都市地区生态农业、高科技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为都市居民提供新鲜、卫生、安全的农产品,以满足城市居民食物消费需要

  生态功能,也称保护功能。农业作为绿色植物产业,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组织部分,它对保育自然生态,涵养水源,调节微气候,改善人们生存环境起重要作用。

  生活功能,也称社会功能。农业作为城市文化与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通过农业活动提供市民与农民之间的社会交往,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如观光休闲农业和农耕文化与民俗文化旅游

  示范与教育功能。都市郊区农业具有“窗口农业”的作用,由于现代化程度高,对其他地区起到样板、示范作用。作为城郊高科技农业园和农业教育园,可为城市居民进行农业知识教育。

  总之,都市农业的功能主要是:充当城市的藩离和绿化隔漓带,防止市区无限制地扩张和摊大饼式地连成一片;作为“都市之肺”,防治城市环境污染,营造绿色景观,保持清新、宁静的生活环境;为城市提供新鲜、卫生、无污染的农产品,满足城市居民的消费需要,并增加农业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及收入;为市民与农村交流、接触农业提供场所和机会;保持和继承农业和农村的文化与传统,特别是发挥教育功能。

都市农业的起源

  都市农业最早出现在日本。1930年的《大阪府农会报》称“以易腐败而又不耐储存的蔬菜生产为主,同时又生产鲜奶、花卉等多样化产品的农业生产经营”为都市农业。因其不仅是新兴的研究领域,且牵涉面广,涉及的问题错综复杂,所以国内外对它的定义众说纷纭。为弄清都市农业的含义,有必要回顾都市农业的研究史,明晰都市农业理论研究的系谱。以下是最具代表性的4家学说。

  1.日本地理经济学家青鹿四郎学说

  都市农业作为学术名词最早见于青鹿四郎的《农业经济地理》,指分布在都市工商业住宅区等区域,或都市外围的特殊形态的农业,依附于都市经济并直接受其影响,主要经营奶、鸡、鱼、菜、果等,集约化、专业化程度高,同时包括稻、麦、水产、畜牧等的复合经营,范围一般是都市面积的2一3倍。

  2.农政经济学家桥本卓尔学说

  都市内及周边的农村受城市膨胀的影响,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受席卷而形成的一种农业形态,被都市包容、位于都市中,最易受城市扩张的影响,但又最直接得益于城市完备的基础设施,是双重意义上的最前线的农业,与城市建设发展占地和居民住宅建设占地同时并存、混杂、相嵌,若放任自流就有灭亡的危险,要有计划地保护。

  3.美国经济学家休马哈学说

  人类是自然界中脆弱的一部分,都市农业将城市人同自然界连接起来,不仅改善和提高生存环境,而且生产粮食、蔬菜等,以满足市民生活的需要。

  4.我国农经界的主要观点

  我国研究都市农业的历史不长,尚无统一认识,主要有以下观点:都市农业是广义的地域经济的概念,包括都市内镶嵌插花状的小块农田、庭院和阳台绿化,也包括城乡结合部的近郊农业,还包括远郊、甚至环大都市经济圈在内的适应大都市需求的农业,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地域经济概念,随经济、科技、社会进步而分阶段发展,是在城郊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又超越城郊农业的经营形态高级化、多样化的农业,集中反映了消除城乡和工农差别,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一种发达形态的农业生产力。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创汇农业、宾馆农业等在某方面反映了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目前,都市农业的定义可概括为利用都市区的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狭义地讲,都市农业英文的本意是城市圈中的农地作业,而广义上指中心城市经济圈内的农业。总之,都市农业是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的产业。

都市农业产生的原因

  都市农业是工业化、城市化高度发展的时代,人们对都市区域农业的新认识、新观念,是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追溯历史,农村和农业哺育了城市,但后来城市和农村、农业分离,走上了二元化的对立形态。城市“荒漠化”使市民怀念农业的绿色田园和生物多样性的和谐,这种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是生存观、生活观、发展观的一种本质的升华,亦是发展都市农业的基本动力。

  环境恶化是都市农业兴起的重要原因。城市人口密度大,生活空间小,对身心健康有负面影响,特别是工业和生活产生的“三废”,造成环境污染,加剧了城市环境的恶化,甚至破坏了郊区的环境。对优美环境的渴望,促使人们把目光转向郊区,转向距离城市较远的农村,形成了对郊区观光旅游业的需求。

  经济发展和国民收人增加是推动都市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衣食住行是人类的基本需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越要求质量高、利于健康的消费品,越倾向在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方面增加支出。都市农业正是适应这种需求变化而兴起的。

  一定质量和数量的人力资本是都市农业兴起的重要条件。都市农业具有高科技、高投人和科学化管理的性质,对人力资本要求很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下,农业生产领域高水平的人力资本首先在大城市远近郊聚集,再加上城郊的其他优势,都市农业必然由城郊向乡村扩展。

  远近郊环绕城市所产生的要素和产品市场是都市农业初始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而整个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是其稳定扩展的长期基础。低成本运行的市场是任何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对农业生产来说,这样的条件首先在城郊得到发育,于是都市农业首先在城郊替代传统农业

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

  与传统的城郊农业不同,都市农业是高层次、高科技、高品位的绿色产业;是完全依托于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结构功能的生态系统;是按照市民的多种需求构建、培育的融生产、生活、生态、科学、教育、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体系;是种养加、农工贸、产研教一体化的工程体系;是城市复杂巨大的生态系统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在“城市与自然共存”、“绿色产业回归城市”、“城市和乡村融合”的呼唤中诞生的都市农业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1.空间布局

  都市农业是城区与周边间隙地带的农业,不同于城郊农业。在城市周边和城市内部间隙进行生态经济的规划设计、开发利用、生产经营,具圈层性和放射状相互交织的网络结构,使整个城市形成绿色生态结构。设计中要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对具体项目要进行自然生态景观、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充分论证,然后科学地进行定性、定量、定位

  2.城乡融合

  都市农业在用地、生产、流通消费、空间布局、结构安排,与其他产业的关系等方面服从城市的需要和总体规划设计,为城市的建设发展和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服务。市民的需求体现了大都市对农业的依赖性,决定了都市农业的发展必须充分体现与大都市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城乡融合的一体化关系。

  3.多功能性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对都市农业的需求不仅是新鲜、营养、多样化的食物供给,还有生态环境、科学实验、绿色文化、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的多元化功能。都市农业不仅要开发经济功能,还要进行生态、社会等功能的开发,进而实现全功能性的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使都市农业全方位地服务市民,最优化地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和生态文化品位。

  4.高智能化

  都市农业是充分运用高新科技的绿色产业,要依靠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发挥大城市的人才优势,应用现代高科技特别是生物工程和电子技术,从基础设施、生产、系列加工、流通、管理等方面,形成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精准农业体系。

  5.高度产业化市场化

  都市农业具有高度的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并形成产加销、产研教、农工贸的一体化。其模式因城市情况的不同而多种多样,有龙头企业型、专业市场型、社会化服务型、专业技术协会型、开发集团型、主导产业型等,投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

  6.行政关系

  都市农业的行政关系直接隶属于城市,应纳人城市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的规划和设计中,是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都市农业的意义

  都市农业是把城区与郊区、农业和旅游,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结合在一起的新型交叉产业,它主要是利用农业资源,农业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品尝、体验、娱乐、购物等一种文化性强、有大自然情趣很浓的新的农业生产方式,体现了“城郊合一”“农游合一”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方向。发展都市农业具有如下意义:

  1、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为农副产品带来销售渠道,提高当地农业产品的知名度

  3、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劳动就业。

  4、可以疏散城市拥挤人口,减轻城市人口压力创造条件。

  5、扩大城乡文化、信息交流,促进农村开放。

  6、绿化、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生活和生存环境质量。

都市农业类型

  1.按农业功能划分

  农业公园。这种类型的特点是把公园与农业生产场所、消费场所和休闲场所结合起来建设,利用农业生产基地来吸引市民游览,主要是供观赏和旅游,面积比较大。一般选择依山傍水,有林草的地方,以地形和农产品种类而成自己的风格特色。农业公园分专业性农业公园和综合性农业公园。

  观光农园。这种类型的特点是,开放农业园地,让市民观赏,采摘或购置。有的主要是供观尝农村景观或生产过程,有的可以购买新鲜产品(如花卉),有的还可以参加采摘果实。有的农户开放自家的花卉种植温室,有的观光农园集中区建立了展览室,让游人在观赏之余还能增长知识。

  市民农园。这种类型特点是,让没有土地所有权的市民承租农地,直接参与农业植栽,亲身体验农业劳动过程。市民家园一般设在市区较近、交通、停车都便利的地方。农园经营者把整个园地划分若干块,分别租给不同的市民,供他们进行耕作体验,有的可以解决一些吃菜或就业问题。

  休闲农场。这是一种综合性休闲农业区,以吸引旅客住宿为特点。农场以生产果、菜、茶等农作物为主,经过规划设计,充分利用农场原有的多种自然景观资源,如溪流、山坡、水塘,以及植物、动物、昆虫,引进一些游乐项目,开发为休闲农场(或度假农庄),把市民的观赏景观、采摘果实、体验耕作、住宿餐钦和娱乐等多种活动结合在一起,适应他们度假游乐的需要。如日本的“民宿农场”,澳大利亚的“度假休闲农场”。

  教育农园。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即利用农园中所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以及配备的设施,如特色植物、热带植物、农耕设施栽培、传统农具展示等,进行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传授游客农业知识。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北京的少儿农庄。

  高科技农业园区。这是采用新技术生产手段管理方式,形成集生产加工、营销、科研、推广、功能等于一体,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农业种植区或养殖区。这些园区有的可以对外开放,接受游人的观尝,有的属于封闭型,不接待游客。

  森林公园。这是一个以林木为主,具有多变的地形,开阔的林地,优美的林相和山谷、奇石、溪流等多景观的大农业复合生态群体。以森林风光与其他自然景观为主体,在适当位置建设狩猎场、游泳池、垂钧区、露营地、野炊区等,是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旅游、野营、避署、科学孝察和进行森林浴的理想场所。

  民俗观光园。选择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村庄,稍加整修提供可过夜的农舍或乡村旅店之类的游憩场所,让游客充分享受农村浓郁的乡土风情和浓重的泥土气息,以及别居一格的民间文化和地方习俗。

  民宿农庄。主要是为已退休或将退休的城里人租住农村房屋,迁居农家。这些人中有教授、导演、设计师、工程师等,他们在城里均有较好的楼房,但非常向往农村的风光,游览田园景观,希望在林间散步,呼吸着农村新鲜空气,过着宁静淡泊、无噪音、无污染的世外挑园式生活。

  2.按区域划分

  中心区农业。本类型位于城市中心地区,人口和建筑密度高,土地利用的混合程度和集约程度最高,通常以公务和商业零售活动为主。这里的农业主要分布于屋缘(屋顶、阳台、宅院)、闲置地、院区和园区,具有较高价值和需要较多投资的农业。其中很多采用小型温室农业系统的形式。这类农业最容易受到城市改造的吞噬。

  走廊区农业。本类型是位于高速公路或铁路两侧的交通地带的农业,属于高集约发展地区。这类农业处在交通设施发达、与市场联系便捷、居民密度较高的有利环境;走廊地区的农业结构,可以经营观赏性园艺、温室蔬菜和花卉、放牧、家禽、微型动物,以农家产品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为主。这类农业容易被城市和交通设施的建设所取代。

  隔离区农业。本类型农业地处交通走廊之间 ,呈楔式地分布,是都市农业土地、就业、产出集中地区之一。在城市化迅速成长的时期,这里往往是城市住宅、工业、绿化等建设发展的主要区域,土地利用类型有可能从农业用地大量转为建设用地,所以要注意保护农业。

  外缘区农业。本类型是相对稳定的农业区,也是都市农业土地、就业、产出集中地区之一。外缘农业区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通运输效率和自然条件特征。外缘区农业的特点是以大量中小型农场的形式,按照都市区市场的需要,要以生产鲜活农产品为主;这一带的农业家庭比一般农区有更多的非农业就业机会和收入

都市农业与城郊农业的关系

  都市农业与城郊农业都是依托城市、服务城市、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纳入城市建设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建设的农业。但二者还有不同点,城郊农业主要是为城市供应农副产品,满足城市商品性消费需要为主,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位置居于城市周边地区。而都市农业是为满足城市多方面需求服务,尤以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功能为主,是多功能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位置在大城市地区,可以环绕在市区周围的近郊,也可能镶嵌在市区内部。至于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等,都是都市农业的一些具体经营方式,不能说它们本身都是都市农业,根据目前的经验分析,只是大城市人均GDP达到2000—3000美元左右的时候,就可能进入了都市农业阶段。

国外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1.日本

  日本的都市农业,指包含在都市内的农业及都市近郊的农业。日本是一个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的岛国,经过20世纪60-70年代经济的高速增长之后,城市扩张迅猛,城市周边地区的地价不断上涨。由于土地属私有制,为保留土地以达到增值的目的,一些农户不愿过早出卖自己所拥有的土地,于是将继续耕种的土地在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内保留了下来。

  以后人们发现,在城市星星点点的耕地上生产的嫩绿的蔬菜、鲜艳的花卉,不仅为城市增添了绿色,增加了观赏的景点、而且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有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

  到目前为止,日本已发展出3种主要的都市农业模式:

  (1)观光型农业,即设立菜、稻、果树等田园,吸引游人参观体验,其实质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

  (2)设施型农业,即在一定范围内运用现代科技与先进的农艺技术,建立现代化的农业设施,一年四季生产无公害农副产品;

  (3)特色型农业,即通过有实力的农业集团建设一些有特色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并依托先进的科技进行深层次开发,形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特色农业

  日本都市农业的发展趋势:一是生产逐渐规模化,以提高都市农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二是农业结构逐步调整。逐渐淘汰效益低、成本高的农产品,绿色保健品大量生产;三是生产手段向全自动化、设施化、智能化发展,尤其是蔬菜、水果特别明显;四是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步完善;五是生产经营管理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日本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一是各级政府给予保护政策;二是模式多样化;三是政府关注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2.德国

  德国都市农业以市民公园为代表。市民公园起源于中世纪德国的KlienGorden。那时德国人多在自家的庭院里划出一小部分作为园艺用地,享受亲手栽培作物的乐趣。而德国都市农业的真正发端一般认为始于19世纪。19世纪德国政府为每户市民提供一小块荒丘,市民用作自家的“小菜园”,实现生产自给自足。19世纪后半叶,德国正式建立了“市民农园”体制,其主旨是从建立健康的理念出发,让住在狭窄公寓里的都市居民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近年来建立市民公园的主旨已发生很大变化,转向为市民体验农家生活的机会,使久居都市的市民享受田园之乐。

  市民公园的土地来源于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镇县政府提供的公有土地。每一市民农园的规模约有2公顷。大约50户市民组成一个集团,共同承租市民农园。租赁者要与政府签订25~30年的使用合同,自行决定如何经营,种花、植草、种菜或栽树、养花等,政府都不加干涉,但其产品却不能出售。如果承租人不想继续经营,可以中途推出或转让,市民农园选出的管委会选出新的承租人继续租赁,新承租人要承担原承租人合理的已投入的费用。目前德国市民农园呈兴旺之势,其产品总产值占到全国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3.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经济国家,面积只有556平方公里。自然资源贫乏,农产品不能自给,甚至连沙石、水、食品都需要进口,本地只生产少量蔬菜、花卉、鸡蛋,水产品和乳制品等,加上城市化发展后耕地不断减少,因此非常重视都市农业向高科技、高产值发展。

  新加坡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有:

  (1)现代化集约的农业科技园(Agrotechnology Parks),这是新加坡重点的都市农业模式。新加坡都市农业的发展以追求高科技和高产值为目标,以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科技园为载体,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力。农业科技园的基本建设由国家投资,然后通过招标方式租给商人或公司经营,租期为10年。其中有一个用气耕法(即在有空调设施的温室内种植植物,根部暴露在空气中,每隔5分钟喷洒含营养物质和肥料的制成雾水的冷水,不喷农药)种植蔬菜的农场,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热带国家以气耕法来种植蔬菜、生产富有营养而安全的新鲜蔬菜。蔬菜的生长期由土耕法需要60天缩短到30天,只是此种方式成本较高,当然如果生产高档蔬菜则优于进口;

  (2)农业生物科技园。占地10公顷,拥有现代化先进设备,进行新农业技术(如动植物基因研究、新品种选育等)研究开发工作。

  4.荷兰

  荷兰是一个欧洲小国,其面积约为河南省的四分之一。荷兰自己没有都市农业的说法,但荷兰人口密度大,农业紧靠大中城市,特别是其园艺业和奶牛业,位于大中城市的“都市圈内”。荷兰是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其发展目标不再是追求产量,而十分强调农业与环境、自然的协调发展,重视农业的社会责任,这为荷兰形成“绿色生产力”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在荷兰都市农业中,花卉业和奶牛业是特别重要的产业。荷兰以“欧洲花园”和“花卉王国”而驰名于世。荷兰花卉业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且土壤和气候条件比较适宜。

  加之荷兰工商业发达,城市繁荣,人口密度大,园艺业产品从农村(相当于郊区)到城市不但距离短,而且不愁销路。这为荷兰的花卉园艺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经济利用土地问题上,以花卉为代表的园艺业要优于一般的大田种植业,而温室园艺业又优于露地园艺业,且农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荷兰温室产业具有高度工业化的特征。由于摆脱了土地的约束和天气的影响,温室园艺产品可以实现按工业方式进行生产和管理,其种植过程不仅可以安排特定的生产环节和生产周期,在产后的包装、销售方面,也同工业生产如出一辙,真正成了“工厂化农业”。

  荷兰园艺业和奶牛业的发展又带动了农村合作社和加工业的发展。在“单干”的情况下,每个奶农必须自己把挤出来的奶运送到城市去卖,费时费力,因此奶农特别需要合作销售。花卉业也是一样,需要把大量的鲜切花以最快的速度运送到城市消费者手里,没有合作社也是难以办到的。

中国都市农业的发展分析

  一、中国都市农业发展现状

  中国都市农业的提出与实践探索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地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的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开展较早。为适应建立国际性经济中心城市的要求,1994年上海市政府就提出依托中心城市辐射和自身积累,加快城郊农业向都市农业的转变,建立一个与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现代化都市型农业,并成为中国第一个将都市农业列入“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城市,目前已在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庄园农业的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1995年上海市和日本大阪府开展都市农业国际合作研究,并于1996年在上海召开了“上海市—大阪府都市农业国际研讨会”。1998年,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全国都市农业研讨会,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厦门等地的代表出席了会议,都市农业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受到了广泛重视。北京市明确提出要以现代农业作为都市农业新的增长点,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市场制高点,强化都市农业食品供应、生态屏障、科技示范和休闲观光的功能,使京郊农业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先导力量。深圳特区建立之初,主要是发展创汇农业进而发展“三高”农业,为适应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需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成为深圳特区再创辉煌的重要战略选择,为此深圳市就都市农业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其观光农业、高科技农业建设方兴未艾。

  二、中国都市农业进展研究

  1.关于都市农业的兴起

  俞菊生等、方志权认为,都市农业一词最早出现在1930年出版的《大坂府农业报》上,而都市农业作为学术名词则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青鹿四郎1935年发表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开始研究都市农业,最初表述为“城市农业区域”或“城市农业生产方式”。直到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撰写的《日本农业模式》中明确提出“城市农业”(Urban Agriculture)一词,城市在日语中称为都市,城市农业在日语中用汉字书写即为“都市农业”,因此中国都市农业的提法源于日本。

  周德翼等认为,美国一些经济学家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首先提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直到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者艾伦·尼斯才明确提出了“都市型农业”一词,同时,随着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的城市化发展,这些国家的农业科学家和城市地理学家相继开展了城市农业的研究,并不断完善其内涵,城市农业的概念逐渐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

  而方时姣则融合了上述两方面的观点,认为1935年日本学者青鹿四郎在《农业经济地理》中首先提出都市农业的术语,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在《日本农业模式》中明确提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都市农业正式成为一种经济理论流行于国际经济学界。综合前人的研究并经过考证,我们比较支持方时姣的观点。

  2.关于都市农业的概念

  对于都市农业的概念,国内很多学者都有表述,早期的学者如刘荣章等一般都是引用欧美或日本学者对都市农业的定义,而俞菊生则较系统地整理了国内外学者对都市农业的定义。

  随着都市农业在中国的兴起和实践的开展,国内一些学者开始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充实了都市农业的定义。例如,李岳云认为,都市农业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以满足都市居民多层次需求的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新型多功能农业。

  3.关于都市农业的内涵、功能与特征

  中国学者对都市农业的内涵各有已见。有些学者认为都市农业是一种与城市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农业现象;有的认为都市农业是在都市圈内进行的农作业,包含“市区农业”和“郊区农业”两个层次;有的则认为都市农业是现代都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城郊农业的高级阶段,是发达的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都市农业的功能,有的学者如方志权将其概括为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有的学者如冯雷等则认为都市农业除了具有经济、社会、生态功能外,还具有第四项功能——辐射、示范功能;还有的学者如曹林奎则把都市农业的社会功能具体化为教育功能、文化功能、游憩功能等。尽管这些学者对都市农业的功能表述略有偏差,但可归结为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

  对于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有的学者如刘斐等认为都市农业具有功能的多样性,环境的复杂性,经营的集约性,与工业、城市的一体性等特征;有的学者如韩士元认为都市农业具有特定的空间布局、功能的多样性、高度智能化和信息化、高度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的可持续性的特征。郭忠兴等认为,从区位上看,都市农业既存在于都市内部、又包括都市化地区与周边间隙地带,因此具有市场区位优势明显的特征;从功能上看,都市农业具有显著的多功能特征;从都市农业的消费群体来看,它有明确的城市指向,即城市需要决定都市农业的发展。

  4.关于都市农业的实证研究

  结合都市农业的实践,国内学者作了大量实证性方面的研究,如粱彦总结了深圳市农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对深圳发展都市农业进行了初步探讨;俞菊生等提出了构筑上海都市农业的两大突破口和六大创新体系;牛宝俊等则从农业科技角度对广州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三个圈层、三大板块、四个绿化走廊、一个江心岛”的总体布局模式。

  5.关于都市农业与城市发展、生态建设的关系

  都市农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随着它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引起了越来越多相关领域的学者参与,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专业角度对都市农业进行研究,尤其是城市学界和地理学界的学者,结合城市、区域的发展与建设对都市农业进行研究。例如,张立生等在研究都市型农业(都市农业)概念与内涵、国内外发展态势的同时,指出都市农业的发展是城市空间发展的大趋势;邓蓉等通过对产业结构演进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农业布局的区位理论和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了都市农业发展的理论根源,并据此对北京都市农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张禄祥对发展都市农业与建设生态城市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 刘长运.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6,15(2)
  2. 张禄祥,郑业鲁,万忠.我国都市农业研究概述[J].广东农业科学,2005,(3)
阅读数: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