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效应

维特效应(Werther Effect)

目录

  • 1 什么是维特效应
  • 2 维特效应的研究
  • 3 维特效应的社会分析
  • 4 维特效应的积极应对[1]
  • 5 参考文献

什么是维特效应

  维特效应即自杀模仿现象,是指自杀行为具有一定的模仿性和传染性。尤其在一个团体中,如果成员共同存在某一种情绪(通常是负面的情绪),但缺乏应对的手段和宣泄渠道,如果有个体选择一种方式发泄,其他就会倾向于模仿。

维特效应的研究

  1774年,德国大文豪歌德发表了一部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该小说有着异常强烈的时代精神,它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时代的普遍启蒙意义。对于维特的精神和性格,读者都会产生钦慕与爱怜;对于他的命运,都不免一洒自己的同情泪。小说发表后,造成极大的轰动,不但使歌德名声在欧洲大噪,而且在整个欧洲引发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为此,好几个国家将《少年维特之烦恼》列为禁书。

  菲利普斯研究兴趣之一就是追踪从那时开始一直到现代所出现的各种形式的“维特效应”。他发现对轰动性的自杀事件报道,在报道所涵盖的地区,紧接著自杀率就会有大幅度上升。因此他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些内心痛苦的人,看到别人自杀身亡消息後,就启发了自杀念头,效仿了自杀者。这里面贯穿著一个社会认同原理,内心痛苦的人看到其他内心痛苦的人採取了自杀的形式,他也就认同了这种消除痛苦的手段。

  菲利普斯是通过对1947年到1968年之间美国自杀事件的统计得到“维特效应”证据的。他发现每次轰动性自杀新闻报道后的两个月内,自杀的平均人数比平时多了58个。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一次对自杀事件的报道,都杀死了58个本来可以继续活下去的人。菲利普斯同时发现,自杀诱发自杀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对自杀事件广为宣传的地区。而且,这种宣传越是广泛,随後的自杀者就越多。

维特效应的社会分析

  “维特效应”,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就像情绪上的“流感”。媒体对自杀新闻的大肆渲染对于一些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具有强大的暗示、诱导性。比较典型的例子是,2003年4月1日,张国荣自杀事件发生后,媒体的报道连篇累牍、大肆渲染。结果从当天深夜到第二天凌晨9小时内,全香港有6名男女跳楼自杀,其中5人不治,当月香港共有131宗自杀身亡个案,较3月份增加32%。有几名死者留下遗书,清楚写明其自杀与张国荣轻生有关。

  最令人惊讶的是,富士康自杀事件在时间分布上的密集,自杀方式的一致,自杀者年龄的相仿。这让人怀疑,自杀具备“维特效应”的全部特征,从孙丹勇事件被密集深度报道和广泛讨论后,后续自杀事件以192天、54天、12天、8天和1天的间隔鱼贯而至,构成了一个不断加速的“维特链”。同样,第一起校园安全事件的广泛报道也导致了相应的“维特效应”。

  在中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至少有100万人自杀未遂。自2000年以来,每年10万人中有22.2人自杀,每2分钟就有1人自杀、8 人自杀未遂。可以说,如果每一起自杀都要报道的话,恐怕整张报纸都装不完。

  实际上近年来中国人自杀的比例越来越大,这当然跟中国社会转型期急剧变化,人们承受的精神和物质压力越来越大有直接的关系,自杀行为的增加,也不能全部怪罪于媒体。但是正如笔者前面所说的,媒体的自杀新闻与自杀行为的增加确实有不可回避的关联。仅仅出于敬畏生命的人道主义考虑,媒体也应该主动进行反思并警醒。

  社会可以关注自杀现象,但不应炒作自杀个案,或者把自杀“娱乐化”处理,而应该在报道中采访一些专家学者等,突出心理危机干预,从而启发公众对自杀背后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讨论,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维特效应的积极应对

  “维特效应”生动的展示了,人在多数时候并不是依有意识的理性思考和深思熟虑的计划而安排自己的生活,他们还会依靠本能、习惯、传统、宗教和对前辈的模仿来行事;当他们面临困境,而这些常规指导源都无法告诉他们该怎么做时,便会陷入极度的不安与无助,此时,若身边处境类似的人选择了自杀,他们很可能接受这个简单而容易的答案。甚至在自杀方式上,他们也懒得去考虑,而简单的模仿了事。

  一个人选择自杀的目的,不仅是结束自己生命,通常,这是他展示给社会的一个姿态,是对身边人的一次喊话,要以最强烈的声音发出最后一条信息:我为你可付出这样的代价;瞧你把我逼到了这里;瞧你把一切都毁了;我很歉疚;我是无辜的;我已拼尽全力了;我并不如你想的那么无耻,等等。这些信息,原本或许可以用其他方式表达,但许多人从来没有学会,当他们看到别人用自杀来喊出同样淤积于胸的那句话,并且看上去都被听懂了时,他们认为自己终于学到了。

  面对维特效应,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连环效仿事件”发生后,许多人会把矛头指向社会体制、企业管理的问题等等,但这些问题岂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工作压力的增大等必然容易导致各种消极情绪的产生,当我们无力短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时,能做的就是增强自我心理保健的意识,掌握一些情绪调节,心理减压的方法,提高心理抗挫能力,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社会心理学之——维特效应.中光高级中学网站
阅读数: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