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实验

目录

  • 1 什么是经济实验
  • 2 经济实验的组成要素[2]
  • 3 经济实验的特点[2]
  • 4 经济实验的原理和规则[1]
  • 5 经济实验的作用[1]
  • 6 参考文献

什么是经济实验

  经济实验指的是一种应用于经济学研究的实验形式。具体说,经济实验所要做的主要是在可控的实验环境下,针对某一经济现象,通过控制某些条件(假设)来改变实验的环境或规则,并观察实验对象的行为,分析实验的结果,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并提供政策决策的依据。

经济实验的组成要素

  根据微观经济系统理论, 经济实验包含三个要素: 一是环境, 即实验对象面对的一系列价值/成本结构, 包括代理人初始禀赋、偏好和行为的成本。在实验中, 实验者通过货币奖励来控制环境。二是制度, 即实验对象的行为所要遵循的规则, 这些规则由实验设计者根据市场实际的运行规则制定。最后是可观察到的实验对象的行为。它是以环境和制度为自变量的一个函数。这三个要素的关系如下图:

经济实验的特点

  在对社会经济系统的研究中, 不确定性最为困扰研究这一难题。而这些不确定性中又以人偏好的不确定性为甚。对偏好的通常的研究方法是设计一个值为定序数据效用函数, 但是无论这一函数多么精妙, 也只能是对真实人类偏好的很拙劣的模仿。在实验经济学的理论中, 使用真人作为实验对象, 从而较好的解决了在实验中对偏好的控制, 这也成为了经济实验区别于其他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最主要的特点。

  在经济实验中, 实验者通过一个货币奖励结构和一个产权系统, 以真实的货币对应抽象的实验结果的方式来实现对偏好的控制。简单地说, 就是对于实验中得到的结果, 实验者会按照一定规则给与实验对象一定的真实货币作为奖励, 以此来刺激实验对象, 使其具有与真实世界相同的偏好结构。通过制定不同的货币奖励规则, 研究者有可能在经济实验中较好的控制偏好的形式, 使得用实验手段研究经济问题成为可能。

经济实验的原理和规则

  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而所有的不确定因素最终都能归因于人的偏好的不确定性。但是在实验经济学的理论中,较好的解决了在实验中对偏好的控制,这也成为了经济实验区别于其他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最主要的特点。在经济实验中,我们通过一个货币奖励结构和一个产权系统,以真实的货币对应抽象的实验结果的方式来实现对偏好的控制。简单地说,就是对于实验中得到的结果,实验者会按照一定规则给与参试人员一定的真实货币作为奖励,以此来刺激参试人员,使其具有与真实世界相同的偏好结构。为达到这个目标,实验需要满足五个条件,我们称这些条件为“规则”(precept)。

  规则1:报酬的单调性:参与实验者愿意接受报酬激励作出真实的行为反应。在这个条件下,给定一个无成本的,二选一的选择,当第一个选择能够产生出比第二个选择更多的奖励(以真实货币表现)时,一个自主的(autonomous)个体总是偏好第一个选择。

  规则2.显著性:在实验中实验参与者的行为与其报酬变动有显著性关系,足以向外界传达起信息。

  这个规则指的是参试人员得到的货币奖励与其在实验中得到的虚拟的收益具有相同的增(减)性。这样,就将奖励和收益联系了起来,使得实际的偏好较好地在实验中得到表达(尽管这与实际偏好还是有差别的)。

  规则3:支配性:在一个实验中,参试人员与其行为相联系的成本(或收益)是由实验者所定义的货币奖励结构支配的。通过这个规则,实验者可以完全控制参试人员的偏好。在实验中实验参与者支付自己所作出任何决定的费用。

  规则4:隐私性:实验中的每个参试人员仅仅被给予了他们自己的支付信息。也就是说,支付信息是私人信息。他人的这些信息只能通过观察市场行为来推断。如同真实世界所做出的经济决策一样,在实验中每人进获得自己决策的报酬。

  规则5:并行性:在一个实验室所做的实验结果一定可以在另外同样的实验中重现,其设计实验的主要方法可以在类似实验中应用。

  这五个规则的制定,使研究者有可能在经济实验中较好的控制偏好的形式,使得用实验手段研究经济问题成为可能。因此可以说,这是经济实验最大的特点。

经济实验的作用

  实验经济学家可以通过简化和纯化处理,用可以控制的实验室环境来模仿真正的市场环境或其它交易方式,来研究人们的交易行为。通过经济实验,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几项工作:

  (1)理论检验。通过对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参试人员发出的信息和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对一个理论进行检验。如果观察值与理论预期的值符合的程度越高,同时保证这种符合不是随机造成的,那么就可以说所检验的理论越好。

  (2)寻找理论失效的原因。一旦从实验中观察到的结果与理论不同,如果实验的设计没有违背理论的假设,那么就可以认为是理论存在着问题。进而,通过设计相关实验,可以找到理论失效的具体原因。

  (3)建立经验性的规律作为新理论的基础。理论通常是先于对该理论结论的实际观察的建立的,也正是因此,所以经济理论通常都被限制在非常狭小的假设空间中,因而无法很好地反映现实。而在经济实验中,理论学家可以轻易的对那些非常复杂的情况进行研究,观察试验结果,从而获得经验性的规律,为新理论的建立进行指导。

  (4)环境比较。在同一制度下,通过改变实验的环境,观察改变前后的结果,比较不同环境(如需求和供给结构)对结果的影响。

  (5)制度比较。在同一实验环境下,通过改变实验的制度(如信息结构,交易规则等),比较不同制度对结果的影响。

  (6)对政策建议进行评价

  (7)作为制度设计的测试平台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王文举,任韬.博弈论、经济仿真与实验经济学(A).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1
  2. 2.0 2.1 任韬.实验经济学与经济仿真(A).理论与当代.2007,2
阅读数: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