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时尚

管理时尚(Management Fashion)

目录

  • 1 什么是管理时尚
  • 2 管理时尚的形成[1]
  • 3 管理时尚的传播[2]
  • 4 管理时尚的利弊[3]
  • 5 管理时尚的策略[3]
  • 6 参考文献

什么是管理时尚

  管理时尚是指短时间内大家普遍认为处于管理学发展前沿的某种管理技巧,通常具有简洁、虚伪地鼓励、符合潮流、表面新颖、被权威承认等特点,就像时装、音乐一样流行。否则,只会产生“流星”式企业,或“小老树”企业,或“过山车”式企业。

管理时尚的形成

  “时尚”一词,英文里叫Fashion,在1995年版的《朗文英汉双解词典》里被定义为“The way of dressing or behaving that is considered the bestat certain time”,即“被认为是时下最好的穿衣与行事风格”;在美国经典辞典中被定义为“The prevailing style or custom,as indress or behavior”,即“风格,时尚衣着或举止方面流行的式样或习俗”;1998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将时尚解释为“时下的风尚”。

  对于什么是管理时尚,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定义。但是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想象,一般把管理时尚定义为:反映特定时期内管理群体对某种管理技术的普遍认识。虽然不同时期的管理时尚在发展的规模、持续的时间、造成的结果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别,它们却共享着三个突出的特点,即:持续时间的短暂性、众多管理者在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中自主选择的集体性、新旧时尚不断发生更迭与变化的更新型。

  正如同人们的装扮、趣味不断地掀起新的流行时尚一样,在企业管理领域,人们也常常不自觉地去追随一些新的、流行管理思想或方法,有需求就有供给,因为在时尚的背后总是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于是,管理时尚就在时尚消费者的需要、时尚供给者的生产与传播者的共同作用下源源不断地形成、发展、并传承着。

  1.管理时尚的需求

  Abrahamson将导致管理时尚需求的因素分为社会心理因素、技术经济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指同类企业对管理时尚的采用导致企业的模仿行为咨询公司对企业问题的夸大(这也是一种普遍现象)导致企业“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地采用咨询公司建议的管理时尚;企业过去采用的管理时尚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因而采用新的管理时尚,或者以备不时之需(如应付行业监管部门的检查);一些政府部门对某些管理制度的强制销售也可能导致并不需要的企业对其采用。总之,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的管理时尚往往并不能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而技术经济因素则指企业外部的经济周期波动(如经济萧条、季节性需求变化等),或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不善(如技术落后、员工与管理者素质不高、原料供给问题、销售不畅等)导致的企业绩效不佳,因而产生对预期能够解决企业绩效困难的管理时尚的需求

  总之,技术经济因素导致的管理时尚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企业绩效。由此可见,管理时尚的产生反映了管理人员对新观念永不知足的渴望。其原因可能是其他管理时尚的衰落、普遍的企业绩效表现不佳、研究者对企业问题的夸大。此外,不仅仅是管理者,企业的员工消费者、社会大众、社会团体以及合作伙伴共同导致了企业对管理时尚的强烈需求:管理者了解管理时尚可以避免日益增多的社会交流尴尬,员工也需要通过培训来增加知识或者至少获得培训的权利,消费者看见企业在不断学习就会以为企业在不断进步进而信赖企业的产品,社会大众也似乎看到了企业提高经营水平的决心,社会团体也提高了对企业的评价,合作伙伴也认为企业采用各种管理时尚之后层次也随之提高了。当然了,采用管理时尚也确实可能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同样,安德泽杰·胡克金斯基也认为那些流行的大师的思想的成功就在于他的思想能够满足管理者需要。他认为管理者的需要主要是对可预见性、控制和尊重方面的要求。所谓的可预见性,就是指这些流行的管理思想要能够减少管理者的迷惑和威胁;所谓控制,则是指管理者需要有人向他们指出在环境中哪些因素是关键的因素,以便于管理者采取行动,即获得行动指南;所谓的尊重方面的需求则涉及社会和个人需要的满足,即专业同行或企业内外的高级管理者对管理者的积极评价会使他感到自我价值和自尊心的提高。正是由于组织内的管理者的认知和情感的需要,而这些需要被满足的途径之一就是采纳和运用某种管理思想及其技术,并且这种需要也是经常性的、永远不能完全满足的,因此,对管理思想的需要是持续不断的。

  总之,管理者的需求是管理时尚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需求可能产生于管理者对组织绩效提高的渴望,也可能来自于社会环境的压力和影响,但是后者似乎对管理学科的发展不会产生什么积极作用。

  2.管理时尚的供给

  有需求就会有供给。对于管理时尚来说,其制造者是管理权威、商业学校、咨询公司与大众媒体。也有学者认为管理时尚的主要供给者分为三类,即学术界的学术权威、管理咨询人员和经营管理者。其中,学术大师和管理咨询人员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如德鲁克等人;而经营管理者则在成功中建立了自己的权威,他们的经验自然被看作是行动指南,他们的自传性、半自传性作品就对其他管理者产生了神奇的作用。Carson和Lanier就提出,管理时尚的主要来源是:学术与畅销出版物、咨询公司的业务活动、《哈佛商业评论》的年刊。凡是同时在这三条途径中成为热点的管理理论都可以认为是管理时尚。

  当然,有时候供给也会刺激产生需求。在供求双方的共同作用下,管理时尚就产生了。

  3.环境的作用

  正如美国管理史学家雷恩所言:管理思想既是文化环境的一个过程,也是文化环境的产物。由于管理思想具有这些开放系统的特点,所以必须在文化范围内来对它进行研究。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活动,而且是必须把多种资源在其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中恰当组织起来的一种理性职能。管理思想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其过程,从内部来说,管理思想经历了不同阶段,各阶段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从外部来讲,管理思想_直受到技术进步、人性假设的变化以及经济、社会和政治价值的影响。任何一种管理思想的流传都是和特定的历史时期内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因素密不可分的。

  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时任总统里根身上体现了美国人的竞争个人主义和“适者生存”的精神,《商业周刊》评论说,里根总统给了80年代的美国人最需要的东西,那就是稳定和乐观。因此,美国企业在遭受到日本企业70年代的打击后,开始奋起反击,而《追求卓越》则在人们把目光都投向日本企业管理模式时驱散了美国人的悲观主义情节,从而成为当时最畅销的书。因而,有学者认为80年代是美国管理文化环境的分水岭,顺应这种环境的理论才可能成为时尚。

  另外,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技术进步、政府的作用等的变化都会反映在新出现的管理任务和工作条件的模式上,因此,顺应了这种环境变化的新的管理思想也就广泛传播开了。

管理时尚的传播

  然而,管理时尚本身的变化也常常会让人迷惑,不知道“风的方向”。“今日不同于昨日,而明日又将不同于今日,但今天是我们所有的昨天协力作用的结果,明天也将如此。”我们要想知道“风的方向”在哪里,可能通过回顾历史,就能发现答案了。

  研究者经过研究发现,管理时尚本身表现出具有一定生命周期的特征,形成一个由兴到衰的过程。国外学者作了详细的实证研究,得出了管理时尚的生命周期呈现“bellshaped(钟形)”形状,开始少数人接受并提倡,然后到达一个峰值被大部分人所接受,随后下降到只有少数人接受。有人管理时尚的兴衰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寻求(对管理技术变化需求的不断强化)、发现(新的管理词汇的诞生)、流行(应用新观点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质疑(泛化使用新观点后问题的暴露)和弃置(怀疑情绪的增加、管理时尚的结束,开始寻找新的时尚)。管理时尚的兴与衰的过程也表明,它本身就是一个利弊交织的客观存在,对不同的企业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对于不断更新的管理时尚,既不能简单排斥,也不能一味追随。一些管理时尚最终进化为企业日常管理的必要手段,简单地排斥管理时尚将损害企业自身的内在素质与发展潜力。另一方面,时尚的管理技术未必适用于特定的企业,盲目地追随管理时尚往往使企业吞下失败的苦果。面对不断出新的管理时尚,要实现趋利避害,就要研究时尚,抓住本质。

  另外,作为一种商品,市场化促销策略对管理思想的流行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产品的开发和促销活动是制造流行思想的关键。另外,为了更好地使管理者了解流行管理思想的不平凡之处,管理思想的发明者也会通过公开演讲等形式与公众进行交流,以“推销”其思想成为时尚。实际上,早在科学管理理论时期,泰罗就十分注意通过公开演讲来宣传其科学管理思想。据记载,泰罗1914年在纽约的中央大厦所做的关于科学管理思想的公开演讲就吸引了69000人出席。

管理时尚的利弊

  管理时尚总是伴随在现代组织的左右,势必会影响企业组织的管理实践。管理时尚的兴衰过程表明,它本身就是一个利弊交织的客观存在,对不同企业可能产生有利或有害的不同影响。一般而言,管理时尚可能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1.拓展视野。增长才干现实的管理活动烦琐而具体,要求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管理活动的细节方面,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定了管理人员的视野。另一方面,现实的管理活动复杂而困难,需要管理人员能够不断拓展视野,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并把握实现成长的新机遇。管理活动就是在这种矛盾之中进行的。管理时尚从孕育到流行的发展过程,本质上是管理知识的传播与普及过程,有利于拓展管理人员的视野,增长其知识与才干。

  2.创造激励。催人上进烦琐而具体的管理工作,常使管理人员疲于应付日常事务,满足于解决眼前的各种问题。管理时尚的逐渐风行能够创造一种有效的外部刺激,舒缓管理人员被麻痹了的“神经”,引起他们的兴趣与关注。由于反映这一时期众多企业及其管理者的普遍认识,时尚的管理技术往往可促使企业积极努力地采取行动,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避免落后于其竞争对手或失信于其顾客及合作者。

  3.打破常规。适应变化经营环境的动态变化,往往要求企业打破常规,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以保持经营活动与经营环境的适应性。一般来说,每种管理时尚都有一定的“含金量”。各种管理时尚不仅包含解决问题的有益思想,在其孕育与发展的过程中,也常常形成一套可以利用的技术手段。因而,适当地追随一定的管理时尚,往往能够帮助企业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的途径,从而有助于打破常规,适应变化。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管理时尚总

  是同时造就其受益者与受害者。作为“双刃剑”,管理时尚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1.浪费资源。挫伤士气时尚的管理技术固然有其应用价值,但这并不:卷味着它适用于所有企业。脱离管理技术的适用条件与企业自身的实际需要,一味采用时尚的管理技术不仅难以改善现实的管理活动,反而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并挫伤员工的士气。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对于日式“质量圈技术的追随就是如此,以至于数年后国际质量圈协会被迫更名,质量圈也不再被美国管理界视为管理词汇。

  2.转移重点。错失良机追随管理时尚不仅有风险,也有机会成本。采用时尚的管理技术往往要求企业改变原有的工作重点,调整原有的管理方式,以便实现时尚管理技术与现有管理实践之间的有机整合,充分发挥时尚管理技术的潜在作用。一旦时尚管理技术的应用效果不佳,企业损失的就不仅仅是资源与士气,还有原先可以利用的机会与能够获得的收益。此外,放弃已经采用的时尚管理技术,也需要企业消除管理系统的紊乱状况。

  3.影响团结。诱发抵制除上述不良影响外,追随管理时尚还可能影响组织内部的团结与合作,损害员工对管理团队的信任,并诱发对未来管理探索的抵制。这种后果更为苦涩,它使企业难以走出失败的阴影,从而危及企业的未来发展。为尽快摆脱这种不利局面,管理者往往会追随新的管理时尚,以获取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结果则常常是使企业雪上加霜。反复的失败将使尝试改善管理的任何努力变得困难重重。

管理时尚的策略

  对于不断更新的管理时尚,既不能简单排斥,也不能一味追随。一些管理时尚最终进化为企业日常管理的必要手段,简单地排斥管理时尚将损害企业自身的内在素质与发展潜力。另一方面,时尚的管理技术未必适用于特定的企业,盲目地追随管理时尚往往使企业吞下失败的苦果。面对不断出新的管理时尚,要实现趋利避害,需要坚持以下行动准则:

  1.研究时尚。把握实质对流行的管理技术缺乏深入了解,是导致盲目行动与企业受损的首要原因。管理时尚往往对企业具有强大的诱惑力,其流行也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的社会压力,从而很容易使企业盲目地追随管理时尚,似乎不这样就是不思进取,就会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要顶住压力、拒绝诱惑,进而避免盲从、实现趋利避害,就需要认真研究这种管理时尚,准确把握其内在实质,为可能开展的应用进行必要的知识准备。

  2.了解需要。明确目标与其他的管理技术一样,管理时尚只是达成期望目标的可用工具,其应用本身并不是目的。因而,在决定是否追随特定的管理时尚之前,企业应该本着认真务实的态度,了解自身的实际需要与应用条件,并明确应用的具体目标。为此,需要考察管理时尚能否解决企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管理时尚与企业文化的适应性,管理时尚被企业接受的可能性,以及企业是否具备所需的资源及能力等一系列问题。

  3.规划应用。监管实施在企业采用时尚管理技术的过程中,缺乏合理的应用规划与有效的实施监管,也是导致应用失败的常见原因。发挥时尚管理技术的潜在作用,势必要求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调整原来的管理过程,并实现时尚管理技术与相关管理活动的有机整合。这种活动影响面广、工作量大,既复杂又困难,客观上要求合理的应用规划及有效的实施监管。在短期内,规划与实施环节常常决定着时尚管理技术的实际运用效果。

  总结经验。谋求改进采用时尚的管理技术,需要企业强化组织学习、谋求持续改进,而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时尚的管理技术不会自动地发挥作用。只有有效地驾驭管理时尚,才能充分发掘其潜力,确保企业从中受益。能否驾驭管理时尚,取决于企业能否及时消化、正确运用、不断完善时尚的管理技术,它们都依赖于企业向实践经验学习的意愿与能力。与规划及实施环节不同,这种意愿与能力往往决定着时尚管理技术在长期中的运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谭力文,包玉泽著.20世纪的管理科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05.
  2. 王圆圆 袁泽沛.管理时尚研究.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6期.
  3. 3.0 3.1 李玉辉.怎样看待管理时尚.企业管理.2004年8期 .
阅读数: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