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三利润源理论来自于日本学者西则修的著作,“第三利润源”是对物流潜力及效益的描述。
第三利润源泉是相对于第一利润源泉和第二润源泉而言的。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看,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演变和经济环境的变革,曾经有过两个大量提供利润的领域。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社会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历史阶段,由于市场商品匮乏,制造企业无论生产多少产品都不愁卖不出去,作为生产型企业为了达到规模化生产这个目的,大力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扩大生产能力,通过规模经济的实现降低生产成本,以此来创造企业的剩余价值,产生了所谓的第一利润源泉。
然而当产品极大丰富,市场格局转为供过于求时,商品的销售产生了极大的阻碍,这时依靠提高生产能力和扩大规模经济来实现的第二润源达到了极限,很难再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这时企业逐渐将管理的重心放在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从而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这就是所谓的第二利润源泉。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在今天越来越强调差异化、高增值服务的时代,前两个利润源可挖掘的空间越来越小,人们逐渐意识到物流领域的潜力,于是出现了西泽修教授的“第三利润源”学说。这3个利润源着重开发生产力的3个不同要素:第一润源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的劳动对象;第二利润源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的劳动者;第三利润源挖掘对象则是生产力中劳动工具的潜力,同时注重劳动对象与劳动者的潜力,因而更具全面性。
在前两个利润源潜力越来越小,利润开拓越来越困难的情况,物流领域的潜力被人所重视,按时间序列排为“第三利润源”。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就是合理组织产供销环节,将货物按必要的数量以必要的方式,在要求的时间内送到必要的地点,就是让每一个要素、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最好。
我国的很多企业和一些研究学者在引用这一概念时,忽略了其利润的来源,以为物流可以像生产企业一样直接创造利润。其结果作为物流的需求方则不断要求物流供应方降低价格,压低成本,以减少物流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最终导致我国物流价格特别是干线运输和仓储价格连年下降,直接影响了物流对GDP贡献,使得很多国有大型物流企业退出这一领域,或将物流设施设备转租给个人经营,使物流企业的规模逐渐减小。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权威物流成本研究学者西泽修先生1970年提出的“第三利润源”说,早在1979年就被原国家物资总局组织的赴日考察团带回我国,在该代表团考察报告中对此有过介绍。
西泽修教授在他的著作《物流--降低成本的关键》中谈到,企业的利润源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经营重点的转移而变化。日本1950年因朝鲜战争受到美国的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很快实现了企业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当时日本正处于工业化大生产时期,企业的经营重点放在了降低制造成本上,这便是日本二次世界大战后企业经营的第一利润源。然而,依靠自动化生产手段制造出来的大量产品,引起了市场泛滥,产生了对大量销售的需求。于是,1955年从美国引进了市场营销技术,日本迎来了市场营销时代。这一时期,企业顺应日本政府经济高速增长政策,把增加销售额作为企业的经营重点。这便是日本二次世界大战后企业经营的第二个利润源。1965年起,日本政府开始重视物流,1970年开始,产业界大举向物流进军,日本又进入了物流发展时代。这一时期,降低制造成本已经有限,增加销售额也已经走到尽头,切望寻求新的利润源,物流成本的降低使“第三利润源”的提法恰恰符合当时企业经营的需要,因而“第三利润源”说一提出,就备受关注,广为流传。西泽修教授“第三利润源”说原书见下图:
西泽修教授在书中还谈到,当时他提出"第三利润源"时,是受一个再度公演的著名电影《第三个男人》的启示,因为"第三"隐有"未知"的含义,所以才把降低物流成本说成"未知的第三利润源"。
西泽修教授的"第三利润源泉"说,不仅推动了当时日本物流的发展,也对我国和亚太地区的物流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利润源的理论最初认识是基于以下4个方面。
(1)物流是可以完全从流通中分化出来,自成体系、有目标、有管理,因而能进行独立的总体判断。
(2)物流和其他独立的经济活动一样,它不是总体的成本构成因素,而是单独盈利因素,物流可以成为“利润中心”。
(3)从物流服务角度看,通过有效的物流服务,可以给接受物流服务的生产企业创造更好的盈利机会,成为生产企业的“第三个利润源泉”。
(4)通过有效的物流服务,可以优化社会经济系统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降低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提高国民经济总效益。
“第三利润源”学说,是对物流潜力及效益的描述。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人们已肯定这“黑大陆”虽不清楚,但绝不是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富饶之源。特别是两次石油危机之后,物流管理已正式确立了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地位。它已与生产管理和营销管理并列为企业管理的“三驾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