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制造

离散制造(Intermittent Manufacturing)

目录

  • 1 什么是离散制造
  • 2 离散制造的特点
  • 3 离散制造业的关注重点
  • 4 离散制造的ERP
  • 5 相关条目

什么是离散制造

  制造业按其产品制造工艺过程特点总体上可概括为连续制造和离散制造。相对于连续制造,离散制造的产品往往由多个零件经过一系列并不连续的工序的加工最终装配而成。加工和销售此类产品的企业可以称为离散制造型企业。例如属于生产资料生产的机械、电子设备制造业,属于生活资料生产的机电整合消费产品制造业。

  离散制造型企业一般都包含零部件加工、零部件装配成产品等过程。在这类企业中,有些企业偏重于零部件制造,我们称之为离散加工型企业;有些偏重于装配,我们称之为装配型企业;有些则加工和装配都主要由自身完成,这类企业无论大小,相对前面两类企业来说要复杂一些。整个离散制造业就是由此三类企业相互关连配套而组成的产业链网络。

  离散制造中产品的生产过程通常被分解成很多加工任务来完成。每项任务仅要求企业的一小部分能力和资源。企业一般将功能类似的设备按照空间和行政管理建成一些生产组织(部门、工段或小组)。在每个部门,工件从一个工作中心到另外一个工作中心进行不同类型的工序加工。企业常常按照主要的工艺流程安排生产设备的位置,以使物料的传输距离最小。另外其加工的工艺路线和设备的使用也是非常灵活的,在产品设计、处理需求和定货数量方面变动较多。

离散制造的特点

  从产品形态来说,离散制造的产品相对较为复杂,包含多个零部件,一般具有相对较为固定的产品结构和零部件配套关系。

  从产品种类来说,一般的离散制造型企业都生产相关和不相关的较多品种和系列的产品。这就决定企业物料的多样性。

  从加工过程看,离散制造型企业生产过程是由不同零部件加工子过程或并联或串连组成的复杂的过程,其过程中包含着更多的变化和不确定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离散制造型企业的过程控制更为复杂和多变。

  离散制造型的企业的产能不像连续型企业主要由硬件(设备产能能)决定,而主要以软件(加工要素的配置合理性)决定。同样规模和硬件设施的不同离散型企业因其管理水平的差异导致的结果可能有天壤之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离散制造型企业通过软件(此处为广义的软件,相对硬件设施而言)方面的改进来提升竞争力更具潜力。

  1、生产计划

  a) 影响计划的因素较多,生产计划的制订非常复杂;

  b) 能力需求是根据每个产品混合建立,并且很难预测。

  2、生产过程控制

  a) 生产任务多,生产过程控制非常困难;

  b) 生产数据多,且数据的收集、维护和检索工作量大;

  c) 工作流根据特定产品的不同经过不同的加工车间。因每个生产任务对同一车间能力的需求不同,因此工作流经常出现不平衡;

  d) 因产品的种类变化较多,非标准产品多,设备和工人必须有足够灵活的适应能力;

  e) 通常情况下,一个产品的加工周期较长,每项工作在工作中心前的排队时间很长,引起加工时间的延迟和在制品库存的增加。

  3、成本管理

  a) 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废品频繁出入库、成本计算复杂,需要针对成本对象并随着生产过程进行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b) 使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

  c) 注重实际成本标准成本的差异比较和不同角度的成本分析

离散制造业的关注重点

  任何企业无论大小,都有自身的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和企业组织。

  对于离散制造型企业,粗框架的业务流程由以下几个主要业务组成:生产用料采购、物料储存、零部件加工、装配、产品销售等。

  对主要的业务流程的管理由以下几个业务管理系统完成:采购管理仓库管理生产过程管理销售管理等。

  为有效完成企业业务过程产生了其他辅助职能管理系统,如:财务管理品质管理人事管理等。 所有的管理执行都由人来完成,知识合理、职责分明的人被配置在不同部门中,就形成了企业的组织结构

  由于离散型制造企业具有较多的物料(广义的物料),因此其运作和管理是围绕物料及其变化过程展开的。可以说离散制造型企业是以物料为主要操作对象,这些物料有基本信息,其变化过程(形态变化、位置变化、价值增值等)衍生了其他信息,管理系统正是通过对物料的信息处理、分析来决策对实体物流实施何种动作。

离散制造的ERP

  1.基础数据准确及完善产品结构关系

  包含:完整的物料信息、物料清单(BOM)、产品结构、工作中心、工艺路线和其他企业基本资料。

  2.物流管理

  包括:销售业务管理、库存管理、采购业务管理、物流数据的分析

  3.生产计划

  MRP(物料需求计划)的必要性,大量的物料处理通过MRP运算固然可以高效产生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但计算的准确性则依赖于准确的基础信息,包括准确的材料定额、采购和加工提前期、工艺路线、工作中心能力等。而以上几个影响MRP运算准确性的参数,由于本身的多变性,在一般的企业是难以准确提供的,因此对于MRP应有客观认识,其计算结果只具有参考价值,须经过相应修改,而不能直接作为生产运作的依据。

  4.生产管理

  先完善生产物料管理,在物流数据准确的基础上再进行生产运作的管理。包括包括车间运作管理等。

  5.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贯穿于企业生产全生产经营运作的全过程,根据自身情况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导入。

  6.财务管理

  业务运行过程中资金流是自动产生的,财务管理只是对资金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在业务运作规范正常后准确的财务信息处理是水到渠成的,不可以在基础业务管理尚未理顺时一开始就要求财务数据的准确。

  7.其他辅助职能的管理

  如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计量器具管理等由于和主要业务关系不是特别密切,相对较容易实现。不必一开始就特别关注,如果有资金和时间可以逐步导入。

相关条目

阅读数: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