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基础观(Knowledge-based View)
目录
|
知识基础观认为,企业是一个知识处理系统,企业核心能力的来源是企业内的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也称缄默知识);企业内的知识以人为载体,通过各种手段如文本、技术系统、言传身教等来实现部分和完全共享,通过知识整合和创造,产生能带来经济价值的新知识。企业的这一特征使得企业同时面临两个主要任务:一是对企业内部的个人知识进行整合、创新以创造出新的有价值的专门知识;二是从外部有效获取企业所需知识。由此,企业的知识基础观采用了一个比行业定位观和资源基础观更为开放、动态的视角来考察企业。知识基础观通过对企业的知识本质的重新思考,进一步推进了对竞争优势来源的认识。
知识是个人将大量的、情境性的和复杂的数据通过编码和抽象而生成的信息,知识的产生嵌于具体环境之中,同时也内生于个人,受环境、个人的内在的知识状态和处理能力的影响;知识的产生必须以人为载体,同时通过个人来进行消化和吸收。
从数据到知识的过程是个人通过对数据的编码和抽象过程形成对事物的认识,形成个人知识。同时,个人知识所形成的感觉准备又为知识的更新做好了准备,这也是一个学习与模仿的过程。个人对数据处理受到两种突出而又相互联系的节约战略的制约,其一是编码,其二是抽象。“在面临复杂的情况下,节省数据处理资源的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减少在感觉
数据中必须处理的试性数,这是编码的功能——它减少了要处理的数据量;二是通过减少用于过滤感觉数据的类别和数量,这是抽象的功能——通过创造适当的概念,它减少了数据处理的类别数(Boit,1995)。概念的使用大大地减少了认知系统进行编码所需要的信息数量。就像编码一样,抽象通过从竞争性方案中的选择来减少类别。Boit把抽象和编码所组成的二维空间称为认识空间,它是一个个人空间,被限定于一个人的头脑里所发生的过程;一个个人拥有知识的方式——认识空间的形状——受到他学习方式的影响,也受到更一般的人格因素的影响。它和外部环境交换能量和信息,因此它对外界影响是开放的。学习是一个在认识空间运动的过程,学习要求一种以适应性方式获得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学习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能力,目的是适应一个环境或改变这种环境以提高一个有机体的生活状况或他的生存前景。通过学习,个人拥有了知识。
2.企业的产生:从个人知识到专门知识
(1)企业的产生
知识产生后面临如何分享以及和谁分享的问题。知识总是分散地被各个人所占有,“知识只会作为个人的知识存在.....所有个人的知识的总和,绝不是作为一种整合过的整体知识而存在。这种所有个人的知识的确存在,但却是以分散的、不完全的、有时甚至是彼此冲突的信念的形式散存于个人之间的,因此,如何能够做到人人都从此种知识中获益,便成为一个我们必须正视的大问题。企业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形式。通过将多种形式和来源的知识与决策联系在一起,公司存在显著的为所有人扩大了机会集合。公司在处理信息上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可以实现专业化,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使可扩散的知识不扩散;通过整合个人知识,形成企业的专有知识。组织在以下几方面付出努力:a.获取知识;b.把个人知识转化为团队知识;c.在人与人、人到知识、知识到人和知识到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d.衡量促进资源管理的知识并帮助理解它的进化。此外,它适于支持在界定不清的情况下带高度个人特点的技术的运用,在这种情况下要运用技术,要求交易各方之间有很高程度的人际信任以使交易得以完成。对于竞争者或潜在竞争者而言,专有知识的价值是长期雇佣关系的重要原因,长期合同减少了限制有价值的知识流向门外汉的成本。此外,长期关系也鼓励参与者投资于企业专有的知识,这种知识具有高度的资产专用性,即除了在特定组织中使用外,几乎没有或毫无用处 。
企业之所以存在,还因为在有限理性和专业化分工的条件下,企业是一种更好的协调机制。组织的基本任务就是对组织内的专业化分工进行协调。所谓知识整合机制,就是企业提供了一种“高度规则化(high—order)的组织原则”。企业与市场相比的优势在于企业组织中个人和团体知识的共享和转移机制。知识掌握在个人手中,但必须在规则中发挥作用,这种规则正是人们在社会共同体(如团体、组织或企业网络)中进行合作的表现形式。组织可以运用四种基本的专业化知识整合机制:a.规则和指导;b.序列化;c.惯例;d.团体决策。企业作为一种知识整合机制还体现在为企业提供了一种以沟通为基础的知识整合方式,即企业的重要功能是通过发展一种独特的语言或表达方式促进组织成员和部门之间的交流,使得知识转移和共享更加经济和有效。不同的知识协调正是通过企业这个“知识社区”中的“共同知识”来实现。共同知识通过提供一个高度缄默的知识共享平台(意义的共享)从而为知识整合提供了平台,实现组织内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换,从而促进知识在企业内的运用和发展。
知识可以分为两类: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显性知识是指那些能写下来、编码和解释并能被企业内或企业外的任何人—— 只需对技术或现象有一定的基础— — 所理解的知识;尽管显性知识可以用专利等手段保护起来而具有一定的产权属性,但是这类知识仍旧可以视为透明的,因为任何一个具有相关技术知识基础的人都可以理解它。而且,一方面科学基础知识将会越来越普及,信息与沟通技术迅速增长,教育水平整体得到提升,从而使人们更易于理解显性知识;另一方面,显性知识在公开市场出售,可以被任何人获得,将会使其自身不再能为企业提供超过其他企业的额外收益。因此,基于显性知识的竞争优势将会只能是一种短期的优势。
内隐知识这一概念最早由Polanyi提出,他描述为“我们能知道的比我们能阐述的要多”的那部分知识。内隐知识是指隐含于行动之中并且与具体的环境与氛围紧密联系的知识。内隐知识内在地与企业的基于任务环境的能力相关,如技术和经验知识,在不同任务环境、具有不同的成长路径以及不同的组织文化的企业所产生的内隐知识天然不同,亦即这些企业的内隐知识具有异质性。这种知识的形式完全地嵌入在个人身上,根植于企业的实践和经验之中,通过熟练的执行来表达,通过师徒关系和培训以及“干中学”等形式来传递;为了从这种知识中获得竞争优势,其应用任务的执行人必须要具有特定的知识,也就是要具有一定的能力基础来吸收、消化和使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内隐知识具有难以模仿和难以转移的性质,并能产生超额利润。因此,内隐知识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来源;核心能力体现在所有者的知识对组织来说是独特的,并且优于其竞争对手的知识。
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占有储存于个人头脑中的知识,通过创造一个合作的环境来使得个人的知识得以整合和利用以产生经济价值。而企业内的各种知识不可能在组织内完全共享,企业的核心能力来自于未被分享的那部分知识。Brauner等人指出,企业作为一个知识处理系统,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之上的,人们在情感、动机、行为以及认知等方面相互依赖,通过知识的分享产生元知识(metaknowledge)。由于地理位置和工作任务等的不同,这种元知识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个人元知识(personal metaknowledge),即个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知识,这些知识隐含于个人的经验和认识之中;第二类是结构元知识(structural metaknowledge),即存在于某一部门、地域内的元知识,这一知识为内生于该部门或地域的情境之中;第三类是共同元知识(mutual meta knowledge),为企业内部员工所共享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说,企业是一个由不同类型的知识所组成的一个嵌套的黑箱:最里面一层是核心知识,只有极少数人了解;其次是被某一部门或区域内共享的知识;最外面一层是被整个企业所共享的知识。
企业之所以能取得持续竞争优势,除了知识本身的因素外,还在于企业作为一种制度,在竞争优势的创造和保持方面也即知识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根据Bowman和Rumelt的观点,企业的首要目标是创造、运用和保护产生经济租金的资源。租金可以来源于创新,也可以来源于一种“隔离机制”来保护企业的创新不被竞争对手盗用或模仿。实际上企业组织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隔离机制,与市场相比,企业既可以扩展知识保护的范围,也能够减少知识保护的成本,企业能够用扩展的所有权取代优先的而且成本昂贵的知识产权(方统法,2004)。与市场相比,企业保护知识具有三个优势:a.将知识和其他资产的所有权统一在一个企业内,契约双方的动机更加一致,减少机会主义行为;b.企业在人力资源方卖弄雇佣合约替代了市场合约,增加了知识工作者行动的受控范围,通过用管理命令代替法律契约减少了控制成本;C.企业可以通过改变未来的报酬来降低雇员的流动性。
3.企业内知识管理:知识的吸收、创新、扩散过程
知识管理是一种有意识地促使把合适的知识在合适的时间传递给合适的人,以增进企业绩效的战略。企业内的知识管理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吸收、创新和扩散过程。Nonaka等人提出一个企业内知识管理的四阶段模型,企业内以个人为载体的隐性知识通过显性化、整合、内部化和社会化四个阶段,最终转变为企业的专门知识,蕴含于企业的自身的情境之中。Gray和Meister指出,组织内知识管理的动机是为了寻求如何促进雇员间相互吸收彼此的专业技能、经验、创意与观念等;他们称之为知识采购(knowledgesourcing)行为,并指出知识采购行为有三种:文本形式、面对面交谈、小组交流(in—group setting),其中小组交流所产生的集体知识采购行为比其它知识采购行为能对更大范围内的企业绩效产生更好的促进作用 。
企业对知识的管理日益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在以高度增长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为特征的新商业环境中,一个组织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依赖于它知道什么而不是它拥有什么。实证研究表明,知识管理实践增进了雇员间的相互了解和建议,降低新产品开发的风险,增进企业获得商业上成功的机会。
4.组织间网络:知识的扩散与分享
外部网络是组织间基于行为的联系纽带,是企业知识的重要来源。通过组织间网络来策略性地使用那些通常具有嵌入性的外部资源能为企业提供一个重要的成长机制 。作为知识处理系统,除了在内部进行知识的整合与创新之外,企业不可避免地要从外部获得知识,来更新自身的知识。换言之,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来源不仅仅来自于企业的内部,同时来自企业外部嵌入性的双边和网络关系中的难以模仿的能力。通过建构关系资产、知识分享路径以及有效的关系治理机制,企业可以关系资源为手段来进行知识吸收和开发,外部网络提供了一个解决企业内部资源的局限性的有效途径。
外部网络存在多种分类。如Devi等人根据在网络间流动的不同资源类型,把企业间的网络分为三种类型:资本流动型(asset flows)、信息流动型(information flows)和地位流动型(status flows)。资本流动型是指网络之间流动的资源主要是现金、设备、技术以及组织技能,比如,美日钢铁企业之间通过合资等形式带来了技术的转移,而两者之间的竞争仍旧在激烈进行 。信息流动型则是通过网络来搜集竞争对手的竞争意图、战略与资源等信息与知识,网络内企业之间甚至可能不存在任何的资本流动。地位流动型则是指网络之间的合法性、权利与社会认可等从地位高的企业向地位低的企业流动,比如,一个初创公司如果加入Intel公司的战略联盟将会立刻获得合法性地位。而Lechner和DoMing把组织间网络分为社会网络、信誉网络和合作网络三种。
组织之间形成的以知识创造和分享为目的的网络对组织绩效有显著的影响。例如Lechner和Dowling研究发现,企业网络间的外部关系是创业型组织的成长与竞争力的源泉,新企业的存活与成长依赖于其保持和扩展其企业间关系的能力 。Numprasertchai和Igel通过对三所大学研究机构之间分享管理知识的案例分析,发现合作能带来比闭门造车更广阔、更深入的研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