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博客(Knowledge Log、Klog、K-Blog)
目录
|
Blog是一个非正式的知识管理工具,具有知识管理潜力,能够及时捕获和收集企业内部分散于各个角落的技能知识。人们把这种基于Blog的知识管理称作K-Log,即“知识博客”。它能使雇员发布书面评论、摘要、链接、文档、重要的电子邮件等到公司内联网,人们能够查找、浏览、建档发布的内容。这使得知识的分享变得非常容易。
由于知识博客自身的一些优点,它会被越来越多的组织列入知识管理的备选工具。但是由于知识博客与现有的组织存在一些冲突,它对另外一些组织目标 ——如正规化和可控性的实现存在影响,也难以保持排他性地位。可以预见的是知识博客与目前现有的组织知识管理工具一起在满足组织扁平化和构建学习型组织需要的同时,可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集中控制。现有的知识管理系统,可以用于整个组织范围内的通用知识的管理,而知识博客比较适合于建立学习性项目团队。
1、BLOG
有人认为浏览器发明人Marc Andreesen开发的Mosaic的What's New网页(1993年6月)就是最早的博客原型。著名科幻作家William Gibson在1996年预言了职业博客:“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人为你浏览网络,精选内容,并以此为生”。1997年12月,约恩•巴杰(Join Barger)首次利用并使用“博客”(Blog或WeNog)一词。如今Blog风靡全球。
各类人士对博客具有不同的定义。戴夫·温纳(Dave Winer)认为:博客就是一个人未经编辑的声音(The unedited voice of a person)。Oylan Tweney认为:博客是一个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系统。《市场术语》中对Blog这样描述: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张贴)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撰写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iter。而且,当今有些Blogger光写博客不过瘾,还把它出成了书。
然而不管它的定义如何,我们清楚地意识到了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人人都可以畅所欲言,从BLOG开始,读者和作者的界限彻底模糊,草根阶层应运而生。BLOG以其迅捷性、无限性、无权威性、交互性和个性化、多媒体性、全球性等特点成为了WEB2.0时代一颗璀璨的新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广博的信息资源综合平台。
2、KIDG(Knowledge Log、Klog、K—Blog、知识博客)
随着BLOG的普及,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博客,一般有战争博客(Warblog,Mat Welch发明)、日记博客(Journalblog 和Diary blog)、专家博客(Ptmdlt blog)、技术博客(Teeh blog)知识博客(Knowledge Log、Klog、K—Blog)等等。在众多的博客类型当中,知识博客脱颖而出。
K-log:“能够使雇员发布(post)书面评论,看法的要点,链接,文档,重要的email,以及图片到公司的内联网,在那里,人们能够查找、浏览、建档发布的内容。这使得知识的分享变得非常的容易。”同时,知识也变得更加的专业化。
如图1所示:由各个部门员工所建立的BLOG形成部门的KIDG,然后再进一步形成组织系统的KIDG。
因此,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关系网和平台。KIDG最大的功能和优势是充当知识和信息的“仓库”、“指南针”和“过滤器”,而且通过网络形成最好的知识积累方式。最重要的是它应用于企业内部网。方便企业管理知识、进行创新提高。
2000年夏天,Pyra Labs开发了只针对于企业的KIOG工具软件Enterprise Blogger,在Cisco公司的企业管理业务部门进行试用。重要应用与渠道和市场营销方面的内部知识管理和沟通,员工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效果。2002年6月,美国犹他州政府的信息主管(CIO)Phillip Windley宣布了一个新的计划,要求州政府的2000名IT职员和18000其他政府雇员,都使用博客软件,作为新的交流和沟通工具,建立了功能完善的知识库。2003年2月11日,Dave Winner召集各方名家,进行研讨。与会的还有电子表格发明人Dan Bricklin等名家大腕,话题涉及方方面面,内容非常精彩。旨在哈佛全面引燃KLOG之火,使哈佛成为KLOG发展的新的桥头堡和大本营。随即KLOG之火在高校首度点燃,而后漫延到各个领域……
2\基于KLOG的知识管理与传统的知识管理的比较
我们可以使用表的形式对传统的知识管理与基于KLOG的知识管理进行比较,如表1所示:
传统的知识管理 | 基于KLOG的知识管理 | 比较 | |
---|---|---|---|
管理 | 分割式管理 | 整体式管理 | 前者适合于重要资料的分类管理 和检索。后者管理的内容更加丰 富和广泛,适合于学习。 |
实施 | 自上而下 | 自下而上 | 前者适合于官僚机构的管理。后 者适合于学习性组织的管理。 |
机制 | 组织的激励机制 | 依靠网络效应和声誉机制 | 前者容易缺失或者扭曲知识。后 者制裁机制相对较弱,更高效。 |
提供 | 提供材料往往与人相隔离,制度 性知识缺失。系统提供学习材料, 不提供学习本身。 | 提供材料与人物观点和学习过程 相联系,学习技术性知识的同时 也学习了制度性知识。 | 前者基本上是人与物的交流。后 者在人与人交流过程中实现知识 管理。 |
范式 | 结构化管理代表管理层的需要, 能够满足将重要的知识资源保留 在公司的系统。 | 与扁平化管理相适应,平等管理, 静态和动态的知识管理相结合。 | 前者只能实现静态的知识管理。 后者能够将静态和动态的知识管 理结合起来。 |
总之,传统的知识管理为组织提供了较为有力的知识管理工具,但不一定带来组织范式的转变,知识管理可以镶嵌到命令一支配型组织中去。而基于KLOG的知识管理带来组织范式的转变,扁平化、平等化、学习化和网络化是相互伴随的过程。
1、查找专业知识的方便快捷
学习是循环不断持续进行的。因此。让积极、活跃的从业者管理自己的知识非常重要。由于人们可以通过Klog查找、浏览、建档发布内容。这使得知识的分享变得非常的容易。人们可以方便、快捷地查找到自己所需的知识。Klog由个人来组织的知识,并且找到那些你可以从中获得帮助的专家也是相当容易的。他们能够通过搜索,Klogger之间的交叉连结,以及虚拟社区工具得到。缩短了查找的时间,同时,又可准确地得到专家的思想指导。
2、组织、利用知识的高性价比
Klog这种方式是一种低成本、简便的知识管理工具。它通过专门的软件工具将组织内的BLOG连接起来,形成内部网络。著名的KLOG管理工具有Dave Winner开发的现在流行的专业博客工具Radio。这种知识管理,可以使知识生产的价值链实现从过剩到稀缺,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跃升。它以时间方式最值得发布(内容),日历,以及自动更新。
拥有一个易用的基于浏览器的编辑环境。可以订阅的知识信息流(RSS)。同时,还可以更快速的培训新来的雇员。使其更快发现大量组织内有用的信息,迅速的跟上团队进度。而且,Klog对那些发布的知识内容提供了一个永久的归档。不管雇员去留,他们的知识都会被留下来。避免组织失忆。这些无一不表明KLOG作为一种知识管理模式的高性价比。
3、制定决策的高准确度
专家的使用,来自k-log方面的提示,将会改善公司决策方面的能力和质量。改进的知识交换(交流)将会揭露出那些浪费的项目和不准确的假定(assumptions)。它同时也将显露出公司内部那些被隐藏的知识。新雇员能够更快的发现他们需要的信息,这让他们变得更有生产力。一个新的团队成员能够通过阅读团队的k-log迅速的跟上团队的进度。简单的管理和改善的公司的控制让人们获得他们遇到并需要解决的难题的途径变得简单和容易。对Klog文档作些简单的查询就很快能找到所需的答案了。专家使用Klog提示,改善决策能力和质量。
综合Rick Klau的《一次K-log试验性实践回顾》等一些国外的探索试验,我们发现KLOG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Klog工具使用不熟练、难于接受新事物
一方面由于大多数员工已经习惯了使用outlook、office等传统的软件进行信息组织,和使用MSN使一些传统的工具进行知识的传递和管理,他们对新的技术持一种不信任的态度。另一方面对新的软件不了解,更不想花太多的时间去研究学习。他们认为在所有的工作中比这棘手的事情多得多,这些都制约着Klog的普及和应用实践时的效率。
2、内部网安全等技术性问题
在初始安装期间,会发现很多软件的问题。另外,内联网使用的服务和授权与web服务不一致,拒绝任何其他应用程序对文件的请求。虽然皿浏览器和web服务器通信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它是一个微软产品,而KLOG等用户工具不是。这就意味着,用户想要试着订阅另一个用户的XML feed的时候,将会得到一个错误……
3、知识的“是”与“非”
KLOG之初是非商业性的。应用于企业等领域之后,带有了商业性或竞争性的浓重笔墨。企业作为社会竞争的主体,其商业性是其重要特征之一。企业围绕组织利益进行相关的管理、学习及发展,引进知识博客以改善组织的知识管理,也是其提高自身竞争力、获取更多利益的途径之一。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即KLOG的非商业性与企业的商业性之间的矛盾,当KLOG应用于企业之后,它自身的效用还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维持和发展。另外,我们不难想到企业员工之间进行博客,在他们之间有很明显的利害冲突,会涉及个人的相关利益,当他们在博客的交流平台上进行知识交流、共享时,共享内容方面的准确性、充分性就值得商酌。
除此之外,KLOG与现有的知识管理相冲突、高度的非结构化等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它的发展。
1、宣传、学习、培训、掌握KLOG管理模式
如图2所示,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图,学习是一个循环反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KLOG完全可以借鉴这个学习流程图,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KLOG的使用,鼓励员工进行组织管理、完善自己的知识博客、订阅、评价优秀的博客,通过反馈信息开展自我评价,进行学习反思,改进学习过程,把学习体会收获在博客上发表,与大家共享。首先设立一个个人永久目录。用以记录那些13常而且重复使用的文件。其次设立链接,目录和订阅项。再次是帮助所有人制定恰当出版规则。最后还要明确决定什么不能公开发布,以免造成机密泄露、违犯知识产权等。
2、提高企业文化素质,增强诚实守信观念
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树立知识共享意识,成功地实施知识共享,才能促进企业内所有员工以最高的效率、最快的速度获得最有价值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员工知识共享的实现并不是很顺利,其主要原因是个人意识障碍。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要对员工进行培训让员工认识到知识共享对个人以及集体发展的好处,转变员工的意识,然后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共同作用,使企业员工养成知识共享的良好习惯。
3、按部就班地建立KLOG系统,不可操之过急
首先,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组织内任务的轻重缓急,确定适合使用KLOG的领域,对系统进行实验性运行,试运行成功之后组织大规模的学习,组织员工建立自己的BLOG,形成自己的文件柜,从而形成层次化的KLOG完成知识共享。可以通过RSS订阅专家BLOG,模仿专家进一步使知识形成良性循环利用。
除此之外,还应该结合组织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知识博客,实现分层次管理,培养知识共享意识,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博客的质量,建立成熟、系统的动态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