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系统

生产力系统(Productive Force System)

目录

  • 1 什么是生产力系统[1]
  • 2 生产力系统的主要构成[2]
  • 3 生产力系统的特征[3]
  • 4 生产力系统的结构[3]
  • 5 生产力系统的功能[3]
  • 6 生产力系统的环境[3]
  • 7 相关条目
  • 8 参考文献

什么是生产力系统

  生产力系统是指生产力的要素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形式结合起来形成的生产力整体功能。现代生产力系统中,包括独立的实体性因索、运筹性综合因素、渗透性因索和准备性因素。

生产力系统的主要构成

  生产力作为一种能力系统,其主要构成要素当然是各种具有不同特点的能力,这主要应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自然力。人类社会是自然的产物,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也必然是自然力进化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就是在人类社会改造自然的能力取得大大进步的今天,自然力也仍然是人类的社会生产力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马克思指出:人是“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机器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社会生产中“人和自然是同时起作用的”。自然生产力是一种“不需要代价的……未经人类加工就已经存在的”而非人类“制造出来的生产力”。

  对自然力属于生产力可以从以下三种情况去理解:其一是能够直接进入生产过程的自然力——它能够在生产过程中现实地发挥作用并将自身内涵现实地转移到产品上去,如风力、水力、土地的肥力等。马克思所说的:“大生产——应用机器的大规模协作——第一次使自然力……变成社会劳动的因素”,“把单纯的自然力——如水、风、蒸汽、电等——变成社会劳动的因素”等就是指的这种情况。其二是不能直接进入生产过程但却作为该过程不可缺少的环境自然力,如气候、温度、湿度等,其本身虽然谈不上是生产过程不可或缺的,但其优劣状况却确实对生产过程的效益发生着重要影响。其三是作为人们生活资料直接进入人们的生活过程,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或代替了社会的物质生产成果的生产力。该部分又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表现为物质生活资料的部分,如阳光和空气,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是人的生活和人的劳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依靠这些自然物……才能生活”。_其二是表现为精神生活资料的部分,如山川的雄壮,海洋的广阔,天之蓝,云之白,草原之碧绿。人们往往通过与这些方面的接触,而得到了莫大的精神享受。而这种享受的另外类似的获得途径只能是人们的精神生产过程,享受者只能在付出一定的物质报酬之后才能获得这种享受。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界这部分相当于社会精神生活资料的部分与物质资料部分一样,都可以在一定的意义上转化为生产力。

  自然力在人类生产力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就原始社会看,它应当是社会生产力的主体组成部分,人们主要就是依靠自然的赐予才可以存在和发展,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类社会的各个单元即各个民族、部落、氏族无不以自然宗教作为自己的第一种宗教类型。就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看,虽然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这种能力比之于自然力而言毕竟还是有限的,所以该社会阶段的人们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类借助于大工业生产在相当的程度上从自然束缚下解脱出来,使自己的生产力相对于自然力的地位和作用得以明显地提高,但这一点只是有相对性而非绝对的。资本主义一方面使一部分自然力的地位和作用从生产过程中退出或下降,另一方面又使另一部分的自然力或与其相关的要素进入生产过程并使其地位和作用大大上升,如水能的开发和利用就是一种明证。由此可见,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自然力不断被开发利用的历史——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就是一个将越来越大的自然力引进生产过程并不断提高其利用效率的过程;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自然力加速度转化为生产力的历史。

  第二,劳动力,即以不同形式参与生产过程的劳动者的力量。马克思说:生产力中包括工人的“肌肉力和肌 ’,它们是“工人身上的自然力”。劳动力包括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躯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合。”在劳动力的两个方面的构成中,前者是一个有限的量。人作为一种自然生物形态,其进化过程中强制性的遗传机制,已经使人的体力无论在其潜在意义上还是现实意义上都成为一种有极限制约的量,因此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功能效应及其作为生产力的作用是有限的。与此相反,劳动力的智力成分却是一个无限的量,随着社会的进化尤其是科学技术的无限可能的发展,社会遗传机制会使人的智力呈无限发展的趋势。也就是说,当人类刚刚从动物类群中走出的时候,当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发展处在刚刚起步或者水平较低的时候,人的体力在生产力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尚还重要,但当人类社会踏上主要依靠文明进步来推进自己的进化的时候,尤其是资本主义大工业使科学技术大规模进入生产过程成为可能并彻底改变了生产过程的面貌和状态的时候,人的智力就逐渐成为劳动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了。从马克思当年指出的科技及其转化物机器从生产过程中排挤工人,到今天知识经济形态、自动化生产过程的大量出现的现实,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无可置疑的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社会结合力。马克思指出:“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指的是通过一定的途径、方法和程序把生产中的人们协调整合为一个有机统一整体的过程。它有创造出超越每个被结合的个体能力简单相加之和的能力,从而成为生产力的一种特殊重要因素。马克思说:“单个劳动者的力量的机械总和,与许多人手同时共同完成同一不可分割的操作所发挥的社会力量有本质的差别,……这里的问题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他还指出:不论在一定情况下结合工作日怎样达到生产力的提高,这种生产力都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或社会劳动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是由协作本身产生的。由此可见在马克思这里,社会结合生产力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的思想是确定无疑的。

  存身于生产过程中的社会结合力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的:其一是借助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以及由此所决定的产品分配关系而形成的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结合力。在传统观点中这一部分也就是生产关系,它存身于生产力之外,从外部对生产力起着作用。笔者认为,生产关系相对于生产力赖于存身的生产过程中的实体因素而言,确实具有相对独立性。但是作为一种运动着的生产过程中必然性存在的关系而言,它本身就是生产力的一分子、一部分,与生产力须臾不可分离,它本身就内含了或者反映了生产过程中的人与物的因素的结合能力,正如同自然界中每一层次的物质能状态取决于其内部物质因素的结合能力一样,生产过程中这种必然的人与物的结合能力当然地可被理解为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其二是在上述条件基础上的社会管理力。众所周知,生产过程具有社会性,是一个社会管理的过程。良好的管理可以大大缩短生产过程中人与物的空间距离和时间间隔,可以大大缩短人和物的运转周期,提高运作效率,从而大大提高产出与投入的比率。不同的管理导致不同的生产效益的现象,在现代生产过程中已是普遍存在的不争的事实。其三是生产过程直接或间接参与者的心理趋近力。生产过程是一个统一的过程,而生产过程的参与者却是各有目的、情感和意志的现实的人,如何使他们能够组织成一个密切结合的有机统一体,对其进行一定的心理调适,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趋近倾向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当劳动者们彼此趋近心情舒畅之时,就会进发出高昂的劳动热情和干劲,从而创造和发挥出较高的生产能力。上述社会结合力的三个部分各有其内容和特点,但显然第一方面应当是基础的决定性的方面,它从根本上决定了后两个方面的质量及其基本状态,后两个方面在某种意义上则是对第一方面的反映。

  社会结合力在人类生产力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果严格在生产过程范围内来看的话,那么它应当是生产力量变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生产力的发展同其他任何过程的发展一样,也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过程,其质变主要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的主导技术体系变革引起的,其主要标志就是足以引起生产过程及形态根本变化的新工具系统的产生及其对旧工具系统的取代,如铜器工具取代石器工具,铁器工具取代铜器工具,机器取代简单的铁器工具,大规模自动化信息化工具系统取代简单低级的机器等,都是生产力一次次的质变。而每一次这种质变发生之后,都存在着一个如何围绕着这种新工具系统核心进行生产过程要素的相互适应、协调、组合的问题,即如何在以新工具系统为核心组成的新生产过程中,使人与物、人与人更好的组织、协调和结合的问题,这种组织过程就是新生产力的量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显然就是社会结合力。

  第四,科学技术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且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观点,经过近些年的讨论和宣传,其基本内涵已深入人心。但在此必须明确指出的是,迄今为止人们一直否认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的所谓主流观点是错误的,应当予以纠正。否认科学技术是独立的生产力要素的观点是按照下面的逻辑来实现自己的目的的:它先是认定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由于其可感性而成为生产力中的现实要素,而科学技术由于其不可感性而不是生产力的现实要素,它只有在进入生产过程之后与现实的生产力要素相结合,才会变成现实的生产力要素。我们认为这种观点之所以错误的关键就在于它不懂得生产力的表现形态的区别。如前所述,任何生产力都由潜在的和现实的两种形态,科学技术是这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在此假定它们诚如传统观点所认为的是生产力要素)也是这样,它们都分别经历了一个由潜在的生产力向现实的生产力、又由现实生产力向潜在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不断经历着这样两种必不可少的角色转换。正如马克思所说:“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一同进入”“现实”的“生产过程”_,只有这样,它们才会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劳动力只有进入现实生产过程,才会“在实际上成为发挥作用的劳动力,成为工人,而在此以前,他只不过在可能性上是工人。”机器等生产工具也是一样,它们“不在劳动过程中服务就没有用”,也只能是潜在生产力。既然其他生产力要素和科学技术一样,都既具有潜在的生产力形态,又具有现实的生产力形态,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只承认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而偏偏否定科学技术的独立的生产力要素的品格呢?至于有人以为科学技术是靠对其他生产力要素的渗透作用才取得自己的生产力品格的观点,则更显得有点强词夺理、牵强附会了。实际上,一个现实的生产过程中都是一个各个生产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同时双向运动,是一个劳动者和科学技术向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渗透转化和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向劳动者和科学技术渗透转化的过程,是一个主体与客体相互渗透的过程,在这双向同时的过程中,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和必要厚此薄彼,非要将科学技术正常的全面的独立的生产力要素资格予以剥夺呢?

  第五,社会自然谐和力。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对人类的原本态度是抚育和呵护的,在人类社会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基本上是谐和的。如果客观情况不是这样的话,人类社会的产生及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然而,进入文明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之后,处于自然怀抱中的人类随着自己的认识和实践能力获得了相当增长,就开始将自然对人的种种恩惠弃置脑后,对自然的态度由尊敬转化到鄙视上,幻想着到处改造和征服自然,并最终破坏了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对此自然毫不客气的惩罚了人类。正如恩格斯在100多年前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因此,人类要“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过度改造自然造成的土壤退化、空气污染、水污染、资源枯竭、臭氧层的破坏等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和恶化之现实,已使恩格斯上述思想必然的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使人们的活动重新回到了尊敬自然、修复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轨道上来。当前,世界上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在进行对自己改造自然的活动的反省、限制和再改造,进而开展更广泛意义的保护自然和协调好与自然关系的活动。而这种活动本身,也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存身于这种活动中的能力即社会自然谐和力的生产力含义。

  所谓社会自然谐和力即人们保护自然协调与自然关系活动过程所造成的力量,它属于或转化为生产力一般可分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它通过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创造而转化为生产力。马克思指出,社会生产过程也就“是人类生活的物质条件的生产过程”,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这里的所谓物质生活条件中的相当重要的内容就是各种自然原富条件— — 阳光、空气、水、气候、土地、温度、湿度等,相对于人类以往漫长的起源发展历史来说,它们大致都属于自然原生且十分丰富的因素,并没有进人人们创造活动的视野。这种情况就使得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乃至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漫长时间内,人类仅仅将自己的能力投之于对自然原贫条件——能赖以果腹的食物、赖以御寒的衣物、赖以居住的场所等—— 的创造,在观念上也仅仅将创造原贫条件的活动视为生产活动,将生产力视为改造自然已获得满足自己需要的物质条件的能力。然而,人类忽视了的恰恰在于,自然原富条件并不是绝对的、永恒的;而是可以变化的。正是由于人类改造自然活动及能力的强化,自然原富条件正在朝着不利于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方向消减、萎缩。这一点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确立之后已比较明显,其主要表现就是土壤退化、水污染、空气污染、阳光污染等。所有这些都在明白无误地告诉人类,几百万年来默默无闻地孕育着人类的自然原富条件,今天已经不再富足了,已经变成了相对贫乏的物质条件,再不能无条件地满足人类的需要。基于这种变化,现代人类生产中破天荒地增添了这样的内容,人们正在像创造面包和衣服那样去创造洁净的水、空气、森林和草地。即使在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饮用工厂生产的纯净水,使用工厂生产的空气净化器或负氧离子发生器等,几乎已成为城市居民极其普通的生活内容。可是人们几乎同时又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相对于人类巨大的需要,要想通过工厂创造水、空气、阳光等无疑于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正确的选择应当是保护自然,依靠自然的力量把自然曾经给予我们的一切再重新恢复起来。这一点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可能的,世界上某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就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如果我们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那么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通过保护自然的活动所获得的一切,等于而且大于我们通过工厂创造出来的成果,保护自然或协调与自然关系活动过程的力量就这样等于或转化成了生产力。

  其次,它通过对现实生产过程效率的提高而转化为生产力。自然环境条件等因素对生产过程的效率能够发生影响,这种影响的发生和程度不同,社会生产的效益亦不同。这是人类很早就形成的认识成果。随着人类生产尤其是社会化大工业的发展,人们又进一步发现,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过度改造和征服,打破了自然界原有的平衡,人类某些产业如农业出现了明显的投放产出率下降或效益趋低的情况。这种情况不得不使人类反省自己改造自然的活动并对之实施再改造,保护自然,恢复生态平衡,再造出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来,进而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高改造自然的效率,获得更大的成果。我们需要进行观念转换:正如我们会毫不迟疑地将向农田喷洒农药,在草地上牧羊等活动肯定为生产活动一样,我们也应该毫不迟疑地肯定保护森林、草地、水源等自然环境的活动也是生产,将人们在这一活动中所具备的并在其效益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确定为生产力。

  再次,它通过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转化为生产力。人的需求既包括物质需求又包括精神需求,因而以创造满足人们需求的生活资料为己任的生产力就当然的既包括物质生产力又包括精神生产力。当我们站在一幅以描写洁白的云朵、高耸的山峰、浩瀚的大海为主要内容的图画面前而获得莫大享受的时候,我们当然也会因现实的身处其境而获得更大的享受。世界上最美的莫过于自然本身,这话显然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但当美丽的自然受到越来越多的污染威胁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对其进行努力维护,这一过程所创造的力量,由于成为满足我们精神需要的必需条件,就当然的现实的转化为生产力了。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及退耕还林政策以后,所形成的旅游经济绿色经济及其所带来的明显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事实,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

  应当注意的是,社会自然谐和力并不是其他生产力要素之外的第五要素,而是所有生产力要素相互联系、作用和结合所形成的,它反映了生产力系统的整体和状态。

生产力系统的特征

  1.集合性。生产力系统是由多种相互区别的要素构成的,即生产力系统是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集合体。

  2.相关性。构成生产力系统的各要素并不是彼此无关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同时,生产力系统与构成要素之间、生产力系统与环境之间也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3.整体性。通过各构成要素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使生产力系统表现出结构性或组合性,产生整体效应和协同效应。整体性表现在空间上,就是指生产力系统具有既区别于外部其他事物又区别于内部组成成分的整体的形态、整体的特征、整体的边界、整体的功能;整体性表现在时间上,就是指生产力系统具有特定的整体存续和演化过程。整体性是系统性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它是生产力系统最本质的特征之一。

  4.层次性。由于生产力系统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所以具有特定的层次结构。换言之,构成生产力系统的多种要素并不是并列的,而是分层次的。层次性表现了系统本身的规定性,是系统具有的普遍特性之一。

  5.环境适应性。环境是系统存在与演化的必要条件和土壤,任何现实的系统都存续运行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生产力系统当然也不例外。生产力系统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生产力系统只有适应外部环境及其变化才能存在和发展,否则就没有生命力。

  6.动态性。生产力系统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运动发展的,表现出随时间而变化的动态特性和演化特征。生产力系统的生长是动态性的突出表现。

生产力系统的结构

  由于生产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所以具有特定的层次结构。生产力的层次结构规律为:生产力系统的诸构成要素并不是并列在一个层次上,而是明显地呈现出三层次结构。处于第一层次上的科学技术是控制和影响生产力全局的决定因素,它在生产力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是最高层次和最高意义上的生产力,可称为第一生产力或潜在生产力;处于第二层次上的教育、管理等要素是生产力系统不可缺少的影响要素,它是联系第一层次的决定要素与第三层次的现实要素的桥梁和中介,它正好是第一层次的决定要素作用于第三层次的现实要素的手段和途径,是中间层次上的生产力,可称为第二生产力或间接生产力;处于第三层次上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是形成现实生产力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是最基础层次上的生产力,可称为第三生产力或直接生产力(或现实生产力)。这样,决定要素通过影响要素作用于现实要素,于是,潜在生产力和间接生产力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生产力系统结构的层次性还特别突出地表现在三种不同层次的要素对生产力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不仅有量的差异,而且有质的区别。像一切事物的发展一样,生产力的发展既有量变,又有质变。认真研究和深入分析生产力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处于生产力系统第一层次的决定要素———科学技术决定生产力的质变,处于第三层次的现实要素决定生产力的量变,而处于第二层次的影响要素则是对生产力的量变情况(如速度快慢、规模大小等)产生作用和影响。这说明生产力系统中三种不同层次的要素具有不同的功能,这再一次生动体现出生产力系统的层次性。可见,生产力系统中三种不同层次的要素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一方面,这三种不同层次的要素在生产力系统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因而对生产力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另一方面,这三种不同层次的要素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既不能因为有区别就把三种层次的要素割裂开来、孤立起来、甚至对立起来,也不能因为有联系就把三种层次的要素并列起来、混为一谈或互相代替。

  生产力系统的结构是生产力系统保持整体性及具有特定性质和功能的内在根据。所谓生产力的机制和模式,实质上就是指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即指生产力系统各构成要素内在的有机联系形式,也就是指生产力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组合方式和相互作用方式。所谓优化生产力的机制和模式,实质上就是优化生产力系统的结构。

生产力系统的功能

  所谓生产力系统的功能,就是指生产力系统在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功效和能力,它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生产力系统对外部环境反作用的表征。

  换言之,生产力系统的功能是施加功能的主体(生产力系统)对接受功能的客体(外部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的表征。

  因而,生产力系统功能的形成和发挥,既依赖于作为功能主体的生产力系统,又依赖于作为功能客体的外部环境,这一特征称为生产力系统功能的双重依赖性。的确,生产力系统的功能是生产力系统内部固有能力的外部表现,它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系统的构成要素及结构决定的,即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及其结构是它之所以具有对外界发生作用的功能的内在根据。同时,生产力系统的功能只有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和发挥出来,从而也才能逐渐被人们深刻认识、普遍承认和有效利用。对于不同的作用对象,生产力系统将施加不同的作用和影响,从而将发挥出不同的功能。一般地说,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及其结构决定着生产力系统功能的形成,即决定生产力系统具有哪些潜在功能(可能功能);而生产力系统的外部环境则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系统功能的实现和发挥,即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系统的潜在功能(可能功能)向显在功能(现实功能)的转化。生产力系统具有哪些现实功能和现实功能的大小则是由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及其结构和外部环境所共同决定的。由于生产力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所以,作为生产力系统与环境互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生产力系统的功能也会随着生产力系统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研究生产力的根本目的和宗旨就是要使生产力系统的功能增多和增大,并进而使生产力系统的功能既充分又高效地发挥出来,其实质就是实现生产力系统功能最优化。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生产力系统功能最优化呢?由生产力系统的定义可以看出,生产力系统的功能是由决定要素、影响要素、现实要素、生产力系统的结构、生产力系统所处的环境这5个方面的因素所共同决定的,也就是说,生产力系统功能的形成及其发挥是由这5个方面的因素所共同决定的,因而,实现生产力系统功能最优化的途径也有5条:(1)优化决定要素,即发展科学技术。(2)优化影响要素,即抓好教育和管理等。(3)优化现实要素,即优化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4)优化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即优化决定要素、影响要素、现实要素的组合方式和相互作用方式。(5)优化生产力系统的环境。

生产力系统的环境

  所谓生产力系统的环境,就是指生产力系统周围的境况,指生产力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并对生产力系统产生作用和影响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换言之,生产力系统之外存在的、并与生产力系统发生作用的所有事物或系统,称为生产力系统的环境。环境是生产力系统存在与演化的必要条件和土壤,任何生产力系统都存续运行于一定的环境之中。

  生产力系统与环境是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生产力系统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生产力系统必须适应环境及其变化;另一方面,生产力系统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对环境也产生一定的作用,它能够影响、甚至改变环境。

  生产力系统的行为及其功能是由内部的要素、结构和外部环境共同决定的。因此,要描述生产力系统,既要从构成要素、结构对生产力系统进行内部描述,又要从环境对生产力系统进行外部描述;要研究生产力系统,既要研究生产力系统的内部要素及结构,又要研究生产力系统的外部环境;要分析生产力系统,既要进行结构分析、功能分析,又要进行环境分析;要优化生产力系统,既要优化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及结构,又要优化生产力系统的环境。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侯相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5.
  2. 姜正冬.论生产力系统的形态、构成及其重心转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3)
  3. 3.0 3.1 3.2 3.3 孔庆新,孔宪毅.论生产力系统观[J].经济问题,2008,(4):25-27.
阅读数: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