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效益

目录

  • 1 什么是生产力效益[1]
  • 2 生产力效益的构成
  • 3 生产力效益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基础
  • 4 生产力效益的动态分析
  • 5 生产力效益的定量分析[1]
  • 6 生产力效益的综合分析
  • 7 参考文献

什么是生产力效益

  效益问题就是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问题。原始社会的人为满足生存需要而追求更多的措获物和果实,资本家为私欲而贪得无厌地追求剩余价值,二者虽然在目的性、自觉性、手段和程度上有明显的差别,但是,究其实质都是要提高经济效益,即投入最少的劳动量,产出最多最好的产品。社会主义的经济活动,是通过发展生产满足劳动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为最终目的的。因此,更要注重效益,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作用,以最小的劳动占用和劳动耗费获取一定量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生产力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社会经济活动最终是劳动者支配下的生产力诸因素的有目的的活动,劳动者与一定的生产资料相结合才产生一定的经济活动。生产力诸因素的结合程度和水平,规定和制约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水平。所以,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问题是提高生产力效益。

  生产力效益就是生产力因素消耗与经济成果之间的数量比例。单位生产力消耗与获得的经济成果质量之间的数量比例。单位生产力消耗获得的经济成果质量好、数量多,生产力效益就高,反之就低。生产力效益是社会经济活动水平的集中表现,它反映社会经济关系和生产力水平。

生产力效益的构成

  生产力效益是生产力诸因素有机结合,综合作用的结果,正是生产力诸因素效益的合力形成了生产力效益。

  1、生产资料效益

  生产资料效益指生产力物化形态因素的效益,即物化劳动消耗与成果的数量比例关系。生产资料效益的提高意味着物化劳动的节约,也就是单位物力可以转化为更多的使用价值生产资料的价值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转移到新的使用价值中去,其价值量并不发生增加或减少的变化。但一般来说,在生产资料性质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资料效益提高了,单位生产资料就够与更多的活劳动结合,接受更多的活劳动的作用。活劳动即劳动者劳动力的支出,它创造价值,使社会财富从价值形态上增加。活劳动创造价值必须以同生产资料的结合为前提条件,而单位生产资料能够同更多的活劳动结合,就能提高其效益,使劳动者生产出更多的使用价值,创造出更多的新价值。例如,在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实行三班制的工厂比实行一班制的工厂,吸引的劳动力要多,吸引的活劳动要多,因而生产资料的效益要更高。在任何社会的生产过程中,都存在着对物的节约要求,但在不同的社会里,这一要求的实现程度和形式都是不同的。在原始社会,这种要求是自觉的,是生存需要的客观反映,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这种要求是服务于剥削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满足其占有欲。生产过程中,他们一方面在追求物的节约,另一方面却造成物的极大浪费。这一点,资本主义社会表现得更为严重和鲜明。社会主义社会则不然,由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存在和作用,社会不仅客观上要求提高生产资料效益即物的节约,而且能在最大限度、最大范围内持久地实现物的节约,这一节约最终都要服务于全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需要。

  生产资料活动本身包含着复杂的相互关联的许多方面,而不是仅仅表现在一个方面。因此,对生产资料效益必须进行全面分析,建立全面反映生产资料效益的指标体系。在工业企业,生产资料效益指标主要有,单位产品与生产资料消耗比率;单位产值与生产资料消耗价值比率;产品成本与生产资料消耗价值比率;企业利润与生产资料消耗价值比率;生产资料利用率;追求生产资料投资效益和回收期,等等。农业生产中,除要分析上述六个比率外,还应具体分析土地合理利用程度。在分析生产资料效益时,只要抓住制约生产资料效益的主要因素及其指标,进行重点分析对比,是可以作出正确评价的。

  2、劳动力效益

  劳动力效益指生产力活劳动因素的效益,即活劳动消耗与成果的数量比例。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可以用劳动生产率表示,也就是生产某种产品或全部产品的劳动效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力消耗仍然有创造社会价值和实现社会价值两个方面的作用,劳动力效益必然是影响和制约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实现程度的根本因素。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财富的增加只能依靠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社会主义特有出生产关系规律作用的发挥,充分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使劳动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从而为提高劳动力效益创造了有利条件。劳动力效益的提高,使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条件源源不断地被创造出来,这是资本主义社会无法比拟的。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

  反映劳动效益的主要指标是劳动生产率。在市场经济中,对劳动生产率既要从产品产量方面进行分析,又要从产值、成本和利润方面进行分析。另外,还要既分析单位工人劳动生产率,又要分析全员劳动生产率,以准确考察活劳动的耗费。

  劳动力效益是生产资料效益的基础,离开劳动者的有效劳动,生产资料作用就不可能发挥出来;生产资料效益又是劳动力效益的物质承担者,离开一定的生产资料,劳动力效益也不能发挥出来。生产资料效益和劳动力效益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生产力效益的主体。所以,对生产效益的分析和研究,必须首先分析和研究生产资料效益和劳动力效益。

  3、非实体性因素效益

  除实体性因素效益外,还有非实体性因素的效益,科学技术的利用率,信息的效益,教育水平与效果等也都是生产力效益的组成部分,并影响生产力效益。

  非实体性因素效益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第一,分析非实体性因素存在和发展所消耗的的劳动量与其在生产过程中带来的效果的对比关系。非实体性因素的无实物形态特性,使人们难以确定标准劳动消耗量,但我们可以通过实际劳动消耗和产出的对比进行评价。如果为获取某项信息所投入的劳动量大大超过该项信息所带来的劳动节约量,就是低效益的。第二,分析非实体性因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程度和水平,即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如果科学技术不进入生产过程,就无效益而言,但进入生产过程后也并不是全部都能发挥作用,同一科学技术在不同的生产过程或同一生产过程不同企业生产活动中的应用程度和水平也是不同的,非实体因素渗透于载体的程度直接标志着它的效益。

  在考察非实体性因素效益时不能仅以某一方面的得失来衡量,而要进行综合分析。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某项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在它进行中需消耗许多劳动,节约劳动的效果也可能并不显著,但是如果从长远看,从发展看,它会使生产发生很大的变化,并减少了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那么该项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的效益就是高的。

生产力效益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基础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决定,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增长不可能象资本主义那样靠对外掠夺和对内剥削实现,只能以生产力效益的提高为基础,通过发展生产实现。发展生产有两条途径,即外延扩大再生产内涵扩大再生产。前者受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制约较大,是有限的,而且外延扩大再生产新增加的社会财富有一部份要被新增加的劳动力消费掉,不能增加人蚜产量,不能提高生产力效益。内涵的扩大再生产是在原有生产规模基础上通过挖潜、革新和改造而进行的扩大再生产内涵扩大再生产实质就是通过提高生产力效益,使社会财富增长。所以,提高生产力效益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

  第一、第二产业生产力效益的提高,意味着生产力诸因素的节约、功能的充分发挥,表现为物质财富的绝对增长和相对增长。第三产业生产力效益的提高,意味着生产力诸因素的节约,表现为促进第一、第二产业生产力效益的提高,表现为社会经济的增长与繁荣。总之,生产力效益的提高意味着人们对自然界盼认识、开发和利用的不断深化,意味着人们征服自然的武器的数量日益增多、质量日益提高,从而进一步为经济的增长奠定物质基础。因此,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增长与生产力效益的提高紧密相联,如果片面地以扩大生产规模作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基础,忽视提高生产力效益,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幅度和速度必然受到影响。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在经济建设实践中恰恰在这方面走了弯路,犯了错误,致使社会经济不能稳步增长,生产力发展时快时慢,人民得到的实惠较少,社会主义优越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这种状况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逐渐得到改变。

生产力效益的动态分析

  生产力效益的动态分析,是指在生产力及其作用的发展变化中分析生产力效益。构成生产力的诸因素都处在发展变化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发展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因素的发展变化,这些变化必然引起生产力效益的变化。生产力效益正是在生产力渚因素有机联系,相互制约,不断变化中形成和变化的,为此,必须对生产力效益进行动态分析,如由手工工具生产变为自动化机器生产,这是生产工具发展上的大变化,这一变化必然大大提高生产力效益,又如,生产的组织管理是处于发展变化中的,随着这种变化,生产力诸因素作用形式、范围和程度也必然发生变化,进而促成生产力效益的提高或降低。生产过程是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结合后的有目的的活动,科学的生产组织管理,不仅实现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有机结合,而且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提高生产力的效益。再如,人们的需求总是处在变化中的。每一种新需求的产生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向生产力提出新的要求,引起生产力因素的发展变化;反之,一种需求的淡化和消失,也必然引起生产力因素某方面作用的淡化和消失。上述这些变化都要影响生产力效益,这就决定生产力效益不可能是个固定值,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动态分析

  对生产力效益的动态分析,首先要建立生产力效益的动态数列。生产力效益的动态数列是将生产力效益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从而反映出生产力效益在各个时间范围内所达到的水平、过程和趋势。在此基础上对生产力效益进行比较分析,具体分析促进生产力效益变化的原因及生产力诸因素在这一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制订出提高生产力效益的具体措施。

生产力效益的定量分析

  生产力效益的动态分析是通过生产力效益的数量对比关系表现的,因此,对生产力效益的定量分析是动态分析的基础。生产力效益的定量分析就是通过数量对比把握生产力效益的变化,它是对生产力效益的最直接评价。

  定量分析首先要确定基期数,即以过去的数值作为对比标准进行比较。确定基期数既要选定累进基期数——前一次或前几次的数值——作为对比标准,又要选定先进的基期数作为对比标准。没有前者,对比值难以反映企业、部门、地区及国家的生产力效益变化;没有后者,也难以反映生产力效益变化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要合理确定比较时限。定量分析首先要拿一个时限的生产力效益同另一个时限的生产力效益作数量对比,只有比较时限合理才能准确反映生产力效益的变化。比较时限的确定要以生产经营活动周期变化为依据,过长会使予以分析的生产力效益包含虚假成份,过短又难以全面反映生产力效益的变化。第三,必须准确及时地记录各种数值,提供可靠的报告期数值。报告期数值的失真和不完整,都不能为定量分析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据。第四,在生产力效益定量分析基础上,要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发挥优势弥补不足,这样才能促进生产力效益的提高。定量分析表如下:

   时限
 对比值
项目
  月  日  月  日
先 进
基期数
累 进
基期数
报告
期数
先 进
基期数
累 进
基期数
报告
期数
产 值
劳动生产率
机器设备消耗
原材料消耗
原因分析
措 施
  注:表中所列项目仅是例举

生产力效益的综合分析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是由诸种经济部门和地区组成的统一体,因此,对生产力效益不仅要进行动态分析和定量分析,而且要进行综合分析,即在生产力相互关系中分析生产力的效益。社会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生产力的作用结果也是复杂的。在一个企业、部门、地区范围内生产力效益可能是高的,有利于经济发展;但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分析,它的效益就可能是低的,其作用的发挥也可能不利于社会效益的提高。中央三令五申要求遍及全国各地的小烟厂、小糖厂等下马停办,可是它却仍然存在,并把其产品源源不断地投入市场。其原因在于它的存在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地方在想方设法保留它。如果对其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就会看到,在宏观上,这些企业的存在不仅浪费原材料、燃料动力,而且致使国家重点企业难以充分发挥生产能力,降低了生产力效益。

  生产力效益综合分析涉及面广,要求水平高,又很复杂,不能简单从事,而要全面地分析,既从实物形态,又从价值形态;既从微观方面,又从宏观方面;既着眼当前,又要综观长远。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分析其效益,确定最佳效益目标,充分地发挥生产力作用,加快经济增长。

  生产力效益的定量分析和综合分析是动态分析基础,动态分析和综合分析又是定量分析的发展和完善。三者缺一不可。多年来,我们对生产力效益分析是不够的,未形成生产力效益分析体系。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完善,人员素质不高,致使生产力效益分析水平不高,难以准确揭示影响生产力效益的原因,更不能制定出有力措施,从而阻碍了生产力作用的充分发挥。实践证明,必须在生产力诸因素的发展变化中,进行定量分析、动态分析和综合分析,及时准确地掌握生产力诸因素作用的对比值,实现对生产力效益的科学分析,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生产力诸因素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1.0 1.1 周学曾,王晓峰,郭彩.生产力经济学教程.新华出版社,1994年01月第1版.
阅读数: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