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公众

目录

  • 1 什么是独立公众[1]
  • 2 独立公众的重要性
  • 3 独立公众与顺意公众、逆意公众[2]
  • 4 相关条目
  • 5 参考文献

什么是独立公众

  组织所面临的公众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因为他们各自所处的地位不同、环境不同、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及个人的修养、能力不同,所以对组织态度也就不同。根据公众对组织态度的不同,可以把公众分为顺意公众逆意公众独立公众

  独立公众又称为中立公众不确定公众,是指对社会组织奉行的政策、采取的行动持中立态度或尚未表态或态度还不明确的公众,或未表态的公众

独立公众的重要性

  独立公众往往是社会组织公共关系工作的竞争之地。做好这部分公众的沟通工作,争取他们对社会组织的了解、支持和合作,是公共关系工作的重点。

  独立公众的态度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既可向顺意公众转化,也可向逆意公众转化,宜采取说服、争取的工作方式,争取他们向组织有利的方向转化,绝不能掉以轻心。当条件成熟时,可以将之转化为顺意公众

独立公众与顺意公众逆意公众

  将公众分为顺意公众、逆意公众、中间公众的分类法在政界尤为重要。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是: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孤立顽固势力。从公共关系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这里的“进步势力”是中国共产党的顺意公众,“中间势力”是中间公众,“顽固势力”是逆意公众。再比如,在美国的总统选举中,投民主党候选人票的是共和党的逆意公众,投共和党候选人票的则是民主党的逆意公众,放弃选举投弃权票的则是中间公众。

  对于组织的公共关系工作来讲,首先是要保持顺意公众的队伍,经常与他们沟通联系,不使他们的态度发生逆转,不让他们被竞争对手争取过去。其次要努力争取中间公众。中间公众的态度具有极强的可塑性,组织多花精力与其交流沟通,就有可能赢得他们对组织的了解和好感,即便一时间不能把中间公众改变成为顺意公众,至少可以防止他们向反对方面转化。最后是要尽力减少逆意公众。在公共关系中,如何争取逆意公众态度的转变是一个难题。但对于组织而言,不能因为困难就放弃,因为处理不好,会对组织产生很大的消极作用。一般来讲,组织应诚挚地与他们交流,不计较眼前的得失,始终保持较高的姿态与他们协调关系,争取对方的理解,促进逆意的转化。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1.0 1.1 出自:安徽理工大学.《公共关系学》[M].第四章 公共关系的对象
  2. 丁军强.《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M].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01-01
阅读数: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