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知识管理

技术知识管理(Technological Knowledge management,TKM)

目录

  • 1 技术知识的内涵与组成
  • 2 技术知识的特性及其管理意义
  • 3 技术知识管理过程
  • 4 技术知识管理方法

技术知识的内涵与组成

  从与信息的关系来说,信息是指产生于人类认识过程中,记录在概念、判断、理论、推理、假设的体系中,通过自然代码和人工符号系统进行表述,借助于人们的精神活动成果,相应地反映客观现实,并用之于社会实践的广义的知识。一般以为,知识是有潜在价值的信息。技术是科学性的或其他组织化知识在实际任务中的系统应用。技术资源的知识特性决定了它对其他资源的替代关系,以知识为基础的技术因为减少对原料、劳动力、时间、土地和资本的占用,成了先进经济的重要的资源,是其他各种资源的最终替代物,是企业的终极资源。因此,技术是一种技能和知识,即技术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周围环境过程中所获得的处理、使用和制造有用物品的技能和知识,可简称为技术知识,而不是任何形式的人工物——无论是消费资料还是生产资料。对知识的构成进行分类是理论热点之一,技术知识在构成上与知识是一致的。根据OECD对知识类型的划分,知识可分为知是(know—what)、知奥(know—why)、诀窍(know—how)、知谁(know—who)四种。根据这种划分,技术知识可分为知是、知奥、诀窍,其中前两种属于显性技术知识,后一种属于隐性技术知识

技术知识的特性及其管理意义

  技术知识既具有一般知识的共性,也具有其特殊的性质,企业的技术知识具有如下特性:

  1.专用性。企业拥有的技术知识往往是适合于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和特定产业的知识,脱离特定的背景,技术知识就会遭到程度不等的废弃。

  2.隐含性。技术知识包括显性技术知识和隐性技术知识,其中隐性技术知识占有很大比例。可将显性技术知识比喻为冰山露出水面的山尖部分,而隐性技术知识则是冰山沉在水面下的巨大山体。

  3.生成性。企业的技术知识并非一种静态的存在物,而是具有生成性的动态知识交流网络,包含着企业创新问题的生成机制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启发方法,它具有自发的扩展机制,有其内在的成长逻辑。企业内新的技术知识的生成,一方面是内生的,通过企业内部知识的交互作用产生;一方面是外源的,通过各种技术活动从企业外部引入。

  4.累积性。一个良好发展的企业从其成立开始,就不断地积累自己的生存知识和技能,包括技术知识、组织规程、组织文化等。因此,形成技术知识获取、传递、创造、积累的良性循环机制,促进技术知识不断积累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技术知识的扩展立足于现有的知识基础,在与当前实践紧密相连的领域学习中得到积累。对于非格式化知识而言,累积的结果不仅是量的提高,而且是质的提高,带来企业知识加工能力的进化。

  5.路径依赖性。由于企业以往积累的技术知识会对其以后的技术活动的选择和进行产生影响,因此,企业在现有技术知识基础上的局域创新搜索,使企业知识的积累表现出很强的路径依赖性。这种路径依赖是企业理性选择的结果,它造成相反的两种效应:使企业保持长期竞争能力;使企业步入技术锁定的困境。

  6.更新性。技术知识的更新性由以下原因造成:当企业技术知识不断积累和膨胀,会生长出许多分支而显得散乱;知识的变化如此迅速,以致昨天专家级的技术知识仅仅是今天行业进入的基础知识;企业的专利技术秘密会随着时间推移和广泛流传而贬值。相对其他知识而言,技术知识有着更为强烈的内在自我更新要求。

  7.组织依赖性。技术知识也是依赖于组织资本而存在的,比如企业文化、企业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形成特有的对问题的处理方式和知识表达方式。相对而言,显性技术知识的格式化倾向比较明显,而隐性知识则不明显。因而,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若要从企业外部引入所需知识,仅提供数据和信息往往是不够的,还必须提供知识的联结模式,或促使企业发展自己的知识联结模式。企业中技术桥梁人物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外源知识进行格式转换。

  8.转移成本。知识在不同人、组织和载体上转移的成本是存在的,并随着具体技术知识的不同而不同,且有较大差异。知识转移的成本取决于知识的特性、知识量的大小以及知识觅取者与提供者的特性等几个方面。一般来说,知识转移的难易程度是由接受者的吸收能力决定的。另外,显性技术知识的转移成本较隐性技术知识要低。因此,由于技术知识的隐含性,其转移的成本较高。

  9.收益难以独占性。知识的收益存在溢出效应,比如,对一项技术信息的使用不会使它磨损;对一项技术信息的出售也不会使卖主失去此项技术。技术的这种潜在的使用的非排他性和产权的不可排他性的公共物品特征,导致了技术知识收益难以为其创始者独占,使得技术市场的不完全性远胜于一般商品市场的缺陷。这正是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基础。

技术知识管理过程

  根据Gundry提出的技术知识管理模型(六阶段循环模型)、技术知识的特性、技术知识的发展阶段以及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践,技术知识管理过程可用图1来描述。

  

  企业在技术知识管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技术知识库,并对其进行维护:及时更新、知识纯化、促进共享等等。这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并且要求有一个优秀的知识主管

  2.技术知识的根本来源有两个:学习和创新。知识学习即从外部知识环境中吸收企业所需要的知识,并对其进行筛选和格式转化;知识创新即对内部的知识存量进行激活,使知识矢量产生交互作用,产生新的技术知识。

  3.知识创新产生的知识除了一些产品规范、软件代码和文档、操作规程等成文的显性技术知识之外,还包括大量储存在技术人员脑海中的未成文的隐性技术知识。体现了技术知识的隐含性。必须注意对隐性技术知识的捕获和编码。

技术知识管理方法

  企业可以从制定和实施技术知识战略、建立技术知识网络、加强技术创新管理、进行组织学习等方面来促进技术知识管理,以有效地获取、创造、运用和保护技术知识,从技术知识中获取创新租金。

  1.制定并实施合适的技术知识战略

  企业对技术知识的管理要有正确的战略为指导,包括技术知识学习战略、技术知识创新战略、技术知识获取战略、技术知识保护战略等。技术知识的学习战略是指如何构建知识联盟并从中搜索和吸收企业所需要的技术知识;技术知识的创新战略是指如何采用各种形式(内部研发、外部战略合作)创造自主专有的技术知识;技术知识的收获战略是指如何使组织的技术知识得到最佳利用;技术知识的保护战略是指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和保护,并利用其激励企业进一步进行知识创新。

  技术知识的保护战略通常要考虑采用专利、领先优势、保守技术秘密等手段中的哪一种或哪几种来提高创新收益的独占性。专利保护是提高创新收益独占性的重要手段,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有最佳效果。对于具有非常复杂的制造系统或产品内部系统的许多产业(如半导体、计算机、电信、飞机及发动机等)来说,率先创新所形成的领先优势和配套的营销手段是提高独占性的主要途径。在某些产业中,专利保护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一类是设计的中心环节是化学成分的产业(如制药、有机化工合成纤维等);一类是仪器设备产业(如科学仪器)。这些产业的技术特征是产品部件易于确定,容易模仿,若无专利保护,创新者将难以获利。对工艺创新来说,领先优势和专利保护的有效性均较小,更有效的手段的保守技术秘密。因为工艺较之于产品技术更易于隐而不露,同时对它的模仿也难以发现,专利权实施较难;并且,工艺创新对市场份额的扩展带来的作用远远小于重大产品创新对市场份额的扩展带来作用。

  2.建立基于Intranet的技术知识库,构筑技术知识网络

  为了迅速共享信息和相互学习,企业要建立各种网络,包括内部网和外部网。内部网络包括内部的人际关系网和信息网。外部网络包括企业与用户、供应商、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竞争对手战略合作网络和信息网络。信息网络是关系网络的联系手段,有效的信息网络有助于促进内部人员相互交流和外部的信息获取和战略合作。因此,目前许多企业都在利用Intenet和Intranet技术构建自己的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

  3.建立基于技术知识的创新网络,促进技术知识的获取、转换和新技术知识的创造

  技术创新是组织专有技术知识的最重要来源,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法改进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管理惠普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鉴。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的网络,惠普建立起技术人员之间的共同语言和交流框架,建立宽松和开放的文化氛围,促进知识共享;采用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技术人员之间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促进知识的传递和成员之间的深度对话,降低协作成本,有利于组织知识的形成与反馈;重视技术人力资源的管理,加强培训,激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促进技术人员的自我知识更新和相互交流合作。

  4.构建学习机制和面向知识共事的企业文化,促进个人知识组织化

  技术知识的一个重要而又困难的问题就是如何将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未编码技术知识转化为编码技术知识。组织学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组织中的学习按学习主体来分包括个体学习和组织学习。个体学习包括通过培训,经验交流会等手段的正式学习,以及通过干中学、用中学、研究开发中学等个体自身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和个体非正式交流等手段的非正式学习。组织学习则是通过相互合作、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等手段将个体的知识融合到一起,形成组织的知识。组织学习包括三个层次的学习:

  (1)战略学习,在动态环境中获取外部技术知识并适应环境的学习;

  (2)能力学习,联结战略学习与程序化学习的中间环节,在现有的组织技术知识范围内进行知识的有效加工并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与创新能力,表现在对外部知识的有效跟踪与获取,内部知识的激活、知识的合成等方面;

  (3)程序化学习,在现有规程范围内如何最好地实现现有目标以及如何最好地保持组织绩效

阅读数:301